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怎麼雕刻食品雕刻
『壹』 食品雕刻分哪幾個步驟
食品雕刻的製作比較復雜,必須有步驟地進行,才能有條不紊地操作,雕刻出形態優美,符合要求的作品來。通常分為以下幾種:(1)命題 就是確定雕品的題目。給所雕之物起個名字,這是雕刻中首先要做的一步,為使命題恰當,做到名物相符,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根據雕品的用途,確定富有意義和藝術性的題目。 ③要結合季節進行命題,特別是花卉雕件,其命題不可違背時令,才能以假亂真。(2)定型 定型是根據題意確定雕品的類型,同時考慮好雕品的大小高低。這一步是雕品能否達到形象生動和確切地表現主題的關鍵。(3)選料 對於雕品的整個布局,要全面設計安排好。首先要安排主體部分,,再安排陪襯部分;陪襯部分應烘托主體部分,不能喧賓奪主,也不能主次不分。(5)雕刻 雕刻是實現雕品設計要求的決定性一步。雕刻的方法很多,因雕品的不同類型和不同內容而異。有的要從里向外刻,如大麗花、睡蓮;有的要從外向里刻,如月季花、菊花、牡丹花;有的要先刻頭部,如各種鳥;有的要先刻尾部,如蟈蟈。 雕品中都含有較多的水分和某些不穩定元素,如保管不當,很容易變形、變色或損壞。雕品又是藝術性強而費工大的製作品,必須加以珍惜,妥為保管,以盡量延長使用時間。對雕品的保管,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1)水泡法 把脆性的雕品放在1%的白礬水中浸泡,能使之較久地保持質地新鮮和色彩鮮艷。如果只放在清水中浸泡,雕品很容易起毛,並出現變質、褪色等現象,在浸泡時如果發現白礬水發渾,應及時換新礬水浸泡。 (2)低溫保管 把雕品放入盆內加上冷水(以淹沒雕品為宜)。然後放入冰箱內。溫度宜保持在3`C左右,這樣可以保持較長的時間。但在低溫保管下能用1――2次,如連續用幾次就會褪色變形。 (3)包裹法 上述兩種方法比較簡單實用,但雕品長時間浸泡後容易褪色、裂紋或充水過多而變形,更不宜保存著過色的雕品,採取包裹法可避免上訴毛病。具體的方法是:將雕品用擠凈水的濕布包嚴,然後在外層用保鮮膜包嚴,或用保鮮膜直接包嚴放入溫度3`C左右的冰箱中保存即可。
『貳』 木雕魚的魚鱗怎麼雕刻
拿大小適合的圓刀把線條打出來,然後用平刀從最高層慢慢處理
『叄』 想學雕刻,求一些食雕視頻,雕花和雕魚就行,有高清更好!最好百度網盤!
下一個優酷隨時找隨時看。
『肆』 初學食品雕刻從哪開始
食品雕刻的歷史國在食品上加以雕刻,歷史悠久,大約在春秋時已有。《管子》一書中曾提到「雕卵」,即在蛋上進行雕畫,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雕刻。其技後世沿之,直至今天。至隋唐時,又在酥酪、雞蛋、脂油上進行雕鏤,裝飾在飯的上面。宋代,席上雕刻食品成為風尚,所雕的為果品、姜、筍製成的蜜餞,造型為千姿百態的鳥獸蟲魚與亭台樓閣。雖然反映了貴族官僚生活豪奢,但也表現了當時廚師手藝的精妙。至清代乾、嘉年間,揚州席上,廚師雕有「西瓜燈」,專供欣賞,不供食用;北京中秋賞月時,往往雕西瓜為蓮瓣;此外更有雕為冬瓜盅、西瓜盅者,瓜燈首推淮揚,冬瓜盅以廣東為著名,瓜皮上雕有花紋,瓤內裝有美味,賞瓜食饌,獨具風味。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廚師高超的技藝與巧思,與工藝美術中的玉雕、石雕一樣,是一門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至今被外國朋友贊譽為「中國廚師的絕技」和「東方飲食藝術的明珠」。