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詞形容雕刻
❶ 形容「雕塑」的詞語有哪些
鬼斧神工、巧奪天抄工、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精雕細刻、活靈活現
❷ 描寫雕刻的成語
【裁月鏤雲】:剪裁明月,雕刻雲霞。比喻詩文中辭藻潤飾,景物描繪的新巧。
【吹影鏤塵】:鏤:雕刻。吹影子,刻塵土。比喻工藝精細到不見形跡。
【錯彩鏤金】:錯:塗飾;鏤:雕刻。形容詩文的詞藻十分華麗。
【砥礪琢磨】: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練自己的品德,在學業上不斷上進。
【雕冰畫脂】:在冰上雕刻,在凝固的油脂上繪畫。比喻白費工夫,勞而無功。
【雕文刻鏤】:指在宮室、用具等上面雕刻鏤花,加以修飾。比喻不務實際,只重表面虛榮,勞民傷財。
【畫水鏤冰】:在水上作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畫脂鏤冰】:鏤:雕刻。在油脂上繪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精雕細刻】:精心細致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鐫心銘骨】:鐫:雕刻。意同「刻骨銘心」。形容永記不忘。
【鏤冰雕朽】:鏤、雕:雕刻。雕刻冰塊和朽木。比喻勞而無功。
【鏤月裁雲】:雕刻月亮,裁剪雲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鏤脂翦楮】:雕刻油脂,剪裁楮葉。比喻徒勞無益。
【木雕泥塑】:用木頭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靈活或神情呆滯。
【木朽不雕】:朽:爛;雕:雕刻。朽壞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上進,不可造就。
【鐵佛傷心,石人落淚】:鐵鑄的的神佛也會傷心,雕刻的石人也會落淚。形容極其悲傷。
【朽木不雕】:朽壞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上進,無法成材。
【朽木不雕,糞牆不圬】:圬:抹灰等瓦工作。朽壞的木頭無法雕刻,污穢的土牆無法粉刷。比喻沒有培養前途的人。
【朽木不可雕】: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葯。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綉闥雕甍】:闥:門樓上的小屋;甍:屋脊。五彩繪畫的門樓,經過雕刻的屋脊。形容建築物的精巧、雄偉。
❸ 形容雕刻的詞語
鬼斧神工、巧奪天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備、精妙絕倫等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❹ 形容「雕刻」的詞語有哪些
鬼斧神工、
巧奪天工、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形神兼備、
精妙絕倫、
❺ 形容雕刻的詩詞
1、《禪定寺經院》唐代:鮑溶
原文:
蓮華不朽寺,雕刻滿山根。
石汗知天雨,金泥落聖言專。
原文屬:蓮華山上的不朽寺,雕刻著滿山的樹根。石頭出汗就知道天要下雨,這是泥菩薩落聖言。
2、《姑蘇台雜句》唐代:李紳
原文:
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艷傾,妒月嬌娥恣妖惑。
譯文:越王利用巧計打敗了夫差,來獻黃金雕刻。西施的醉舞傾國傾城,羨慕月嬌娥的妖惑驚艷。
3、《好事近》宋代:趙士暕
原文:
瀟灑點疏叢,渾似蜜房雕刻。
不愛艷妝濃粉,借嬌黃一拂。
譯文:瀟灑地散落在叢中,好像是蜜房的雕刻。不喜歡艷妝濃粉,只得借嬌黃一拂。
4、《念奴嬌》宋代:劉一止
原文:
小砑蠻箋驚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馬雄才,凌雲逸氣,路覺丹霄直。
譯文:這支小巧的筆寫成了驚人的句子,天巧沒有經過雕刻。倚著馬的雄才,凌雲逸氣,感覺這條路直通丹霄寶殿。
5、《巫山一段雲·暖候飛灰律》元代:姬翼
原文:
妙用無私無象,雕刻萬形千狀。
不言品物自芸芸,何必問東君。
譯文:這東西使用非常妙,看不出痕跡,雕刻出千奇百怪的事物。不去說物自芸芸,何必去詢問東君。
❻ 形容雕刻的成語有哪些
鬼斧神工、
巧奪天工、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形神兼備、
精妙絕倫、
鬼斧神工
[guǐ fǔ shén gōng]
出處
《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
釋義
像是鬼神製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巧奪天工
[qiǎo ó tiān gōng]
出處
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葯燃燈清晝同。。」
釋義
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出處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釋義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出處
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親,言談舉止,無不惟妙惟肖。
釋義
描寫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博物館里一尊尊多姿多彩的唐三彩,沉澱下厚重的歲月,淺的綠,深的青,朴實的褐紅,安靜的淺黃,交相輝映如夢似幻,幻化出大唐的繁盛與豐姿。
一位婦人正凝目遠望,鸚鵡髻如染墨,上襦塗黑漆映出光影,褐黃色的齊胸裙勾勒出她豐滿的體姿,披錦半掩在她的胸前,她伸出手想要接住什麼?
一條緗色的披錦搭在她的雙肩,雙手攏在窄袖的褐黃色,她凝目眺望著遠方,不知在眺望遠方得誰?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唐三彩的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唐三彩用於隨葬,做為明器,因為它的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青瓷和白瓷。
❼ 描寫「雕刻」的詩句有哪些
1、雅色素而黃,虛心輕且勁。豈無雕刻者,貴此成天性。——張說《詠瓢》
【釋義】:這是一首詠物詩。張說較少詠物詩,但這一首《詠瓢》很有趣,將初唐的文字游戲與陳子昂一類詩人的哲理意義結合了起來。
2、吾聞西方化,清凈道彌敦。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釋義】:武則天當政時期,搜刮民財,大規模地在全國范圍內興建佛寺。佛寺的規模超過宮闕。崇佛的工程興起以後,每天要役使上萬人,國庫耗竭,民不聊生。
3、雕刻初誰料,纖毫欲自矜。神融躡飛動,戰勝洗侵凌。——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釋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詩詞作品之一。
4、時時仙蝶隔雲來。陰陽雕刻花如鳥,對鳳連雞一何小。——錢起《紫參歌》
【釋義】:是唐代詩人錢起所作詩詞之一。
5、瀟灑點疏叢,渾似蜜房雕刻。不愛艷妝濃粉,借嬌黃一拂。 ——趙士暕《好事近·蕭灑點疏從》
【釋義】:好事近「近」指舞曲前奏,屬大麴中的一個曲調。
❽ 哪些四詞語能形容雕刻
巧奪天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無與倫比、生靈活現
❾ 形容「雕刻精妙、傳神」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雕刻精妙、傳神」的詞語有: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