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吊墜如何加工
1. 青魚石的如何打磨青魚石——以砂紙為例
可以選用目-400目的砂紙,將青魚石表面的雜志、裂紋去除干凈,並將青魚石的外形打磨規整。打磨過程中要注意摩擦產熱的問題,摩擦過熱可能會使青魚石產生新的細裂。
如果選用水砂進行打磨,切勿將青魚石浸泡水中。青魚石具有一定吸水性,吸水膨脹後的青魚石在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裂紋。所以,這里以蘸取少量水打磨為宜,打磨完即刻擦乾。
2. 青魚石如何用砂紙打磨
可以選用180目-400目的砂紙,將青魚石表面的雜志、裂紋去除干凈,並將青魚石的外形打磨規整。打磨過程中要注意摩擦產熱的問題,摩擦過熱可能會使青魚石產生新的細裂。
如果選用水砂進行打磨,切勿將青魚石浸泡水中。青魚石具有一定吸水性,吸水膨脹後的青魚石在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裂紋。所以,這里以蘸取少量水打磨為宜,打磨完即刻擦乾。
3. 青魚石的如何摘取青魚石
青魚石位於青魚咽喉部位牙齒上方的枕骨上,檢索該部位明顯可見環鑲於上顎但回相對獨立、答不相聯於其它魚骨的心型異物。一般肉眼即可見其與其它骨頭的明顯差異,發現即設法取下。
取石過程:
准備工具,一把剪子,一把勺子,將青魚頭,沿胸鰭大關節處切下。
用剪子將青魚胸鰭大關節剪開,用剪子可以確保不傷及青魚石。
將剪開的胸鰭大關節掰開,這樣就已經可以看到魚枕骨上部的青魚石了。
用勺子將青魚石從魚枕骨上面撬下。這步其實是最關鍵的一步,新鮮的青魚石硬度比較低,撬取不得當容易傷及青魚石,形成裂紋劃痕,所以找到合適的工具非常關鍵。不銹鋼勺子的弧度正好貼合青魚石的弧度,這樣可以非常巧妙地將青魚石撬下,而不傷及青魚石,比用小刀,剪刀之類的工具撬取合適很多。
4. 青魚石取下後怎麼處理,那位大哥知道什麼加工靑魚石嗎
橄欖油浸泡三天,然後自然陰干,然後再用砂紙逐目打磨,一直到7000目,中間不要跳號
5. 怎樣做青魚
青魚中除含有19.5%蛋白質、5.2%脂肪外,還有鈣、磷、鐵、B1、B2和微量元素鋅,成人每日需鋅12-16克,青少年時期的需要量則相應增多。鋅是酶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性腺、胰腺及腦下垂與之密切相關。人體鋅的含量僅佔十萬分之三,但一旦出現不足,往往會使嗅覺減低、精神萎靡、「智商(I.Q)(衡量智力的一種指數)」減低。此外,還會出現生長高度不足、創傷難以癒合等病變。
國外的研究,使我們對古書上據說:「補中安腎」(《食經》)、「益心力」(《食療本草》)、「惟青魚為最美,補胃醒脾,溫運化食」(《隨息居飲食譜》)、「益智強思」(《金峨山房葯錄》),更覺可信了。
●青魚頭尾:魚頭一斬二片,每片各斬5塊(腦殼1塊、下腳2塊、下扒1塊)、魚尾(甩水)斬成0.6 ̄0.7厘米厚的長條5 ̄6條,油鍋燒至七成熱,投入蔥結爆香,推入頭尾晃鍋略煎;灑入黃酒蓋燜,加入白湯、米酒燒滾,改用中火,或小火燜熟,以魚頭上的皮起胖為度;接著再用旺火滾晃,淋入濕澱粉,著成薄芡,淋入豬油適量,使之均勻,放入青大蒜,出鍋裝盆。紅燒甩水、下扒、肚腩的烹調方法基本與此相同。
●紅燒托卷:青魚腸子富有不飽和脂肪酸,它是腦細胞的基質(約含60%),是智慧頭腦的基石,又能降低膽固醇和腦溢血的發病率,因此,是一味老少咸宜的妙食,其做法是去除苦膽,取出完整的魚腸,順著長度剖開,放入水中撕掉腸衣洗凈,瀝干,剪成3厘米長短,將腸段放入容器,加鹽、醋反復攪拌洗凈,置入沸砂鍋中滾燙脆熟,撈出,再用熱油鍋,添入豬油,爆香蔥結;然後推入魚腸,灑入黃酒略燜,再用旺火,滾灑少量澱粉,拌勻,再加少量豬油,略拌,撈出蔥結,加入青蒜即成。
●炒青魚片:《調鼎集》的炒青魚片,不用豬油,別具清雅之味:用醬油腌漬清魚片,加豆粉、蛋清,起油鍋爆炒,加入冬筍、香蕈或芹菜梗等炒,再加蔥、椒即成。
●熏魚:青魚中段,每6 ̄7厘米斜剖1塊,加醬油、黃酒拌勻,將魚塊散放入燒熱的油鍋中,反復炸至金黃色,外表鬆脆後撈出;在炸魚的同時,另用油滾熱鍋,投入蔥結、姜和茴香,炸出香味,加白湯、醬油、白糖、黃酒、味精,滾至鹵濃肥醇後,倒入盤中,乘熱放入炸好魚塊,翻滾均勻,切塊。有人說「青魚三獻,美壓百珍」,其實還可以續上八字:「強身防病,益智添神」!
