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木雕刻用的什麼蠟
1. 木材表面要上蠟,是用什麼蠟上,哪裡能購得
木材上的蠟主要有以下幾種,在建材城或者網購都可以購得:
一、快速護理蠟,經濟快捷,但產品中含水,保護的同時又在腐蝕。
以清潔和簡單護理為主要功能的家居養護產品。此類產品大多為液體,並且為噴霧設計,好用、便宜,消耗量大。配合日常家居清潔,就可以使用,達到增強清潔效果的目的。適合自己動手進行家庭清潔的城市居家族。適合地板、傢具的清潔型日常養護
二、傳統護理蠟,含各種溶劑,影響室內空氣質量,長期使用會影響實木的材質。
80年代使用的地板蠟是以石蠟,或石油蒸餾物為主要成分的「傳統蠟。傳統蠟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便宜,但是它的弱點也很明顯)
含各種溶劑:影響室內空氣質量,長期使用會影響實木的材質
保持時間短:一般只能保持7天,而合成蠟可以保持3個月到1年
保護功能差:因為沒有加入合成物,石蠟的熔點很低,天氣熱時都可以把它曬化
光澤度一般:與現代蠟中所含的增光劑和棕蠟相比,石蠟的光澤度是最低的,因此,它的「靚」度遠不如現代蠟。(建議:保守技術,不推薦家庭木器使用)
三、合成蠟,光澤度高,保護功能強,養護(滋潤)功能欠佳。
在「傳統蠟」中加入不同特性、不同純度和不同比例(容積比)的高分子聚合物即成了「合成蠟」。所有這些因素是決定蠟品質和成本的主要依據。這類合成保護產品的優點是,成膜效果好,表面密封和保護作用強,適合金屬、石材、強化復合地板的表面保護。其缺點是,成膜的同時,阻擋了木材和空氣的接觸,降低了木質纖維的活化,不能起到「滋潤」實木的作用。建議適合用於窗檯、門廳等惡劣環境的木器。
四、天然蠟,最環保,滲透力強,養護滋潤功能強。
目前,最常見的的草本成分是巴西棕蠟和蜜蜂蠟。棕櫚蠟分為白棕和黃棕。白棕的價值最高。每種棕蠟又根據其純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一級純度最高,為100%純度的棕蠟。由於其成本昂貴,大部分稱為「棕蠟」或「天然成分」僅含不到5%的黃棕,其他成分主要是石蠟。棕蠟含量越高,蠟的品質也就越高。同時,天然蜂蠟和其他植物提取物含量多少,天然成分是否純粹,也是衡量天然養護品優劣的重要指標。建議:適用於各種實木地板、傢具,維持木材的彈性和鮮活。
2. 雕好的木雕怎麼上蠟,用什麼樣的蠟啊
使用的蠟有川蠟、蜂蠟等。材料不同,其質量也有所差別,比如川蠟通常版要優於蜂蠟。蠟通常是固體的權,需要先通過燙使其溶解,然後再將其塗在傢具表面,並繼續不停地燙和擦。
步驟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順序:
1、首先要將木雕上面的灰塵用抹布擦拭乾凈,在擦拭的過程中不能用濕布,一定要小心擦拭包括很細微的結構都需要擦拭乾凈。
2、擦拭完灰塵之後就需要用刷蠟或者吹風機來烤,這里需要注意時間的長短問題。
3、烘烤乾之後用棕輪拋光或用干棉布擦一下然後就可以上蠟了。
最後提醒,在擦拭的過程中發現蛀蟲的問題可以用針管往蟲道裡面注射殺蟲劑。
3. 請問那種蠟可以用雕刻、翻模。還有就是工業蠟是什麼蠟。