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寒食......鏤雞子。」隋杜公瞻註:「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管子》曰:『雕卵熟斬之。』斬,刻、削。唐韋巨源《食譜》:」玉露團「原註:」「雕酥」。又「御黃王母飯」原註:「遍鏤卵脂蓋飯面,裝雜味。」宋林洪《山家清供.香圓杯》:「謝益齋不嗜酒......一日,書余琴罷,命左右剖香圓作二杯,刻以花,溫上所賜酒以勸客,清芬靄然,使人覺金尊玉斝皆埃溘之矣。」香圓,也作香櫞。宋孟元老《江京夢華錄.七夕》:「又以瓜雕刻成花樣,謂之花瓜。」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取西瓜,皮鏤刻人物、花卉、蟲、魚之戲,謂之西瓜燈。」陶文台《江蘇名饌古今談》:「清代揚州有西瓜燈,在西瓜皮外鏤刻若乾花紋,作為筵席點綴,其瓤是掏去不食的。到了近代,揚州瓜刻瓜雕技藝有了發展,席上出現了瓜皮雕花、瓜內瓤餡的新品種(凡香瓜、冬瓜、西瓜均有之),作為一種特殊風味,進入名饌佳餚行列。西瓜皮外刻花,瓤內加什錦,又名玉果園,是在『西瓜燈』的基礎上創新的品種。」按:什錦,以糖水枇杷、梨、櫻桃、菠蘿、青梅、龍眼、蓮子、橘子、青豆拌西瓜瓤丁組成。 [編輯本段]食品雕刻的常用原料 品雕刻的常用原料有兩大類,一類是質地細密、堅實脆嫩、色澤純正的根、莖、葉、瓜、果等蔬菜;另一類是既能食用,又能供觀賞的熟食食品,如蛋類製品。但最為常用的還是前一類。現將常用的蔬菜品種的特性及用途介紹如下:1、青蘿卜:體形較大、質地脆嫩,適合刻制各種花卉,盡禽走獸 ,風景建築等 ,是比較理想的雕刻原料。秋、冬、春三季均可使用。2、胡蘿卜、水蘿卜、萵筍:這三種蔬菜體形較小 ,顏色各異,適合刻制各種小型的花、鳥、魚、蟲等。3、紅菜頭:又稱血疙瘩,由於色澤鮮紅、體形近似圓形,因此適合雕刻各種花卉。4、馬鈴薯、紅薯:質地細膩、可以刻制花卉和人物。5、白菜、圓蔥:這兩個品種的蔬菜用途較為狹窄,只能刻一些特定的花卉,如菊花、荷花等。6、冬瓜、西瓜、南瓜、茭瓜、玉瓜、黃瓜:因為這些瓜其內部是帶瓤的,可利用其外表的顏色、形態、刻制各種浮雕圖案。如去其內瓤,還可作為盛器使用,如瓜盅和鏤空刻制瓜燈,黃瓜等小型原料可以用來雕刻昆蟲,可可以加工後起來裝飾、點綴的作用。7、紅辣椒、青椒、香菜、芹菜、茄子、紅櫻桃,蔥白、赤小豆:這些品種主要用來作雕刻作品的裝飾。2).選用食品雕刻原料的原則在選擇食品雕刻儀器的原料時,注意以下幾條原則就可以了。1、要根據雕刻作品的主題來進行選擇,切不可無的放矢。2、要根據季節來選擇原料,因蔬菜原料的季節性很強。3、選擇的原料尤其是堅實部分必須是無縫瑕,纖維整齊、細密、份量重、顏色純正。因為食品雕刻的作品,只有表面光潔,具有質感,才能使人們感受它的美。3).食品雕刻的原料和成品,半成品的保管。食品雕刻的原料和成品,由於受到自身質地和萬分的限制,保管不當極易變質,既浪費原料又浪費時間,實為憾事,為了盡量延長其貯存和使用時間,現介紹幾種貯藏方法。1、原料的保存:瓜果類原料多產於氣候炎熱的夏秋兩季,因此,宜將原料存放在空氣濕潤的陰涼處,這樣可保持水分不至於蒸發。蘿卜等產於秋季,用於冬天 ,宜存放在地窯中,上面覆蓋一層0.3米多厚的砂土,以保持其水分,防止冰凍,可存放至春天。2、半成品的保存:它的保存方法是把雕刻的半成品用濕布或塑料
『伍』 請問食品雕刻的常用手法.謝謝!
