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雕刻大全 » 如何雕刻印鈕視頻

如何雕刻印鈕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2-17 04:43:35

⑴ 吳昌碩刻的印章其印鈕是吳本人刻的嗎

吳昌碩是篆刻大師,但並不是雕刻大師,印鈕都是精於雕刻的工匠所為。

⑵ 印紐的雕刻藝術

印鈕雕飾視所擇印章形制而定。主要步驟:一是開料,又稱「解石」,即將原石鋸成章坯。清《觀石錄》載:「石質厥潤,鋸行間則熱,行久迫留燥則裂,解法,『水解』為上。鋸行時,一人提水壺。徐傾灌之」。章坯形成後要「過磚」,就是將印坯磨平磨光。二是「相石」。印鈕雕刻的成敗,關鍵在於「相石」。印章有四面,首先要確定其朝向,俗稱:「朝面、立向」。鈕頭的設計應充分發揮石質的特色,注意印頂石料瑕疵的掩蓋處理。鈕雕的圖像設計要與印章整體高度成比例;通常為整顆印章的三分之一,一般最長不超過二分之一。
古璽印的紐制形式頗多,且由漢代以下,歷代皆紐製作為地的象微或區分官位的高低,如今已是民主時代,無所限制,一般人皆喜好龍紐、獅紐,果真是「民皆佩綬,各服所好」。印紐粗略可分為立體紐、博古紐等二大類: 動物紐
有古獸紐,如螭、龍、鳳、麒麟、辟邪….等,有普通動物,飛禽、走獸、昆蟲、魚介等。
植物紐
瓜、果、花卉等各式植物。
人物紐
仙、佛、歷史人物等。
混合紐
人、動物、植物巧妙混合。 仿古代器物或古代器物上的花紋刻出的紐,龍蝶紋、饕餮紋、雷紋、雲紋等,亦稱平紐。
在印身四周雕刻淺薄的浮雕,因雕刻層極薄而富有畫意,故名「薄意」,無論是山水、人物、花鳥,四面相續、連成一體,成一幅畫。

⑶ 篆刻入門的篆刻工具有哪些

篆刻入門工具
(一)刀具
刻印刀具種類較多,大體有石刻刀、木刻刀、金屬刻刀、牙刻刀、切玉刀、水晶刀、翡翠瑪瑙印刀等七種。對於篆刻創作而言,只需准備石刻刀即可,其他種類的刀具篆刻是不需要的,因為篆刻創作的載體只是石料。古代印章的用材很豐富,因而印工們必須備有齊全的應刻工具,才能滿足求印者的需要。
篆刻創作除了石材之外,其他材料一般是不使用的。由於翡翠、瑪瑙、玉、水晶等的堅硬,金屬的堅韌,竹木的鬆散,牙角的黏韌等,均不能發揮刀的特性,難以表現篆刻藝術的韻味。尤其是堅硬的材料,文人的臂力是無法攻刻的。
石刻刀的型號通常有三種,即大、中、小號。刀桿截面積大號刀約10毫米×6毫米;中號刀約7 毫米×5毫米;小號刀約5毫米×3毫米(見圖4—1)。這些刀具市場上均有售。同樣型號的刀具,其中又有材質的不同,如白鋼、鋒鋼、高碳夾鋼和合金鋼。較好用的是高碳夾鋼刀,刃部比較堅硬,可磨得很鋒利,而且耐用,市場上所售的「昌碩刻刀」便是此類;另有合金鋼刀,刃口非常堅硬鋒利,刻石游刃有餘,尤其遇有砂丁,所向披靡。喜用鋒利刀具的作者,此類刀最佳。有條件的也可自製,如工廠車床上使用的白鋼刀,高速車刀等,均可根據自己所需,用砂輪磨礪而成。
市場所售刀具中,有單面刃、斜口單面刃、棱錐和圓錐等,這些都是雕刻印鈕和工藝品使用的。篆刻用的刀必須是雙面夾角平口刀(見圖4—2)。

