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有什麼方法
㈠ 石雕的雕刻方法一般可歸納為哪些
石雕,指用各種可雕、可刻的石頭,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常用的石材有花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質量堅硬耐風化,是大型紀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石刻岩畫,在條件適宜的邊區,仍是原始行藝術家創作的主要形式,而且經久不衰。例如陰山岩畫中就有不少新石器時代作品。陰山岩畫的表現風格,其影響是十分深遠巨大的。事實上,我國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游牧民創作的岩畫,多屬鑿刻石璧而成,其源頭則應溯至陰山岩畫。另外,狩獵與動物的描寫始終都是永恆的主題。商周金文中的圖畫字,戰國銅器的寫實紋樣,秦畫像磚的人物狩獵圖,都是這樣技法的延伸,只不過後者日趨精確化、形式化和韻律化而已。由此可見,黑影技法的抽象概括和誇張的特點,最能體現中國古典藝術不重形似,追求氣韻生動傳神的審美理想。此外,中國古石雕技法的另一源頭——線雕,也是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發現於江蘇連雲港將軍崖的石刻雕像,據認為就是新石器時代末期的原始先民鑿刻的。這種線刻石雕形式,在歷代的石雕創作中,被運用得最為廣泛。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雖然出土不多,但其風格並不單純,也是完全不同於石雕岩畫的另一番天地。出自遼寧東溝後窪的幾件滑石雕刻,皆為圓雕小人頭像,刀法顯得粗獷奇拙,形象古樸、生動,表明它們是象徵性的作品。
㈡ 石膏雕刻的方法
可以自製雕刻用石膏 你可以去所在城市的美術用品店,買點石膏粉,按使用說明兌水。灌在模具里,或灌入塑料袋,然後再放在一個你認為形狀滿意的容器里,讓帶塑料袋的液體石膏充滿容器。
1、 第一種:現在將你所要做的東西大概步驟簡要介紹如下:
一:找個和你所需要尺寸大小差不多的紙盒或者紙箱,然後將紙盒各個邊角用寬膠帶密封。然後在紙盒外面用硬紙板或者木板在四周固定(防止倒入石膏後把紙盒撐破。)
二:將調好的石膏(石膏和水比例大概一比一,需要攪拌均勻)倒入紙盒中(石膏基本上五金店,油漆店大概都會有特別提示買高強石膏粉。)
三:去掉外邊的殼就比較簡單了。
四:如果需要雕刻那就需要到美術用品商店裡去買木刻刀(三支裝平刀圓刀斜口刀的基本就夠用,)。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一點一點去把石膏雕下來。
五:雕刻時候所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等石膏凝固(基本上不到半個小時)後就趕快把模子打開,趁濕的時候雕刻相對容易些。每次刻完可以包上一個塑料袋什麼的防止乾的過快。
六:趁濕的時候雕刻大概的形狀,如果想精雕細刻就等石膏乾的差不多了再動手。而且在刻的過程中如果刻花了就拿240號的水砂紙(當然是需要沾水的)打磨(這一步最好放到最後,等都刻完了看哪裡需要打磨)。
七:用水粉或者丙烯上色。
2、第二種:用石膏弄花確實不好弄,因為石膏乾的很快,而且不幹的時候還沾手,只有幹了以後用砂紙打磨了,你可以去買點軟陶啊,現在很流行的,價格可能稍貴一些,看你做多大蛋糕了,建議你做的小一些精緻一些,這樣比你用之高做出來的效果好,顏色還豐富(石膏的你還得後塗顏色)。還有一種方法是用雕塑泥先做出模型來,蛋糕很好翻的,用《潔強牌》的石膏,很好用,要想不破壞磨具的話就要用到硅膠了,買硅膠的時候會順帶給你一些硅膠固化劑,泥稿做好了用硅膠裡面放點汽油,等和勻了放一些固化劑,不要放太多也不要放太少,用小刷子均勻的塗在泥上(一定要均勻)厚度再4,5毫米就可以了,然後等硅膠幹了往上蓋石膏,大概1厘米厚就可以,等完全乾透就可以把泥從裡面挖出來了,
㈢ zb雕刻有什麼好的方法
最好的辦法還是用數位板手工雕刻,如果沒有數位板,是很難將模型雕細的。
㈣ 木雕的雕刻方法..注意事項..要速成的..
