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光潔度怎麼標
① 怎樣標注機械圖上表面光潔度
根據工件使用要求,用於測量、裝軸承、裝油封、手感等地方一般取專0.8。用磨床實現。
次一點屬的用於測量、裝軸承、裝油封、手感等地方一般取1.6。用精車實現。非配合面一般取3.2。
② 機械制圖表面粗糙度怎麼標
表面粗糙復度是加工工件的技術要求制,不可能是公差,怎麼會有上限下限,圖紙所標注的表面粗糙度是要求在加工過程必須達到的技術要求。如果在圖紙上沒有特殊要求,所加工的的表面粗糙度可以比圖紙上出的要求高(如圖紙要求是Ra3.2,但是在實際加工中達到Ra1.6或Ra0.8,這是允許的;若只是達到Ra6.3,就只能證明加工的工件不合格。)。
③ 哪位大哥知道機械加工行業的光潔度國家標准
現行的機械加工行業的光潔度國家標准有:
GB/T 2523-2008 冷軋金屬薄板(帶)表面粗糙度和版峰值數的測量方權法
JB/T 7051-2006 滾動軸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測量和評定方法
JB/T 7976-1999 輪廓法測量表面粗糙度的儀器 術語
JJF 1099-2003 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校準規范
JJF 1105-2003 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校準規范
JJF 1210-1990 表面粗糙度基準操作技術規范
如果想免費下載這些標准,推薦上《標准信息庫-bzxxk》,這個網站搜羅了國內外各行業的標准。
④ 精加工中的光潔度是怎麼來的
光潔度是幾十年前的老標準的稱法,現在叫表面粗糙度。 光切顯微鏡是一種專用測量粗糙度的設備。
光潔度加工出來的好壞直接影響齒輪的精度,一般影響剃齒光潔度的因素有如下幾種:
1 剃前齒輪精度對剃齒後加工的精度影響非常大,一般情況剃前對齒輪精度要求應該是比剃齒後低一級,而且對齒距的要求比較高,因為剃齒因為機床沒有傳動鏈不是強迫傳動,對修正齒距的累積誤差的能力比較差,所以一般情況下,剃前工序盡可能的採用滾齒而不採用插齒.
2 留剃餘量應當適當.留剃餘量過小,精度達不到要求,但是餘量過大,又影響了剃齒的效率.有人做過實驗, M4.5的齒輪,相對來說0.18mm--0.22mm最合適。在剃前工序精度做得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減小留剃的餘量。
3 剃齒的切削用量對光潔度影響也很大。一般來說合理的速度是90—110米/分,合理的走刀是70-120毫米/分,光整行程6-8次最為合適。
4 剃齒產生的齒形誤差也影響光潔度。經過實際加工經驗可知,刀具是正確的漸開線,剃後的齒輪不容易得到正確的漸開線,是有誤差的。相對來說用直齒剃刀加工斜齒輪,誤差比用斜齒剃刀加工斜齒輪要小(保證軸交角在10-15度的前提下)。因為現在還無法計算出剃齒誤差的大小,所以一般齒形需要做不斷的修正,從而達到正確的要求。
⑤ 求機械加工 光潔度知識
3.2可見到切削刀紋可精車
1.6基本上看不到刀紋磨削
0.8鏡面精磨或拋光
⑥ 機械加工工件表面光潔度什麼符號表示
表面光潔度用符號「▽」表示,光潔度的等級有14個,即▽1—▽14,符號後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光潔度越高。
(6)精加工光潔度怎麼標擴展閱讀:
表面粗糙度符號、代號及其注法 加工零件時,由於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留下刀痕和切削分裂時表面金屬的塑性變形等影響,使零件表面存在著間距較小的輪廓峰谷。
這種表面上具有較小間距的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稱為表面粗糙度。機器設備對零件各個表面的要求不一樣,如配合性質、耐磨性、抗腐蝕性、密封性、外觀要求等,因此,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一般說來,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對運動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參數值小。 零件表面粗糙度是評定零件表面質量的一項技術指標,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即表面粗糙度參數值越小),則其加工成本也越高。
因此,應在滿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選用表面粗糙度參數。 表面粗糙度參數的概念及其數值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評定方法有: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和輪廓最大高度(Rz)。
⑦ 機械加工的光潔度有哪幾種表示方式怎麼理解這些
如圖的兩種標注方法,帶圓的符號表示不用去除材料,標這種符號的不用加工;
帶橫線的要加工,當橫線上的符號小於等於1.6的一般要進行磨削.
