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雕刻橄欖胡
⑴ 想學橄欖核雕雕刻,怎樣開始學習
1、想學橄欖核雕者要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其次要有立體想像力。畫繪的好壞直內接影響到你的作品,容除非你有超強的立體想像能力,可以不用繪畫打稿。
2、工具准備:鉛筆或油性水筆、牙刷、平口刀、斜口刀、圓口刀、v口刀(尖刀)、夾具以及粗細砂紙。
3、刀可以自己製作,買圓鋼自己磨一下,裝個刀柄就成,至於大小要看你要雕刻的作品了,用1~3mm感覺都可以了。夾具只要能固定橄欖核的都行,用印床加兩個中間挖圓孔的尼龍來固定橄欖核。
4、初學時用夾具可以避免刀打滑傷到手,在雕刻時有固定膽子可以大一點,經過一段時間找到感覺後可以不用夾具,不管用不用夾具,在雕刻時拿刀的手中指一定要用力頂住橄欖核,可以控制出刀的距離,避免刀打滑傷到手。在雕刻時吃刀不要太大,也就是不要太大塊的刻下橄欖核碎屑,因為橄欖核比較脆這樣會損傷不該刻掉的地方(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到的),一般一刀能刻掉的地方分成三刀,就可以了。
5、雕刻時先把輪廓刻出來,一邊一邊輪流著刻,一步一步刻到細,不要一直盯著一個地方刻。一般情況下,常用的是平口刀,圓口刀刻圓底用,刻直線用v口刀(尖刀),三種刀都沒辦法用的地方用斜口刀。
6、接下來就需要耐心細致就可以了。
⑵ 橄欖核怎麼雕刻 橄欖核怎麼盤 橄欖核如何把玩
欖核的把玩
一、上油
1.核雕為什麼一定要上油:橄欖核本身有很多油性在內,但隨著時間推移,油性是會消散的,因此必須上油,來加強它的油質,油質少則易裂,就如木頭太幹了會裂,是一個道理。在表面上油,它會吃進內部,塗抹均勻,整個核都可以吸收油分。
2.上油的方法是:採用軟刷蘸少許色澤淡的油質(橄欖油、花生油、色拉油、大豆油均可),先在隨便什麼器具上刷幾下子,讓油均勻流淌到刷毛上,然後就可以朝核雕刷上去,周身充盈油光即可。一次塗抹大量的油是忌諱。
3. 上油多了產生花斑如何解決:有些核質不好的核(主要是沒長熟的核),會因為刷油多而產生花斑,花掉。也有少數核,一抹上去就會花,可以採取的辦法是——上油後,在2分鍾內仔細觀察核雕表面,出現深色的斑點立即用紙擦乾,花斑就不會再擴散。那如果已經花了,怎麼辦?新核出現花,可在把玩一段時間後(要求滿3 周,每天3小時以上的把玩時間),再上油塗抹,同樣要適量,這時因為表面已有淺淺的一層包漿,再花的可能性很小。核雕花了之後,肯定要破壞品相,但玩家請不要擔憂,因為花不會導致裂。而且,核雕在把玩一年半載之後,整體顏色都會深紅,花斑也會隱淡,最後消於無形,所以不用害怕。
二、防開裂
開裂是橄欖核容易出現的現象,開裂的原理在於核內與核外的濕度不統一。橄欖核一般有三瓣構成(四瓣的也有比較少見),每瓣之間相互隔斷,且每瓣之間都有核仁。刻成作品後掏掉核仁,這就形成了三個空囊。囊內空氣濕度與核外濕度應保持平衡,如果內高外低,相差懸殊的話,則核內濕潤向外膨脹,核表面乾燥向內收縮,這就會開裂。防止開裂,應注意下述幾點:
1.防曬: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直曬將導致開裂。
2.防水:橄欖核作品掉進水裡或用水刷洗清潔,空囊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如果著水,可放在食品保鮮袋中打一松結,讓水份慢慢蒸發,切忌速干。
