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酶法玉米加工焦糖色素哪裡有
Ⅰ 焦糖色素如何產生
焦糖色素的是由糖類物質的非酶褐變而產生的,有兩種反應:
1.糖類在有氨基存在的條件下發生美拉德反應;2.在沒有氨的條件下加熱糖類物質,發生焦糖化反應而生成褐色物質。
分類
通常生產焦糖色素需要加入催化劑,根據生產過程中加入 催化劑的不同,可將焦糖色素分為四類:
一、普通焦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氨或亞硫酸的化合物;
二、苛性亞硫酸鹽焦糖,生產過程中使用亞硫酸的化合物,且不用氨的化合物;
三、氨法焦糖,生產過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不使用亞硫酸的化合物;
四、亞硫酸銨法焦糖,生產過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使用亞硫酸的化合物。
特性:
(一)普通焦糖 ,色率較低,色率強度(EBC)2萬左右,但紅色指數可達6以上,氮硫含量均較低,在75%的酒精中也能穩定,可用於在蒸餾酒中作著色劑。
(二)苛性亞硫酸鹽焦糖,苛性亞硫酸鹽焦糖的製造方法與普通焦糖相似,但必須用亞硫酸鹽作催化劑,催化劑的用量較高,亦能在酒精中穩定。
(三)氨法焦糖,生產方法基本可分為開口式常壓法及密閉式加壓法。催化劑用氫氧化胺。生產原料可用結晶葡萄糖之母液、蔗糖糖蜜、碎米等。此類焦糖主要用於醬油著色。帶正電荷,在醬油、啤酒中穩定,若生產方法適當,亦可能在醋、紅酒中穩定。
(四)亞硫酸銨法焦糖,也稱為耐酸焦糖,帶強負電荷,在酸中穩定,主要應用於飲料中作為著色劑。此類焦糖在美國市場用量較大。其製造方法必須用亞硫酸銨為催化劑,在酸性條件下催化而成。
Ⅱ 黑龍江、遼寧省、山東省有哪些玉米深加工企業
2005年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實際加工量在1300萬噸。預計2006年兩省加工量有較大增長。專其中吉林省大型玉米屬深加工項目年消耗玉米量已達850萬噸以上,較上年增長200萬噸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吉林和黑龍江已有10多家玉米年加工量在30萬噸以上的企業投產。其中中糧集團生化(肇東)事業部(前身是肇東華潤)70萬噸,青岡龍鳳100萬噸,肇東成福集團30萬噸,明水格林30萬噸,集賢豐瑞45萬噸,吉林省的長春大成公司240萬噸產能(長春60萬噸澱粉、姚家一期120萬噸澱粉糖、錦州60萬噸澱粉),公主嶺黃龍公司60萬噸,松原賽力事達30萬噸,華潤生化30萬噸,吉安生化酒精55萬噸,吉林燃料乙醇160萬噸。
據黑龍江省農委統計,目前黑龍江省已建成各類玉米加工企業1326家,年玉米加工能力1417萬噸,實際加工量在650萬噸以上,其中省級以上玉米加工龍頭企業有12家,加工能力258萬噸。
中糧目前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等地共建有生產玉米澱粉糖、乳酸/聚乳、乙二醇以及味精的8個廠,全部投產後年加工玉米能力達500多萬噸/年。
Ⅲ 玉米加工設備的三種風選法哪個好
鮮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點是它包括如下工藝步驟:a,採收鮮玉米,並進行處理;版b,採用將鮮玉米棒上的顆粒的權上半部分削下,同時進行接料收集;c,然後將青棒離位,將青棒上的剩下的顆粒的下半部分刮下,同時進行接料收集;d,將b、c步驟分別得到的材料按食品的常規工藝分別進行滅菌、包裝;也可將上述得到的產品分別進行加水、加熱製成熟玉米糊;還可將b、c步驟同時進行,得到混合型的生、熟玉米粥,另外還可將上述得到的產品分別加入調味劑、輔料、中等成分,分別製成咸鮮玉米粥或甜玉米粥,是一種易密封保存、食用場合不受限、附加值高、口味豐富、食用人群廣、保持鮮玉米口味的鮮玉米產品。
Ⅳ 玉米澱粉提取纖維素酶後剩下的下腳料叫什麼有什麼用,價值最高
玉米蛋白生產特鮮醬油的研究
玉米蛋白生產特鮮醬油,是以玉米澱粉回廠答濕法生產玉米澱粉的下腳料玉米蛋白粉為原料,採用先進的微生物發酵技術,得到的具有特殊鮮味的醬油,該醬油風味獨特,品質高,並且含有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多肽,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該項目技術先進,生產成本低,原料來源廣泛,產品附加值高。
我國玉米澱粉產量年產已達600萬噸,產生60萬噸的玉米蛋白,作為飼料應用,產值非常低,浪費了大量的蛋白資源。應用玉米蛋白生產醬油,不僅為醬油工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為農產品的深加工找到了新的思路,大大提高了玉米蛋白的附加值,同時降低了醬油生產成本,一舉兩得,不僅為企業解決了難題,而且獲得了巨大經濟效益。應用玉米蛋白生產醬油將是澱粉行業和醬油工業提高競爭力的一條捷徑,必將是中國醬油工業的發展趨勢。
Ⅳ 玉米深加工的加工行業
市領導不貪污的話,至少還能開些酒廠解決幾百萬人就業。
Ⅵ 焦糖色素如何產生
焦糖色素的是由糖類物質的非酶褐變而產生的,有兩種反應:
1.糖類在有氨基存在版的條件下發權生美拉德反應;2.在沒有氨的條件下加熱糖類物質,發生焦糖化反應而生成褐色物質。聽說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網裡面有很多關於食品安全,營養科普,保健養生的知識,建議您去看看。
Ⅶ 玉米可加工蛋白酶嗎