營養分析
[編輯本段]
1.青魚中除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外,還含豐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2.魚肉中富含核酸,這是人體細胞所必須的物質,核酸食品可延緩衰老,輔助疾病的治療。
適宜人群
[編輯本段]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各類水腫、肝炎、腎炎、腳氣腳弱之人食用; 適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者食用。
2. 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食物相剋
[編輯本段]
青魚忌與李子同食;青魚忌用牛、羊油煎炸;不可與荊芥、白術、蒼術同食。
烹飪指導
[編輯本段]
1. 青魚可紅燒、干燒、清燉、糖醋或切段熏制,也可加工成條、片、塊製作各種菜餚;
2. 收拾青魚的竅門:右手握刀,左手按住魚的頭部,刀從尾部向頭部用力颳去鱗片,然後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將魚鰓挖出,用剪刀從青魚的口部至臍眼處剖開腹部,挖出內臟,用水沖洗干凈,腹部的黑膜用刀刮一刮,再沖洗干凈。
食療作用
[編輯本段]
青魚肉性平、味甘,歸脾、胃經;
具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胃、化濕、祛風、利水之功效,還可防妊娠水腫。
6. 青魚要怎麼做
下面有幾種做法,你看看哪種更適合你的口味。
1、火夾糟青魚
原料:青魚中段(1段,600克)、火腿(45克)、香糟(160克)、整蔥(2根)、薑片(3片)、黃酒(75克)、鹽(20克)、味精(少許)
做法:
1.用整青魚一條殺好,理凈,洗清,一切兩開,留600克重的中段一段,正面用斜刀均勻地披成10條左右的斜縫,每條斜縫不能披穿,再抹上鹽放著腌半小時。
2.另用香糟和酒拌和,將魚放入糟約三小時左右,使它入味。然後取出,用冷水稍洗一下。
3.將火腿片成10片2寸長的薄片,在魚上披好的每條斜縫內嵌1片,放在長盤內,加蔥、姜、鹽和味精,上籠蒸約十至十五分鍾,取去蔥、姜。如喜吃蔥、姜,可在上面另行放上少許蔥絲和姜絲,再澆上少許熟豬油即好。
2、燴青魚鮮肚
原料:魚肚500克、冬筍50克、火腿50克、香菇(鮮)50克、味精2克、姜10克、胡椒粉1克、澱粉(蠶豆)15克、豬油(煉制)50克、黃酒50克、鹽7克、小蔥10克、香菜5克、雞油25克。
做法:
1. 冬筍去老皮,洗凈,煮熟,切片;火腿切片;香菇去蒂,洗凈,切片;姜洗凈,切片;蔥洗凈,切段;香菜擇洗干凈。
2. 將鮮魚肚(青魚鮮肚)分離成外肚和內肚。
3. 外肚用沸水燙至色白有光時撈出,入清水漂清。
4. 內肚入湯鍋內煨煮至軟綿撈出,入清水漂清。
5. 將加工過的魚肚改刀切成棱形塊,待用。
6. 將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熟豬油,投入薑片、蔥段煸出香味。