3.防風吹:風吹是導致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短時間的風吹就容易將橄欖核吹裂。因此風力稍大,就應妥善收藏起來,以防不測。
4.防暖氣:放置在有暖空調的環境中,冬季使用暖氣(或暖空調),室內(車內)很乾燥,橄欖核長時間放置在這種環境中肯定開裂。如果在暖氣環境中使用加濕器加濕,那就不會開裂。
5.冬季不能放在內衣口袋:人們在冬季穿的衣服較多,有很多收藏者往往將橄欖核作品放入內衣口袋「珍藏」,這就容易開裂。原因在於人的體溫起了一個「烘烤」作用,內衣口袋非常乾燥。在冬季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開裂。
三、保存
1. 新核雕如何保存放置:由於核雕興起的年份很短,最近的一次就在2002年左右,因此市面上全為新工作品,老件多在玩家內部才流通。新核雕的存放很有講究,最妥當的方法是:存放在封口袋或配套的錦盒內,再放置於抽屜、大盒子內,如此,冬季的空調,太陽光的直射,都不會對核雕產生傷害,因為有2層以上的環境隔絕了。需注意的是,存放於封口袋內,用不著把口袋全部系緊,應留一點縫隙,讓空氣內外均衡。曾有玩家因為封緊口袋,在連續數天下雨,天氣突然轉晴之後,因為空氣壓力,而開裂的。也有可能那個朋友的核雕受到了光線照射,而捂裂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加強防範噢!
2.什麼氣候最適宜?核雕存放的氣候,以5-27攝氏度為宜,這個范圍是綜合估算的,溫度宜小不宜大,30攝氏度以上比較麻煩,如果空氣被隔絕,被捂裂的可能性比較大!
空氣濕度也對核雕影響巨大。濕度高是沒問題的,空氣中充滿水分,核壁就不會發干。就怕濕度過低,乾燥,核壁因為發干,產生收縮,有危險。那以什麼為標准呢?作個比方,如果你在室內呆著,感覺面部皮膚干,濺在桌面上的水滴很快蒸發掉,對核雕絕對是危險環境!冬季的空調就是典型,還有北方的暖氣片,這類環境下把玩,要慎重的。因此北方的朋友保存核雕,都會在室內放吸水石,每天加入很多水,以此來讓空氣充盈水分,加濕作用。
3.核仁挖掉是好是壞?核仁是很有爭議的,有專家認為新核雕,應該剔除掉核仁,第一是防蟲蛀,第二是阻止核仁在氣候變化時產生膨脹,危害核雕。核仁是有很強的油性的,完全去掉,在乾燥的環境下就無法再起油化作用;但不去掉,夏天蛀蟲會在核內築巢,夠惡心的!
4.蟲蛀解決方案:可以放心的是,核雕遭蟲蛀,並不會破壞核壁,小小的蟲子是根本啃不動堅硬如鐵的核壁的。而要讓蟲蛀徹底斷絕,挖空核的內部即可。象羅漢頭之類只有上下兩個孔的核,可以用鐵絲弄一個小彎鉤,伸入核內反復掏,即可。
⑶ 橄欖怎麼雕刻
使用牙機(電子機)雕刻,淘寶上就有出售。
⑷ 高手們有自己打磨橄欖核的嗎,用什麼工具自己打磨啊
可選用刻刀,主要類型有3種,平口,圓口,斜口,刃口的大小一般在1mm~4mm之間,畢竟本身橄欖核也就那麼大,平刀和圓刀比較常用,斜刀是做一些細節方面處理時用到的,一般用平刀做畫面的基礎,用圓刀做弧線,用斜刀摳線或角。
橄欖核雕刻常用手法
浮雕法:
按照雕刻深度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薄意三種。
