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木材雕刻葫蘆
A. 木刻葫蘆一般用什麼木材有合成材料嗎
是用那種集成的木材做的,然後的話也是有合成材料的。
B. 如何製作核木葫蘆
製作步驟:
第1步:先選一塊木料,檢查有無疤痕裂紋等。盡量挑選木質細膩回,紋理清晰的順紋答木材。
第2步:在木塊表面畫出大致葫蘆外形,就可以開工了。
第3步:用曲線鋸鋸出大致葫蘆外形,需要雕刻的部分先預留好。
第4步:用銼刀把葫蘆的幾個圓面銼刀出來,進一步銼出形狀來。
第5步:改用較細的銼刀繼續加工。
第6步:大致成形後改用120目砂紙進行打磨,進一步細化造型。
第7步:用雕刻刀開始修細節,修完後用320-400目進行打磨,最後用600-2000目砂紙和鬃刷進行拋光。
第8步:繫上中國結,終於完成啦~~!
C. 怎樣在葫蘆上雕刻
這個我試過比較難,就這個人覺得它比較硬而且那時候我也沒好的刀具,這個要先知道你怎麼刻,要刻什麼!!!
D. 哪種木頭刻雕刻葫蘆好
黃楊木最好,細膩不開裂,色澤與葫蘆特別相近。
E. 如何把玩木頭葫蘆
把玩文玩件,注意一點千萬別上油,玩講究的是3分完,6分刷,1分給玩件安個家,用手盤完後內會有臟東西容在表面,用棕毛刷刷是為了清理臟東西同時保證上色均勻,最後不玩時,用一個小布袋裝在裡面,祝你能把玩出漂亮的木頭葫蘆
F. 雕刻葫蘆用什麼工具
懷中揣四種手段各不同
一把冬蟲葫蘆,可手中把玩、懷揣的寵物,在它大體功能性的造型之外,還有諸多錦上添花的美化手段,計有印、刻、砑、燙等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
「印模屬於印的范圍。待葫蘆長成印上花紋,形成浮雕,一般設計在葫蘆通體,四周布滿花紋,八卦圖、五福捧壽、雲龍、太師少保、三陽開泰、合和如意、四季花開、人物故事等。印花工藝多用於蟈蟈葫蘆,因其身長便於印模,黑蟲與金鍾印花葫蘆較少。」
「刻,用牛角或瑪瑙刻成器具,按葫蘆圓體隨勢刻畫,線條流利,形體簡練,多為花草、魚類及戲曲人物故事。秋後,很多山東聊城等地的農民帶著自種自刻的扁圓葫蘆來津出售,物美價廉,多用於晚秋蟈蟈飼養之用。」
「砑,砑花是匏葫的特殊製作工藝,創制於北京。在清道光年間,北京有徐某獨善其藝,所作如天生成。天津近代有陳錦堂老藝人,為砑花工藝高手,他構思高雅,布局疏密有致,手法精細,每件作品如同浮雕國畫,題材為山水、花鳥等,還有的用畫師劉奎齡的稿子,更加絕妙名貴。砑花的製法是將葫蘆表層硬皮輕度軟化,之後用不同角度的瑪瑙砑子為工具,在已定稿葫蘆身上砑制出點、線、面,凸於平面,力輕則砑不凸出,力重則劃破表面面線,完全靠手感力度進行創制。」
「燙,燙面也稱火筆,老法以自製火香,製成如手指粗的燃香,中心插入鋼針以為筆頭,點燃之後導熱至銅針,用以燙畫圖案。現代以電烙鐵代替,但燙染效果,遠不及舊法理想。陳錦堂擅長這種藝法,所燙雲龍後人無人可比。現代有姓曹的和王殿華所燙山水、人物也為藏家珍藏。」
「漆,舊時天津大漆葫蘆,顏色絳紅,晶瑩可愛,匏體經漆之後,堅固耐用,它也同於古樂器,在美化音色方面,也會起到良好效果,也有雕與描金工藝,更為罕見。」
「以上是葫蘆『身兒』的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此外還有一個關鍵部件即起到音孔作用的蒙心。蒙心在口蓋之上,蟈蟈類葫蘆口上加瓢蓋,上有五孔或者七孔,是為音孔,個別也是平蒙心者。蒙心的規格有高、平之分,全依個人愛好來決定。蒙心的製作,不拘何種材質,都要求精細而堅固,線面排列勻稱細密,一隻優質細工的蒙心,也是一種高級的微雕特種工藝品。我曾經見過一套八種類別蒙心,材質有牙、玉、翠、椰殼等,題材分別為西遊記等全系人物故事,都是高體微雕,而且每件作品帶動,堪稱巧奪天工的絕妙作品。」
「天津刻制蒙心高手,為八十高齡的李如柏老藝人,他所刻制蒙心,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雖然是傳統題材,時創新意。常見刻制內容二龍戲珠、龍鳳呈祥、五福捧壽、海八怪、暗八仙、番八寶等吉祥圖案。帶動是他的拿手特色,所謂帶動是方寸之間的小天地,把立體物以套刻方法,可以在蒙心中間活動,更顯構思巧妙,手法精確,絕不能掉出蒙心。帶動主體物的數目,要依題材與規格而定,通常由一動至二十動。如九動松鶴延年蒙心,在圓徑三厘米,高二厘米的蒙心上,以九隻動態仙鶴飛翔蒼松之間,生趣盎然,絕妙至極。其他還有絲瓜蝴蝶、游龍戲水等諸多樣式。此外還有高圓雕,多用透雕方法,題材有纏枝牡丹、八仙祝壽、教五子等。教五子為牙透雕雞籠,內雕一隻公雞五隻小雞,形狀如同米粒,其規格為底圓徑三厘米,高四厘米,可謂絕妙構思。」
