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塊木頭雕刻從兒童玩具小熊
⑴ 怎麼做玩具熊
製作小熊 首先,在色彩、造型眾多的小熊中,選出一款喜歡的小熊作樣板。不過大多數顧客都會猶豫很久,因為這些小熊都太可愛了,很難取捨。 選定了樣板以後,店員就會找出對應的小熊表皮面料,並為顧客准備好製作工具。「熊皮」都是事先剪好成型的,免去了一道工序,這樣的服務是不是很細致貼心啊? 一塊塊形狀各異的面料擺在面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平面的布料對折,然後把邊緣縫起來,形成一個個立體的,組成小熊的部件。這道工序雖然乍聽起來很簡單,對於心靈手巧,又經過前兩年十字綉洗禮的女生們來說,可能是小菜一碟,但對於笨手笨腳的男生來說,顯然就有點困難。不過在縫完第一條腿後,一般的男生也都熟練起來了,頭部、身體、雙手和另外一條腿都順利完成。 成功地縫制完小熊身體各部分後,就要將各個部分填充起來了,不然干癟癟的小熊,誰會喜歡?這家店裡提供的填充物是藝術家專用填充棉,自己親手製作、填充,就不用擔心遭遇傳說中的「黑芯棉」。 將小熊的各個部分填得肥肥胖胖以後,再將小熊各個部分縫到一起,拼接工作完成,剛才已經做過針線活了,這項工作自然難不倒大家。 妝點小熊 不要以為把小熊縫合完就大功告成了。最後還有一個步驟,就是給自己製作的小熊打扮一番,配上蝴蝶結或者領結,這才算圓滿完成任務,看,小熊多神氣多可愛! 一個小熊的製作過程一般歷時4小時,花費則因面料和大小的區別有四種選擇,如果用進口面料,較小的熊需要218元,而較大的則要288元;如果採用國產的面料,小熊和大熊的花費則分別為120元和160元。其實筆者仔細比較了一下,這兩種面料並無很大差別,相對而言,還是選擇國產面料比較實惠。
⑵ 怎樣製作玩具小熊(詳細 一步步地說)
首先找一塊棕色的布,用粉餅在上面畫上兩個小熊的式樣然後剪下來;專
第二步,找一些彩色的紐扣(自己屬喜歡就可以),用兩個小黑色的紐扣在布熊的眼睛處縫上,鼻子的地方用十字綉的方式,綉上一個大叉,然後用紅色的線把嘴巴綉上去;
第三步,把兩個用針線縫制好,縫到差不多好以後留下一部分慢點縫,有外至內把小熊縫過的一面翻到裡面去;
第四步找些棉花填充到熊肚子里去,盡量把熊填充的滿一點;
最後把之前留下的一個小口子縫好就可以了。
⑶ 用木頭雕刻人物的技巧
具體方法如下:一般來講,搞的人,除執基本相同外,都各有自己擅長的,初學者只要熟悉平刀、圓刀二種不同的用途,很快就能掌握技巧。先強調一下執刀姿勢的重要性,其正確與否不僅影響雕刻操作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會引起安全方面的問題。那麼,在大量切削木料的粗坯階段,我們主要是用敲錘配合刀具進行工作,執刀姿勢呈握拳狀,當雕刻向進或深挖時,可作拳心向下狀;當雕刻向內推進時可作拳心向上狀,當雕刻輪廓欲切斷絲縷時又可作拳心向內或向外狀,三種方法靈活掌握。如刀具刻入過深,切勿搖動急以抽出,否則會引起鋒口開裂或剝落,應使用另一刀具並輕微削去該刀具周圍的木料,直至其可搖動為止。在雕刻進行到細坯和修光階段,我們主要運用刀具從事刻削工作,一種是雙手握捏刀具,如:右手握緊上端,左手捏住刀桿上部,慢慢向右手方向推進。另一種是右手執刀呈握筆狀但要將無名指和緊抵在雕刻物上向前運刀,以控制。要注意左手的位置,做小件時,握住作品的左手應放在右手的後下方,作品一端可頂靠在上;做時,為了按住木板,左手應遠離右手的刀具,或者放在右手的後方。溫州那邊的,因木質堅硬,人們時常要用來抵住向前運刀。對付木質細軟的,可用右輕拍刀具即足以削去少量木料。平刀塊面法:主要是在鑿坯時用平刀大塊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輪廓和結構部分,使其產生粗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運刀必須穩、准、狠,要肯定有力、相符、爽氣不膩,要使每一刀都說明問題並達到作品的最後效果。平刀塊面法的運用過程實際上也是用簡單抽象的幾何形體概括各種復雜形體的造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將每一個形體、每一塊骨路,肌肉減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長方形、梯形、菱形。因此,要求作者有扎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慨括自然形體的能力。平刀塊面法可以結合一些圓刀貫穿於雕刻的全部過程以形成最後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只運用在雕刻的初級階段作大形處理,然後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圓的更豐富細膩的刻畫。圓刀雕琢法與排列法:由於圓法不肯定,刻出的形體輪廓比較含糊,產生的凹凸感又比較清晰,所以很適合探索表現各種物體的質感和效果,作為的底面處理,俗稱「麻底子」,也是一種極好的起襯托作用的。圓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規則的凹凸形成體積,並在表面造成自然、渾厚、拙樸的美感。倘若與平刀結合起來,一方面是光滑細膩,如人的皮膚;一方面是粗糙毛澀,如人的發鬢、衣飾等,那麼兩者會形成強烈的質感對比,使作品產生豐富有趣的表現力。圓刀排列法與雕琢法的意義相同,只是作者要有意識的排列刀法,使其產生一定的裝飾性和效果。
1.工藝的技術要求和基本要領
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2.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3.使用方法如下: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用粗細不同的木工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後用細。要順著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
,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
⑷ 用木塊雕刻玩具
木塊雕刻成玩具的過程中,組成玩具的物質總量減少,所以質量改變.但物質種類沒有變化,所以密度不變.
故答案為:減小;不變.
⑸ 木頭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
1、首先找一根木材,颳去外層的表皮,根據實際需求盡量取直,如圖所示。內
⑹ 玩具熊手工製作步驟
1、先准備好工具,針線,不織布,剪刀,筆,鑷子,絲綿備用。我們先在紙上內用筆畫容上小熊身體的各部分圖樣。
⑺ 兔子吃了一塊木頭怎麼辦,就是雕刻的小玩具,不知道嚼碎了沒有
沒事的,能吞下去肯定嚼碎了。
不過也可能只是咬著玩,給弄丟了沒找到而已,兔子嘴很刁,不合口的東西一般不會吃的,再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