惠安人物雕刻多少錢
A. 惠安石雕的代表人物
惠安石雕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涌現出數不清的雕匠名師,可惜大多數只口碑流傳其姓名,清代以前見諸文字的甚少,有所記載的主要是清代以後的名師。歷史上石雕名師多出自惠安崇武,又以蔣姓居多,其後人也多繼承祖業。本世紀初在台灣還流傳著「無蔣不成場」之說。現在各地看到的清代中期自20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石雕名作,多數由崇武五峰村峰前村蔣姓雕匠藝人主持創作的。由於惠安雕匠藝人成名後,並不固守本地,常常身懷絕技,遠赴他鄉甚至海外創業,因此,對他們的傳承譜系的研究整理上難盡其詳。
據惠安東橋東湖村《鑒湖張氏族譜》記載,張仕志,鑒湖十四世,生於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卒於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泉州清源山麓南少林寺石獅子的雕刻者,是惠安已知的歷史最早的石雕大師。
其祖輩張仲哥(1123-1194),鑒湖十二世,史書記載其為「泉郡名匠,善雕浮圖花卉,晉(江)南(安)同(安)宮闕泰半著手」。 其後輩張曰臣,鑒湖十五世,「力攻雕刻藝術,所活人物圖像呼之欲出。如安海龍山寺文殊普賢雕像」,是惠安目前已知的第一個雕塑家。 其孫輩張同善(1338-1426),鑒湖十六世,曾任湖廣辰州府經歷,封迪功郎,「政務之餘攻習雕刻漆繪成術益精」。
李周,俗名「瓮仔周」,崇武人氏,生活於清康熙到乾隆年間(1662—1722)。
李周歷來被閩南的石雕藝匠尊為宗師,福建的工藝美術界則稱他是福建青石雕技藝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人物。後代不詳。世人傳說他曾經看到「天開門」並得「月華」仙女授予他「不求人」的智慧,從此獲得了「神骸仙魂」之靈,雕作生動如真。在一次師傅雕石獅不慎敲斷舌頭時,他又大膽承擔把傳統的正面直前的獅頭改轉方向,既補救了失誤又使獅子顯得喜氣洋洋,表現出超逸的特色,這也是「南獅」的由來,從此聲名大震。
李周留下的作品,現在可以考證的有:福州於山法雨堂前一對龍柱;福州西湖開化寺一對石獅,福州脫胎漆器廠曾脫胎一對送北京人民大會堂置於宴會廳;福州萬壽橋的18隻拳頭獅。此外還有福州泉漳會館前門前和廈門吳滄石坊下的石獅;廈門海滄白礁保生大帝廟前的一對石龍柱等。
在藝術形式上,李周還發明了「針黑白」,利用黑白成像原理創造了一種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這就是成熟於現代的影雕藝術。李周不但以自己的作品名揚一時,而且培養了一大批學徒,使惠安石雕在整個清代大大繁榮起來。
蔣馨又名龜音,五峰村峰前村人,生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
出身石雕世家,自小學藝。清末曾得占踞台灣的日本當局同意,前往台灣鹿港開設石店。後又在廈門開設「泉興」石廠,曾為南京中山陵加工石碑石材。1927年,蔣馨攜帶子女前往台灣,主持彰化南瑤宮的石雕工藝品加工,之後又參加數座大廟重修工程。蔣馨在台灣培養了一大批學徒,其女兒蔣寶在台灣招贅張金山成家,也承繼家業,仍為石雕匠師。
蔣馨於1933年在台灣病逝。他和徒弟們在台留下不少傑作,如台南天後宮前殿的石垛,西螺媽祖廟、岡山超峰寺、南鯤身代天府、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後宮等眾多石雕品,還有台灣有名士紳辜顯榮及陳中和二座大墓的墓料。蔣馨的石雕作品,構圖嚴謹,雕線犀利,造型生動,人物雕刻四肢關節處理細致,姿態明顯受戲劇動作的影響,表現准確,令人稱絕。
蔣仁文俗名文子,五峰村峰前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
他的祖父蔣山斗和父親蔣尚姑,都是名揚一時的石雕師傅。相繼在福州開設石店,業務十分興旺。蔣仁文從小隨先輩學習,精心鑽研,石雕技藝造詣頗深。清代末年,慈禧太後在北京興建頤和園,曾舉辦一次全國性的工藝品競賽。年輕的蔣仁文精心雕作了一套鏤花石鼓椅和石圓桌參加,其精湛的雕刻技藝一時轟動全國工藝界,被譽為「青石雕刻之冠」。蔣仁文的成就使惠安石雕首次走出福建推向全國。
1924年,國民政府決定在南京修建中山陵,這是一個當年引起全國注目的、規模龐大、質量要求又極嚴格的石結構工程。由於國民政府福建省主席林森的推薦,蔣仁文受聘主持石料和石雕件的加工和安裝。他率領30多名藝匠到南京,圓滿完成任務。惠安石雕工藝的精巧由此獲得更加廣泛的贊賞。蔣仁文及參加的藝匠都受到國民政府的褒揚和重獎。蔣仁文於1953年病逝。他留下的較有名的作品還有,廣州黃花崗烈士陵園前的石龍柱,福州西湖的鐵拐李石雕像等。