1、橫來刀手法:橫刀手法是指右手源四指橫握刀把,拇指貼於刀刃的內側,在運刀時,四指上下Lzgh,拇指則按住所要刻的部位,在完成每一刀的操作後,拇指自然回到刀刃的內側(見圖6-1)。此手法適用於各種大型整雕及一些花卉的雕刻。
2、縱刀手法:縱刀手法是指四指縱握刀把,拇指貼於刀刃內側。運刀時,腕力從右至左勻力轉動(見圖6-3)此種手法適用於雕刻表面光潔、形體規則的物體,如各種花蕊的坯形、圓球、圓台等。
3、執筆手法:執筆手法是指握刀的姿勢形同握筆.即拇指、食指、中指捏穩發身,(見圖6-3)。此種手法主要適用於雕刻浮雕畫面,如西瓜盅等。
4、插刀手法:插刀手法與執筆手法大致相同,區別是小指與無名指必需按在原料上,以保證運刀准確,不出偏差
『陸』 廚師怎樣學雕刻
海南新東方烹飪學校食品雕刻培訓班,各種美麗的花雕,花、魚、鳥專等都可以學習屬,系統傳授食品雕刻知識,食品雕刻刀具刀法的運用知識以及各種花卉雕、浮雕、藝術鏤空雕、大型整雕、組合雕等全套雕刻技術。
食品雕刻是用烹飪原料,雕刻成各種動植物,人物,花卉,風光建築等各種圖案與形態來美化菜餚裝點宴席的一種的美術記憶。他既是烹飪技術的一部分,又是藝術殿堂里獨特的一門藝術雕刻。藝術是來源於生活,又是超越生活的。
2.教學內容
(1)講授食雕原料知識、食雕工具知識、食雕美術、系統傳授花、鳥、魚、蟲、吉祥物、瓜盅、人物的設計製作及瓊脂、泡沫等特殊材料的雕刻工藝技法;
(2)主授席面設計與製作、鏤空雕、創意雕、大型展台雕塑、盤頭裝飾等食雕的設計製作及運用等。
『柒』 哪裡可以學食品雕刻
學習食品雕刻現在烹飪學校都會開設食品雕刻的培訓班。
0基礎的自己,如果沒有任何功底,建議你選擇一家辦學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的品牌學校進行學習。
『捌』 什麼吃的能雕刻
常用的食品雕刻原料的特性以及用途如下:
第一:蘿卜類
a,紅,白蘿卜:肉質細嫩,色白,網紋細密,長~20CM,圓直徑6~8厘米,用途較廣,可雕刻各種蘿卜燈,人物,動物,花卉,盆果,山石等。
b,青蘿卜:肉質細嫩,皮青色,內呈綠色,網紋較細,長15~18厘米,圓直徑6~8厘米為最佳,可雕刻小鳥,草蟲,花卉及小動物等。
c,心裡美蘿卜:肉質細嫩,皮色青,肉色紅,長15~20厘米,圓直徑10~15厘米,可以用來雕刻各種復瓣花朵,如紅牡丹,月季花等。
d,揚花蘿卜:肉質細嫩,皮色紅顏,肉白色,形態圓而小,圓直徑約2厘米左右,可雕刻各種小型花朵,如桃花等。
e,黃胡蘿卜:肉質略粗,皮,肉均為黃色,呈長條形,長約12厘米,圓直徑約3厘米,可雕刻各種裝飾性質的圓柱,迎春花等。
f,紅胡蘿卜:肉質略粗,皮,肉呈紅色,長條形,長約12厘米,圓直徑約3厘米,可雕刻各種小型花朵及裝飾性圓柱。
第二:
1、馬鈴薯:肉質細嫩,外皮一般呈褐色,肉白或白中帶黃色,呈橢圓形,圓直徑6~9厘米,可雕刻各種小動物。
2、甘薯:肉質較老,皮色略紅,肉色微黃,體型較大,長約二十厘米,圓直徑10厘米,可雕刻馬,牛等各種動物。
3、蕪菁。又稱之為大頭菜,肉質較老,皮色青中帶白,經絡較多,肉白色,體型較大,長約15厘米,圓直徑約18厘米,可雕刻小型建築物和各種動物。
4、球星甘藍。又稱擘蘭,肉質略粗,肉綠色,皮色青,多經絡,呈球型,圓直徑約12厘米,可雕刻各種魚類。
