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眼淚雕刻什麼
『壹』 美國早期雕塑家威廉·拉什擅長雕刻什麼
威廉·拉什(williamRush,1756~1833)是美國早期民間工匠出身的雕塑家。他所作的木雕、泥塑回和船頭雕飾在當時答廣受歡迎;他還擅長於雕刻人物頭像,作品有費城獨立大廳中的木雕《喬治·華盛頓像》,並曾為約瑟夫·賴特、塞繆爾·莫里斯等人做肖像雕刻。他的代表作品還有寓言人物雕像《喜劇和悲劇人像》《水上仙女與鷺鷥》。這些雕刻大多藏於費城博物館。
『貳』 中國美國眼淚文化對比
人家美國人的編劇,淚點特別到位。人類心裡最軟的地方,家庭在美國人心裡位置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究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
『叄』 在美國有人臉上雕刻眼淚是什麼原因
現在時代先進了,紋身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藝術了!至於紋在哪個部位,紋什麼圖案,全在個人愛好,也沒個什麼標准。女孩子丶最好紋小一點的圖案,或者圖騰、還是中英文字體,都可以……我也見過比較前衛的女孩,紋半甲的,確實很酷!也漂亮丶但是一定要有心理准備!因為雖然現在世風開化了,但還有很多人,和工作行業,對紋身還是有忌諱!必竟不是美國,紋身丶在國內屬非主流!你要是演藝界的,或是自由職業,到也罷了!在就是要是特別在乎,別人品頭論足!那就最好別紋,否則`紋了就洗不悼!至於現在的技術,那和我們以前,簡直是天上地下,而且有專業技術大師,專業紋身工具,一點血都不出,也不怎太有痛感!我們當時紋身,准確的說、是刺青!都是拿縫麻袋用的粗針,加刀片!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有學歷,有藝術修養,有情懷的專業人才進入到紋身行業里讓紋身真正變成了一種現代藝術,一個好紋身的誕生首先要紋身師按照客人的要求進行設計,從構圖到色彩從初稿到成稿無論哪個步驟都和完成一幅畫作無半點差別,唯一的不同就是這幅畫作的承載者不是紙張不是畫布不是牆壁器物而是你和我,這也正是紋身的獨特魅力,她是行走的藝術,更富有靈魂,也更有生活意義,更貼近生活。
『肆』 美國有一座山,雕刻著美國歷屆總統,請問叫什麼名字,它在美國什麼地方什麼
全美聞名的拉什莫爾山聳立在南達科他州巴登蘭以西不遠的地方,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著名總統的巨大頭像。從左至右,這四位總統是:開國元勛華盛頓、《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傑佛遜、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的西奧多.羅斯福和解放黑奴的領導者林肯。
這個不同凡響的藝術巨作系出自美國藝術家夏茲昂•波格隆之手。1923年美國歷史學家多恩•羅賓遜首先萌發出在群山上雕刻巨像的念頭,但他只設想在山頭上雕刻一些西部武打好漢供入參觀。1924年秋,他邀請波格隆前來觀看地形。波格隆一眼望見由花崗石形成的拉什莫爾山居於群山之上,沐浴在陽光之中,便認定這是他實現自己的夙願、雕鑿美四位著名總統頭像最理想的地方。1927年8月10日,柯立芝總統宣布將拉什莫爾山辟為國家紀念場,雕塑工程也與此同時正式破土動工。工程伊始,資金全靠私人捐助,聯邦政府到後來才給予財政支持。由於經費短缺和氣候惡劣。工程經常被迫中斷,所以工期長達十四個春秋,而實際施工只有六年半。工程動功之時,波格隆已年逾六句,從此他把親生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這件藝術傑作上,僅藝術造型,就反復設計達九次之多。1941年波格隆與世長辭,沒能親睹工程計劃完成。他的兒子林肯繼承父業,於1941年底勉強完工。
這四尊巨人頭像與山峰渾然一體,十分壯觀,遊人來此無不肅然起敬。石像的面部高達18米,僅鼻子長就有6米。華盛頓像是一座胸像,肩部與胸部巧妙地依山形雕出。其餘三人都是頭像,西奧多.羅斯福和林肯的像只雕刻了面部。因此四人的肖像十分突出,他們的表情都嚴肅而莊重。那緊閉著的嘴唇、凝視著遠方的眼睛,維妙維肖,頗為傳神。同時四人又各具特色,顯示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可謂栩栩如生,音容宛在。
為了表示對四位總統的崇敬之情,拉什莫爾山禁止遊人攀登。在山腳下設有觀瞻中心,上午陽光灑滿山峰是瞻仰巨像的最好時機,每年6-9月,這里還備有照明設備,即使在夜間也能真切地欣賞這一藝術傑作。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石雕頭像,由美國著名畫家和雕塑家格桑•博格勒姆( 1867 --1941)在1927年至1941年間創作並初步完成,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西南部布萊克山區,高 600英尺的拉什莫爾山山峰上。
1923年,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家多恩•魯賓遜提議在拉什莫爾山的花崗岩上雕刻美國開國元勛的雕像,作為弘揚美國精神的永恆象徵,並以此來吸引遊客游覽美麗的布萊克山區。1924年,魯賓遜的想法引起了作為雕塑家的格桑•博格勒姆的注意。他決定以巨大的總統像雕刻來創建一個「民主聖地」。博格勒姆本打算要雕鑿到他們的腰部,但由於資金、自然條件等原因和他的過早去世,這一工程並未能最後完成。