王神賜又名成賜,溪底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
與蔣仁文同時揚名的石雕藝匠,不同的是他的活動主要在閩南一帶。仙游楓亭鎮受縣級保護的文物保和堂的眾多石雕工藝品,是他的傑作。民國初年,他應晉江池店一位姓楊華僑的聘請,為其新建殿堂住宅加工石雕裝飾品,門廊壁堵都用青石雕刻精美的書畫和戲文浮雕,兩廂磚牆上安裝三尺見方的一對彩燈造型的青石窗;上雕立體的珍禽異獸,不但形像奇特生動,而且雕工細膩精巧。這一工程他花了13年才完成。王神賜不幸於1932年英年病逝。
王神賜的兒子王清金,生於1925年。童年時父母雙亡,他即隨族中藝匠學藝,很快掌握石雕技巧,繼承父業在閩南一帶揚名。他擅長雕作古裝戲劇故事場面,觀看戲劇演出時都認真觀察臉譜、服裝及動作形態,吸收了戲劇的誇張手法,因此在小件人物雕刻方面有突出成就。1953年他應聘參加集美鰲園建設,後又主持集美鰲園石雕工藝品的修補。他發揮自己的技藝,在資料散失的情況下,從殘存的畫面中判斷構思,塑出泥坯,經反復修改後再雕石補上,卻能天衣無縫,深受贊揚。
王清金於1989年病逝。其兒子王文生,1951年生,繼承父業且加以發揚,
從小學藝,精心鑽研,深得先輩的真傳,在石雕技藝上有較深的造詣,他承建的湄洲媽祖像獲全國城雕優秀獎。他還刻意學習泥塑技藝,能用石膏模型計算放大10倍進行石料雕刻,在大型雕件工藝方面有了新突破。他是惠安第一位高級工藝美術師,並榮獲「福建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王文生還十分重視對後代的培養。他的兩個兒子都進藝術院校深造,其長子王伯昌也取得工藝美術師職稱。
蔣友才(1918—1980),五峰村峰前村人。
從小學藝,以平直技藝見長。為人朴實勤謹,年青時技藝就受到好評。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蔣友才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50年代初,他受聘參加集美鰲園建設,後又與蔣瓦水一起被委任率隊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建設。在此期間,他還精心雕刻了浮於水面的「荷花碗」,被選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展出;此外還創作了玲瓏剔透的花瓶及臨流垂釣的「漁翁」等雕件,都受到好評。
1960年,蔣友才參加組建惠安石雕廠。成為該廠主要技術員之一。由於他在生產上作出突出貢獻,1964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授為「一九六三年度工業交通社會主義建設先進生產者」。
蔣友才是崇武石雕技藝創新開拓的有功之人。60年代末,他大膽運用傳統的針黑白技法加以改進,雕作了一塊平面的毛澤東像,是影雕新品類的創始者之一。粉碎「四人幫」後,惠安石雕廠接受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外圍44根大石柱的加工和安裝任務,他被委派主持。他率領一批人員包括他的兒子祖奇、清奇一起赴京工作,圓滿完成這一備受贊揚的工程。
蔣友才的後輩仍繼承祖業,獲工藝美術師職稱的次子蔣清奇在五峰村創辦溢源石製品公司,孫子蔣志雄也在五峰村創辦昆寶石材工藝廠。
王清標,崇武溪底村人,生於民國癸酉年。
其父王全春(生於光緒乙酉年),為當時閩南古建築木雕名匠,與「閩南第一木雕大師」王益順同宗。
王清標是著名的「捏剔師」,擅長打坯、放樣、安裝,是名聞三鄉五里、精通寺廟建築的能工巧匠,曾代表惠安工匠參加過毛主席紀念堂的建設,其是最先運用「針黑白」手法演繹攝影技法的影雕創始人之一。他帶出的徒弟不計其數,但最得其真傳、也最有成就的當數他的長子王經民。
王經民(生於1967年)
13歲師從乃父學習雕龍琢鳳,18歲成師,以擅長雕龍名揚鄉里,成為惠安石雕界的佼佼者,28歲創辦海峽石木雕工藝廠,後又創辦園林古建築公司,其產品主要出口台灣及東南亞一帶,承建了台灣島內大量的寺廟建築等大型雕刻安裝工程,在台灣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被台灣宗教界譽為「神鵰」。他不但精於雕藝,而且善於管理,首創了石雕生產按每個技工特長分工序流水線作業的新的科學管理流程,使工效提高了兩倍多,大大增加了企業利潤。