7. 下筍片、香菇片、熟火腿片,略煸炒。
8. 放入魚肚,加入黃酒、雞清湯250克、精鹽、味精,煮燒。
9. 燒沸後用水澱粉勾稀芡,淋上熟雞油裝盤。
10. 撒上胡椒粉(白鬍椒粉),放上香菜葉即成。
3、糟青魚干
原料:青魚7500克,江米酒100克,白砂糖300克,黃酒500克,鹽130克。
做法:
1. 將青魚平放案頭,不去魚鱗,用刀從尾部沿著脊背至頭部,劈開頭顱,剖成魚腹相連的兩邊,挖去內臟和鰓,斬掉牙齒,刮凈腹內黑膜,用干布揩凈腹腔;
2. 將鹽和硝4克拌勻,擦遍魚的全身,背脊骨處要多擦幾遍;
3. 在背部肉厚處用竹扦扎幾個孔,以便將鹽硝塞入,防止霉變;
4. 再放入缸內,魚鱗朝下,上面用大石塊壓住,過7 天後取出;
5. 用清水洗凈,在日光下曬10天左右,然後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一個月左右;
6. 將魚干切成10厘米長、35厘米寬的小塊,裝入小瓦壇;
7. 將酒釀、白糖、黃酒、糟燒酒調製成汁,倒入瓦壇浸沒魚塊;
8. 用兩片毛竹交叉壓住魚干,然後用粘土密封壇口,放置陰涼處糟腌4 個月;
9. 食前將魚干放入碗內,加原鹵汁、白糖、黃酒至浸沒魚肉,加蓋;
10. 上籠用旺火蒸約1 小時,至魚肉呈鮮紅色即可;
11. 上桌前改刀裝盤,澆以蒸制時的原汁即可。
7. 農村常見的「青魚石」有哪些用途,取出青魚石後怎麼處理
今天我們來聊聊青魚石。聊聊農村常見的“青魚石”的用途,取出青魚石處理方式。
青魚石和木魚石只是一字之差,它們有什麼區別呢?木魚石是一種天然中空的石頭,敲擊的時候像和尚木魚發出的聲音,所以得名木魚石,可以製成茶具等用品,和魚半點關系沒有,青魚石呢?卻是和石頭沒有關系,它是青魚枕骨下方咽喉部位的角質增生,用來輔助青魚壓碎螺螄、蚌、蝦之類生物的殼,所以比較堅硬。
青魚又名螺螄青,從名字可以看出它的食性是比較單一的,算是個專情的魚吧哈哈,既然能為了吃螺螄進化出了青魚石這種專用工具,那肯定屬於肉食魚類了,所以青魚雖然是淡水魚,但是大的青魚體型能長到200斤左右,長度在2米左右,算是比較大的淡水魚類了。
大的青魚石可以製成珠子、手鏈,小一點的可以做成配飾或是吊墜,因為其他的魚類很少有這種角質增生的出現,所以青魚石還是比較珍貴的,在取出青魚石的時候要比較小心,盡量不要用銳器劃到,畢竟劃傷了可能會影響打磨時的整體效果。
青魚石硬如石、脆似玉
青魚石經常接觸螺螄的一面呢,通常會根據魚齡的不同有不同的老化程度,魚齡越大,老化的程度可能越大,有時候在取青魚石的時候還能發現嵌在裡面殘留的螺螄殼,有時還會有較重的腥臭味,所以在打磨前最好好好清理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打磨時腥臭味更加嚴重。當然,打磨好的成品是不會有異味的。
青魚石還有一種比較有趣的作用,就是給小孩子壓驚,我國有的地方有這種風俗,用青魚石製成吊墜,佩戴於小孩的胸口或是手腕,有辟邪壓驚之效,當然,是真是假沒有科學具體去驗證,但是這種說法可是存在至今的。
牛、羊頭上的犄角可以玩,山龜、玳瑁背上的甲片可以玩,駱駝、羚羊身上的骨頭可以玩,大象、鯊魚嘴裡的牙齒可以玩.....