當然可以了,玉米主要含澱粉,蛋白酶是將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的,所以沒有影響,但是你放蛋白酶沒有什麼用處。
Ⅷ 玉米的生長、加工過程
生長:
玉米喜溫,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5~30℃。拔節期日均18℃以上。從抽雄到開花日均26~27℃。
灌漿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於16℃或高於25℃,澱粉酶活動受影響,導致子粒灌漿不良。
玉米為短日照作物,日照時數在12小時內,成熟提早。長日照則開花延遲,甚至不能結穗。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長。
玉米適宜的土壤pH為5~8,以6.5~7.0最適。耐鹽鹼能力差,特別是氯離子對玉米為害大。
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據試驗,生產100公斤玉米籽實,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鉀2.1公斤。若畝產500公斤玉米,畝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銨50公斤,過磷酸鈣31公斤,硫酸鉀13公斤。
玉米生長的三個階段,需肥數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總量的2%,穗期佔85%,粒期佔13%。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時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結合;氮肥、磷肥、鉀肥結合;農肥、化肥、生物菌肥結合。底肥要施足,這是基礎,一般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鉀肥5.5公斤做底肥。
在底肥、種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條件較差,種植晚熟品種的地塊,可在玉米6~7葉期,進行追肥,畝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厘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種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塊,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進行,方法一是前邊追肥,後邊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結合;二是用鎬刨坑,深追15厘米以上;追肥時,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結合,促進根系良好發育,一般情況下,畝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進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漿期,畝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可防禿尖、缺粒,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有機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發酵好的有機肥,做底肥,追肥用餅肥,肥效平穩而持久,效果好於化肥,而且後勁長,但追肥時,餅肥與作物幼苗保持適當距離,以免餅肥發酵時產生的熱量灼燒幼苗。
加工方式:
(1)機械粉碎:細粉碎(適用於小豬)、粗粉碎(小牛、蛋雞)、整粒(體重300kg以上大牛)。
(2)熟化:干壓片(dryrolling)、蒸汽壓片(steamflaking)、高壓蒸煮(pressurecooking)、微波處理(micronizing)、高溫爆裂(poping)、干擠壓(dryextruding)、濕擠壓(wetextruding)。熟化可使玉米澱粉發生糊化(jelatinization),提高消化率,改善適口性,並可以殺滅病原微生物,廣泛適用於幼齡動物、水產動物、肥育肉牛等,是現代飼料工業的一個發展方向。
(3)整株或整穗飼喂:玉米整株青貯,用於奶牛、肉牛和養羊業,生物學產量高,營養價值大大高於玉米秸,且加工成本低。玉米整穗飼喂用於奶牛、肉牛等反芻動物。
Ⅸ 玉米深加工都可以加工什麼產品,關於玉米的加工項目有哪些
玉米深加工產品:玉米蛋白粉、變性澱粉、玉米澱粉糖、食用酒精、燃料乙醇等等。
(1)玉米蛋白粉,一般是採用提純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異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幾種蛋白的復合加工製成的富含蛋白質的粉末,其用途是為缺乏蛋白質的人補充蛋白質,也可作為功能添加劑用於食品工業生產中。
(2)變性澱粉為改善澱粉的性能、擴大其應用范圍,利用物理、化學或酶法處理,在澱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團或改變澱粉分子大小和澱粉顆粒性質,從而改變澱粉的天然特性( 如: 糊化溫度、熱粘度及其穩定性、凍融穩定性、凝膠力、成膜性、透明性等) ,使其更適合於一定應用的要求。這種經過二次加工,改變性質的澱粉統稱為變性澱粉。