其代表作品《中國魂》榮獲2002年中國雕藝節雕刻大獎賽三等獎;2002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華藝杯」優秀獎和第三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青石雕大賽銀獎,作品《大鬧天宮》同時獲優秀獎,被授予「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其弟王俊民(1974年生)、王惠民(1978年生)均師從其學習雕刻。
蔣丙丁(1910—1984),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身於石雕世家,小時上過多年私塾,秉性聰慧,能較快接受家庭環境的藝術熏陶,打下了厚實的根基。13歲開始學藝,17歲出師自立,已全面熟練地掌握石雕技藝,且在雕作時顯示出獨創性,得到老前輩們的贊揚。不久,他隨父前往台灣,在那裡參加過多處寺廟的修建,留下不少佳作。
1953年,蔣丙丁接受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的聘請,前往廈門市集美學村參加「鰲園」建設。他的手藝極受陳嘉庚先生賞識,委任他當工藝石雕的主要技術員。在那裡他不但設計圖案,還雕刻了眾多作品,主要有「班超平匈奴」、「清兵入關」等歷史題材,還有「南昌起義」、「五四運動」、「盧溝橋事變」、「東北騎兵戰」等現代題材。尤其是他根據陳嘉庚先生口述的內容精心設計繪制畫面並加工雕作的「陳嘉庚先生一生圖略」浮雕,更得到廣泛好評。
1956年,蔣丙丁由陳嘉庚介紹受聘於上海美術設計公司。在那裡他發揮傳統技藝,雕作了龍柱及眾多古代人物像,其中「屈原」、「魯班」、「司馬遷」等雕像在上海工藝美術展覽會展出,得到很高評價。同時他還創作了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其中圓雕《游擊隊吹號員》被選參加全國美術工藝展覽,獲得二等獎。那幾年是他創作最豐收的階段。
蔣丙丁於1984年病逝。他的兒女都學習繼承父業。兒子蔣靜水於80年代末創辦靜宜石雕廠,加工傳統石雕工藝產品;90年代中又擴展為隆順發石材公司。特別是他的女兒蔣錦汝,自幼隨父親精心學藝,深得秘傳,是五峰村第一個石雕女藝匠。蔣錦汝創作的各種石獅及十二生肖石雕作品等,因能較好的體現她父親的藝術風格,深受各方面的好評。80年代後期以來,她傳授了一批女學徒,大量雕刻各類石獅,暢銷台灣,成為崇武鎮石雕史上首批女石雕藝匠。蔣錦汝於1987年被聘為惠安縣政協委員。
蔣瑞生(1920—1970),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生於石雕世家,父親也是清末崇武的石雕名匠,可惜早年去世。蔣瑞生自幼師從堂伯蔣仁文,得到他的精心指導,加上勤奮刻苦,而且重視繪畫練習,打下了良好的藝術基礎,技巧進步極快。抗日戰爭勝利後,閩南僑區的經濟再度繁榮,紛紛興建華麗的住宅,競相聘請崇武的石雕藝匠,加工精巧的裝飾工藝品。蔣瑞生受聘時,集中精力潛心創作,其技藝在閩南僑鄉享有很高的聲譽,其中比較突出的有「黃鶴樓會宴」、「甘露寺招親」等數十件壁堵浮雕。
新中國成立後,蔣瑞生的藝術才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1953年,福建省文化領導部門特地保送他到浙江杭州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民間藝術研究班學習。經過美學理論學習和專家的指點,蔣瑞生的雕刻創作有了質的飛躍。蔣瑞生從杭州學習回來後,即接受陳嘉庚先生的聘請,到廈門市集美學村參加「鰲園」建設。在那裡他雕刻了「陳勝吳廣」、「梁紅玉」、「文天祥」等多幅精美的浮雕藝術品。
蔣瑞生的創作,態度嚴肅認真,對雕刻的對像觀察細致深刻,作品充滿活力。由於他藝術上的成就,福建省有關部門授予他「石雕藝人」職稱,被聘為惠安縣政協委員。1959年,他被推選為石雕藝人的代表,晉京參加國慶十周年觀禮。1961年和1963年,他連續被選舉為惠安縣第四屆和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蔣瓦水(1922—1998),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身於石雕世家,祖父蔣國衡(又名國榮、生卒時間未詳),清道光年間雕建仙游縣城東門外「樂善好施」四腳石坊而聞名,清末在廈門港開設「蔣泉益」號石店,盛極一時。父親蔣金輝,以雕刻石藝善於不斷創新出巧聞名,年青時就往南洋檳城開設石店,與其父蔣國衡開設在廈門的石店內外配合,1920年應聘往台灣參加重建台北萬華龍山寺,主持石雕件的加工,雕作了石龍柱及石壁堵浮雕「空城計」、「三戰呂布」等多幅名作。