雕刻蠟是工藝蠟的一種,蠟加入不同的物質後會有不同的特性。你說的可能是石蠟。工版業蠟沒有具體概念權,只要是工業用途的都是。石蠟是其中一種。粗石蠟由於含油量較多,主要用於製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石蠟中加入聚烯烴添加劑後,其熔點增高,粘附性和柔韌性增加 ,廣泛用於防潮、防水的包裝紙、紙板、某些紡織品的表面塗層和蠟燭生產。將紙張浸入石蠟後就可製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種蠟紙,可以用於食品、葯品等包裝、金屬防銹和印刷業上;石蠟加入棉紗後,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而又有彈性;石蠟還可以製得洗滌劑、乳化劑、分散劑、增塑劑、潤滑脂最等。由於動物蠟和植物蠟的資源越來越緊張,現在的蠟燭大多是石蠟製造的。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全精煉石蠟和半精煉石蠟用途很廣,主要用做食品、口服葯品及某些商品(如蠟紙、蠟筆、蠟燭、復寫紙)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塗敷料,用於水果保鮮,電器元件絕緣,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等。也可用於氧化生成合成脂肪酸。
4. 木雕應用什麼油或蠟保養才不易裂
木雕材料應該干,不然什麼措施都防止不了開裂。在長江以南,空氣濕潤回,會好很多,有的不答會開裂。油漆、蠟,只能起到保護作用,環境的干濕最關鍵,環境不能太干,太幹了保護的再好也會裂;(環境太濕容易膨脹、開裂。)室內養點花、養點魚,保持濕度,一般應該沒問題。
5. 木蠟油用的是什麼蠟,為什麼
木蠟油中的蠟已經不是蜂蠟了,蜂蠟也是純天然產品,價格高昂,所以用的是總體性能差不多的石蠟。可以溶解石蠟的松節油實在是個寶,他還可以溶解桐油,將石蠟、桐油、松節油大約按2:2:6混合在一起(稀一些好刷),就可以製成傳說中的木蠟油。這個木蠟油適用於戶外,假如你非得用於室內就得按傢具業要求調整配方。 首先,石蠟與蜂蠟一樣熔點較低不耐熱,那麼我們就用加入一定比例巴西棕櫚蠟,這種蠟可以在攝氏90多度不化,基本可以滿足餐桌檯面最低要求,巴西棕櫚蠟還比較硬,耐磨,這樣更好了,多加點棕櫚蠟就可以稱為硬質木蠟油,可以對對付付用在地板上; 蠟使用在追求美觀的傢具上光澤度有些不好,又容易失光。那就在木蠟油中加入能提高光潔度的樹脂,為強調天然環保,必須用天然樹脂,有一種油畫中上光常用的damage樹脂是天然的,就是他了。達瑪樹脂恰好也溶於松節油,正好用於木蠟油的製作。加入達馬樹脂除了提高並保持木蠟油的亮度外,還可以進一步改善木蠟油的耐熱性、防水性,同時也是木蠟油中各組分良好的粘合劑,一專多能。當然加了達馬樹脂還可以減少較貴的巴西棕櫚蠟使用量,額外降低了成本,桐油氣味較大,挑剔的用戶可能會有意見。可以加入熟亞麻仁油,與桐油一樣這也是一種乾性油,油畫中常用,效果與桐油類似但氣味不大。考慮到乾性油乾的太快也不好,乾的慢一些更有利於油料向木材深層滲透,可以再適量加進一些緩干油或半乾性油,為了省錢省事不妨直接用最常見的菜油豆油。亞麻油桐油貴,豆油便宜,加進豆油就減少了亞麻油桐油的使用量,成本進一步降低了。
6. 如何給根藝上漆上蠟拋光 用的是什麼蠟
根藝作品上漆或燙蠟,一是為了美觀,二是為了防護。漆是一種粘性液體塗料,塗在根藝作品上,可以滲進根體內,並在表面結成堅韌而光滑的保護膜。蠟的功能也同樣是起到一種作品的保存時間及使用壽命。同時也起到一種美化作用,是根藝作品製作中不缺少的一道工序。1. 漆的選擇和使用
根藝作品常用的漆和人造漆兩類。使用天然漆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天然漆又稱為大漆或生漆,是以漆樹皮分泌出的乳狀汁為原料,經過加工調制而成,是我國有名的特產之一。人造漆,常用的如清漆、蟲膠漆為泡水,是一種由蟲膠片溶於酒精而成的清漆。