木雕的創作方法有三種:一種是面對一塊比較普通,沒有什麼特殊形狀的圓木、方木或是有規格的板材時(即經過人為的去綹去臟,將木料加工成有規則的料形,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我們可以比較自由的去選擇雕刻的內容與主題,然後再用大量的切削雕鑿去實現最終的藝術效果。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也是受到一定的約束,由於木材的結構是由纖維組成,它的易斷易裂要求我們在創作構圖上強調整體性、牢固性。一般來講,藝術木雕不講究拼接,否則就失去了木雕的特徵。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張牙舞爪的動勢,就要舍棄支離破碎的細節。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現美麗的木紋,造型體積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塊大面狀,追求渾然一體的效果(圖1)。
第二種方法是隨形就像,既「順其自然」地依據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狀或紋理方向,憑感覺和想像賦予這塊材料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鑿後便使其形象釋放出來。所謂七分天成,三分雕刻。這種方法也叫「巧雕」,其 構思過程比實際雕刻的時間應更多,而其中的樂趣亦無窮。「巧雕」是一種適形造型,也就是它要適應某種條件,這種條件是一種限制或是約束,似乎也給作者造成麻煩,然而往往受局限的東西反倒會成為形成其藝術特點的決定因素,這種因素能予朽木以神奇。有的玉石雕刻之所以寶貴,就是體現在作者是以量形取材,因材施藝的方法,創造了絕妙佳品(圖2)。
自然給我們以許多啟示,有的材料擁有一個不尋常的特徵明顯的外形,對你的想像或靈感有直接啟發;有的則不太明顯,需要深思熟慮,苦思冥想;而變化多端的木紋又常常是影響作品藝術效果好或不好的因素;有些木料的「殘片碎塊」不規則形狀也能引發我們聯想起某種形象的存在。因而許多雕刻家經常把一些「奇形怪狀」的木頭搜集起來長久地擺放在周圍,時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慮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罷不能。當然作品的成功與否常常取決於一念之差,「真所謂,千刀萬鑿雕出來,一處不順付東流。」
這與作音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技巧密切相關。
木雕創作的第三種方法是完全擺脫原始材料的形態屬性,用人工或機械堆迭粘合的方法,使大大小小的木塊木片按設計意圖拼製成大致的形狀與厚度,然後再進行雕鑿(圖3)。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它能隨意增加木頭的體積,大大減少切削木料的功夫,節省大塊原木。假如是用不同顏色的木料堆迭粘合起來,呈木頭形狀的「三明治」,其木材外表經過雕制,會顯現出清晰美妙的裝飾性木紋,使作品產生獨特的藝術效果。有些雕刻家還經常在雕刻物的任何部位增加想要增加的木料,他們用組合粘接的方法,以期望擴大木雕的比例和形狀。還有一些雕刻家在運用木材創作時更加獨出心裁,別具一格,他們把種在花園里的樹木原地不動的雕刻成作品,有的還為它們加枝添葉,因勢度形,創造出與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藝術品。
木頭原本是有生命的物體,它給人類帶來數不盡的好處,而人類所能給予的回報應是將它們那種特別的溫和與美麗,以及純朴的品質盡量地體現保存下來,並賦予新的生命。
㈤ 數控雕刻機常見的雕刻方法有哪些
平面板左下角定點抄方法:在木襲板上的左下角或板上雕刻區域的左下角,通過維宏控制軟體用滑鼠移動各個軸到左下角的位置,然後各個軸在維宏控制軟體裡面的坐標軸清零。
平面板中心點定點方法:在木板上的中心點或板上雕刻區域的中心點,通過維宏控制軟體用滑鼠移動各個軸到中心點的位置,然後各個軸在維宏控制軟體裡面的坐標軸清零
斷點續刻:點擊維宏控制軟體裡面的---操作——回工件原點----操作-----斷點續刻—系統就可以繼續從原來停下來的地方開始工作了。
高級開始功能:點擊維宏控制軟體裡面的---操作——回工件原點----操作-----高級開始—點具體位置-輸入你要跳到的那一段程序的序號---系統就跳到你指定的位置開始工作了。
㈥ 銅雕最常用的雕刻方法有哪些
雕刻機,電磨還有雕刻刀什麼的,一般大點的五金店都有這些電動工具。隨著你的技藝深入,你需要的會更多。
㈦ 雕刻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你的問題好籠統噢。雕刻有很多種啊。光是材質就很多。主要是看你要刻乃一種專材質,還有就是雕屬刻的手法。是要浮雕、圓雕還是鏤空。。。
其實雕刻並不難,天分和努力都需要的。重點在於你是否喜愛。要是很感興趣的話,那麼你可以拿很多小東西先來玩玩。比如說:肥皂、蠟燭、泥。新手的話建議你用泥。泥的可塑性較強,刻壞了可一重復使用。多看一寫關於雕刻的書是必要的,做好還是多動手哈。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說不定在反復的練習當中你可以找到一些比較適合自己的手法和創意。
㈧ 雕刻的方法可分為 什麼
雕刻的方法可分為二維雕刻、三維雕刻和原線雕刻(也稱單線雕刻)三種。
㈨ 翡翠雕刻技巧有哪些方法
1、浮雕:抄指凸雕,有淺浮雕襲,深浮雕;俏色雕。如:福祿壽禧等。
2、透雕:是指透空雕,有十字透空雕,有圓形透空雕,有紋飾透空雕等。如:動物的下肢和樹枝等。
3、鏤雕:是指將玉石鏤空,而不透空,有深鏤空(如:花瓶、筆筒等)和淺鏤空(如:筆洗、煙缸等)。
4、線雕:是指線刻、絲雕,如,:人物的頭發,動物的毛發和水浪等。
5、陰雕:是指凹下部分的一種雕刻方法,如:陰陽八卦等。
6、圓雕:是指圓弧形雕刻,如:茶壺、茶杯和球形玉件等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料,就到www.zsdxr.com看看我也是在這買了紫羅蘭種手鐲之後才了解這些的。
㈩ 木雕有哪些技法
選材:
木頭有的松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松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
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復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以加強量感。
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
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為主,過於復雜和過於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於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
處理:
1、人工乾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乾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乾燥。(根據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乾時間一般需要一個星期),乾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於雕刻。通常講原木乾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乾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板材、方才或圓木),擱置成垛,垛底離地60cm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乾燥。自然乾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乾燥要求。
3、簡易人工乾燥:一是用火烤乾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乾燥或烘乾。這兩種方法乾燥時間可能縮短,但侵水後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
(10)雕刻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起源
通常的說法是: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
但實際上,木雕藝術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生;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直到人們有了審美,木雕才真正成為一門藝術。
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