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葫上雕刻什麼樣圖片好
1. 葫蘆雕刻名家 雕刻文玩葫蘆方法 如何雕刻葫蘆
葫蘆雕刻名家
「這很正常的,女生出門都是要打扮的,特別是出門見男生。內」東方驚雲很有經驗地道。「容嗯!」「嗯!」老大和胖子都葫蘆雕刻名家附和道。我和雕刻文玩葫蘆方法天行則不以為然,我一直認為乖巧的女孩不會讓你久等的。「打扮整理需要這么多時間嗎?」小六子很不解的問道,然後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難道她們身上有虱子要抓啊。」我想了一下,要是現在逃走也是有可能的,等它進化好了恐怕就追不上我了,但實在不幹心啊。怪物進化的時候是可以攻擊的,不過要是完全進化那也是白攻擊,反正進化後一切都恢復,因為進化中的怪物是殺不死的,無論怎麼攻擊也會留下一滴血。我的心裡在不斷地掙扎著,這剛進化的怪物可是能爆好東西的。拼了!
2. 一般的葫蘆雕刻需要哪些工具刀
懷中揣四種手段各不同
一把冬蟲葫蘆,可手中把玩、懷揣的寵物,在它大體功能性的造型之外,還有諸多錦上添花的美化手段,計有印、刻、砑、燙等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
「印模屬於印的范圍。待葫蘆長成印上花紋,形成浮雕,一般設計在葫蘆通體,四周布滿花紋,八卦圖、五福捧壽、雲龍、太師少保、三陽開泰、合和如意、四季花開、人物故事等。印花工藝多用於蟈蟈葫蘆,因其身長便於印模,黑蟲與金鍾印花葫蘆較少。」
「刻,用牛角或瑪瑙刻成器具,按葫蘆圓體隨勢刻畫,線條流利,形體簡練,多為花草、魚類及戲曲人物故事。秋後,很多山東聊城等地的農民帶著自種自刻的扁圓葫蘆來津出售,物美價廉,多用於晚秋蟈蟈飼養之用。」
「砑,砑花是匏葫的特殊製作工藝,創制於北京。在清道光年間,北京有徐某獨善其藝,所作如天生成。天津近代有陳錦堂老藝人,為砑花工藝高手,他構思高雅,布局疏密有致,手法精細,每件作品如同浮雕國畫,題材為山水、花鳥等,還有的用畫師劉奎齡的稿子,更加絕妙名貴。砑花的製法是將葫蘆表層硬皮輕度軟化,之後用不同角度的瑪瑙砑子為工具,在已定稿葫蘆身上砑制出點、線、面,凸於平面,力輕則砑不凸出,力重則劃破表面面線,完全靠手感力度進行創制。」
「燙,燙面也稱火筆,老法以自製火香,製成如手指粗的燃香,中心插入鋼針以為筆頭,點燃之後導熱至銅針,用以燙畫圖案。現代以電烙鐵代替,但燙染效果,遠不及舊法理想。陳錦堂擅長這種藝法,所燙雲龍後人無人可比。現代有姓曹的和王殿華所燙山水、人物也為藏家珍藏。」
「漆,舊時天津大漆葫蘆,顏色絳紅,晶瑩可愛,匏體經漆之後,堅固耐用,它也同於古樂器,在美化音色方面,也會起到良好效果,也有雕與描金工藝,更為罕見。」
「以上是葫蘆『身兒』的各種裝飾形式與手段。此外還有一個關鍵部件即起到音孔作用的蒙心。蒙心在口蓋之上,蟈蟈類葫蘆口上加瓢蓋,上有五孔或者七孔,是為音孔,個別也是平蒙心者。蒙心的規格有高、平之分,全依個人愛好來決定。蒙心的製作,不拘何種材質,都要求精細而堅固,線面排列勻稱細密,一隻優質細工的蒙心,也是一種高級的微雕特種工藝品。我曾經見過一套八種類別蒙心,材質有牙、玉、翠、椰殼等,題材分別為西遊記等全系人物故事,都是高體微雕,而且每件作品帶動,堪稱巧奪天工的絕妙作品。」
「天津刻制蒙心高手,為八十高齡的李如柏老藝人,他所刻制蒙心,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雖然是傳統題材,時創新意。常見刻制內容二龍戲珠、龍鳳呈祥、五福捧壽、海八怪、暗八仙、番八寶等吉祥圖案。帶動是他的拿手特色,所謂帶動是方寸之間的小天地,把立體物以套刻方法,可以在蒙心中間活動,更顯構思巧妙,手法精確,絕不能掉出蒙心。帶動主體物的數目,要依題材與規格而定,通常由一動至二十動。如九動松鶴延年蒙心,在圓徑三厘米,高二厘米的蒙心上,以九隻動態仙鶴飛翔蒼松之間,生趣盎然,絕妙至極。其他還有絲瓜蝴蝶、游龍戲水等諸多樣式。此外還有高圓雕,多用透雕方法,題材有纏枝牡丹、八仙祝壽、教五子等。教五子為牙透雕雞籠,內雕一隻公雞五隻小雞,形狀如同米粒,其規格為底圓徑三厘米,高四厘米,可謂絕妙構思。」
