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工中心 » 養殖深加工歸什麼部門審批

養殖深加工歸什麼部門審批

發布時間: 2021-02-20 14:37:33

A. 開個生豬養殖場,需要去哪些政府部門辦手續

建養豬場需要抄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和環境評價。
按照《環保法》和《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建設養豬場之前,首先要到農業局畜牧部門和當地鎮政府農委進行養殖備案,然後到當地環保部門申請環境評價,接著要到農業局申請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達不到要求是不允許建場和養殖的。

B. 養魚都需要什麼手續 歸那個部門管

養魚需要在當地縣級漁業主管部門(在農業局或水務局)辦理《水域灘塗養殖許可回證》。答
辦理條件:
(一)使用非全民所有的水域、灘塗從事養殖生產;
(二)不得在全民所有的水域、灘塗中的魚、蝦、蟹、貝、藻類的自然產卵場、繁殖場、索餌場及重要的洄遊通道養殖;
(三)不得在航道、港池、錨地內從事養殖;
(四)水域權屬明確,符合水域、灘塗養殖規劃要求;
(五)養殖規模、密度符合區域養殖容量的要求;
(六)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生產的,應當符合養殖證規定用途;
(七)養殖品種和生產方式不得危害水域環境;
(八)不得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餌料、肥料;
(九)不得使用國家規定的禁用葯物;
(十)有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資金來源;
(十一)有一定的養殖技術條件;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條件。

C. 辦養殖場需要什麼樣的手續

首先是選址和土地手續。 需要在國土局和農業局備案簽訂用地協議,保險起見大規模的還要通過規劃局的選址意見,預留好發展用地,避免後期擴建時變成「違規建築」;好消息是國土資源部力挺養殖戶,制定了《全國土地分類》和《關於養殖佔地如何處理的請示》規定,把養殖用地劃歸為農業用地,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從事養殖業不再需要審批。

也就是說現在辦理養殖場,飼養欄舍和綠化隔離帶屬於農用地,不用再去辦理繁瑣的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了。要注意的是用來管理、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設施、飼料儲存間、硬化的路面屬於永久性建築物,還是需要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的。禁養區之內就別想再搞成規模的養殖了,現在建成的手續齊全的都要搬遷,還是去偏遠地區發展吧,四川、貴州、雲南,、東北三省、內蒙古是不錯的選擇。

D. 開辦一個養雞廠需要什麼證件呢

普通的養雞場是無需要辦理證件,如涉及到珍禽,需要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如果是大規模的養殖場,到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申請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馴養繁殖許可證:

辦理程序

(一)申請單位(個人)備齊上述材料,向所在地的市(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二)申報材料經市(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簽署意見後,向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林業廳窗口申報;

(三)馴養繁殖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經省林業廳審核簽署意見後,報國家林業局批准並核發馴養繁殖許可證;馴養繁殖國家二級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經省林業廳批准,到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銀行收費窗口繳納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工本費;

(四)申請人持交費憑據在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林業廳窗口領取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五條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選址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動物屠宰加工場所、動物和動物產品集貿市場500米以上;距離種畜禽場1000米以上;距離動物診療場所200米以上;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之間距離不少於500米;

(二)距離動物隔離場所、無害化處理場所3000米以上;

(三)距離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區域及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500米以上。

第六條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布局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場區周圍建有圍牆;

(二)場區出入口處設置與門同寬,長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三)生產區與生活辦公區分開,並有隔離設施;

(四)生產區入口處設置更衣消毒室,各養殖棟捨出入口設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墊;

(五)生產區內清潔道、污染道分設;

(六)生產區內各養殖棟舍之間距離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離設施。

禽類飼養場、養殖小區內的孵化間與養殖區之間應當設置隔離設施,並配備種蛋熏蒸消毒設施,孵化間的流程應當單向,不得交叉或者迴流。

第七條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應當具有下列設施設備

(一)場區入口處配置消毒設備;

(二)生產區有良好的採光、通風設施設備;

(三)圈舍地面和牆壁選用適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

(四)配備疫苗冷凍(冷藏)設備、消毒和診療等防疫設備的獸醫室,或者有獸醫機構為其提供相應服務;

(五)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無害化處理、污水污物處理設施設備;

(六)有相對獨立的引入動物隔離舍和患病動物隔離舍。

第八條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應當有與其養殖規模相適應的執業獸醫或者鄉村獸醫。

患有相關人畜共患傳染病的人員不得從事動物飼養工作。

第九條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應當按規定建立免疫、用葯、檢疫申報、疫情報告、消毒、無害化處理、畜禽標識等制度及養殖檔案。

(4)養殖深加工歸什麼部門審批擴展閱讀:

預防雞生病的方法:

1、飼養前期

肉雞1~10日齡,主要控制沙門氏菌病和大腸桿菌病。要求從正規的、條件好的孵化場進雛。改善育雛條件,採用暖風爐取暖,減少粉塵污染,保持適宜的溫濕度,避免溫度忽高忽低,以防雛雞感冒,用葯預防要及時,選葯要恰當。

