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雕刻印的顏料是什麼
1. 玉雕落款用的是丙烯顏料嗎
千萬別用,掉價了。。玉,哪怕品相、水種差一些,可也是玉,丙烯,哪怕畫得再好,那也只是丙烯,屬油畫的低檔替代品。。
2. 用什麼玉石雕刻巧色好
阿拉善,壽山石,寮國石都是不錯的選擇,
3. 玉石雕刻主要是雕刻的是什麼
到了中美洲的古典時代,無論是墨西哥谷的特奧蒂瓦坎文化,還是西南熱帶雨林專中的瑪雅文化,玉屬雕製作的目的似乎比奧爾梅克時代更清楚了,此時玉石雕刻主要是陪葬用的面具雕刻。出土於特奧蒂瓦坎遺址的玉石面具,這幅一面具的兩隻眼睛不一樣,當初可能是鑲嵌著其他材料,也不排除它表現的是殘疾,事實上,自奧爾梅克文化開始,印第安人就有表現殘疾人的嗜好。
4. 石刻上的金字是什麼顏料
化工店有售(金粉、銀粉)添加魚膽汁.令金、銀粉不易脫落.
5. 在石頭上作畫需用什麼顏料
在石頭上作畫可以用丙烯顏料。
丙烯顏料,附著力好,不容易掉色,但是幹得快,版不好更改權
丙烯乾的很快,這種顏料就是要求要薄,厚的話用手撕是會掉的,撕下來就像是軟的橡膠,而且如果沒有掌握好水分的話在比較熱乾燥的情況下是會出現裂紋兒的。
丙烯的確乾的很快,但是可以混合的,倒不至於那麼快,只要稍微動作別太慢,顏料保持潤的狀態會有那麼一兩分鍾,甚至要是顏料塊兒大一點的話,十幾分鍾都沒問題,幹得快主要說的就是平均鋪開以後。
用丙烯,畫筆就普通水粉或油畫比就好,看自己喜歡硬的還是軟的,技巧就跟畫畫一樣,只是畫石頭要注意濃度,如果顏料太稀就會流出去,建議不要加太多水。
6. 壽山石雕刻用什麼顏料填充
不用顏料,那些都是石頭本身天然的顏色,如果用那是染色的假貨
7. 我想知道這上面的文字和圖案是怎麼印上去的使用的是什麼顏料,和具體步驟
1手工:事先刻好你所需要的圖案字母,鏤空的,按在木板上,用顏料塗。
2機器:淺層的刻字或者圖案可以選擇激光雕刻機。
8. 玉石落款上用的是什麼顏料嗎
衣服是布匹或針織做成的,在穿戴之後需要清洗,這就需要字跡牢固耐洗,所以印刷之前,首先將所印之物清洗干凈,選用的顏料就要適合水洗等條件,一般都用油性顏料。
9. 玉石用怎麼顏料上色
下面是很專業的文字描述,你看的懂的話就是答案了!
翡翠玉石的化學處理
透明度不好的切片,需要進行化學酸鹼循環處理,提高其透明度,同時也可以進行人工上色。未經化學酸鹼循環處理的切片,是很難進行人工上色的。
化學酸鹼循環處理的過程十分漫長,一般需要一個月,經歷15次酸鹼循環的反復煎熬,才能為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奠定基礎。
酸鹼循環處理過程大致如下:
首先准備酸鹼處理槽子及蓋子。酸鹼處理槽子和蓋子要用至少5毫米厚的防酸不銹鋼製作。槽子的上方需要做一圈護城河,深10厘米,護城河上放置酸鹼處理槽子的蓋子,護城河裡注入清水, 這樣酸鹼處理槽就可以完好的做到密封。
其次要做強度比較大的鋼支架,來支撐不銹鋼槽子,蓋子及槽子裡面的待處理的玉石切片和淹沒玉石切片的酸溶液或鹼溶液。進一步,槽子底下要准備加熱裝置,將酸溶液或鹼溶液加熱至沸騰並保持沸騰時的溫度―目的是提高玉石切片與酸鹼反應的速度。高溫也使得酸鹼溶液在槽子裡面保持流動,這也有利於提高反應速度。
玉石切片要豎直放入槽子中,並且是一層一層地放置,目的是減少切片在反應過程中的斷裂。切片放好以後,就加入20-30%的硝酸(HNO3)溶液,然後蓋上蓋子。護城河裡一定要加清水,因為硝酸受熱會分解產生橙色的有毒的NO2。護城河裡的水能阻止NO2溢出,並能吸收一些NO2。