刀具在篆刻創作中非常重要,因此古人有「鐵筆」之稱。刀刃的利鈍,夾角的大小,能直接影響線條的質感和印章的風格。在使用刀具時,可根據自己的追求來磨礪。刃口利而夾角小者,運刀長驅直入,輕便靈活,所刻線條簡潔明靜,俊麗挺拔,神采飛揚;鈍而夾角大者,運刀穩健,所刻線條渾厚古拙,蒼茫氣足。
磨礪刀具也是一門技術,雖然它不算篆刻創作之列,但它對篆刻創作發生著直接作用。磨礪方法不正確,會出現卷刃、刀口呈圓弧形或兩邊直角消失,從而造成無法使用。掌握了正確的磨礪方法,無論磨過多少次,刃口的形狀始終是不變的。磨礪方法如下(見圖4—3):
1.刀身與磨石成90°的直角。
2.磨擦方向為前後運動,即由懷內向外推進,又從外向懷內拉回。每次運動,刀桿與磨石所形成的夾角要保持一致,用力要均勻。
3.刃口一面磨擦幾次後,把刀翻過來以同樣的次數磨另一面,依次進行直至鋒利為止。
4.磨石要備一粗一細兩塊,在粗石上基本磨利後再上細石護刃,直至所磨刃口具有一定的光潔度,才算完成。護刃後刻刀經久耐用。
刀具磨礪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實際操作體會幾次便能掌握。

(二)印床
印床是用來固定石章的輔助用具。初學者由於不能較好地控制運刀力量,為了防止失控而傷手,用印床來固定石章是比較安全的辦法。同時,印章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易手執,均需用印床來輔助固定。印床一般為木製,市場上有售(見圖4—4)。另有一種金屬印床,是用來刻硬質材料的,價格比較貴,刻石章無需置備。

(三)印規
印規是鈐印專用工具。以印規定位,一是能避免印蓋成歪斜;二是一次鈐蓋不清楚,可重復多次,直到印蛻清楚,印泥具有一定厚度,而且每次都不會偏移。印規市場無售,需要自製。形狀如木工用的直角尺,材料用硬木或金屬(見圖4—5)。待掌握了鈐印方法,一般就不一定再用印規來輔助了。

(四)印刷
印章刻好之後,在字口、印底留有碎渣和粉末,鈐印前需清刷干凈,以防污染印泥。印章用久後,字口內有殘留的印泥堆積,失去本來面目,可用印刷蘸清洗劑清洗。印刷一般用普通牙刷即可。

(五)棕刷
棕刷也稱棕老虎,是拓邊款的工具,市場有售。出售的棕刷有優劣之分,優者棕絲細勻;劣品粗細相雜,軟硬不一,拓時損紙。有條件的可選用優質棕絲自製。製作方法:把棕絲排齊,紮成圓柱形,兩端切齊,高約8厘米,直徑4厘米(見圖4—6)。新購或新制的棕刷,在使用前要進一步加工,先在較粗的砂紙上均勻地從各個方向進行磨擦,把棕絲端部磨成細尖狀,然後在棕刷上塗少許植物油,使之更有彈性而且光滑。

(六)拓包
拓包是拓邊款所使用的,需要自製。拓包直徑約2厘米,側形扁圓略平,似荸薺。拓包製作方法:棉花一小團,捏成結實而富有彈性的包心,用塑料薄膜包紮好,然後在桌面或玻璃板上研壓成扁平的底面,再剪一小塊圓形直徑與包心相仿的呢子放置在包心的下面,最後包一層軟緞子,上面紮好口即能使用(見圖4—7)。包心可長期使用,呢子墊和緞子則要根據完好情況更換。