同時,喂一些扶壯的營養添加劑,如葡萄糖、電解多維、育雛寶等,以提高雛雞抗病力,一般用葯3~5天即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2、飼養中期

肉雞20~40日齡,主要控制球蟲病、支原體病和大腸桿菌病,同時密切注意法氏囊病。改善雞舍條件,加大通風量(以保證溫度為前提),控制溫度,保持墊料乾燥,經常對環境、雞群消毒。

免疫、分群時,應事先喂一些抗應激、增強免疫力的葯物,並盡量安排在夜間進行,以減少應激。預防球蟲病,應選擇幾種作用方式不同的葯物交替使用。有條件的採取網上平養,使雞與糞便分離,減少感染機會。

防治大腸桿菌病,要選擇敏感度高的葯物,劑量要准,療程要足。避免試探性用葯,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期。

使用新城疫、支氣管炎活苗對雞呼吸道影響較大,免疫後應馬上用一次防支原體病的葯物。法氏囊活苗對腸道有影響,易誘發大腸桿菌病,免疫後要用一次修復腸道的葯物。

3、飼養後期

肉雞45日齡至出欄,主要控制大腸桿菌病、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改善雞舍環境,加強通風。勤消毒,交替使用2~3種消毒葯,但免疫前後2天不能進行環境消毒。

做好前中期的新城疫免疫工作,程序合理,方法得當,免疫確實。此時預防用葯,要聯合使用抗菌素和抗病毒葯,並注意停葯期。適當增喂益生素,調整消化道環境,恢復菌群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力。

E. 養牛都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在哪個單位辦理

選擇養牛後場建立的位置,還要到當地土地管理局申請建立才能建立,不能自己擅自版建立,現在國內權違規私自建立牛場撤除力度及打擊力度非常大。

選擇牛場的位置,一定要經過反復思索好後期的數量擴展之後,才可以擴建。

養牛場建立後,設計養牛場建立圖,選擇好適合本地的牛舍建立類型,才能施工建立,然後全場消毒,選擇合適的出賣肉牛犢的養牛場,引進肉牛犢。

另外需要等到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審批下來以後,再去本地的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

等本地畜牧局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和工商營業照全部審批下來之後,養牛場才能正式動工建立,注意,在你所辦理的合格證件中請盡可能的擴大經營范圍:比喻養羊,養牛,運輸,繁育、銷售等。有了這些你才可以賺到錢!

其實搞養牛場的話,包括的范圍不僅僅只有這么多,詳細流程是根據每個地域性來決定的,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在這里我再說一下很重要的一點,牛場建立之前一定要咨詢好本地土地管理局或者當地政府,跟他們打好招呼。

問問當地的部門領導,是不是當地是否允許建立養牛場,假如不允許,你擅自行動,或者強行建立,到時候牛場是建好了,接二連三的麻煩你就知道厲害了,到時候不僅僅要撤除你的養牛場,搞不定還要罰款,得失相當!

F. 辦養牛場需要哪些手續

一般個體農戶家庭養牛可以不用辦理任何手續,但是養牛規模較大或需要新建養牛場的情況下,便需要辦理以下幾項手續:

1、養殖用地不用審批。以往建設養殖場必須到土地管理部門申請養殖用地許可證,根據相關規定2017年1月1日起養殖用地便不用審批了,但卻有幾個條件,首先不能基本農田保護區建設,只能將養殖場建在非基本保護農田;第二不能破壞土地耕作層,即以後恢復後可以正常種植;第三規定禁養區內不能建設養殖場,同時還要遠離村莊、河流及飲用水源等(最少500米以上);第四養殖場必須達到環評要求,並且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2、環評合格證。這兩年對環保要求較為嚴格,養殖場同樣不能例外,必須取得《環評合格證》才可以。只要養殖場符合環評要求的情況下,到當地環保部門進行申請即可。

3、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養殖場符合動物疫情防疫、控制及撲殺等條件的情況下,到當地畜牧部門進行申請即可。

4、營業執照。個體農戶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可以辦理個體工商或家庭農場的營養執照,養殖規模較大的情況下可以辦理企業的營業執照,另外5戶及以上的養殖戶聯合在一起還可以辦理農民專業合作社。

至於牛犢價格可以說任何地方都不便宜,現在信息靈通、交通方便,其價格地區差異較小,因此應盡量在當地購買牛犢。當地若沒有優質牛犢的情況下再考慮到外地引種,西門塔爾牛可以到內蒙、吉林、河北、山東及江西等地引種,夏洛萊牛可以到遼寧、河南等地引種。

G. 在自家地里建養殖場政府同意嗎需要辦什麼手續

可以在自家地里建養殖場,但是要提出申請經過政府同意。

自家地里建設養殖場,需要先提出申請,得到國土部門許可就行,否則可能被查處罰款。在自家地里建養殖場辦理手續如下:

1、與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土地租用協議或意向協議。視養殖場項目大小需向當地發改部門申請立項,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