玉石切片與硝酸溶液高溫反應兩天後,要停止加熱。
冷卻後,將硝酸溶液從槽子裡面抽出,放入塑料儲存罐子里,備下次使用。然後,向槽子里注入清水,淹沒玉石切片為止,加熱至沸騰,保持一段時間,然後將水排掉。這樣做的目的是清除槽子里和玉石切片表面殘留的硝酸,為下一道鹼處理製程做准備。
接下來,向槽子里加入濃度20-30%燒鹼(NaOH)溶液,淹沒玉石切片為止。鹼處理也需要加熱至沸騰,並保持高溫。蓋子也需要蓋上,防止鹼溶液濺出傷人。鹼溶液不會分解放出氣體,所以護城河裡可以不加水。鹼處理也要兩天。鹼處理完成後,鹼溶液要回收再利用,槽子和玉石切片也要加入清水蒸煮,清除殘留的鹼溶液,為下次酸處理做准備。
酸鹼處理循環大約需要15次,持續30天時間。處理完的玉石是個什麼樣子呢?由於酸鹼的腐蝕作用,玉石裡面可溶於酸鹼的成分被清除了(一些可溶解雜質也被清除),只剩下難溶的硅酸鹽晶體。由於可溶解部分原來是均勻分布在玉石裡面的,所以它們溶解之後,在玉石裡面留下了均勻分布的微孔(平均直徑在400nm-700nm之間)。這些微孔也均勻分布於玉石的表面,所以玉石表面對光線產生強烈的反射,使得酸鹼處理後的玉石變得雪白如玉。這時的玉石強度大不如以前,變得容易碎裂,所以要格外小心處理。
酸鹼處理完後的玉石切片,現在還不能用來加工玉器,因為還差一道樹脂充填製程。只有樹脂充填之後,酸鹼處理後的玉石才能恢復原來的強度,並變得更加透明,完成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轉變。
酸鹼處理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什麼時候可以停止酸鹼循環處理?不同批次的玉石和不同厚度的切片,酸鹼處理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如何知道酸鹼處理已經好了呢?抽樣檢驗是最好的辦法。其一,在酸鹼循環處理的後期,可以從槽子里取一片切片,將它折斷,看看斷口就可以作出判斷。完全處理好的斷面是多孔的,它強烈反光,是均勻的白色。未處理好的斷面不是一致的白色,中間未接觸酸鹼的部分比較暗,這說明還要繼續進行酸鹼處理。其二,均勻一致的白色斷口不一定表示酸鹼處理好了,因為人眼睛解析度所限,不一定看的准。所以看斷口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取一些玉石切片做樹脂充填試驗。如果充填效果好,說明酸鹼處理大功告成,可以停止酸鹼循環,經歷一個月煎熬的玉石切片可以起鍋了。
酸鹼處理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最後一道程序是酸處理好還是鹼處理好呢?應該是酸處理好。因為鹼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硅膠在水煮過程中不容易去除。酸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可溶性鹽類則很容易在水煮過程中去除。
為了去除溶解度較小的鹽類,在水煮過程中可以加入適量EDTA二鈉(乙二氨四乙酸二鈉)。乙二氨四乙酸二鈉是一種螯合劑,它能與鈣離子等形成螯合物,從而增加鈣鹽的溶解度。這是酸處理後,水煮的一個小竅門啊。
經過酸鹼處理後,玉石切片的重量變化究竟有多大?
