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造船用的木料
① 船木都用什麼木材
船分為漁輪、民船、木駁、農船、賽艇、摩托艇、遊船、渡船、獨木舟、遠回洋海輪、救生艇答、魚雷艇等等。船的部件,以漁輪為例,計有:一、船架(船骨):龍骨(底骨)、龍筋(根)、肋骨(橈)、梁材(橫材)、首尾柱;二、船殼:側板、底板;三、甲板;四、舵、漿、櫓及漿柱;五、桅桿;六、船艙裝修;七、尾軸筒及承套(軸承);八、水櫃;九、機座墊板。總之,由於船舶種類的不同,以及船舶的各部件的不同,其對木材的強韌度、堅固性、耐腐性、耐久性,以及防火性能、抗水生物危害及抗風浪沖擊的性能等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再加上地域、資源、甚至是使用習慣等因素,所涉及的木材種類是非常之多的,難以一一作答。
當然,若籠統而言,船木最好的是坡壘、鐵力木、野荔枝、母生、蜆木、格木、鐵刀木等,次為金絲李、青皮、子京、紅綢、紅椎、櫸木、龍眼、荔枝(栽培的)等。
② 可以造船用的木材有哪些
我國是最早使用木材造船的國家。明清時期,全國最大的造船廠在東北吉林市專。古代造屬船用到的木材種類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並根據木材不同的特點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用到的木材種類有: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天工開物》「舟車第九」中說:「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船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合並數巨舟承載,其未長纜系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棧板不拘何木。舵桿用榆木、榔木、櫧木。關門棒用周木、榔木。櫓用杉木、檜木、楸木。此其大端雲。」
③ 古代造船的木料真要風干三五年嗎
有詩
④ 木材為什麼可造船
古代隨便都能找到,材料獲取簡易方便
木材本身密度較小,可浮在水面上,製造的船體積夠大就能載人
木材較軟,組裝釘釘子很方便,容易造船,不像鐵銅很難改變形狀
古人發現木材可以造房子等等,造船也很正常
⑤ 加工木材如何製作
木頭加工工藝品前要進行浸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木頭飽含水分便於加工,加工出來的形象細膩光滑。二是浸泡後木頭樹脂和膠質都被分解了,工藝品以後不容易開裂。在清水中把木頭浸泡以後,水滲進去樹脂就吐出來,吐出來以後水就發黃,黃的就是樹脂。下面說兩個例子給你欣賞。 1. 旋匠建國前,從春末到冬初這個季節里,山村經常出現挑擔子的小手工業者,沿街吆喝「旋棒棰咧,旋棒棰」。群眾稱他為旋匠師傅。旋棒棰做什麼?因為從前婦女洗衣服時,都用棒棰去敲打衣服讓它掉灰。洗衣服用的棒棰比較簡單,鋸根本棒就能用。可是洗過的衣服,布疋,被褥等,曬干後都有皺紋,要想去掉它,就得用熨斗去熨。可是從前有熨斗的人家真是太少了,多少個村子也找不到一家,所以大部分婦女洗衣服都用棒棰敲,敲乾衣服不同於敲濕衣服,棒棰的表面必須光滑,才能不損壞衣服。這樣的棒棰必須得有手藝人才能做出來。因此農村裡就出現了旋匠。旋棒棰要用硬質木材,如梨木、棗木等。用硬木旋出來的棒棰,不單表面光滑,拿在手裡還有個沉重,非常好使,表面光滑還美觀。不管軟硬木料,要旋傢具時,事先都要得放在水坑裡去浸泡,讓它吃飽水才好旋。新採伐的木頭,不浸泡也可以旋東西,但是旋出來的東西容易乾裂。所以都用干木頭浸泡後再旋。旋匠工作程序是這樣的,先把木料放在木架上,兩頭頂在木架的釘子上,讓它好轉動。然後拿來一個竹弓,用弓弦把木頭纏幾道圈,左手拉弓帶動木頭旋轉,右手拿刀刻削木頭。旋大件時,將刀固定,腳踩手拉弓弦讓木頭旋轉,進行切削,它與工廠用車床車部件的道理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一個是手工生產,一個是機械生產。旋匠旋東西沒有圖紙,全憑他的腦力,顧主要求什麼樣,他就能旋出什麼樣,保證美觀適用,所以受到群眾的歡迎。那時群眾旋的都是些小傢具,如棒棰、面擀、菜刀把、線板子、供器、炕桌腿等。旋匠返行,到了1930年前後,在農村裡就絕跡了,再沒有聽到他們的吆喝聲。 2. 木鞋木鞋過去是手工製作的,現在不少工序已經用機器生產了。我們參觀時,一名師傅正表演如何用車刀把木料車削成型,用鑽頭掏空。使人驚訝的是,經過浸泡的木頭做的鞋胚本來是很重的,但因浸泡後木頭樹脂和膠質都被分解了,水可以很容易被排除出來。大家看到那師傅用嘴對著鞋口,使勁一吹,那水分噼里啪啦地從鞋尖流出來時,大家都鼓掌歡呼起來。他把鞋子遞給周圍的人,一掂量,果然變得輕飄飄了。
⑥ 古代造船用什麼材料三國時樓船用什麼木材