拉什莫爾國家紀念碑,包括了美國歷史上四位功勛卓著的總統的頭像,他們分別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頭像的雕刻採用了高浮雕寫實的手法,突嵌在高大的山峰上。每尊頭像的高度約為18米,總面積約為20平方米,其中鼻子長度約7米,嘴的寬度為2.6米,眼睛寬1.5米。他們目光前視,儀表庄嚴,代表著美國業績的四大象徵:創建國家、政治哲學、捍衛獨立和擴張與保守。
博格勒姆在接受工程後,首先製作了一幅1:10的設計圖,通過後按圖塑造出等於真實大小的十二分之一的每個頭像的石膏模型,然後用水平棒作垂直測量定出基準點並放大標定在山岩的相對位置上。工人們以此點為起始,在一隻用手搖絞車來控制的吊箱上進行「劃線」和「雕刻」。「雕刻」中採用了基點定向爆破,並用鑽機和炸葯在預定的位置上作逐段碎石處理。到雕像基本完成,共炸下碎石45萬多噸。
1927年8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庫利奇主持了作品的開工儀式。期間由於資金不足、天氣惡劣和岩層厚度等自然條件發生變化等原因,工程曾經幾次中斷,實際的開工時間集中起來約六年半左右。1930年,華盛頓頭像揭幕;1936年,傑弗遜頭像揭幕;1937年,林肯頭像揭幕;1939年,羅斯福頭像揭幕。
『伍』 有人知道這個圖案在美國是什麼意思啊
這是美國內戰時期,南方用的旗幟。當時南方崇尚白人至上,要求保留黑奴制度。雖然後來專南方戰敗屬,但是現在很多美國南方的白人仍然保留這面旗幟。不單在酒吧里有,在自己家裡的院子或者汽車後面都掛。不過一點是肯定的,你絕對不會看到黑人會掛這面旗。不過美國南方幾個州的州旗仍然有這面旗的影子,譬如密西西比州和喬治亞州的州旗裡面還有這個圖案。而喬治亞州的州旗直到2001年後才通過法案把這個圖案去掉。
這就是美國的包容了。只要你不犯法,或者去打黑人,你愛掛什麼是你自己的事,政府不會管你。
『陸』 美國有一個山,上面雕刻著總統。請問是什麼山什麼總統
總統山!
建國才200多年。歷史短短的美國,居然也有吸引全球遊人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不過,它不是歷史遺跡,而是美國幾位總統的群像,是由雕塑家們精心創作的現代石刻藝術品。
「總統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皮德城郊區。「總統山」原來是它的俗稱,正式名稱是「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這里每天來自世界各國的瞻仰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的二月,美國「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2月22日和2月12日),更是人山人海。美國人對他們心目中崇敬的領袖們,表現出如此的緬懷之情著實讓人難以想像。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1923年,一名姓羅伯特的學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石山峰頂上,雕鑿一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達36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工了。從此,「國立拉會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依山開鑿,雕刻的「總統山」,端莊、凝重、氣勢恢弘。昔日光禿禿的花崗岩峰頂上,如今雄踞著喬治·華盛頓(Go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佛遜(Thomas.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n Lin-coln)和狄奧多·羅斯福(Hheobere Rooserch)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塑像。這些虛實並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體量很大,每位總統的面孔,從下頦到頭頂部,分別從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僅林肯的嘴唇,就寬達6米多。
在四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五十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據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務,是用先進的控制爆破新技術來實現的。據說,當年施工人員用石灰漿放好雕像的輪廓線後,工程技術人員就根據構圖的需要,按照面積大小,深淺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風鑽以及不同規格的鑽頭,打上成千上萬大小不同、深淺各異的小洞眼,然後填上不同的炸葯引爆而「造型」的。據資料顯示,單是四位總統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崗岩廢石多達100多萬噸。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顯現後,幾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鋼索牽引的鋼質平台,凌空移動換面,用電鏟一點一點加以修飾、磨平。「總統山」是雕刻藝術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攜手合作,用血汗澆灌出的一朵奇葩!