一般來說,只有1%的雜質被去除。所以,切片裡面的微孔雖然無處不在,可是非常微小,所以只佔到總體積的1%左右。如何驗證?將水煮後的玉石切片稱重,烘乾,再稱重,就可得到答案。對了,還有一個鑒別酸鹼處理是否好了的方法就是,將烘乾後的切片,一面接觸水面,看水經過裡面的毛細孔,經過多長時間到達另一面。
3. 翡翠玉石的人工上色
經過化學處理的玉石切片,變成了一種多孔的白色切片。微孔的直徑在400-700nm之間,只佔總體積的1%,卻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玉石切片中。大量微孔的存在,使得這時的玉石切片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這為人工上色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為何要人工上色?理由很簡單-市場需要。翡翠,顧名思義,紅色與綠色也。透明度好,通體翠綠的翡翠玉石最為市場所青睞,其次是深紅色的,明黃色的和淺紫色的。遺憾的是,種好,顏色又好的玉石並不多,而且是越來越少了。現在, 大多數玉石原料是既無種頭,又無顏色。所以,化學處理和人工上色便應運而生。
某位哲人說過:社會需求,比十所大學更能推動社會進步。市場對翡翠玉石的需求,推動了玉石化學處理工藝的產生和發展。沒有國家基金的資助,沒有國家研究所的參與,玉石商人卻能開發出一整套玉石化學處理工藝,實在是了不起,令人驚奇。
人工上色的原料有兩大類,有機染料和有機顏料。染料能夠溶解在水裡形成染料溶液(染料分散成單個分子)。顏料不能溶解在水裡形成顏料溶液,但是使用分散劑,可以使顏料以超微細顆粒(分子團)的形式懸浮於水中,形成顏料假溶液。另外,也有一些顏料,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乙醇,丙酮,苯等)裡面形成溶液。
一種顏色原料通常不能配成所希望的顏色。三基色原理告訴我們,三種顏色原料比較能配出所希望的顏色。染色三基色是,青色(Cyan),黃色(Yellow)和洋紅(Magenta)。
配色的基本原理是同色異譜,即兩個光譜分布不同的顏色,可以讓人眼產生相同的顏色感覺。為何會這樣呢?因為,人眼對顏色的感覺,不取決於該顏色的光譜分布,而是取決於該顏色的光譜能量在紅,綠,蘭三種感光細胞中的積分。所以,光譜分布不同的顏色,是有可能在紅,綠,蘭三種感光細胞中產生相同的光譜能量積分的,即有相同的顏色感覺的。這提醒我們,要鑒別天然顏色和人工顏色,單靠眼睛是辦不到的。
但是,天然顏色和人工顏色的光譜組成是不同的,所以仍然有辦法鑒別。因為,同色異譜不是無條件的,必須說明同色異譜的光照條件。因為,染色物的反射光譜等於光源的發光光譜乘以染色物的光譜發射系數。一般配色的目標,是要在自然光下實現配色, 即達到在感覺上顏色匹配(同色異譜)。所以,通過在不同光源下進行比較,天然顏色和人工顏色還是有區別的,用眼睛可以鑒別。比如,在自然光線下,天然顏色與人工顏色是一樣的,眼睛無法區別,那麼,我們可以將它們拿到高壓鈉燈下進行觀察,也許會發現不同。或者可以在它們前面加一片濾色鏡,再用眼睛觀察,也可能就會發現不同。濾色鏡有一定的光譜吸收系數。染色物前面加濾色鏡,等於改變了光源的光譜。所以,依靠眼睛鑒別天然色與人工色的區別,還是有辦法的。
匹配顏色,應當盡量用最少的染料或顏料種類,並且應當使用性質一致的種類。如同為酸性染料,同為油溶性顏料等。比如,有很多種染料和顏料的顏色接近玉石的天然綠色,只是有點偏蘭色,所以只要與黃色調配,就能調出與玉石一樣的天然綠色來。所以,只用兩種染料,就能達成目標。
染料或顏料要調成溶液後,再使用。上色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點色,二是浸色。點色,是用棉紗蘸顏色溶液,再點在玉石切片表面,只讓玉石局部著色的染色方法。浸色,是將玉石切片浸入顏色溶液中,是玉石切片整體著色的方法。種好的玉石,適合整體著色,種差的玉石,適合點色,這樣做,最能以假亂真。玉石著色後,需要烘乾,為下一道樹脂充填工藝做准備。
天然色與人工色,除了光譜上的不同之外,還有一點是,其顏色的分布形態是有區別的。人工色,由於是人工點色擴散形成的,所以都是成片的著色。而天然色的絲狀,點狀分布則是人工色很難做得的。
10. 用來做顏料的東西是什麼
礦物顏料即復是無機顏料,制是無機物的一類,屬於無機性質的有色顏料,它的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用天然礦石經選礦,粉碎,研磨,分級,精製而成,主要用於繪畫,工藝品,仿古,文物修復等。無機顏料的另一個來源是有天然礦產品經過一系列化學處理加工而製成的化工合成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