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未標注按什麼加工
1. 零件圖中未標注倒角尺寸加工者可根據零件圖形自主確定。 ( ) a:正確 b:錯誤
零件圖上的每一個尺寸或標注都有規定的,沒有標注就是自由公差按規定去加工,不能自主確定
2. 圖紙左上方有這個標志,代表的是未標注加工去除的表面全部為毛坯面么這是根據那個標准標注的呢
代表是否工件表面切削,如需切削,表面的粗糙度是多少。根據你使用什麼方法加工,需要的粗糙度是多少。
你上邊的那個是不是代表A(基準)面
3. 機械圖紙倒角只標注了大小,沒有標注工差,加工的時候按什麼工差加工
一般圖示上會有未注公差按照什麼標准加工,
一般是 GB/T1840-m,: 是指公差等級中的中等級別M,
如果沒有就按照這個做,一般不會錯。
4. 機械制圖中的未注尺寸公差到底怎麼取
未注尺寸制公差按GB/T1804一般取IT12~IT18,通常取IT13,採用±IT/2。
尺寸公差簡稱公差,是指上極限尺寸減去下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或上偏差減去下偏差的差值。它是允許尺寸的變動量。根據標准公差等級只能確定標准公差數值,確定公差帶還需要確定基本偏差的代號。公差等級和基本偏差代號用於標注的尺寸中。
(4)圖紙未標注按什麼加工擴展閱讀:
切削加工所獲得的尺寸精度一般與使用的設備、刀具和切削條件等密切相關。尺寸精度愈高,零件的工藝過程愈復雜,加工成本也愈高。因此在設計零件時,應在保證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盡量選用較低的尺寸精度。
極限偏差極限尺寸減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值。即最大極限尺寸和最小極限尺寸減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分別為上偏差和下偏差,統稱極限偏差。
5. 機械加工中沒有標注的尺寸的公差到底怎麼取
首先按照圖紙給定的自由公差選取,假如圖紙未提,則按照公差標准提供的、與工件相應的自由公差選取。
6. 零件圖上未標注公差,就表示我們可以不按照圖紙上的尺寸加工
零件來圖上未標注公差,不自代表沒有公差要求,此時的公差叫做「一般公差」,一般公差是指現有加工條件可以保證的公差,是默認的公差,不需要再次標注出。
一般公差分為:精密(代號f)、中等(代號m)、粗糙(代號c)、最粗(代號v)四個公差等級,其具體數值在國標《GB/T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的表格中詳細給出。
7. 機械零件CAD加工圖紙沒標公差,技術要求也沒寫未注公差,說是按自由公差,那麼自由公差是按哪個等級呢
舊國標(HG)159-59中,在基準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級分成 12級。取自其中8、
9兩級精度基準件回公差,稱為自由答尺寸公差。將偏差分為;單向(+)或(-)、雙向(±)二種。
以上意思是說你的公差可以取8級,也可以取9級。有需要的情況下兩級配合使用,主要是基孔制和基軸制時。同時結合工藝和成本來選。配合的話就要根據需要來選定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國。
8. 機械圖紙上的未標注的尺寸公差安什麼要求檢驗
機械圖紙上的未標注的尺寸公差按(IT13)級公差檢驗。
公差是指機器設版計和製造中,權對機械或機器零件實際參數值的允許變動量。對於機械製造來說,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產品的幾何參數,使其變動量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以便達到互換或配合的要求。重要和關鍵尺寸在機械圖紙上會標注尺寸公差,其他尺寸一般在「技術要求」這一欄里註明,如果「技術要求」中也沒有標明規定,取(IT13)級公差。
機械圖紙上的未注尺寸公差並不等於沒有公差,機械圖紙上的未標注的尺寸公差按(IT13)級公差檢驗。根據GB/T 1804-92的規定,線性尺寸未注公差的極限偏差採用對稱偏差,比如公差值是150um,則檢驗標准就是在原尺寸上±0.075mm。對於未注尺寸公差的孔和軸,孔取H13, 軸取 h13。
9. 關於建築結構圖紙中未註明和未標注的含義。。
未標注意思是圖紙上沒有畫,圖紙的說明會寫鋼筋信息。未標注意思是圖紙上畫了這個鋼筋,但是沒寫鋼筋信息
10. 機械設計當中 圖紙技術要求說的 「未注公差按IT12」是什麼意思啊
圖紙上的技術要求是「未注公差按IT12」,即說明圖紙上未標注公差的尺寸,其應採用的公差是IT12。
這是對未注公差的兩種不同的表達方法。
所謂 「未注公差」,就是沒有標注的公差,就像你說的那樣:未注公差國家標准GB/T1840-2000中,分f(精密) m(中等) c(粗糙) v (最粗)四種加工等級,正由於這里不止一個選項,很明顯假如設計者不指明按照那一種加工,那麼加工者就不知道到底按照那一種加工。
所以設計者一般會在技術要求里註明諸如:未注公差按GB/T1840-m加工等等術語指明。
(10)圖紙未標注按什麼加工擴展閱讀:
未注公差按±0.1加工(註:這條在基本尺寸差別不大的條件下才可用)
第一種表示方法很規范,但「GB/T1840-m」具體的數值是多少呢?那就要求操作者還有一張未注公差的表。此外操作者還必須准備一張標准公差等級的表,因為肯定有其他尺寸需要查的。換一句話也就是說:操作者在加工這個工件時至少查二張表,這等於多給他一個出錯的機會。
第二種表達方法也是規范的,它直接用公差等級來表達,公差等級表,操作者肯定有,包括查其它公差在內操作者只需要查一張表,對操作者來說,比前一種表達方法減少了一點麻煩。
第三種表達方法雖然不是特別嚴謹,但很實用,很受操作者歡迎,為了防止誤解一般只在比較熟悉環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