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本論語是什麼時候的
⑴ 《論語》是什麼朝代,什麼人創作的
《論語》並不是一個人創作出來的!它是春秋時候的孔子所說過的話,他的回徒弟為了紀念他答,於是大家把平時自己所收錄的他的言語都拿出來合在一起便成了現在的《論語》,其實現在我們手上的《論語》還經過了各位編輯們的手的!不是很純正的《論語》!但已經很不錯了!
⑵ 『論語』是什麼時期的作品
《論語》是我國春秋時期的作品,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古代四五經之一,由孔子的弟子所作。
⑶ 《論語》是什麼時候寫的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回主要弟子的言行。具答體成書時間沒有詳細記載,但應該是在孔子去世(前479年)之後,現在無法用一個時間節點來說明《論語》的成書時間,因為其內容有一個較長的完善過程。
⑷ 《論語》是什麼時候寫出的
《論語》一書,既然成於很多人之手,而且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於三、五十年,那麼,這里後編定者是誰呢?自唐人柳宗元以來,很多學者都疑心是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論語》不但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為最多。除開和孔子問答之詞以外,單獨記載曾參言行的,還有《學而篇》兩章,《泰伯篇》五章,《顏淵篇》一章,《憲問篇》和孔子的話合並的一章,《子張篇》四章,總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參最年輕,而且有一章還記載著曾參將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孟敬子是魯國大夫孟武伯的兒子仲孫捷的謚號。假定曾參死在魯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紀元前四三六年。這是依《闕里文獻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語推定的),則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後,那麼,這一事的敘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後才著筆的。孟敬子的年歲我們已難考定,但《檀弓》記載著當魯悼公死時,孟敬子對季昭子的一番話,可見當曾子年近七十之時,孟敬子已是魯國的執政大臣之一了。則這一段記載之為曾子弟子所記,毫無可疑。《論語》所敘的人物和事跡,再沒有比這更晚的,那麼,《論語》的編定者或者就是這班曾參的學生。
因此,我們說《論語》的著筆當開始於春秋末期,而編輯成書則在戰國初期,大概是接近於歷史事實的。大約是公元前475年左右。
⑸ 日本發現最古老論語注本手寫本是什麼時候的
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27日報道,中國儒家經典《論語》的注本《論語義疏》手寫本近日在日本被發現,該手寫本最早出現於6到7世紀。
參與考證工作的慶應藝塾大學研究小組介紹說,該古本很可能是傳世品中最古老的一部《論語》相關手寫本,從中國傳到日本後在寺院或藏家手中妥善保存至今。
報道稱,《論語義疏》於12世紀前後在中國失傳,清乾隆年間由日本傳回中國。此次發現的古本極有可能是日本除佛經以外,現存最古老的紙質手寫本之一,將是研究中日思想史和交流史的貴重史料,專家們對其給予高度關注。
(5)雕刻本論語是什麼時候的擴展閱讀:
該古本即將展出
此次發現的古本應為南北朝時期梁朝學者皇侃所著《論語義疏》的第五卷,是由20張紙首尾相連形成的寬27.3厘米的橫卷。
此古本由慶應藝塾大學於2017年從舊書店購入,隨後由文獻學和中國文學領域的專家組成研究小組,從2018年開始對其進行考證,確認其文字書寫形制極有可能屬於南北朝末期至隋朝。研究小組認為,除了出土文物,這也許是至今為止最古老的《論語》相關手寫本。
報道稱,古本卷尾印有一枚平安時代印章,據信為在日本奈良、平安時代活躍於權力核心圈的藤原氏的藏書印。該古本很有可能由此前的遣隋使或遣唐使帶回日本。
據悉,該古本將於10月7日到13日在東京丸善書店丸之內總店舉辦的慶應藝塾圖書館古籍善本展示會上展出。
⑹ 『論語』是什麼時期的作品
《論語》是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回
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答,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
(6)雕刻本論語是什麼時候的擴展閱讀
《論語》既是語錄體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麼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復的章節。
《論語》的作者中當然有孔子的學生。《論語》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裡面不少是曾參的學生的記載。
⑺ 《論語》是什麼時候寫的
戰國
⑻ 雕刻本論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唐朝。
其他朝代不de。
⑼ 論語是什麼時候寫的呀是什麼人什麼時候
成書於戰國初期
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回子及其弟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一些方士及一些書本),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⑽ 《論語》是由誰什麼時候編撰成書的
今本來《論語》共二十篇。源書中既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其再傳、三傳弟子的筆墨,先後相距數十年之久;書中所記,有重見之語,有傳聞異辭,文體、稱謂也有所不同,可知記述非一人,論纂亦非一次。大約戰國初年始編纂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