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墨盒雕刻如何和原作一樣
㈠ 我有個上面有九條龍的銅墨盒,後面有四個字,不認識,是篆體字,大家評論一下,值幾個大洋
銅墨盒根據資料基本可以確定最早起源於清中期同治時期(1861年到1875年之間),大多以白銅、黃銅制專作外殼,以屬紫銅為內膽,有的也輔以鎏金、白銀鑲嵌。民國時期則多以書畫刻銅為主,由書畫家文人學士繪制其稿,金石刻銅家雕刻完成。但不論哪一種均不可能出現九條龍的銅刻作品(沒有那麼大膽的),所以基本可以判定你的是現代YY出來的工藝品,值個幾十塊錢吧!
㈡ 父親收藏有刻對蝦銅墨盒,落款白石,求解
北京的榮寶齋在五幾年的時候出了一批當時名家畫的銅墨盒,都是一些小畫,在由人工雕刻
㈢ 如何區分古代和仿製銅鎮尺
區分古代和仿製的銅鎮尺要注意:
1,形制與時代、紋飾與規律、銹色與層次,這三個要素是仿製的關鍵技術。
2,看氧化皮的顏色,古代的一般有黑色的氧化皮(氧化銅),外面一層藍色或綠色的碳酸銅,新仿的沒有這種明顯的特徵,或者銅銹有明顯的加工痕跡。
3,銅鎮尺也叫紙鎮、文鎮或書鎮、鎮紙等,是文人寫字作畫時用來按壓紙張、絹等的文房用具。有銅、玉、石、瓷、木、竹等多種材質。早期鎮尺大多用銅或玉製成,以牛、馬、兔、鹿等形象為主。明清以來的鎮尺可能是因為實用的緣故吧,以長方形的居多,
4,其次是動物、人物的立體形象。此外還有圓形和四方形等形狀鎮紙。
5,鎮尺有成對和不同對的兩種,特別是長方形的,一般成對的較多。這種形制的鎮尺因為形式普通,多在表面裝飾上下功夫,有的在一對鎮紙上刻寫對聯,一字一畫等。民間鎮尺常用黃銅、竹木等刻制,清末和新中國建國前這種作品猶多。
(3)銅墨盒雕刻如何和原作一樣擴展閱讀:
刻書畫鎮紙一般由書畫家作稿,其程序也與刻銅墨盒一樣:先挑選中意的鎮紙,或木、或竹、或牙、或銅。按常理,有聲望的書畫家所挑選的必定是材質精良、造型別致的光板鎮紙,在上面均勻地塗上一層白粉以襯其底,然後書畫家便在其上縱橫馳騁地構思創作。
鎮紙上的書畫作品,其實是書畫家本人作品的袖珍化,它的章法、筆法、氣韻應與大幅作品一致。事實上有一部分書畫家不大會作袖珍小品。以前沒有復印機和照相技術可以隨心所欲地放大和縮小,所以一般能在小小的鎮紙上作書畫,又能得其神韻的書畫家必然功力深厚。待書畫家完工後便由鐫刻名家在其上按書畫的特點,一刀一刀地細心地鐫刻完成。
雕刻家務須深諳書畫家的筆墨、個性,用手上的刀將書畫家作品的特徵進行再創作,將其特色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因此小小的鎮紙凝聚了書畫名家和鐫刻名家的共同心血,也可說是他們的聯袂之作。這種聯袂不是隨意的,因為書畫的章法、筆法、氣韻,必須與雕刻的風格氣韻相匹配,故每件成功的上品皆極為難得。
㈣ 我有一個很古老的銅墨盒(唐以前) 有人知道大概價錢嗎
保存完好的話20萬以上
㈤ 我有個銅墨盒白銅的,底款(榮寶齋)幫忙看一下值多少錢
現今市場上銅墨盒的形狀各式各樣,除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外,還有六角形、八角形、扇形、葉形、菱形、桃形、琴形、鼓形、梅花形、琵琶形等。銅墨盒多以白銅、黃銅製作外殼,也有用鎏金和白銀的,其內膽則多用紫銅,因為紫銅不易腐蝕。
在晚清和民國時期,銅墨盒被以陳寅生、張樾丞為傑出代表的刻銅藝術家製造成刻銅藝術的主要載體之一,由文人書桌上的器物變成了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近幾年來,文房用品的收藏投資開始升溫,銅墨盒作為硯台的補充品,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也在上漲。銅墨盒為藏家所喜愛,主要是因為盒蓋上所刻的名人書法或名人繪畫作品。如果有一方刻有白石老人畫作的銅墨盒,不僅通過墨盒就能欣賞到白石老人的墨寶,而且花費比買畫少,這種形式也十分別具一格。