用於根藝作品上的大漆,有人在使用前,將大漆中加入適量生水攪拌,使其與空氣接觸,變為深褐色的粘稠狀液體,經日曬後脫水,再將這種大漆與石蠟及松節油按比例混合調制。一般的調制比例和方法是:先將20%的石蠟熔化成液體後,加入30%的松節油,攪拌均勻,待溫度不太熱時,將其倒入50%的大漆中繼續攪拌均勻,即成蠟油混合溶液。上大漆前,如需稀釋,可再加松節油調和適度,便可使用。使用這種漆,大多是對根藝作品進行仿古處理。為了使作品呈現出古色古香的韻味,還可先將作品外表塗上紅樹皮汁和黃梔子水打上底色,待干後方可上大漆。第一遍漆塗施後,陰干兩天,待八成干時,需用布擦去根藝作品上的浮漆,將其放置在陰濕地方,經過8~9天陰干,再進行打磨,隨後上第二遍漆,如此多遍,直到塗漆面呈現出光亮異常的效果為止。
為了使根藝作品給人一種古拙質朴的感覺,還有一種退光辦法。即:將上漆後的根藝作品晾乾後,以干磨或水磨去其根體上的局部或全部面積的漆的80%,留下20%後再上生漆一次。晾乾後再進行干磨、水磨,去掉60%的漆,留下40%生漆。第三次上漆時,使用古董漆進行退光--須進行2~3次退光,每次上漆70%,最後一次上漆後,就不用退光了,待晾至八成干時,用布將其擦至透亮,再打上蠟即告完工。用這種辦法上漆,根藝作品黑里透紅,顯得端莊凝重。根藝作品上天然大漆外,上蟲膠溶液漆也是一種方法,但必須嚴格掌握工藝要求,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上漆前,先將蟲膠片放入酒精內浸泡,其比例為:150克蟲膠片放入500克酒精內,浸泡24小時後,即可變成棕黃色或透明色溶液漆。在使用這種溶液之前,需再加適量的酒精進行稀釋,稀釋程度,可掌握在:塗抹一遍晾乾後,似乎像沒有上漆一樣。因為是用酒精作為稀釋液,所以乾燥迅速,揮發很快,漆滲透力較強,塗抹後應立即用布打磨,大約需要反復塗抹和打磨20來次。其結果使溶液漆不僅是附著在根體表面,而且滲入根體,經過打磨發出的光亮,似如根體本身發光一般,非常自然、美觀。隨後再燙蠟上光,如錦上添花,效果甚佳。
2. 怎樣燙蠟
根藝作品製作工藝中,有的只上漆不燙蠟,有的既上漆又燙蠟,也有的只燙不上漆。不管是採用哪一種方法,只要能達到作品的藝術要求,都是可行的。根藝作品燙蠟的方法很多,大體上可分為:濕上蠟、干烤蠟和熱浸蠟三種。
濕上蠟 可將蜂蠟或蟲白蠟與汽油或松節油相溶,製成溶液。蠟與油以3 :2的比例調制。先將蠟在水中加熱熔化,稍涼後按比例對入松節油,攪拌均勻即可使用。可用油漆刷或排筆將蠟液均勻地塗抹在根藝作品表面,塗完放置背陰處晾乾,大約兩個小時左右,可用軟布進行擦磨,然後再用干細布進行打磨拋光,直至蠟中的松節油在根體上全部揮發掉為止。經過一兩天陰干後,再塗抹蠟液和進行擦磨,反復幾次,可增加上蠟的強度和根藝作品的光澤。
干烤蠟 將適量的石蠟干末放在根藝作品表面,用電吹風或噴火機或電焊槍等工具將蠟末烤化,並借其熱度使蠟液逐漸滲到根體木質內。待烤一遍之後,即用布擦磨,使蠟能均勻地塗在作品上。然後再放上蠟末,加熱烘烤並擦磨,反復幾次後即可獲得理想效果。如果一時還得不到這些工具,小件根藝作品干烤蠟時,可採用酒精燈或火爐烘烤的辦法,也可取得同樣的效果。
熱浸蠟 可將石蠟放入容器里加溫液化,再將作品放進容器進行蠟煮,大約10~60分鍾即可將其取出(具體時間要根據作品大小和根材質地而定),擦去蠟珠,防止蠟膜過厚。蠟煮時要掌握好蠟溫,蠟溫高一些,煮得時間長一些,便於蠟液滲入木質內。撈出後使用軟布擦抹、打磨、拋光,即可得到預想的效果。
7. 根雕上蠟,用什麼蠟最好,求指教,剛剛挖的一根新的香樟木樹根,樹剛剛砍的,拿回家後具體怎麼操作,什麼
放的陰涼處最少三年在雕刻 不然會裂的沒法要了
8. 請問那種蠟可以用來雕刻、翻模工業蠟是那種蠟主要用途在那些方面
