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d玻璃如何加工
Ⅰ 鋼化玻璃怎樣加工的
鋼化抄玻璃是普通玻璃:切割===磨邊==開孔==清洗==進鋼化爐均勻加熱到接近軟化點(700左右)==均勻快速冷卻 通過以上工藝 在冷卻的起始階段有異個叫「急冷風」就是所謂的鋼化過程 是玻璃內部的壓應力大大增強 因為和貼淬火成鋼的過程一樣加上鋼化玻璃的強度是普通玻璃強度的3-5倍所以得名鋼化玻璃
Ⅱ 玻璃是如何製作的
1、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專原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屬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2、配合料制備。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1550~1600度)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無氣泡,並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
4、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製品,如平板、各種器皿等。
5、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2)25d玻璃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玻璃主要成份是石英砂, 其製造過程是石英砂配合其他化學原料在高溫(攝氏1300度)燒制後冷卻而成的結晶體,具有質硬、抗磨損,高透光率及抗腐特性,其用途廣泛、歷史悠久.
現時製造玻璃之技術一日千里,其用途日益增加,由鍾表、器皿、門窗、燈飾以及高科技如電子部件及太空科技等,都不可缺少玻璃. 我們日常接觸較多的莫如平板玻璃,厚的用於門窗,薄的用於鍾表及醫學化驗用途上,其製造方法是將溶爐中的玻璃溶漿用水平或牽引方法(又稱浮法)及用垂直式牽引方法製成.溶漿經牽引出溶爐後亦同時作有系統的冷卻,冷卻完成後便成平板玻璃。
Ⅲ 玻璃的製作工藝流程
玻璃的生產工藝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別介紹如下:
1. 配料,按照設計好的料方單,將各種原料稱量後在一混料機內混合均勻。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鹼、硼酸等。
2. 熔制,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窯內進行。熔窯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坩堝窯,玻璃料盛在坩堝內,在坩堝外面加熱。
3. 成形,是將熔制好的玻璃液轉變成具有固定形狀的固體製品。成形必須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才能進行,這是一個冷卻過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態轉變為可塑態,再轉變成脆性固態。成形方法可分為人工成形和機械成形兩大類——
A. 人工成形。又有——
(1)吹制,用一根鎳鉻合金吹管,挑一團玻璃在模具中邊轉邊吹。主要用來成形玻璃泡、瓶、球等。
(2)拉制,在吹成小泡後,另一工人用頂盤粘住,二人邊吹邊拉主要用來製造玻璃管或棒。
(3)壓制,挑一團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壓。主要用來成形杯、盤等。
(4)自由成形,挑料後用鉗子、剪刀、鑷子等工具直接製成工藝品。
B. 機械成形。因為人工成形勞動強度大,溫度高,條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機械成形所取代。機械成形除了壓制、吹制、拉制外,還有——
(1)壓延法,用來生產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夾金屬絲玻璃等。
(2)澆鑄法,生產光學玻璃。
(3)離心澆鑄法,用於製造大直徑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應鍋。這是將玻璃熔體注入高速旋轉的模子中,由於離心力使玻璃緊貼到模子壁上,旋轉繼續進行直到玻璃硬化為止。
(4)燒結法,用於生產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發泡劑,在有蓋的金屬模具中加熱,玻璃在加熱過程中形成很多閉口氣泡這是一種很好的絕熱、隔音材料。
4. 退火。玻璃在成形過成中經受了激烈的溫度變化和形狀變化,這種變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熱應力。這種熱應力會降低玻璃製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如果直接冷卻,很可能在冷卻過程中或以後的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自行破裂。
(3)25d玻璃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注意:
為了消除冷爆現象,玻璃製品在成形後必須進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保溫或緩慢降溫一段時間以消除或減少玻璃中熱應力到允許值。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
Ⅳ 鋼化玻璃的加工流程(工廠實用)
鋼化玻璃加工流程抄:原片(普通玻璃)
2:切割(把原片切成理想尺寸)
3:磨邊+清洗(把玻璃的4條邊磨了,把玻璃清洗干凈)
4:鋼化 (就是在鋼化爐中加熱後,急冷.)