高浮雕:又稱三面看。選用異型橄欖或者桃核這種雕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明快反差,也是最常採用的一種設計方式。高浮雕的各種景物的雕刻應盡可能地採用圓雕的技法,使雕刻的物體比例合適、構圖豐滿,側面和正面的比例合理。初學者往往只注意正面的構圖雕刻,忽視側面的圖景比例,這是應予注意避免的。浮雕的製作多見花卉、人物、動物。高浮雕是浮雕向圓雕過渡的階段,在學習雕刻的過程中,要首先學習構思設計,前後左右都要照顧到,循序漸近,不能逞一時之快,大量剔除荒料,致使最後有些景物無法安排,不得不改變原設計。應該採用的步驟如下:先在橄欖上畫圖,沿線用平口刀勾勒一遍,用刀剔除空白地方的荒料。經過一個小階段的剔除,墨線不清楚時,要停工審視,將不清之墨線補上,再繼續進行,邊剔除荒料,邊深入設計。達到預定深度後,將背景定型,然後將前景雕刻完成。要前後都照顧到不能只顧一方。雕刻時,要注意總體設計,留料要充分,防止因突現的瑕疵損害設計。待雕刻全部完成後,細部用水砂紙磨光,經封蠟處理,一件雕刻品就完成了。
淺浮雕:這是相對高浮雕比較而言,所刻的景物一般比較淺。所設計的畫面,要有中國民族性的裝飾效果,構圖要豐滿。常見的圖案有龍鳳、山水、花卉、歷史故事等。雕刻方式如下:將料石浸水粗粗打磨一遍,使其顯露石紋和顏色,給有綹、裂、砂、釘的地方作上標記,根據石色的分布和石質情況,確定作品題材和構圖。在設計中盡可能地躲過綹、裂、砂、釘,或把這些缺陷根據情況設計成山崖、怪石等景物。盡量通過巧妙的設計,使成品雕件上基本找不到這些缺陷,或不明顯。設計完成後,用斜口刀在載體上細細勾畫。線條要准確,翻轉折疊的地方要交待清楚。設計定稿後,用平口刀的側尖沿線條勾勒一遍,刀鋒要向線條一側稍稍傾斜,目的是要保證線條的完整性。勾勒完畢,用小平鑿削剔線條間的空白部分,這個工作叫「清底」。清底時要照顧全局,使整個畫面基部深淺一致。待清底工作完成後,再將各線條按照設計意圖進行雕刻。對一些翻轉折疊的地方,要特別注意層次關系,力求交待清楚。雖然淺浮雕是一薄層雕刻,而在結構上則要求富有主體感。初學者在線條和基礎平面接觸部,總是留有許多刀痕,這在行業中稱為「根不凈」。這種情況,只要用側弧形修光刀細致耐心地沿線條刮削,就可以消除干凈了。
⑸ 橄欖核如何雕刻
網上應該有雕刻的視頻。
⑹ 怎麼自製橄欖核雕刻刀 用什麼材料做~~線謝謝了
1,料選用抄上等紅酸枝(老紅木),刀身採用優質白鋼刀為材料,套箍為黃銅。
2,刀柄總長150mm,刀身長35mm~30mm不等,此尺寸為最佳核雕刀具的尺寸。
3,橄欖核刀分為平刀,圓刀,斜尖刀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刃口必須要鋒利。
4,要經常磨刀,否則會出現崩刀現象。入刀角度錯誤是初學者的最大問題。
5,會感覺到刻不動,用蠻緊的話很容易戳到手上。
所以,刀刃與核的夾角要小:20度以下為宜。
⑺ 最簡單的看橄欖胡十八羅漢是不是手工雕刻
橄欖核雕刻——手工雕刻和電腦雕刻辨別
為了節省昂貴的人工雕刻費用,還能製作出讓人喜歡的精美核雕件,現在很多橄欖核雕刻商人已經開始採用利用電腦立體雕刻機器靠模雕刻工藝,在保證圖案效果的前提下,極大提高了雕刻效率.從而極大降低了橄欖核雕刻的成本,也可以說,這類電腦雕刻工藝實際上就是模造.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腦雕刻在橄欖核雕刻行業越來越多,比起人工雕刻,電腦雕刻比較中規中距,沒有差錯,十分完美,但其藝術價值卻大打折扣!如何識別核雕成品件是電腦工還是手工工藝那?