⑧ 機械方面 光潔度是怎麼看的 比如什麼樣的光潔度需要什麼樣的工序或者說打磨之類的
光潔度:
潔度是幾十年前的老標準的稱法,現在叫表面粗糙度。 光切顯微鏡是一種專用測量粗糙度的設備。
光切顯微鏡以光切法測量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觀不平度。最高能判斷表面粗糙度0.2,對於表面劃痕、刻線或某些缺陷的深度也可用來進行測量。光切法特點是在不破壞表面的情況下進行的。是一種間接測量方法。即要經過計算後才能確定紋痕的不平度。當然計算全部由電腦完成。
光潔度加工出來的好壞直接影響齒輪的精度,一般影響剃齒光潔度的因素有如下幾種:
1. 剃前齒輪精度對剃齒後加工的精度影響非常大,一般情況剃前對齒輪精度要求應該是比剃齒後低一級,而且對齒距的要求比較高,因為剃齒因為機床沒有傳動鏈不是強迫傳動,對修正齒距的累積誤差的能力比較差,所以一般情況下,剃前工序盡可能的採用滾齒而不採用插齒.
2 .留剃餘量應當適當.留剃餘量過小,精度達不到要求,但是餘量過大,又影響了剃齒的效率.有人做過實驗, M4.5的齒輪,相對來說0.18mm--0.22mm最合適。在剃前工序精度做得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減小留剃的餘量。
3 .剃齒的切削用量對光潔度影響也很大。一般來說合理的速度是90—110米/分,合理的走刀是70-120毫米/分,光整行程6-8次最為合適。
4. 剃齒產生的齒形誤差也影響光潔度。經過實際加工經驗可知,刀具是正確的漸開線,剃後的齒輪不容易得到正確的漸開線,是有誤差的。相對來說用直齒剃刀加工斜齒輪,誤差比用斜齒剃刀加工斜齒輪要小(保證軸交角在10-15度的前提下)。因為現在還無法計算出剃齒誤差的大小,所以一般齒形需要做不斷的修正,從而達到正確的要求。
⑨ 機械加工部件圖紙的表面光潔度的倒三角如何標注
CAD中是沒有粗糙度標注工具的,只要在CAD中將粗糙度符號做成文字屬性塊,專可根據加工工屬藝設置多種選項並根據需要直接輸入粗糙度值,可以自動對齊工件表面。這是根據GB/T131-2006要求製作的動塊標注法:
⑩ 機械加工中精密是怎麼定義的,比如加工平面度0.01,表面光潔度0.8, 這算精密加工否,怎麼加工到底
1.對於機械加工來說,加工精度是指加工後的實際值與設計理論值的允差范圍。
測量精度是測量值與真值的接近程度。包含精密度和准確度兩個方面。
3.精度為3~0.3 μm,粗糙度為Ra0.3~0·03μm的叫精密加工;
精度為0.3~0.03 μm,粗糙度為Ra0.03~0.005 μm的叫超精密加工,或亞微米加工;
精度為0.03 μm(30納米),粗糙度優於Ra0.005 μm以上的則稱為納米(nm)加工。
3.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超精密機械加工工藝有車、磨、研、拋等。
4.問題中表面光潔度0.8,如果是Ra值可以算是精密加工了,如果是Rz值,那是超精密加工了。
5.平面度0.01,要看工件大小的,如果是一個10毫米以下的小件,那就不能算是精密加工件了。具體可查閱公差精度等級表.
6.機械加工中,公差表示了零件的製造精度要求,反映了其加工難易程度。
公差等級分為IT01、IT0、IT1、…、IT18共20級,等級依次降低,公差值依次增大。
IT4~IT5超精加工,IT6~IT7精加工,IT8~IT10半精加工,IT11~IT13粗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