5、番茄。肉質細嫩,色澤鮮艷,有橙色,紅色等顏色,呈扁圓形,圓直徑3~8厘米,可雕刻各種單瓣花朵,如荷花等。
6、辣椒。有尖頭辣椒,圓頭辣椒,嫩的時候綠色,老一點呈紅色。剪頭辣椒可雕刻石榴花等,圓頭辣椒可雕刻玫瑰花葉等。
第三:瓜類
1、冬瓜:皮色青,肉白色,肉質細嫩,呈橢圓形,長15~40厘米,圓直徑8~25厘米。小冬瓜可雕刻冬瓜盅,大冬瓜可雕刻平面鏤空裝飾圖案等,專供欣賞。
2、西瓜:皮有深綠,嫩綠等色,瓜瓤有紅黃等色,呈圓形或者橢圓形。用於雕刻的西瓜圓直徑15~20厘米,可雕刻西瓜燈,西瓜盅等。
3、番瓜:皮有橙,綠等色,瓜肉為橘紅色,肉質細嫩,呈橢圓形,長約80厘米,圓直徑約12厘米,可雕刻各種人物,動物,建築等。
4、南瓜:皮,肉均呈橙色,肉質細嫩,呈扁圓形,圓直徑約20厘米,可雕刻南瓜燈等。
蘋果:肉質細嫩,肉色淡黃,皮有紅,青,黃等色,呈圓球形,圓直徑約7~10厘米,可雕刻各種裝飾花朵,鳥,也可製作蘋果盅。
梨:肉質嫩脆,色澤潔白,皮為綠色,呈橢圓形,圓直徑約6厘米,可雕刻佛手花,梨盅等。
茭白:肉質細嫩,色澤潔白,皮為綠色,呈長條形,長約18厘米,圓直徑3厘米,可雕刻白蘭花,佛手等小花朵。
荸薺。肉質嫩脆,色澤潔白,皮為褐色,呈扁圓形,圓直徑約3厘米,可雕刻寶塔花等。
白果。肉質軟嫩,色黃綠,皮色淡黃,有硬殼,呈橢圓形,圓直徑約1.5厘米,熟白果去殼可雕刻臘梅花。
櫻桃:肉質細嫩,色澤鮮紅,呈橢圓形,圓直徑約1.2厘米,可雕刻紅梅花等。
冬筍。肉質淡黃,質地嫩脆,呈圓錐形,長約10厘米,圓直徑6厘米,可雕刻小竹橋等。
萵筍:肉質嫩綠,質地嫩脆,皮色淡綠,有經絡,呈長條形,長約24厘米,圓直徑約3厘米。可雕刻各種小型花朵和草蟲,如喇叭花,螳螂等。
生薑:肉色嫩黃,質地較粗,皮色淡黃,可雕刻山石,金魚等。
大白菜:又稱之為黃芽菜,葉黃梗白,質地脆嫩,呈橢圓形,長約28厘米,圓直徑約15厘米,可雕刻直瓣菊花等。
球蔥。又稱洋蔥,肉色白中帶紅,質地脆嫩,呈扁圓形狀,圓直徑約6厘米。可雕刻各種復瓣花朵,如荷花等。
紫菜頭:肉質較老,皮,肉為紫紅色,呈球形,圓直徑12厘米,可雕刻各種花朵,如月季花等。
蛋類:
1、煮熟去殼的鴨蛋:蛋白細嫩,可雕刻花籃等;煮熟去殼的雞蛋:蛋白細嫩,可雕刻小白鶴,熊貓,小白豬等。
2、黃蛋糕,用雞蛋黃加鹽等調料蒸熟,成塊形,蛋質細嫩,色潔白,可雕刻人物,花卉,動物等。
3、白蛋糕:用雞蛋清加鹽等調料蒸熟,成塊形,蛋質細嫩,色潔白,可雕刻人物,花卉,動物等。
4、黑白蛋糕:用雞蛋清,皮蛋小丁加鹽等調料蒸熟,成塊形,蛋質有韌性,色黑白,可雕刻各種寶塔等。
除上述常用的雕刻原料外,還有很多水果類,藻類,菌類原料可用於食用雕刻。有時為了雕刻大型雕刻食物品,還採用黃油,冰塊等,可根據各地原料的質地,顏色和用途合理運用
『玖』 那裡有食品雕刻的圖片步驟和方法