冬蟲葫蘆歷史由來已久
天津距離北京比較近,又是近代商業城市,市井文化發達,葫蘆種植與形成都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天津種植冬蟲葫蘆,起於清末民初,集中近郊西梁咀子一帶,此地土質肥沃,又有運河之水的灌溉,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比較著名的種植戶有宣家、李六、王庚、蕭扯子等數家,還有非專業以自娛性質的長春堂張家、振德黃家。各家之中都有獨到的種植方法與造型特點,至今仍影響與啟發當代的種植專業戶。宣家葫蘆瓦模精細,造型俏麗,李六瓦模拙樸,比較而言,有文武之別,這兩家通力合作,取長補短,其中有一形制為「兩大堆」的,音韻鏗鏘,迴音悠揚,頗受玩家青睞,究其原因乃是兩家的合種。李六種植中小有走模變形,收獲的季節,兩家按成品各分一堆,「兩大堆」名由此而來,此並非指形制而言。長春堂的葫蘆以瓦模凸花見長,多系蟈蟈葫蘆,是仿北京官模的繼承和發展。
一片一片綠心葉一個一個小葫蘆
一片碧綠的葉,一棵彎彎的藤,藤上星星點點出現幾個小葫蘆,當夏天到來的時候,從遠處一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望不到邊。不要小看這些不起眼的葫蘆,它裡面古老的歷史和故事就像葫蘆籽一樣多得數也數不完。
這里就是天津市工藝葫蘆協會會長張才日種植葫蘆的地方,他向記者更細致地講述了自己種植葫蘆和收藏葫蘆的故事。
種植葫蘆的開始
「我從十來歲開始種植葫蘆,那時候,我住在天津市河北區王串場22段,平房前面有一大片空地,我開始在上面灑籽種葫蘆。最初我只是單純地種普通的瓢葫蘆,每天為他們施肥、澆水,經過一番辛苦的栽種後,看著藤子上一個接一個的小葫蘆,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工藝葫蘆搞創新
「當時養蟈蟈的葫蘆價格很昂貴,是一般平民家庭難以承受的,所以我突發奇想,自己種葫蘆。我很喜歡形狀另類的工藝葫蘆,這種絕活是讓葫蘆在特殊模具里生長出來。我嘗試著找一塊木頭,銼成「棒子」形狀。開始,我發明用紙做模具,先用紙將刻好的木頭包裹好,一層摞一層,共有幾十層厚,將裡面的木頭從上面抽出來,把剛剛成型的小葫蘆放在紙模里,每天看著它慢慢成長,每當這個時候心裡有一種成就感。不久,我發現紙模的弊端,葫蘆裡面會往外面滲水,一點一點將紙模洇濕、炸開。於是,我改進工藝,在模具外面用三層布包裹,最終成功種植出第一代工藝葫蘆。後來我研究在葫蘆上雕刻精美的花紋,模具材質更新為石膏,這種石膏模很結實、耐用,而且成本很低,經濟劃算。」
「據我了解,從清朝開始宮廷有人做工藝葫蘆,樣子很漂亮,因為模具是木頭手工雕刻而成,所以造價很高,我想把古代的這種傳統工藝延續下來,所以我開始摸索仿製清代的工藝葫蘆。」
「鼻煙壺是工藝葫蘆的一種,小巧的葫蘆為上乘。鼻煙壺的模子需要用石頭來雕刻,我選好石頭後,用小刀在上面一點一點雕刻花紋。時而雕刻一朵朵小花,時而雕刻精美的文字,這很考驗一個人的耐力和耐心。包裝後的石頭上面帶有精美的圖案,然後用兩個半圓的石膏包裹在外面,石膏晾乾後,石膏內壁會出現精美的花紋。將這兩半石膏合上,裡面倒上膠,膠干後,膠的外層就出現和石膏內壁相同的花紋。最後,外壁帶花紋的膠模外面再裹上一層石膏,精美的圖案神奇般復制到這層石膏的內壁上,這個石膏就是葫蘆的模子。將小葫蘆放在模子里,克隆出形狀、圖案和模子一樣的葫蘆。」
3. 怎麼給刻好圖案的針刻葫蘆上色
葫蘆先盤下表面光滑了 就可以上色了 。裡面毛面容易上色,光滑的 皮上的顏色用濕布擦乾就行了。