雕刻蠟是工藝蠟的一種,蠟加入不同的物質後會有不同的特性。你說的可能是石蠟專。工業蠟沒有具體屬概念,只要是工業用途的都是。石蠟是其中一種。粗石蠟由於含油量較多,主要用於製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石蠟中加入聚烯烴添加劑後,其熔點增高,粘附性和柔韌性增加 ,廣泛用於防潮、防水的包裝紙、紙板、某些紡織品的表面塗層和蠟燭生產。將紙張浸入石蠟後就可製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種蠟紙,可以用於食品、葯品等包裝、金屬防銹和印刷業上;石蠟加入棉紗後,可使紡織品柔軟、光滑而又有彈性;石蠟還可以製得洗滌劑、乳化劑、分散劑、增塑劑、潤滑脂最等。由於動物蠟和植物蠟的資源越來越緊張,現在的蠟燭大多是石蠟製造的。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全精煉石蠟和半精煉石蠟用途很廣,主要用做食品、口服葯品及某些商品(如蠟紙、蠟筆、蠟燭、復寫紙)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塗敷料,用於水果保鮮,電器元件絕緣,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等。也可用於氧化生成合成脂肪酸。
9. 蠟像是用什麼蠟做的~~
蠟像製作方法
制蠟像要經過雕刻模型、倒膜、脫模三個手續。雕刻模型可用粘土為材料,雕刻的技術不簡單,須有藝術修養,初學者應該選擇較簡單的模型,耐心學習,自有成就。
粘土雕刻的模型是實心的立體模型,必須用石膏倒出空心的向內凹的模型才能制蠟像,如果自己沒有模的經驗,也可以向專門設計模型的公司定製。如果是姿態繁復的像,倒模時要分部施行。例如,頭造一個模,身也造一個模,手和腳又另外造一個模,以使脫模時比較容易。如果是大型的蠟像,還需要把一部分分成幾個模,把這幾個模連結起來成為某一部分的模。例如,一個大人頭的蠟像,就須要把人頭的各部,如耳、鼻、口等倒成幾個石膏模,然後把這幾部分連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又可拆開的空心石膏模。
石膏模製好以後,把准備好的蠟像原料灌入石膏模里。蠟像不必實心的,只要外面一層殼就可以節省材料,故灌入原料時,須要把模上下左右轉動,使原料溶蠟能均勻分布。蠟像的原料凝固後,就要進行脫模,方法是把它放入清水裡浸一會兒,就自然脫離石膏模了。復雜的模即分成幾部分,所以最後就要把這幾部分用粘性的膠粘結起來。
制蠟像所用的蠟,必須比較耐用,堅實的,製成的蠟像才不容易熔化和變形。所以制蠟像之前,先要選購良好的固體石蠟和白蠟,並加上硬脂酸,使之成為堅實的蠟質。此三者的混合比例是:硬脂酸10份、石蠟9份、白蠟1份。蠟像就該要加色,色料的選擇,黑色用燈煤、白色用鉛白、紅色用銀朱、橙色用鉻橙、黃色用鉻黃、青色用群青、藍色用平普魯士藍,但必須用油溶性的顏料,水溶性的顏料不容易與蠟質結合在一起。顏料份量大概在混合比率中佔6%,但可酌情而增減。要把蠟和顏料混合起來,首先要將蠟類和硬脂酸放在鍋中加熱,使之全部熔化,同時要不斷攪拌均勻,稍冷後將色料加入,再攪拌數次,以免深淡不勻或有發花之弊。然後把它澆入預塗有油類的模型中,約十分鍾即可凝固,將模打開便成蠟像了。
10. 傢具打蠟都打什麼蠟啊
含棕蠟的蠟肯定比碧麗珠好。價格也比碧麗珠貴。
還要看打什麼傢具。實木傢具打木蠟(高檔實木傢具打帶棕蠟的木蠟);普通傢具打碧麗珠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