(七)其他用品
1.筆、墨、紙、硯
筆:備小狼毫、衣紋或葉徑筆數支,用於起稿寫印;羊毫筆數支,用於拓邊款刷清水和初學刻邊款時在印側刷墨。
墨:墨分松煙墨和油煙墨。篆刻用墨以油煙研成的墨為最佳。市場上所售的墨汁也可使用,但要質量上乘的,如「曹素功」、「一得閣」、「中華」等。墨的使用要稠稀適中,過濃運筆不暢,過稀印稿水印上石滲暈或不清晰。拓邊款用墨則以稍濃為好。
紙:需要兩種紙。一種為寫印稿使用的,用半生半熟的宣紙,線條既好控制,又能吸墨;毛邊紙、元書紙和蠟坯紙也能使用;生宣和熟宣效果均不佳。另一種是連史紙(原稱連四紙),是用來鈐蓋印蛻和拓邊款用的。連史紙薄而潔白細潤,用於鈐印,印不走樣,印泥具厚度而且色澤鮮活;用於拓邊款,由於具薄和韌的特點,經刷拓,字口清晰,不易失真。如連史紙不易購到,較薄的龜紋宣也能替代。
硯:只要質地細膩、易發墨便可,不需太大或名貴的硯。
2.砂紙、小鏡、白瓷碟、白芨
砂紙:購來的章料表面均封有蠟,底面也不一定平光,這就需要用砂紙來平磨。砂紙可備粗細兩種,根據章料情況,如印底面不平,先用粗砂紙平磨,再用細砂紙光面;印底面較平,直接用細砂紙磨去蠟層就可使用。油石和砂輪也可代用。
小鏡:用來檢驗上石的印稿和刻成的印面效果。文字在印面上是反字,通過鏡的反射即成正字,便於檢驗效果和修改。
白瓷碟:拓邊款時用來調和拓包蘸墨使其均勻。
白芨:白芨是葯材,中葯店有售。用於拓邊款時黏結拓紙。使用時要把白芨用清水研磨,直至水稍有黏性,能把紙粘貼在印側即可。白芨水的特點是水分干後拓紙易揭,不損紙。

(八)印泥
印章鈐蓋於紙上,欣賞其藝術效果,就是通過印泥來表現的。印泥的優劣對再現作品的藝術性至關重要。優質印泥鈐出的印蛻,清新鮮亮,具厚重和立體感,能進一步表現作品的神采;同時在盒內暑天不走油,冬天不板結。劣質印泥色澤灰暗,印蛻薄而露底,在紙上滲油跑紅,神氣全無。顯然,不同質量的印泥鈐蓋到紙上,差異是很大的。
印泥以福建漳州、杭州西泠印社所制的最為馳名,其他如蘇州、上海等地生產的印泥質量也屬上乘。但決不能為了省錢,去購買廉價低劣的鐵盒辦公印泥或印油。
印泥的種類、顏色有多種,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購。印泥可分硃砂、朱膘、廣膘等品種。顏色有玫瑰紅、朱紅、橘紅、深褐(古色)、藍色、黑色。硃砂印泥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色澤呈玫瑰紅(紫色),鈐印效果有鮮艷奪目、凝重飽滿之特點,神氣十足;朱膘印泥呈紅黃色(橘紅),清雅穩健,美麗鮮嫩;藍色、黑色印泥一般不常用,只能在喪事或參加展覽時作為調節顏色使用。
印泥是由蓖麻油、艾絲、朱料三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製作工藝十分復雜。蓖麻油要加中葯材久熬久曬,艾絲精選細制,朱料細碾、精漂、慢烤,最後按照合理的比例久制而成。所以上等印泥的價格比較貴,使用時一定要愛惜,細心保護。
印泥使用注意事項:
1.鈐印前印面要清刷干凈,防止石渣粉末進入,以免破壞印泥的結構和純度。
2.兩次使用兩種不同品種的印泥,印面要清洗干凈,否則影響色澤,又污染印泥。
3.印泥使用後要及時蓋好,久開會落入塵土,同時加快油劑揮發。
4.要經常翻動攪拌,因為時間一長,朱料下沉,油劑上浮,影響鈐印效果。攪拌印泥時,要順著一個方向,亂攪會損壞艾絲結構,粘連印章。
5.印泥只能用瓷盒盛裝,忌用金屬、陶、石製品,金屬會使印泥變質,陶、石吸油。
6.印泥在冬天易變硬,使用前可放在暖氣或太陽下烤曬軟後再使用。
7.如印泥購置和使用時間較長,其中含油量已很少,印泥打不飽則鈐印不清楚,可調入適量的蓖麻油攪拌均勻,即能滋潤如新。

⑷ 印紐是斜的怎麼刻邊款

篆刻 邊款 是篆刻創抄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如書畫作品必須落款一樣。刻制邊款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1、邊款內容。邊款內容一般應結合 印章 內容確定,另外可刻 作者 名號、時間、地點等等;2、確定邊款若乾麵。例如方章刻 一面 款,應刻在印章 左面...