電腦雕刻與手工雕件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電腦雕刻的核雕原料一般都採用大料切割成的片料進行雕刻,雕的成品一般為薄的核雕牌子、觀音、佛等,而很少有形狀飽滿的圓形掛件,所以如果見到這些題材,就一定要注意了!
區分電腦雕刻和手工雕刻,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首先手工雕刻一般都會有牛毛般纖細的刀工,和一定刀痕上的崩口.
2、電腦雕刻,就一定帶有雕刻刀頭的特色:不會有牛毛般纖細的刀工,也很少有刀痕上的崩口,所有模造的核雕件上,掏的洞都是有坡度的,以便雕刻刀頭進出,雕件看起來很復雜,但是往往會有一個共同的平面。
3、電腦雕刻的 佛、觀音等題材比較多,款式大眾化,雕刻的紋路花式均一致。經常會看到好幾件款式及雕法一模一樣的產品雕刻的線條都比較淺,工藝壓線浮於表面,從整體觀察,工藝的壓線深度都完全一致。
4、機器雕工雕刻的佛或觀音,大體的外觀都十分大眾化,佛為標準的圓形薄板狀大肚子佛,觀音多為盤腿坐在蓮花座子上面的形態,所雕刻的面部表情都十分標准而細膩,但是雕刻線條多數深淺一致,淺淺的勾勒。
橄欖核雕刻的成品價格的高低跟核雕的工藝情況是緊密相關的。它的價格與核雕工藝出自的加工區域、雕刻作者、加工件大小、工藝繁簡情況等各方面都有關系。橄欖核雕刻成品的價格與這件成品是機工或手工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分清手工和電腦工非常重要!
參考資料:http://jingyan..com/article/27fa7326ff719146f8271fb8.html
⑻ 如何學習橄欖核雕刻
想學橄欖核雕者要抄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其次要有立體想像力。畫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你的作品,除非你有超強的立體想像能力,可以不用繪畫打稿。
工具准備:鉛筆或油性水筆、牙刷、平口刀、斜口刀、圓口刀、v口刀(尖刀)、夾具以及粗細砂紙。
刀可以自己製作,買圓鋼自己磨一下,裝個刀柄就成,至於大小要看你要雕刻的作品了,我用1~3mm感覺都可以了。夾具只要能固定橄欖核的都行,我用印床加兩個中間挖圓孔的尼龍來固定橄欖核。
初學時用夾具可以避免刀打滑傷到手,在雕刻時有固定膽子可以大一點,經過一段時間找到感覺後可以不用夾具,不管用不用夾具,在雕刻時拿刀的手中指一定要用力頂住橄欖核,可以控制出刀的距離,避免刀打滑傷到手。在雕刻時吃刀不要太大,也就是不要太大塊的刻下橄欖核碎屑,因為橄欖核比較脆這樣會損傷不該刻掉的地方(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到的),一般一刀能刻掉的地方分成三刀,就可以了。
雕刻時先把輪廓刻出來,一邊一邊輪流著刻,一步一步刻到細,不要一直盯著一個地方刻。一般情況下,常用的是平口刀,圓口刀刻圓底用,刻直線用v口刀(尖刀),三種刀都沒辦法用的地方用斜口刀。
接下來就需要耐心細致就可以了。
⑼ 自學橄欖核雕要怎麼學起
1、主要還是要在視頻網站上觀看視頻學習或者購買相關書籍。
2、新手流程:
1)買一斤便宜版核權練手,也不算小。直徑約1.7即可。
2)買了一套刀具,不要太多。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使用刀,所以有1-2到1-2平圓刀刀足夠。
3)從彌勒佛頭(笑)開始練習。在線教程,也有大師的圖片。可以參考一下。
4)再次刻出來,可能是害怕自己。可能會氣餒,但不要放棄,找一個不同的角度,再繼續修修訂。
⑽ 南工雕刻的橄欖胡怎麼看謝謝各位師傅!
橄欖核雕刻是手工工藝的代表性雕刻。橄欖核雕技藝從廣義上說,屬微雕,不過因它受核本身的局限,一般都是立雕、浮雕,要充分利用果核的形狀、麻紋、質地,因材施藝,精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