在美國歷屆總統中,當年的雕塑藝術家為什麼選中這四位總統代表美國的象徵呢?這是遊人在游覽「總統山」時,頭腦中出現的一個「?」號。在皎潔的月光下,遊客們坐在「總統山」山麓露天影劇場,觀看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就可得到了回答。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是他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創建了國家,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開國有功人物,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柔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發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而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十六任總統,因在美國西部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贊譽。
建國才200多年。歷史短短的美國,居然也有吸引全球遊人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不過,它不是歷史遺跡,而是美國幾位總統的群像,是由雕塑家們精心創作的現代石刻藝術品。
「總統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皮德城郊區。「總統山」原來是它的俗稱,正式名稱是「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這里每天來自世界各國的瞻仰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的二月,美國「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2月22日和2月12日),更是人山人海。美國人對他們心目中崇敬的領袖們,表現出如此的緬懷之情著實讓人難以想像。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1923年,一名姓羅伯特的學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石山峰頂上,雕鑿一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達36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工了。從此,「國立拉會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依山開鑿,雕刻的「總統山」,端莊、凝重、氣勢恢弘。昔日光禿禿的花崗岩峰頂上,如今雄踞著喬治·華盛頓(Go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佛遜(Thomas.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n Lin-coln)和狄奧多·羅斯福(Hheobere Rooserch)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塑像。這些虛實並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體量很大,每位總統的面孔,從下頦到頭頂部,分別從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僅林肯的嘴唇,就寬達6米多。
在四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五十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據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務,是用先進的控制爆破新技術來實現的。據說,當年施工人員用石灰漿放好雕像的輪廓線後,工程技術人員就根據構圖的需要,按照面積大小,深淺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風鑽以及不同規格的鑽頭,打上成千上萬大小不同、深淺各異的小洞眼,然後填上不同的炸葯引爆而「造型」的。據資料顯示,單是四位總統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崗岩廢石多達100多萬噸。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顯現後,幾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鋼索牽引的鋼質平台,凌空移動換面,用電鏟一點一點加以修飾、磨平。「總統山」是雕刻藝術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攜手合作,用血汗澆灌出的一朵奇葩!
在美國歷屆總統中,當年的雕塑藝術家為什麼選中這四位總統代表美國的象徵呢?這是遊人在游覽「總統山」時,頭腦中出現的一個「?」號。在皎潔的月光下,遊客們坐在「總統山」山麓露天影劇場,觀看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就可得到了回答。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是他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創建了國家,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開國有功人物,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柔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發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而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十六任總統,因在美國西部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贊譽。
『柒』 美國人眼淚雕刻是什麼意思
說明來美國人面對災難傷心流淚。源
人們對疫情的無奈,
美國人臉上的淚痕雕刻,有著不能說的秘密
美國眼淚雕刻,一滴眼淚就代表著一個消失的人 -
對政府和人權的無望所構成痛楚已經無法忍受!
所以才把眼淚雕刻(紋身)在臉上,
這是對民眾自救的呼喚,
是對上天的呼救!太震撼了!