中國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種類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並根據木材不同的特點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常用到的木材種類有: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如《天工開物》在「舟車第九」中說:「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船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合並數巨舟承載,其未長纜系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棧板不拘何木。舵桿用榆木、榔木、櫧木。關門棒用?周木、榔木。櫓用杉木、檜木、楸木。此其大端雲。」
三國時期孫吳所據之江東,歷史上就是造船業發達的吳越之地。吳國造的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層,可載3000名戰士。孫權乘坐的「飛雲」、「蓋海」等大船更為雄偉壯觀。孫吳曾多次派出大船隊遠航遼東及南海海域。孫吳的民船業也很發達。如位於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南的「■[gōulù溝路]洲」,就是由於建造過大型船舶「■大扁」而得名。
這些大船選材考究,多用「豫章楠■[xiǎn顯]」上好硬木製成,極為堅固。
晉朝在滅了蜀漢之後,為了進而滅亡吳國,曾派王?F在四川建造樓船,組成龐大的水軍艦隊。王?F所組織建造的樓船,最大者方120步(一步是六尺),可以載2000多人,艙面上建有瞭望台,船上可以馳馬往來,被稱為「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⑦ 請問現在造船需要木頭
以前十畝大船現在的頭發一般情況都是用鐵板來製造船吶。
⑧ 木船主要是利用了木頭什麼的特性
木船本身只利用了木材的易加工的特性。木材本身的密度小所獲得的浮力,與做成船形成的更大浮力相比其實是很小的。所以近代就很少用木材造船了。而是用了比木材密度大很多的鋼鐵。
⑨ 古代造戰船一般用什麼木材
中國來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種類源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並根據木材不同的特點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常用到的木材種類有: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如《天工開物》在「舟車第九」中說:「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船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合並數巨舟承載,其未長纜系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棧板不拘何木。舵桿用榆木、榔木、櫧木。關門棒用
⑩ 古代造船用什麼木材呢
中國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種類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並根專據木材不屬同的特點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常用到的木材種類有: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明代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造船的數量多,規模大,而且船舶的種類也很多,運輸船有大小黃船、快船、江漢課船、八櫓船、擺子船;海船有遮洋船、封舟等;戰船游哨船、開浪船、連環舟、大福船等。
(10)如何加工造船用的木料擴展閱讀:
原始社會初期,原始先民以漁獵和捕撈為生,活動范圍僅局限於離水很近的區域,他們急需一種工具,去獵取更多食物和抵禦洪水的危害,後來,古人觀落葉因以為舟,見窾木浮而知為舟,創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又稱為桴、泭。
繼編木為筏後,又有刳木為舟,剡木為楫。到了商代,古人不再受木材形狀和體積大小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據材料加工了,這樣,木板船就出現了。
宋元時期指南針開始應用,無論是內河船還是航海船,都有了一定的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