食品雕刻中的蔬果整雕較為常用,它從選料上就很有講究,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同時技法的運用和作品完成後的保存都要作好,下面的文章就談這些問題。 果蔬整雕的技法 果蔬整雕的技法尤其重要,最關鍵的就是雕刻技巧。這里所說的「技巧」是指在雕刻時要分清層次和步驟,比如一開始就大刀取形,一氣呵成,突出輪廓,然後再精雕細琢,刀法「細膩」。 以翠鳥為例,刻之前應對翠鳥的「身形」有一定的了解,然後按步驟操作:先刻嘴→頭部→脖子→身體→爪子→-翅膀→完成 ◆先用「切刀(一號平口刀)」將原料(青蘿卜)片去余料待用,充分利用原料將蘿卜切成長的鳥形(因翠鳥的嘴型較長),以下「平口刀」指「2號平口刀」又叫「主刀」 ◆用平口刀將原料大刀取形,用左手將原料抓住,刻嘴的位置朝前方,先從嘴部開始,到頭部、背部、尾部(注意背、尾之間刀略抬成V字形)第一刀就算完成了,當然要記住「穩、准、狠」一氣呵成。 ◆用「平口刀」再從嘴的下部開始進刀,刻出略帶弧形的嘴,繼續用刀到腹部、爪子(因為刻的是飛行中的鳥,所以爪子在身體的後2/3處)這樣第二刀也完成了 ◆應注意變化姿勢,刻第三刀之前先將鳥嘴的位置對著你自己的身體且背朝下,然後從尾部進刀,刻成半指厚的片,到爪子處收刀。 ◆第四、五刀就是將身體左右各一刀,然後鳥的大型就出來了 ◆ 緊跟著就是細致刻劃:先用平口刀將嘴刻出形,再用平口刀去掉整個大型的稜角,然後再將嘴用平口刀去掉余料,上下嘴唇分開,用V型刀戳出鼻孔與舌尖,用「小號U型刀」戳出眼睛(眼睛也可用相思豆)然後戳刀法戳出羽毛,V型刀在身體、尾部之間側峰刻出分界線,再用小號U形刀的大頭側鋒戳出尾部的羽毛,再刻出爪子待用。 ◆刻鳥的翅膀,用第1步驟中的余料,先用平口刀刻出飛行中鳥翅膀的形狀,然後再用U形刀戳出肩羽、覆羽、飛羽等。 ◆插上翅膀,這樣一件刀法既快又細膩的作品就完成了,上盤時再點綴點小水草或荷葉、荷花即可。 蔬果雕保存當中的注意事項 ◆通常用就是把食雕表面保持清潔,泡在1%濃度的明礬水中,再放入1-3℃恆溫貯藏室中,便可長時間保存,但是西瓜燈或盅放在清水或明礬水中,會更加速它的腐爛程度,正確的方法是用干凈的毛巾浸上明礬水蒙在瓜皮上,放在恆溫儲藏室,即可增加使用次數。 ◆胡蘿卜雕刻好的作品,最好不要用水泡,因胡蘿卜在水中泡以後容易產生龜裂現象,胡蘿卜作品可以噴上清水或明礬水,用保鮮膜包上,放在恆溫儲藏室中,這樣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重復使用。 文/張國華 蔬果整雕(在雕刻中整雕又稱圓雕、立體雕刻)就是用所選原料雕刻成一件形象完美的作品。其特點是,整體性強,不論從正面看或側面看,他都像形得體。如果要做好一件完美的蔬果整雕,應注意以下幾點: 選料上的要求 ◆根據原料本身的質地特點,考慮是否能夠表現主題。比如讓你刻一件水靈的作品,如蟈蟈等,就不能把土豆作為首選,應該考慮用綠色的萵苣或黃瓜頭。 ◆根據季節等特點,如在夏天可用蘿卜能雕的作品,如果在其它季節沒有蘿卜,那麼你就要考慮用什麼原料來代替蘿卜作為替代原料。 ◆ 從表現主題上需要來統籌考慮選擇何種原料,如果說要刻一條龍,那麼就應該根據龍身體的特徵,去找那種比較長而且粗大的原料,如青蘿卜或南瓜,青蘿卜從外觀上講北方產的較粗大;南方產的較細長,皮厚,質硬脆,水分較多,雕刻過程中不易失水,而且從色澤和質地上都是理想的原料;另外長形南瓜,稍微老點的其顏色深黃,且質堅實而細密,適合於各種精雕細刻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