魚身上也有能盤玩的東西——那就是青魚石。
8. 青魚石應該如何保養避免開裂 自己打磨的一塊,准備當吊墜
平時佩戴需注意干濕度變化,防止風吹日曬雨淋,嚴防空調暖氣直吹,忌水喜油,否則回表面易產生崩裂。
可放答置在密實袋或者首飾盒中保存,並稍潤油脂保養。推薦使用凡士林、嬰兒油等礦物油類,不要使用食用油,食用油類容易發霉滋生細菌。
另外,青魚石硬度在摩氏3左右,干透的青魚石手指甲難以劃動,帶韌性,切忌與金屬等堅硬物剮蹭,否則易產生劃痕。
牙角一類的有機物文玩通常會出現老化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包漿,主要是氧化和干濕度變化所致,一般幾年到幾十年不等,視具體保存條件而定。青魚石老化包漿後效果如同老琥珀開片的效果,為蜻蜓翅紋,亦富有美感。
9. 如何做青魚
青魚中除含有19.5%蛋白質、5.2%脂肪外,還有鈣、磷、鐵、B1、B2和微量元素鋅,成人每日需鋅12-16克,青少年時期的需要量則相應增多。鋅是酶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性腺、胰腺及腦下垂與之密切相關。人體鋅的含量僅佔十萬分之三,但一旦出現不足,往往會使嗅覺減低、精神萎靡、「智商(I.Q)(衡量智力的一種指數)」減低。此外,還會出現生長高度不足、創傷難以癒合等病變。
國外的研究,使我們對古書上據說:「補中安腎」(《食經》)、「益心力」(《食療本草》)、「惟青魚為最美,補胃醒脾,溫運化食」(《隨息居飲食譜》)、「益智強思」(《金峨山房葯錄》),更覺可信了。
●青魚頭尾:魚頭一斬二片,每片各斬5塊(腦殼1塊、下腳2塊、下扒1塊)、魚尾(甩水)斬成0.6 ̄0.7厘米厚的長條5 ̄6條,油鍋燒至七成熱,投入蔥結爆香,推入頭尾晃鍋略煎;灑入黃酒蓋燜,加入白湯、米酒燒滾,改用中火,或小火燜熟,以魚頭上的皮起胖為度;接著再用旺火滾晃,淋入濕澱粉,著成薄芡,淋入豬油適量,使之均勻,放入青大蒜,出鍋裝盆。紅燒甩水、下扒、肚腩的烹調方法基本與此相同。
●紅燒托卷:青魚腸子富有不飽和脂肪酸,它是腦細胞的基質(約含60%),是智慧頭腦的基石,又能降低膽固醇和腦溢血的發病率,因此,是一味老少咸宜的妙食,其做法是去除苦膽,取出完整的魚腸,順著長度剖開,放入水中撕掉腸衣洗凈,瀝干,剪成3厘米長短,將腸段放入容器,加鹽、醋反復攪拌洗凈,置入沸砂鍋中滾燙脆熟,撈出,再用熱油鍋,添入豬油,爆香蔥結;然後推入魚腸,灑入黃酒略燜,再用旺火,滾灑少量澱粉,拌勻,再加少量豬油,略拌,撈出蔥結,加入青蒜即成。
●炒青魚片:《調鼎集》的炒青魚片,不用豬油,別具清雅之味:用醬油腌漬清魚片,加豆粉、蛋清,起油鍋爆炒,加入冬筍、香蕈或芹菜梗等炒,再加蔥、椒即成。
●熏魚:青魚中段,每6 ̄7厘米斜剖1塊,加醬油、黃酒拌勻,將魚塊散放入燒熱的油鍋中,反復炸至金黃色,外表鬆脆後撈出;在炸魚的同時,另用油滾熱鍋,投入蔥結、姜和茴香,炸出香味,加白湯、醬油、白糖、黃酒、味精,滾至鹵濃肥醇後,倒入盤中,乘熱放入炸好魚塊,翻滾均勻,切塊。有人說「青魚三獻,美壓百珍」,其實還可以續上八字:「強身防病,益智添神」!
營養分析
[編輯本段]
1.青魚中除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外,還含豐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2.魚肉中富含核酸,這是人體細胞所必須的物質,核酸食品可延緩衰老,輔助疾病的治療。
適宜人群
[編輯本段]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各類水腫、肝炎、腎炎、腳氣腳弱之人食用; 適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者食用。
2. 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食物相剋
[編輯本段]
青魚忌與李子同食;青魚忌用牛、羊油煎炸;不可與荊芥、白術、蒼術同食。
烹飪指導
[編輯本段]
1. 青魚可紅燒、干燒、清燉、糖醋或切段熏制,也可加工成條、片、塊製作各種菜餚;
2. 收拾青魚的竅門:右手握刀,左手按住魚的頭部,刀從尾部向頭部用力颳去鱗片,然後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將魚鰓挖出,用剪刀從青魚的口部至臍眼處剖開腹部,挖出內臟,用水沖洗干凈,腹部的黑膜用刀刮一刮,再沖洗干凈。
食療作用
[編輯本段]
青魚肉性平、味甘,歸脾、胃經;
具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胃、化濕、祛風、利水之功效,還可防妊娠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