冬蟲葫蘆歷史由來已久
天津距離北京比較近,又是近代商業城市,市井文化發達,葫蘆種植與形成都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天津種植冬蟲葫蘆,起於清末民初,集中近郊西梁咀子一帶,此地土質肥沃,又有運河之水的灌溉,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比較著名的種植戶有宣家、李六、王庚、蕭扯子等數家,還有非專業以自娛性質的長春堂張家、振德黃家。各家之中都有獨到的種植方法與造型特點,至今仍影響與啟發當代的種植專業戶。宣家葫蘆瓦模精細,造型俏麗,李六瓦模拙樸,比較而言,有文武之別,這兩家通力合作,取長補短,其中有一形制為「兩大堆」的,音韻鏗鏘,迴音悠揚,頗受玩家青睞,究其原因乃是兩家的合種。李六種植中小有走模變形,收獲的季節,兩家按成品各分一堆,「兩大堆」名由此而來,此並非指形制而言。長春堂的葫蘆以瓦模凸花見長,多系蟈蟈葫蘆,是仿北京官模的繼承和發展。
一片一片綠心葉一個一個小葫蘆
一片碧綠的葉,一棵彎彎的藤,藤上星星點點出現幾個小葫蘆,當夏天到來的時候,從遠處一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望不到邊。不要小看這些不起眼的葫蘆,它裡面古老的歷史和故事就像葫蘆籽一樣多得數也數不完。
這里就是天津市工藝葫蘆協會會長張才日種植葫蘆的地方,他向記者更細致地講述了自己種植葫蘆和收藏葫蘆的故事。
種植葫蘆的開始
「我從十來歲開始種植葫蘆,那時候,我住在天津市河北區王串場22段,平房前面有一大片空地,我開始在上面灑籽種葫蘆。最初我只是單純地種普通的瓢葫蘆,每天為他們施肥、澆水,經過一番辛苦的栽種後,看著藤子上一個接一個的小葫蘆,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工藝葫蘆搞創新
「當時養蟈蟈的葫蘆價格很昂貴,是一般平民家庭難以承受的,所以我突發奇想,自己種葫蘆。我很喜歡形狀另類的工藝葫蘆,這種絕活是讓葫蘆在特殊模具里生長出來。我嘗試著找一塊木頭,銼成「棒子」形狀。開始,我發明用紙做模具,先用紙將刻好的木頭包裹好,一層摞一層,共有幾十層厚,將裡面的木頭從上面抽出來,把剛剛成型的小葫蘆放在紙模里,每天看著它慢慢成長,每當這個時候心裡有一種成就感。不久,我發現紙模的弊端,葫蘆裡面會往外面滲水,一點一點將紙模洇濕、炸開。於是,我改進工藝,在模具外面用三層布包裹,最終成功種植出第一代工藝葫蘆。後來我研究在葫蘆上雕刻精美的花紋,模具材質更新為石膏,這種石膏模很結實、耐用,而且成本很低,經濟劃算。」
「據我了解,從清朝開始宮廷有人做工藝葫蘆,樣子很漂亮,因為模具是木頭手工雕刻而成,所以造價很高,我想把古代的這種傳統工藝延續下來,所以我開始摸索仿製清代的工藝葫蘆。」
「鼻煙壺是工藝葫蘆的一種,小巧的葫蘆為上乘。鼻煙壺的模子需要用石頭來雕刻,我選好石頭後,用小刀在上面一點一點雕刻花紋。時而雕刻一朵朵小花,時而雕刻精美的文字,這很考驗一個人的耐力和耐心。包裝後的石頭上面帶有精美的圖案,然後用兩個半圓的石膏包裹在外面,石膏晾乾後,石膏內壁會出現精美的花紋。將這兩半石膏合上,裡面倒上膠,膠干後,膠的外層就出現和石膏內壁相同的花紋。最後,外壁帶花紋的膠模外面再裹上一層石膏,精美的圖案神奇般復制到這層石膏的內壁上,這個石膏就是葫蘆的模子。將小葫蘆放在模子里,克隆出形狀、圖案和模子一樣的葫蘆。」
G. 手工怎麼雕刻葫蘆形狀掛件
根據材料來選工具。木刻刀自,銼,砂紙,手磨,小台鉗,小型電鑽,工筆刀。是一般的木質類用的。石類的必須機器了。
1、首先將小葫蘆清洗干凈是表面的臟東西和外表皮軟化。
2、用細砂紙打磨直至表面光滑,然後用水清洗干凈。
3、首先,用鉛筆描繪出所要刻的字和圖案。
4、依照字跡,用工筆刀刻寫出字跡和圖案,刻寫的字跡要有凹凸感。
5、依照上兩步刻完所有的字後,用黑色簽字筆仔細描好,在等待字跡干好。
6、在葫蘆的肚子上,用小型電鑽刻出不規則的祥雲紋,刻完後,在合適的空白處進行鏤空, 使得葫蘆顯得更加的玲瓏。
H. 手工葫蘆雕刻視頻教程
http://so.360kan.com/mini.php?kw=%E8%91%AB%E8%8A%A6%E9%9B%95%E5%88%BB%E8%A7%86%E9%A2%91
I. 杏樹木材能刻葫蘆嗎
杏樹木材能刻葫蘆。抄
J. 怎麼用木頭雕葫蘆
用機械雕刻機就可以,有那種小型的機械雕刻機,加上旋轉軸就可以雕刻這種小型的立體工藝品,包括像小立體人什麼的都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