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工匠如何完成玉雕刻
回顧中國歷史,精彩萬分,不僅有四大名著,諸子百家,還有青銅器,玉器,瓷器舉世聞名。你會驚嘆古人的巧奪天空。古代沒有現代先進的切割工具,玉石雕刻是怎麼完成的呢?
在古代,既沒有雕刻機,也沒有打磨拋光機,如此精美玉器到底怎麼做出來的。家父從事玉器行業幾十載,那天我突然問了這個問題,他似乎也說不出一二三,查閱資料,才發現自己完全低估古人的智慧。
請看上圖,「搗沙研漿」。過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著在砣與玉之間的沙,一點一點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從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紅沙、黑沙、黃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達到8-9度,而玉的硬度一般在6.0—6.5。搗沙、研漿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細程度。把搗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澱,沉澱過程中,精細自然分層。
「開玉圖」。把大塊的玉石分解,要用類似於鋸的工具。過去多用竹板彎成弓形,又稱弓子。圖中畫的更象鋸。開玉的弓弦是鐵絲製成的,幾根鐵絲擰成麻花股。開玉時在弦上加解玉沙,並不斷加水,慢慢把玉材「磨」開。
「扎砣圖」。琢磨玉的輪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當於「切」。把玉材切開,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沖砣圖」,沖砣是粗磨,相當於做胚。
「磨砣圖」。相對沖砣來說是進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礎上磨出細節。
「掏堂圖」。掏堂即掏膛兒。如鼻煙壺、瓶、碗、筆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兒。要在玉器上先鑽出一個眼,然後用特別的砣一點一點地把內部的玉磨掉。
「上花圖」。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種花紋。從圖中可發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號也更多。
「打鑽圖」。打鑽是用一個管狀磨具,在玉器上鑽出圓圈狀的溝槽。鑽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圓住打掉,即可掏膛兒。圖中還有個細節,即在橫桿上掛了一個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透花圖」。即做浮雕、鏤空。
「打眼圖」。在玉器上磨出一個眼兒。
「木砣圖」。木砣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蘆瓤作的。
「皮砣圖」。皮砣是牛皮製成的,是玉器的最後工序拋光上亮用的。到這一步完成了。悠久的歷史文化,智慧無限的古人。以上內容參考《天工開物》全文完【如果你撿到感覺有緣分的石頭,可以讓我幫你看看】
2. 考古:5000年前的玉雕---是怎麼製造的
我們學玉器鑒定的時候涉及到這個問題
推測是那是的人們已經發明了鉈機
只是專比較原始
像良渚文屬化那種精美的玉器,肯定不是石頭打磨
那些精美的紋飾,有可能就是用鉈機鉈出來的
用皮條拉動轉輪,上方澆水,混以解玉砂或石英等磨製
個人觀點是這樣
3. 古時候沒切割機,那5000年前的人是怎麼雕刻出玉器的呢
人們對玉器的喜愛由來已久,相比於現在翡翠進入百姓家,在古時候,玉器可是只有王公貴族才玩得起的奢侈品。
這不僅是因為當時玉器開采難度大,上好的玉石難找,更多還是因為古時的工具實在有限,打磨雕刻一件玉器飾品實在太難了。
所以,當時即便是富裕人家也都是穿金戴銀,能夠有一件精美的玉器那肯定是幾代人傳下來的傳家寶。玉器既然如此難以雕刻,那麼
古時的人們是如何將一塊玉石雕刻成光滑精美的配飾呢?
再有就是對雕刻好的玉器進行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打孔,這樣才能方便佩戴。最後一步則是對雕刻好的玉器進行打磨、拋光,提升顏值。
即便到了現在,真正品質好的玉器都十分寶貴,上好的玉石也都存放在博物館,以讓其得以更好的保存!