2、在當地農業(畜牧)部門辦理相關生產手續。

3、在當地環境部門辦理環評手續,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

4、辦理相關立項手續後到當地國土部門辦理設施農用地使用手續,簽訂或繳納土地復墾費用。

(7)養殖深加工歸什麼部門審批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條規定,國有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

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H. 搞養殖需要什麼手續

首先是選址和土地手續。 需要在國土局和農業局備案簽訂用地協議,保險起見大規模的還要通過規劃局的選址意見,預留好發展用地,避免後期擴建時變成「違規建築」;好消息是國土資源部力挺養殖戶,制定了《全國土地分類》和《關於養殖佔地如何處理的請示》規定,把養殖用地劃歸為農業用地,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從事養殖業不再需要審批。
也就是說現在辦理養殖場,飼養欄舍和綠化隔離帶屬於農用地,不用再去辦理繁瑣的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了。要注意的是用來管理、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設施、飼料儲存間、硬化的路面屬於永久性建築物,還是需要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的。禁養區之內就別想再搞成規模的養殖了,現在建成的手續齊全的都要搬遷,還是去偏遠地區發展吧,四川、貴州、雲南,、東北三省、內蒙古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土地手續之外還要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沒有這個證件是不能從事養殖業的。 今後還會需要養殖場內有具備執業獸醫資格證等國家認定的畜牧類技術職稱的人員才可以 ,可以是老闆,也可以外聘,有就行。
環評手續很重要,要通過環保局的審批拿到環境影響審批意見和排污許可證,環評通不過以後會很麻煩,可能會被禁養,養殖場被拆除的情況都會發生。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審批下來後可以去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了,當然還要到畜牧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的。
國家近年對三農問題非常關注,不少地區還可以立項備案,立項成功是有補貼的。
拓展資料:
1. 選址和土地手續
需要在國土局和農業局備案簽訂用地協議,保險起見大規模的還要通過規劃局的選址意見,預留好發展用地,避免後期擴建時變成「違規建築」。
好消息是國土資源部力挺養殖戶,制定了《全國土地分類》和《關於養殖佔地如何處理的請示》規定,把養殖用地劃歸為農業用地,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從事養殖業不再需要審批。
也就是說現在辦理養殖場,飼養欄舍和綠化隔離帶屬於農用地,不用再去辦理繁瑣的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了。
要注意的是用來管理、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設施、飼料儲存間、硬化的路面屬於永久性建築物,還是需要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的。
2. 注意是否禁養區
禁養區之內就別想再搞成規模的養殖了,現在建成的手續齊全的都要搬遷,還是去偏遠地區發展吧,四川、貴州、雲南、東北三省、內蒙古是不錯的選擇。
3. 動物防疫證明
除了土地手續之外還要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沒有這個證件是不能從事養殖業的。
今後還會需要養殖場內有具備執業獸醫資格證等國家認定的畜牧類技術職稱的人員才可以,可以是老闆,也可以外聘,有就行。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

4. 環評手續

環評手續很重要,要通過環保局的審批拿到環境影響審批意見和排污許可證,環評通不過以後會很麻煩,可能會被禁養,養殖場被拆除的情況都會發生。

5. 營業執照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審批下來後可以去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了,當然還要到畜牧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的。

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需要提供材料:1、需要名稱字型大小的,到當地工商所申請名稱預先核准登記(攜帶本人身份證);2、設立申請書,(到當地工商所領取);3、經營者身份證明;4、經營場所證明。

I. 水產養殖證件手續應在哪個部門辦理

水產養殖證件手續應去漁業行政部門辦理。
養殖證是國家對水產養殖海域和內陸水域實行養殖證制度。利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取得養殖證。
辦理條件:
1、國家對水產養殖海域和內陸水域實行養殖證制度。利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取得養殖證。
⑴全民所有的海域和內陸水域依照《漁業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確定海域和內陸水域養殖使用權;
⑵集體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海域和內陸水域,依照《漁業法》、《土地管理法》和有關土地承包經營的規定,確定海域和內陸水域養殖承包經營權;
2、對已養海域和內陸水域,符合養殖規劃並持有養殖證的,可簡化審核程序予以換證。尚未領取養殖證應盡快審核補發。
不符合養殖規劃但已持有養殖證的,限期予以調整。無證使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應當進行登記,限期拆除養殖設施。
3、使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申報材料:
一養殖申請表;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或單位證明。
單位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資金來源證明材料;
2、養殖技術條件說明;
3、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
申請使用集體所有的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時,除提供上述材料外,還應提供有效的海域和內陸水域承包經營合同。
申報流程:
一申請。單位和個人使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應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單位還應提交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資信證明材料、養殖技術條件說明等。
二審核。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認真審查申請材料,並會同有關單位人員進行現場勘驗,確認標界,核實有關情況。
三批准。經審核,對符合規定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報請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批准,頒發養殖證。
四集體所有或全民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海域和內陸水域,承包人按規定簽定承包合同後,到所轄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進行注冊登記,領取養殖證。
五登記造冊、公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已頒發的養殖證應登記造冊,頒證海域和內陸水域要作圖標志,及時向社會公告。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