蔣瓦水自幼接受家庭的藝術熏陶,在父親指導下認真刻苦學習,很快全面繼承了先輩的雕刻技藝。當他在藝術上走向成熟時,適逢新中國誕生,使他的智慧和技巧都得到最佳的發揮,超越了前輩人的成就。1953年,他受聘參加廈門市集美學村「鰲園」建設,成為石雕主要技術員之一,顯示了他的獨特才能。在那裡他雕刻的作品主要有「湖南紅軍小組」、「強渡金沙江」、「延安整風」等反映現代革命史的浮雕,並為主雕刻毛澤東、周恩來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人物圓雕。後來,蔣瓦水與蔣友才被選派率領500多名石雕工匠到北京,參加人民大會堂建設,圓滿完成石料石裝飾品的加工安裝任務,受到首都各界的好評。
蔣瓦水於1956年被聘為惠安縣政協委員,1957年被吸收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在各方面支持下,他精心進行藝術創作,1957年、1958年、1972年、1979年多次有新作品被推選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覽,其成名作品有圓雕「蓮花碗」、「花景」、「屈原像」等。1979年4月,他被福建省二輕局任命為「青石雕工藝師」,同時被聘為福建省政協委員。
B. 惠安佛像雕刻廠家
惠安縣,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縣,與晉江、南安,合稱泉州三邑。惠安內縣位於福建省東南容沿海,東北部介於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東臨台灣海峽,地理坐標為北緯24°49′-25°15′,東經118°38′-119°05′。轄境東北連泉州灣,西接洛江區,北鄰泉港區,南隔泉州灣與晉江市相望。總面積646.7平方公里,年末戶籍人口953,805人(2009年),常住人口94.60萬人(2009年)。人口以漢族為主,有回、畲、蒙古等民族。
惠安縣,是閩南著名僑鄉和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素有「海濱鄒魯」、「雕藝之鄉」、「建築之鄉」、「漁業強縣」、「食品工業強縣」之美譽。全縣陸域總面積含泉州台商投資區共72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833平方千米。 [1]
C. 1.5米石雕小噴泉多少錢嘉祥
惠安是石雕之鄉,做工精細,品質好,1.5米的石雕噴泉價格在6000-1.5之間,材質和工藝影響價格。
D. 惠安激光雕刻
·惠安縣鼎立石業雕刻有限公司
- 惠安縣鼎立石業雕刻有限公司創業於1993年。位於著名的「石雕之都」福建省惠安崇武,是一家集研究、創作、加工於一體的石雕專業生產廠家。惠安縣鼎立石業雕刻有限公司主營城市雕塑、園林古建、歐式建築、名人肖像、佛像雕塑及各種藝術裝飾。惠安縣鼎立石業雕刻有限公司產品:鼎立石業;景觀雕塑;防古建築;歐式建築;寺廟雕刻;陵園石刻;名人雕塑;園林小品;工藝小品;石雕;雕刻工藝品;城市雕塑;
http://www.china-stonetrade.com
·惠安時代裝飾雕刻品廠
- 惠安時代裝飾雕刻品廠,是一集室內外裝飾工藝品,石雕刻品,園林景觀及配套產品一條龍服務的廠家,時代裝飾雕刻與時代同步,惠安時代裝飾雕刻品廠專業開發室內外裝飾雕刻品及配套,木紋石材雕刻,雅而不俗,自然高貴,把藝術帶進千家萬戶,讓消費者的文化藝術品味得以體現,人與家居環境的和諧與統一,必將引領室內外裝飾新時尚,高檔次裝修,必將提高房地產公司、裝修設計公司的知名度,採用高品味的雕刻品,必將提高裝飾產品的檔次和價值。惠安時代裝飾雕刻品廠產品:砂岩雕刻;雕刻工藝品;石材雕刻;砂岩;
http://www.sddk.cn
E. 木雕雕刻一個人物要多少錢
這要看木料的材質 與人物立意了 還有雕刻手法尺寸 這都差好多的 普通黃梨木 30公分應該300到500吧
F. 人像石雕1米的多少錢要像有照片
看什麼人物的 普通人的需要做模型 名人一般不用
G. 傳聞惠安石雕出名,「石人雕刻」在石雕屆很出名,請問是在惠安那裡
在福建泉州
H. 請問惠安縣雕刻工資高嗎,剛開始學工資多少。還有揭陽市陽美玉石雕刻基地去學習要多長時間,剛開始好入門
工資還不錯哦,你也可以上揭陽雄鷹人才網找這類的工作
I. 玉雕人物手工費價格
這要看工藝水平的,便宜的幾百塊,貴的幾千塊起步或更高。
關於石頭方面問題可以私聊,我們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