(3)玉米澱粉糖利用含澱粉的糧食、薯類等為原料,經過酸法、酸酶法或酶法製取的糖,包括麥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漿等,統稱澱粉糖。澱粉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500多年的《齊民要術》中就提到糖,而且詳細地描述了用大米製糖方法。
(4)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又稱發酵性蒸餾酒,主要是利用薯類、穀物類、糖類作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發酵等處理而得的供食品工業使用含水酒精,其風味特色分為色、香、味、體四個部分,也就是指蒸餾酒中醛、酸、酯、醇這四大主要雜質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氣體會使蒸餾酒的風味不同。
(5)燃料乙醇,一般是指體積濃度達到99.5%以上的無水乙醇。燃料乙醇是燃燒清潔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乙醇不僅是優良的燃料,它還是優良的燃油品改善劑。其優良特性表現為:乙醇是燃油的增氧劑,使汽油增加內氧,充分燃燒,達到節能和環保的目的;乙醇還可以經濟有效的降低芳烴、烯烴含量,即降低煉油廠的改造費用,達到新汽油標准。
關於玉米的加工項目:
(1)特製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較高,在貯藏過程中會因脂肪氧化作用產生不良味道。經加工而成的特製玉米粉 ,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質,粒度較細。適於與小麥麵粉摻和作各種麵食。由於富含蛋白質和較多的維生素,添加 製成的食品營養價值高,是兒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70年代以來興起而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鬆多孔、結構均勻、質地柔軟的特點,不僅 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營養價值和食品消化率。
(3)玉米片:是一種快餐食品,便於攜帶,保存時間長,既可直接食用,又可製作其他食品,還可採用不同佐料製成各種風 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湯沖泡即可食用。
(4)甜玉米:可用來充當蔬菜或鮮食,加工產品包括整穗速凍、籽粒速凍、罐頭三種。
(5)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質含量與稻米接近而低於大麥、澱粉含量與稻米接近而高於大麥,故為比較理想的啤酒生產原料 。
(9)全酶法玉米加工焦糖色素哪裡有擴展閱讀:
玉米深加工產品主要有玉米澱粉、玉米蛋白粉、變性澱粉、玉米澱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賴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飼料、纖維飼料等數千個品種,玉米深加工產品廣泛應用於紡織、汽車、食品、醫葯、材料等行業。 隨著加工層次的不斷加深,形成玉米經濟系統。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糧之一,玉米的營養成分優於稻米、薯類等,缺點是顆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隨著玉米加工工業的 發展,玉米的食用品質不斷改善。形成了種類多樣的玉米食品。玉米能有以下的加工途徑,使其變成一個新的事物,增加玉米的價值。
Ⅹ 請問怎樣用雙酶法制備玉米微孔澱粉需要具體步驟,謝謝!
酶法制備玉米微孔淀復粉新工制藝研究
微孔澱粉(M icroporous Starch)是一種新型的變性澱粉,在具有生澱粉酶活力的酶作用下,其澱粉顆粒表面能形成許多開放的、直徑1μm左右的蜂窩狀小孔,孔的容積占顆粒體積的50%左右。微孔澱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作功能性物質的吸附載體。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日本就開始了對微孔澱粉的生產技術和應用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一定進展[1~3]。近幾年,國內對玉米、大米、馬鈴薯、甘薯澱粉的微孔化技術及其功能特性也進行了初步研究[4~7]。但這些研究大多局限於單一酶作用制備微孔澱粉,而用復合酶作用制備微孔澱粉的研究在國內報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種用復合酶制備微孔澱粉的工藝技術,為微孔澱粉的工業化生產提供理論依據。1實驗材料和方法1.1材料玉米澱粉,食品級;葡萄糖澱粉酶,比活力5萬U/g;α-澱粉酶,比活力4.2萬U/g;普魯藍酶,比活力4.0萬U/g;色拉油;其他試劑均為化學純或分析純。1.2試驗方法1.2.1微孔澱粉的制備方法[7]稱取20 g玉米澱粉,置於500 m l燒杯中,加入一定pH值的醋酸鈉緩沖液200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