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橋雕刻著什麼
㈠ 恩波橋橋欄的板花紋是什麼樣子的
側設望柱、欄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芙蓉及獅子等。
㈡ 富陽恩波橋的歷史是什麼
位於富陽市抄富春路與富襲春西路交接處。原為木橋,建於何時不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縣令施陽得改建為石橋。
恩波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富陽城區莧浦河上,臨近富春江處。
恩波橋,清順治、康熙年間曾兩度重修。三孔石拱橋,東西走向,橫跨莧浦。長57米,寬6米,凈跨49米,中孔跨度18.4米,兩邊小孔跨度各為15.3米,下設分水尖。為敞肩弧拱,橋面用條石錯縫鋪設。兩側設望柱、欄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芙蓉及獅子等。
據清·光緒《富陽縣志》載:今名「永濟」,舊名「莧浦」。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圯。治平二年(1065)邑人孫道長重建,改名「通濟」。紹興四年(1134)縣令王裒重修,更名「惠政」。嘉定間縣令程珌於橋下放生,改名「恩波」。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縣令施陽得以石易木,改建為石橋。清順治、康熙年間兩度重修。
恩波橋為東西向敞肩式三孔石拱撟,全長57米,寬6米,中孔凈跨度為18.4米,邊孔跨度各為15.3米。墩台上設小孔,橋面施以石欄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及獅子等,形態各異。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朝中晚期頗具特色的石拱橋,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㈢ 恩波橋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恩波橋不是世界文化遺產。
恩波橋位於富陽市富春路與富春西路交接處。原為回木橋,建於何時不詳答。已有一千餘年歷史。
中文名稱
恩波橋
地理位置
富陽市富春路與富春西路交接處
建造朝代
明朝
文物地位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恩波橋
恩波橋原為木橋,建於何時不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縣令施陽得改建為石橋。清順治、康熙年間曾兩度重修。據清·光緒《富陽縣志》載:今名「永濟」,舊名「莧浦」。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圯。治平二年(1065)邑人孫道長重建,改名「通濟」。紹興四年(1134)縣令王裒重修,更名「惠政」。嘉定間縣令程珌於橋下放生,改名「恩波」。
文物結構
三孔石拱橋,東西走向,橫跨莧浦。長57米,寬6米,凈跨49米,中孔跨度18.4米,兩邊小孔跨度各為15.3米,下設分水尖。為敞肩弧拱,橋面用條石錯縫鋪設。兩側設望柱、欄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芙蓉及獅子等。
文物地位 恩波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㈣ 誰知道恩波橋的傳說故事
恩波橋,清順治、康熙年間曾兩度重修。三孔石拱橋,東西走向,橫跨莧浦。長57米,寬6米,凈跨49米,中孔跨度18.4米,兩邊小孔跨度各為15.3米,下設分水尖。為敞肩弧拱,橋面用條石錯縫鋪設。兩側設望柱、欄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芙蓉及獅子等。
據清·光緒《富陽縣志》載:今名「永濟」,舊名「莧浦」。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圯。治平二年(1065)邑人孫道長重建,改名「通濟」。紹興四年(1134)縣令王裒重修,更名「惠政」。嘉定間縣令程珌於橋下放生,改名「恩波」。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縣令施陽得以石易木,改建為石橋。清順治、康熙年間兩度重修。
恩波橋為東西向敞肩式三孔石拱撟,全長57米,寬6米,中孔凈跨度為18.4米,邊孔跨度各為15.3米。墩台上設小孔,橋面施以石欄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及獅子等,形態各異。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朝中晚期頗具特色的石拱橋,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㈤ 恩波橋的資料和傳說故事
恩波橋,清順治、康熙年間曾兩度重修。三孔石拱橋,東西走向,橫跨莧浦。長回57米,寬6米,凈跨49米,中孔答跨度18.4米,兩邊小孔跨度各為15.3米,下設分水尖。為敞肩弧拱,橋面用條石錯縫鋪設。兩側設望柱、欄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芙蓉及獅子等。
據清·光緒《富陽縣志》載:今名「永濟」,舊名「莧浦」。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圯。治平二年(1065)邑人孫道長重建,改名「通濟」。紹興四年(1134)縣令王裒重修,更名「惠政」。嘉定間縣令程珌於橋下放生,改名「恩波」。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縣令施陽得以石易木,改建為石橋。清順治、康熙年間兩度重修。
恩波橋為東西向敞肩式三孔石拱撟,全長57米,寬6米,中孔凈跨度為18.4米,邊孔跨度各為15.3米。墩台上設小孔,橋面施以石欄桿,望柱雕刻垂蓮、蓮蓬及獅子等,形態各異。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朝中晚期頗具特色的石拱橋,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㈥ 恩波橋作文
我和媽媽來來到恩波橋,鄰略了自她的美麗。遠望恩波橋,只見她在燈光的照耀下,靜靜地躺在莧浦江上。三個大橋洞和水中的倒影連在一起,變成三個大圓圈。橋洞下還停著一條小船,輕輕的搖晃著。仔細看,三個大橋洞上面還有兩個小孔。媽媽告訴我,平時,富春江水從三個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洪水還可以從兩個小孔流過。所以,恩波橋歷經四百多年還是那麼堅固。
我們迫不及待地走上恩波橋,橋是那麼地古老而美麗。橋面凹凸不平,都是用青石板鋪成的。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柱上雕刻著荷花、蓮蓬、獅子等吉祥物。看上去活靈活現,可逼真了。
啊!美麗的恩波橋,你是富陽人民建築智慧的結晶,真了不起!
㈦ 恩波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恩波橋在富陽市區富春路西端,橫跨莧浦之上。曾有通濟、惠政等名。南宋嘉定回年間(1208—1224)縣令程泌於橋答下放行,改稱恩波。初為木橋,歷經修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易木為石,並更名水濟,清代又幾次重修。橋全長57米、寬6米,為三孔敞肩石拱橋,中孔跨度18.4米,邊孔15.3米。橋側設石欄。造型美觀大方。「恩波夜雨」為「富陽八景」之一。
㈧ 富陽恩波橋上有哪些雕刻品【圖片】
恩波橋上的雕刻和石欄頭像都在文革時期被毀,現在的都是後來修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