『捌』 這張圖片描繪的是哪裡的什麼雕刻,名字叫什麼
拉什莫爾國家公園,又稱總統山,雕刻了林肯等四位早期美國總統。
『玖』 十大世界著名雕塑有哪些
1、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位於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是法國於1876年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美法聯盟贈送給美國的禮物,1886年10月28日銅像落成。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徵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徵著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徵,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象徵,表達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對成千上萬個來美移民來說,自由女神是擺脫舊世界的貧困和壓迫的保證,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國的象徵。
1984年,美國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內涵被廣泛用於各種領域。
2、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的救贖主。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裝飾藝術雕像和第五世界上最大的耶穌的雕像。 它是30米(98英尺)高,不包括其8米(26英尺)基座,機械臂伸展28米(92英尺)寬。它位於700米(2300英尺)的峰值基督山山。 這座雕像已經成為一個圖標,里約熱內盧和巴西最著名的紀念碑。它建於1926年和1931年之間。
3、埃及吉薩大斯芬克斯。
通常被稱為斯芬克斯,這是一個石灰岩雕像的神話生物一頭獅子的屍體和一個人頭。 它站在尼羅河的西岸吉薩高原在吉薩金字塔,埃及。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巨石雕像,站73.5米(241英尺)長,19.3米(63英尺)寬20.22米(66.34英尺)高。 也是最古老的雕塑,通常被認為是由古埃及**約公元前2558 - 2532年建成的。
4、摩埃,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石像所處,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火山島,土壤肥沃。自1888年起歸智利管轄,行政屬智利瓦爾帕萊索省。產甘蔗、香蕉、玉米等,並產魚、蝦。經濟主要是畜牧業和旅遊業。島上有巨大石像等文物古跡,被稱作「神秘之島」。
所有的石像都沒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異。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它的眼睛是專門用發亮的黑曜石或閃光的貝殼鑲嵌上的,格外傳神。個個額頭狹長,鼻樑高挺,眼窩深凹,嘴巴噘翹,大耳垂肩,胳膊貼腹。所有石像都背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態威嚴。遠遠望去,就像一隊准備出征的武士,蔚為壯觀。
5、大衛雕像,義大利。
《大衛》雕像創作於16世紀初,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用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重量高達5.5噸。《大衛》,是文藝復興雕塑巨匠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被視為西方美術史上最優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6、奧爾梅克巨大的頭,墨西哥。
「奧爾梅克巨石頭像」是1936年被發現的,共十四個,是奧爾梅克文化中最聞名於世的藝術品。這些頭像都是用整塊玄武岩雕成,構思完善,具有強烈的寫實性。其中最大的是一個青年的頭面雕像,重達30噸,高305 厘米左右,形象十分生動。他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睜,呈扁桃狀,眼皮顯得十分沉重;頭戴一頂裝飾有花紋的頭盔,遮住了兩耳。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是古代一種神聖的球賽的安全帽,在這種球賽中,失敗的一方會被砍下頭顱,這個頭像可能與這種競賽的祭祀有關。但還有人認為,頭像可能是當時奧爾梅克領袖的雕像,或者就是一種向死者表示致敬的紀念物。
7、祖國母親在召喚,伏爾加格勒,俄羅斯。
是由雕塑家葉夫根尼·武切季奇(英語:Yevgeny Vuchetich)及結構工程家尼克萊·尼基金(英語:Nikolai Nikitin)所設計。於1967年完工,是當時最高的雕像,也是目前最高的非宗教或神話雕像。高85米,連底座重8000噸。整體為一右手持劍高舉,左手水平伸展的祖國母親(英語:The Motherland Calls)。
8、思想者——奧古斯特·羅丹的青銅雕塑。
《思想者》的創作出自於《地獄之門》,那是為巴黎裝飾藝術博館而做的大門。羅丹在設計《地獄之門》銅飾浮雕的總體構圖時,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這一尊後來成為他個人藝術的里程碑的圓雕《思想者》,它是被預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獄之門》的門頂上的,原來被一些淺浮雕圍繞著,這些浮雕是根據但丁的《神曲》而創作的。後來獨立出來,放大3 倍。最初羅丹給這尊雕像命名為《詩人》,意在象徵著但丁對於地獄中種種罪惡幽靈的思考。為了這個形象,羅丹傾注了巨大的藝術力量。
9、小美人魚,丹麥。
小美人魚銅像是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她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已經是丹麥的象徵。遠望這個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她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恬靜嫻雅,悠閑自得;走近這座銅像,您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情憂郁、冥思苦想的少女。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
10、獅子的露台,提洛島島,希臘。
提洛島的島是最重要的一個神話,在希臘歷史和考古遺址。 提洛島有一個地位神聖的聖所前千禧年奧林匹斯山的希臘神話中阿波羅和阿爾忒彌斯的誕生地。 獅子的露台是致力於阿波羅納克索斯島人的公元前600年之前不久,原本9到12大理石守護獅子在神聖的過程中,但只有5獅子倖存下來,有3人的碎片。 原件是在1999年搬到提洛島博物館~
『拾』 美國那個山上雕刻的4個偉人頭像,那是什麼山4個偉人分別是誰
美國總統山- -
建國才200多年。歷史短短的美國,居然也有吸引全球遊人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不過,它不是歷史遺跡,而是美國幾位總統的群像,是由雕塑家們精心創作的現代石刻藝術品。
「總統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皮德城郊區。「總統山」原來是它的俗稱,正式名稱是「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這里每天來自世界各國的瞻仰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的二月,美國「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2月22日和2月12日),更是人山人海。美國人對他們心目中崇敬的領袖們,表現出如此的緬懷之情著實讓人難以想像。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1923年,一名姓羅伯特的學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石山峰頂上,雕鑿一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達36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工了。從此,「國立拉會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依山開鑿,雕刻的「總統山」,端莊、凝重、氣勢恢弘。昔日光禿禿的花崗岩峰頂上,如今雄踞著喬治·華盛頓(Go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佛遜(Thomas.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n Lin-coln)和狄奧多·羅斯福(Hheobere Rooserch)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塑像。這些虛實並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體量很大,每位總統的面孔,從下頦到頭頂部,分別從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僅林肯的嘴唇,就寬達6米多。
在四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五十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據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務,是用先進的控制爆破新技術來實現的。據說,當年施工人員用石灰漿放好雕像的輪廓線後,工程技術人員就根據構圖的需要,按照面積大小,深淺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風鑽以及不同規格的鑽頭,打上成千上萬大小不同、深淺各異的小洞眼,然後填上不同的炸葯引爆而「造型」的。據資料顯示,單是四位總統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崗岩廢石多達100多萬噸。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顯現後,幾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鋼索牽引的鋼質平台,凌空移動換面,用電鏟一點一點加以修飾、磨平。「總統山」是雕刻藝術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攜手合作,用血汗澆灌出的一朵奇葩!