5:包裝
Ⅳ 玻璃怎麼切割加工
首先鋼化玻璃它是不能用任何工具進行切割的。因為鋼化玻璃它是一種預應力玻回璃為了提高玻璃的答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者物理的方法然後在玻璃的表面形成壓應力。如果想要切割鋼化玻璃的話,只有回爐然後加熱到600度以上消除應力後,可以變為玻璃後可進行切割。
Ⅵ 如何製造玻璃
製作玻璃的方法如下:
使用火爐或窯
一.准備硅砂
此過程被稱為退火,去除在冷卻過程中在玻璃上形成的任何應力點。沒有經過退火的玻璃明顯較為脆弱。一旦完成此過程,玻璃隨後可鍍膜、夾層或其它改善強度和耐久性的處理。
1.退火的精確溫度不一,取決於玻璃的准確成分,低可到399攝氏度(750華氏度),高可達538攝氏度(1000華氏度)。
玻璃冷卻的速度也不同,通常較大片玻璃的冷卻速度必須比較小的玻璃慢一些。在開始退火前先調查好正確的退火方法。
2.另一個相關的過程就是回火,經過磨光的成型玻璃被放入烤爐加熱到至少600攝氏度(1112華氏度),然後在高壓下用空氣讓其急速冷卻(淬火)。
退火玻璃在6000 psi(421.94 kg/cm2)的壓力下會變成碎片,而回火玻璃則在不少過10000 psi(703.23 kg/cm2)的壓力下才會變成碎片,通常為大約24000 psi (1687.76 kg/cm2)。
(6)25d玻璃如何加工擴展閱讀
玻璃搬運注意事項:
1.在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一定要注意固定和加軟護墊。一般建議採用豎立的方法運輸。車輛也應該注意保持穩定、慢速。
2.玻璃安裝的另一面是封閉的話,要注意在安裝前清潔好表面。建議使用專用的玻璃清潔劑,並且要待其干透後證實沒有污痕後方可安裝,安裝時建議使用干凈的建築手套。
3.玻璃的安裝,要使用硅酮密封膠進行固定,在窗戶等安裝中,還需要與橡膠密封條等配合使用。
4.在施工完畢後,要注意加貼防撞警告標志,一般可以用不幹貼、彩色電工膠布等予以提示。
5.請勿用尖銳物品碰撞。
Ⅶ 玻璃是怎麼加工出來的
玻璃生產工藝步驟:
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配合料制備。
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1550~1600度)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無氣泡,並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
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製品,如平板、各種器皿等。
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玻璃是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是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鹼、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路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而不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玻璃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特殊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Ⅷ 玻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玻璃的材料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基本原料、助熔劑和著色劑,另外還包括脫色劑、版澄清劑和乳蝕權劑。玻璃製作的基本原料二氧化硅是玻璃製作的最主要的原料。