⑸ 四枚祖上甾下的印章。根據圖片,那位老師分辯的出是什麼材質的印章根據雕刻印紐能否分出那個朝代刻的

壽山石,不能

⑹ 古代人的帶鉤帶扣和印紐有什麼雕刻手法

古代人用以扣連衣著的帶鉤,在西漢時代,也多是非常精美的工藝雕刻品,一般內有玉雕容和銅鑄兩種不同型制。設計者多利用鉤的形式雕鑄為一隻猛獸或盤龍,有的還用鑲嵌的工藝手法,製成為一件非常精緻的雕刻晶。至於印章的紐則是更小型的裝飾雕刻,多數雕為獅、虎或象徵延年益壽的金龜,形體雖小,有的藝術性也是很強的。

⑺ 印章(篆刻)印文是正著放在【面向】桌面時,印紐【動物等】之首和尾的方向是如何的

頭朝左,跟邊來款方向一致。源
這是因為當有印匣或者錦盒時,打開印匣,印紐的頭向上,邊款一面也向上。篆刻中有這么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有邊款,一定是刻在印章左面,當多面都刻有邊款時,終了的一面在左面,也就是篆刻作者的姓名落在左面。所以印紐的頭也朝向左邊。

⑻ 纂刻的步驟是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第一,材料的選擇問題,盡量不要用你所說的那種石頭,纂刻要使用的印石要能顯出藝術效果,刻石頭獅子的石頭,普通刻刀很難承受其硬度,刻碑的那種石頭,軟硬分布不規則。初學者只要選擇廉價、不易破裂,又能受刀的印石即可。印石的種類很多,主要以印石產地命名,如浙江青田石,福建壽山石,浙江昌化石。其中有些價格過高,不適於初學者使用,一般以青田石,壽山石為主,這種印石軟硬適中,運刀時不開裂,也不粘刀,所以刻刀入石暢爽如意,能盡隨作者意圖,還具有吸色不吸油的特點,印泥容易粘老而不容易乾燥。石章分有鈕、無鈕和不規則形狀三種。前兩種以長方體為主。 選購印石還要注意以下三點:1)印石要結實不裂紋 2)看有否砂錠,尤其印面更不能有砂錠 3)顏色純凈無雜色 以上介紹一般纂刻愛好者所練習的印石。 第二,關於刀子問題,刻刀一般用吳昌碩式平口單面刀,主要用於刻石章,一般選用中號即可。 第三,關於刻章問題的其他補充。 1)首先准備工具:刻刀、印石、印床(這是用以固定印石的工具,市面上有售。一般用於有印鈕或者過小,左手拿捏不方便的印石)、印泥、印規(印規的作用是印後如覺得不夠清晰,可將印章貼緊印規,再印一次,是一種直角形的定位工具)、紙、筆、墨、硯、刷子、小鏡子、砂紙。 2)刻印步驟:磨平印面,用砂紙打磨,可先用粗砂紙,快速去除紋路或者舊刻,再用細砂紙,以八字形方向循環反復,用力要平均,以免出面四角不平。 3)設計印稿:先在紙上設計,挑選出滿意的定稿。 4)印稿上石:鑒於你是初學者,最好採用水印法,先將一張宣紙放於手心內,將磨好的印石印面置於手心上,壓出一方輪廓,在此輪廓內用濃墨寫稿,白文要寫出較粗的線條,朱文要留出邊欄的位置。寫好後,將石不偏不移地覆蓋於紙上壓出的輪廓內,並使之不移動,用一支清潔的筆蘸一點清水,使印面上覆蓋的稿紙微潮,再覆蓋一層紙,也使之不移動,吸除多餘的水分,再覆蓋一層紙,用大拇指指甲均勻地反復研磨墨稿,不要遺漏一邊一角,然後揭去三張宣紙,如有不清晰之處,用小鏡子照,用筆修正。 5)刻印:刷靜石面,檢查修改,鈴印,刻邊款。

⑼ 印鈕的雕刻方法有什麼雕和什麼雕兩種

印鈕的雕刻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圓雕,也叫立體雕刻。這種 雕刻方法大多是寫實性地雕刻各種人物、動物、魚蟲、花果等。另一 種為淺浮雕,就是直接在印石的一面。

⑽ 雕刻印章一般可以用什麼來作為工具

這個要看雕刻什麼材質的印章了。一般木質、橡皮的印章,葯用薄的,鋒利的刀具版。要權是玉質的印章,則要用機雕了,金剛砂的砣輪。刻銅質的印章要用硬質鑿刀,夾在夾床上鑿刻。
要是軟石的印章,用刀刃比較鈍的刻刀即可。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