4. 沒有現代先進的切割工具,古人是怎麼完成玉石雕刻的
古人類切割玉石用的是解玉沙,也就是磨玉石時候被磨下來的粉末。
用一根繩回子蘸上水,然後在繩子上答邊蘸上解玉沙來回的拉,高級一點的就是用金剛石沙。古人在玉器上鑽孔一般都是用蘆管或者是竹子,在蘆管或者是竹子頭上蘸點解玉沙,就那樣來回的搓。
而玉石雕刻,最原始的就是用更堅硬的石頭作為工具,一點點的磨,一直磨到成型為止。發展到春秋戰國前後,人們就開始用線雕,這個稱為:游絲毛雕。游絲毛雕是用線拉在很小的滾輪上,線凸出,就如同木工用的掉線盒,線從盒子裡面經過就會蘸上解玉沙。再後期就開始用鉈,跟現在的磨頭類似,但是沒現在的磨頭做的精巧。
5. 學玉石雕刻方法
很多人想學習玉器雕刻,但卻不知道如何入門。如何從一個學徒成為熟手師傅。玉器,是富有中國特色的珠寶產業。在世界各地均以鑽石,黃金首飾,手錶貴為珍寶的今天,翡翠、和田玉卻是深受中華人民的喜愛。
玉器作為珍貴珠寶歷史悠久,其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有說: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中國玉器產業中,翡翠並不產於中國,而是產於緬甸,但絕大多數的翡翠加工都是在中國大陸完成。中國玉雕分多處散地,玉雕工匠也是長期活動於這些集散地區中。以廣東四會而言,雕琢玉器擺件是這里的一個特色,同時也兼顧各式小掛件。而揚州和北京地區以雕制和田玉出名。
所以如果你想學習玉雕就有針對性的到以上的城市尋師學藝吧。進工廠做雜工。學習玉雕入門之初是進加工廠做雜工,這個時期你可以學到很多粗活,如界石,砍料,打粗胚等等都是這個時候學到的,這個時期幹得是苦力工。大型的切割機一般都是露天放著的,所以你的工作場所也是露天的,強大的吱吱聲還時刻考驗你對噪音的忍耐力。這個活可能是剛進廠的一到三個月干吧,別小看這工作,以後成為開料高手就是這時學到的,一刀可以切漲好幾十萬都有。再之後就跟中級師傅砍料了,大塊頭的石料師傅把不要的地方畫出來,你用角磨機把它砍掉就行了。這個步驟可以練習你的手力和腕力,練好這基本功可以在以後做細小件時線條控制和人物開像時有很好的幫助。如果半年內你可以走完上面兩步算是天資過人了,一般人得要一年以上的。再往後就是師傅交一些粗胚你打磨了。打磨粗胚的要領是大體形不能變樣,瓶爐之類更加高要求,講究方庄得體,尺寸嚴謹。這一工作期間比較長,如果完成上面兩步你選擇的是做小掛件的話,這時你只能在橫機上沖胚,這個步驟簡單,但是學習小掛件或手把件雕刻難的地方在後面,那是一些與美工相關的技術活了。
6. 在古代沒有電的情況下,古人是怎樣把一塊玉石毛石雕刻成一件精美的玉器呢
在商代以前,工匠雕琢玉器都是用石制工具完成的.用扁平的玉材在石頭上磨製出所需要的專厚度,打孔一般是用硬屬木棒或是尖的石頭或是動物牙齒反復鑽孔,並且要不時的加入水和硬沙.古玉中很多都是陰陽線的雕刻,也是用堅硬的石頭例如石英,和動物牙齒在在表面刻出圖案,再用各種形狀的硬石慢慢磨去不要的部分,再用獸皮等柔軟的材料加細土來進行拋光,完成一件成品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在商代有了金屬的工具來替代石制工具,如金屬砣子加金剛砂來攆花! 就說這么多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7. 古代沒有現代這么先進的切割工具,玉石雕刻是怎麼完成的
古代很早就有鐵器了,而打鐵匠也是很早就有的一種職業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工具應該都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