工藝過程:
1、原料破碎:將上述原料破碎成粉;
2、稱量:按計劃配料單稱取一定量的各種粉料;
3、混合:將稱好的粉料混合、攪拌成配合料(有色玻璃同時加入著色劑);
4、熔化:將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窯,在1700度下熔化成玻璃液;
5、成型:將玻璃液送入錫槽(浮法)、平拉機(格法)、壓延機(壓延法,加進金屬絲即為夾絲玻璃),成型為平板玻璃。
Ⅸ 如何對玻璃進行拋光加工
玻璃拋光步驟:
第一步、玻璃表面清潔及玻璃拋光前的准備工作
1、 先將要修復的玻璃邊緣周圍用膠帶圍住,以免玻璃拋光時弄臟周圍環境。
2、 認真清潔玻璃以及玻璃拋光砂紙的表面, 不能有任何灰塵、沙子等附著。
3、 在玻璃拋光前,先用記號筆在玻璃背後圈出要拋光修復的部位,避免挪位造成拋光面積過大。
第二步、用P120#、P240#、P400#、P600#的玻璃砂紙消除玻璃劃痕
1、注意這里的砂紙型號與日常的手拋砂紙型號標注是不同的,不能和日常使用砂紙混同使用。
2、將拋光原液根據需要倒出少許,以1:1比例加水稀釋,最多不得超過1:5,專用於砂紙拋光使用。
3、劃痕拋光處一定要保證拋光液充足,任何時候砂紙不能直接在玻璃表面干磨。
A.較深劃痕(手摸感覺明顯):P120#玻璃砂紙初磨---再用P240#打磨平整---用P600#砂紙再拋磨一遍,使表面達到最後拋光要求,也可省略此項直接進入第三步。
B.輕微劃痕(手摸無感覺但有白印痕):P400#玻璃砂紙初磨---用P600#砂紙再拋磨一遍,使表面達到最後拋光要求,也可省略此項直接進入第三步。
第三步、換加拋光原液使用專用拋光輪拋光還原玻璃透亮
1、將玻璃擦乾凈觀察砂紙打磨范圍,塗上拋光原液利用專用拋光輪(使用適當壓力,拋光機托盤與玻璃表面應持平)拋光。如無拋光機可用手工拋光片拋光,注意此時移動速度不要過快,細細打磨,保證效果。
2、如光澤欠佳, 則重復上述步驟
注意事項:深度超過100微米深劃痕,雖然也能拋光去除,但經拋光後會影響玻璃的安全性能,特別是汽車前風擋玻璃表面超過100微米深劃痕不適合進行拋光處理。
簡單總結為:先用砂紙濕磨逐步除痕,再用拋光片加拋光液拋光透亮
玻璃拋光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玻璃精磨完畢之後,隨即在加工工件上進行拋光,可以使玻璃表面變成透明,拋光加工的時候,玻璃的表面需要加拋光粉,拋光加工與研磨加工同樣也是利用研磨機進行,所以研磨加工的所有調修正效果以及規則都使用與拋光加工。
研磨加工完畢之後,需要使用溫水沖洗加工工件,以有效地清除黏附的剛石粉,然後將加工工件在平面拋光機中准備拋光,拋光碟凹面必須與玻璃的面形狀配合,能立即均勻的摩擦是玻璃鏡面光亮。
一般都會在旁邊准備溫水,先將拋光碟浸入溫水桶中使表面層變軟,然後將置於加工工件上,使其與玻璃相配合,然後開動研磨機。
拋光必須對研磨工件的形狀,表面光度等加工情形確切的了解,拋光至5分鍾需要將加工,停下進行檢查,看看中央邊緣位置的光度差別,以確定拋光加工是否正確,在工件進行拋光的時候,不可以加太多拋光粉,否則會使得拋光劑起到滑動的作用,反而沒有拋光的作用,拋光劑可以使用機器自動裝置進行添加,其量需有拋光工憑著檢驗進行界定,由於工件表面拋光的程度的不同,是可以判定拋光劑種類是否使用的正確。
拋光加工是不會影響工件的最終的厚度的,正常的拋光加工最多會是工件檢減小0.03mm厚度,而這個值是在公差所允許的范圍內。
在進行拋光時間過半之後,再對工件進行檢查,看其公差是否是達到了規定的范圍,此項檢查關系非常大,如果是不合乎要求需要及時做拋光修正,拋光之後的修正與磨盤的修正原則有著非常重大關系。
在工件平面加工的時候,檢驗玻璃的表面是否符合要求,最好是在燈光下進行檢查,然後將加工工件進行清洗干凈,最後玻璃上會塗上防護膠以用於保護玻璃的透鏡效果。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
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塗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