由於受到國內文房藏品行情上漲的影響,銅墨盒的投資價值也開始漸顯出來,在古玩市場上日漸走俏。銅墨盒盒蓋上的圖案沒有題材限制,既可以雕刻名人書法、詩句,也可以雕刻名家繪畫。而銅墨盒的價格也是連年攀升,20世紀九十年代,200元就能買到一方品相和紋飾都不錯的銅墨盒,而現在的市場上,一方民國年間的普通銅墨盒的成交價都要達到幾千元。工藝稍精一些的銅墨盒,成交價在萬元左右。
你這款圓形白銅墨盒品相還不錯,看不出是哪個大師的作品,個人估價中四到上四的價格,也可以繼續收藏待漲。
㈥ 民國水寶氏製造銅墨盒是名人嗎
銅墨盒的收藏有款的和人名的價格稍高於沒有款識的沒有人名的。但具體的價版值要看它的雕刻權(是由誰雕刻的,刻工如何),並不一定要看有沒有款識的和人名的。當然最好有款識和人名,名家所刻自然價格高。沒有款識、沒有人名,但能夠從畫意和刻工來判斷是否為名家所刻。總之,具體事務具體對待。(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㈦ 什麼是銅墨盒
銅墨盒收藏有前景http://paper.people.com.cn/jnsb/html/2010-07/25/content_578149.htm?div=-1銅墨盒是盛墨汁的小物件,產生於清道光、同治時期,盛行於光緒、民國年間。銅墨盒比石硯輕巧靈便,並能保持墨色的滑潤和黑亮,故在當時頗受文人雅士的歡迎。而今天那些存留在民間的老銅墨盒,則受到了收藏愛好者的青睞。銅墨盒大多以白銅、黃銅製作外殼,也有鎏金、白銀的,並輔以紫銅為內膽。一隻墨盒可分成底和蓋兩個部分。盒內則以石硯片作筆舔,並襯以棉花等物以作吸收和儲存墨汁之用。銅墨盒的形態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還有六角形、八角形、扇形、葉形、菱形、桃形、琴形、鼓形、梅花形、琵琶形等等。墨盒外殼,尤其在盒蓋表面,常雕刻花紋,其紋飾有山水、人物、花鳥、仿古錢幣、瓦當等。到了民國初期,齊白石、徐悲鴻、陳半丁等名畫家的作品,也相繼被搬上了盒蓋。銅墨盒大多有作坊標記,如京明齋、明遠閣、一得閣、同古堂等,便於購買者區分。銅墨盒作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種流行文化用品,其特殊的文化屬性也使其成為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收藏品。近兩年來受國內文房藏品行情上漲的影響,銅墨盒也漸顯投資價值,在古玩市場上開始逐步走俏。在20世紀90年代,一般200元左右就可買到一方品相和紋飾都不錯的銅墨盒。現在,一方雕繪精細的銅墨盒價格往往在五六百元上下,有名畫家作品圖案的白銅墨盒的交易價格已超過千元。在前兩年南方某城市的一次拍賣會上,一方民國白銅八駿圖大墨盒的成交價達到了3300元。至於極品銅墨盒的價值更是高得難以想像,在2003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一隻御制銅胎琺琅畫歲鳥圖鏤空六棱溫墨盒的估價竟高達20萬到50萬港幣。在購入銅墨盒時,要掌握一些竅門:盒蓋上有名家畫稿並經名工匠鐫刻的,如制盒名家陳寅生、姚茫父等人的作品價值就高;另外特殊規格也值得一藏,銅墨盒以12厘米以上的超大型圓盒,或小於3厘米的袖珍盒為上品,而那些「大路貨」與「垃圾貨」,則收藏價值不高。
㈧ 如何鑒定真假墨盒
在墨盒的頂部會有注墨孔,而原裝墨盒是沒有任何注墨孔的;而且,同型號的真假墨盒的墨水含量是不一樣的。假貨的含量少,重量輕,用手掂一掂感覺很明顯。
㈨ 查看明代銅墨盒分三層兩邊是史女圖兩頭是詩字有5位工匠刻成價格貴嗎
您的問題,這樣的品種,明代銅墨盒,分三層兩邊是史女圖,兩頭是詩字,有5位工匠刻成,真品價值比較高的;具體的價值取決於是否真品!
㈩ 我有一方形刻字銅墨盒值多少錢
千把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