4. 葫蘆上怎麼刻字了
大多數葫蘆工藝品用的材料是完全熟透並去皮清理干凈的葫蘆。刮刻法卻是個例外。
你需要一支青葫蘆,鉛筆,蠟版刻刀、橡膠或塑料手頭、木器著色劑、軟棉布和工具刀。
葫蘆收獲之後,青葫蘆的表皮層會很快開始脫水和變色。這表示表皮層開始變鬆了。
可以用你的指甲試著在不準備設計圖案的地方——比如靠近柄的地方刻劃一下,確信你的青葫蘆正處在這個階段。
表皮便松軟的時候,用鉛筆在葫蘆上畫出設計圖案。用蠟版刻刀小心的沿著設計圖案刻透松軟表皮,深達(但不要損傷)底下的硬殼表面。
戴上橡膠或塑料手套。
用軟布蘸著木器著色劑,塗擦雕刻出來的部位。讓染料完全乾透。然後用工具刀將剩餘外表皮刮干凈。
就像蠟染一樣,葫蘆自身蠟質外表皮下面的部分不會被染料著色。只有外表皮刻掉的部分能夠被染色。也就是說,只有雕刻圖案會被上色。
可選:
除了雕刻完後刮掉外表皮這種辦法,你也可以把葫蘆放在一邊讓它自然干透。然後用通常方法去除陰皮(霉斑)。你不僅會獲得當初的設計圖案,也會因為陰皮(霉斑)而留下獨特的色彩和形狀。
皮革染料同樣適用木器著色劑能用的地方。色彩豐富的木器著色劑可以給你的創作帶來更多的設計選擇。
你甚至可以創作多色刮刻作品。在完成第一道顏色設計之後,等其干透。然後融化一些蠟覆蓋在雕刻區域之上,用手指按壓平整並完全覆蓋第一部分的設計。然後開始繪畫和雕刻第二部分圖案並上色。如此循環……
5. 葫蘆是什麼樣子
一、葫蘆因其品種多樣,造型各異,其主要分類分以下幾種:
(一)大葫蘆(「瓢」葫蘆 )
果實下部圓大,直徑25—30厘米左右,上有一粗短的柄,皮厚1—1.5厘米。這種葫蘆個頭很大,嫩時皮質白嫩,是農家的佳蔬,有多種吃法。成熟後皮質堅實,鋸成兩半,作舀水的瓢。
二、葫蘆的形狀各異,就是同一種葫蘆也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我國的葫蘆品種主要有25種(文玩葫蘆):
1.小瓢葫蘆
多為圓形,桃形為上品,尺寸為2~5厘米,常用於把玩。
2.中瓢蘊蘆
果實圓大,直徑8~25厘米,嫩時皮質白嫩,成熟後皮質堅實,鋸成兩半,作舀水的「瓢」,是製作工藝葫蘆的好材料。
3.大瓢葫蘆
果實巨大,直徑在30厘米以上,越大價值越高,達到50厘米以上的堪稱精品,是製作工藝品的上成葫蘆。
4.小亞腰葫蘆
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亞腰葫蘆就是葫蘆的代名詞,玩的最多的也是這小亞腰葫蘆,這種葫蘆高7~15厘米,單果重80~150克,株結果40~60個,葫蘆小巧玲瓏,是製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5.中亞腰葫蘆
它的形狀長得很可愛,像兩個摞起來的球體,上小下大,中間有一個纖細的「蜂腰」,果重1~2千克。
6.大亞腰葫蘆
又名濟公葫蘆、寶葫蘆,既可觀賞又可食用,8字形,上端小,下端大,連接部位較細。70~90天采嫩瓜食用,株結3~5個,是製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7.扁圓葫蘆
其形圓而扁,直徑7~9厘米,因形狀像大個柿子,所以京津一帶稱其為「柿子葫蘆」,而山東、蘇北一帶則叫做「油葫蘆」。
8.長柄葫蘆
極為奇特的觀賞葫蘆,嫩瓜食用比普通的菜葫蘆好,細嫩清甜,味道十分鮮美,最為奇特的是每一個葫蘆都具有長達40~60厘米均勻的手柄,連同葫蘆全長可達60~95厘米,產量奇高,可范制、勒扎、擠扣適宜加工成高檔工藝品,種後85天左右結瓜。
9.蘋果葫蘆
蘋果葫蘆因為其外形酷似蘋果,單果重320~380克,株結果30~45個,產量高,既能鮮食又能加工做工藝品。
10.新疆葫蘆
在維吾爾語中叫做「喀巴克」,是維吾爾族世代相傳種植的地方特產,新疆日照豐富,種植的葫蘆個頭巨大,稍作拋光、加工、雕刻、彩繪,便可成為藝術佳品。