在美國歷屆總統中,當年的雕塑藝術家為什麼選中這四位總統代表美國的象徵呢?這是遊人在游覽「總統山」時,頭腦中出現的一個「?」號。在皎潔的月光下,遊客們坐在「總統山」山麓露天影劇場,觀看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就可得到了回答。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是他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創建了國家,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開國有功人物,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柔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發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而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十六任總統,因在美國西部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贊譽。
建國才200多年。歷史短短的美國,居然也有吸引全球遊人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不過,它不是歷史遺跡,而是美國幾位總統的群像,是由雕塑家們精心創作的現代石刻藝術品。
「總統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皮德城郊區。「總統山」原來是它的俗稱,正式名稱是「國立拉什莫峰紀念地」。這里每天來自世界各國的瞻仰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的二月,美國「華盛頓、林肯節」(亦稱總統節,因為華盛頓、林肯分別誕生於2月22日和2月12日),更是人山人海。美國人對他們心目中崇敬的領袖們,表現出如此的緬懷之情著實讓人難以想像。
據說,「總統山」最初的構想,源於一位學者。1923年,一名姓羅伯特的學者,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想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區堅硬的花崗岩石山峰頂上,雕鑿一座象徵美國的摩崖石刻人物雕像,他這一大膽的構想,隨即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鮑格姆的全力支持。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總統山」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的浩大工程,終於在1927年拉開了序幕。據史料透露,當時參加這項恢宏工程的全美雕塑家就多達360多人。他們風餐露宿,忘我拼搏,在精心雕刻中,送走14個春秋,1934年,俗稱「總統山」的摩崖石刻人特雕像浩大工程,終於全面竣工了。從此,「國立拉會莫峰紀念地」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
依山開鑿,雕刻的「總統山」,端莊、凝重、氣勢恢弘。昔日光禿禿的花崗岩峰頂上,如今雄踞著喬治·華盛頓(Goorge Washington)、托馬斯·傑佛遜(Thomas.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n Lin-coln)和狄奧多·羅斯福(Hheobere Rooserch)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塑像。這些虛實並重的半身石刻雕塑像,體量很大,每位總統的面孔,從下頦到頭頂部,分別從18米到21米不等。其中,僅林肯的嘴唇,就寬達6米多。
在四位總統石刻頭像的山腳下,簇擁著蒼松、柏,下面是寬寬的大道。大道兩側豎立著十幾根方柱,美國五十個州的州旗分別以四面一組裝飾在大理石飾面的方柱上,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的聯邦國體。
據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務,是用先進的控制爆破新技術來實現的。據說,當年施工人員用石灰漿放好雕像的輪廓線後,工程技術人員就根據構圖的需要,按照面積大小,深淺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風鑽以及不同規格的鑽頭,打上成千上萬大小不同、深淺各異的小洞眼,然後填上不同的炸葯引爆而「造型」的。據資料顯示,單是四位總統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崗岩廢石多達100多萬噸。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顯現後,幾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鋼索牽引的鋼質平台,凌空移動換面,用電鏟一點一點加以修飾、磨平。「總統山」是雕刻藝術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攜手合作,用血汗澆灌出的一朵奇葩!
在美國歷屆總統中,當年的雕塑藝術家為什麼選中這四位總統代表美國的象徵呢?這是遊人在游覽「總統山」時,頭腦中出現的一個「?」號。在皎潔的月光下,遊客們坐在「總統山」山麓露天影劇場,觀看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後,就可得到了回答。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是他領導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創建了國家,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開國有功人物,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柔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發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而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十六任總統,因在美國西部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