11.疙瘩葫蘆
通常以奇為美,在直徑10~20厘米的葫蘆上遍布大小不一的疙瘩,有的竟大如小兒拳頭,形狀干奇百怪。疙瘩葫蘆最讓人琢磨不透也最讓人心醉的是由於無法人為控制疙瘩生長的大小,疙瘩的形狀帶有非常大的偶然性,這卻也正是它彌足珍貴之處。
12.佛手葫蘆
型如佛手而得名,直徑15厘米左右,適宜雕刻、烙畫。
13.手捻葫蘆
大小在2~5厘米。10月份成熟,新葫蘆要放置1年以上才能把玩,經過把玩的手捻葫蘆表殼光亮,顏色會變成深紅色。手捻葫蘆以小為貴,越小價格越高。
14.花生葫蘆
形狀如花生,適合把玩。
15.鶴首蒴蘆
非常奇特的觀賞葫蘆品種,果實下部是不規則高球形,奇形怪狀,表面有明顯的棱線突出起,呈不規則凹凸面,顏色墨黑,直徑8厘米,高40~60厘米,上方具細長柄,整個葫蘆外形酷似「鶴首」,栽後80天結瓜。
16.冬瓜葫蘆
外形酷似冬瓜,高約30~50厘米,適合製作工藝品。
17.雞蛋葫蘆
直徑約3~6厘米,非常精緻,質地堅韌,表面光滑,色呈土黃,形似雞蛋,故稱雞蛋葫蘆。一般以圓形的居多,橢圓形的較少,適於微雕。
18.小棒葫蘆
此葫蘆的不同在於,形狀不是「8」字形,而是長頸,長8~20厘米,是工藝品的好材料。
19.中棒葫蘆
長20~50厘米,70~90天采嫩瓜食用,株結5~8個,是製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20.大棒葫蘆
長50厘米以上,可以烙畫、雕刻、范制、彩繪,是製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21.小長柄葫蘆
高7~15厘米,可用來做工藝品。
22.大扁圓葫蘆
直徑30厘米,可用來製作工藝品。
23.元寶葫蘆
形狀如元寶,適合把玩。
24.梨形葫蘆
形狀如鴨梨,適宜製作工藝品。
25.本長葫蘆
指天然長成,不加人工范制的葫蘆蟲具。本長葫蘆雖系自然天成,卻極受玩家的高看。
6. 雕刻葫蘆上什麼油好
雕刻葫蘆上桐油比較好。
7. 怎樣在葫蘆上雕刻
這個我試過比較難,就這個人覺得它比較硬而且那時候我也沒好的刀具,這個要先知道你怎麼刻,要刻什麼!!!
8. 雕刻葫蘆怎麼畫上畫好
1、雕刻葫蘆一般要經過選「胚子」、繪制、著色成品三個工序。秋熟下專架後,品相端正、光滑屬無斑的葫蘆為多數雕刻者所鍾情。
2、採摘下的葫蘆經刮皮、醋洗、暴曬至表面顏色近於古董畫紙張的土黃色後,「胚子」就算「出爐」了。
3、葫蘆不可長得太老才去採摘,否則皮質易於發皺,也不能太嫩,否則不利於雕刻線描。作雕刻的葫蘆一定要陳年的,當年的葫蘆往往外部乾燥,內部卻是潮濕的,不宜使用。
4、雕刻各種圖案後,再用鍋底灰或麥秸灰同棉油或豆油攪拌均勻(或加入色料),深抹在雕有圖案的葫蘆上。
5、最後用布把葫蘆表面的灰擦拭乾凈,留在圖案凹槽的油灰會使圖案更加清晰逼真,久不褪色。
9. 怎樣雕刻葫蘆
聊城 東昌那裡 專門雕刻葫蘆,有很多網站上也有關於東昌雕刻的,那裡應該有很多葫蘆的雕刻圖案吧,你可以查一下。 http://www.hudong.com/wiki/%E8%81%8A%E5%9F%8E%E9%9B%95%E5%88%BB%E8%91%AB%E8%8A%A6 http://www.lcxw.cn/Html/lcwt/0612209354341270.html這是其中的網站,你可以先上去看看。。哪裡都是歷史悠久的雕刻工藝了。很漂亮很具有藝術價值。下面這個網站上有很多葫蘆雕刻的圖案,你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378.cn/wz_shows.asp?id=506這個網站上的圖案相對於東昌的來說很簡單,應該比較適合初學者。 希望能幫助到你。。
10. 在葫蘆上刻什麼字好
刻些與酒有來關的詩詞也很合自適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