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將進料加工轉為來料加工
⑴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的納稅問題
來料加工是指外商向國內企業提供主輔助材料(有時也同時為保障加工產品質量所版需的設備、權儀器、工具等),由國內企業按外商要求,加工符合所提出的質量規格、式樣、包裝的產品,外商以外匯支付我方企業加工費用。
國家對來料加工貿易的進口料、件和來料加工復出口貨物的加工費實行免稅政策。
進料加工是指國內有外貿經營權的單位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料、材料、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後再返銷出口的業務。
其他不明白的可以到當地找報關行問問看比較安全!
⑵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的全部操作流程
怎麼不懂啊。來料加工就是按照客戶要求製作就可以了、原料和輔料是他們提供
⑶ 請問外商投資企業原備案為來料加工現需變更為進料加工,稅局和海關方面有什麼手續
看不懂,請樓主補充完整問題內容。
1、樓主是廣東的企業?營業執照上注冊的企業類型是「來料加工企業」?
2、海關備案的是「進料加工手冊」,外稅手冊首次備案時是備案錯了還是其他問題。
⑷ 進料加工料件可以結轉給來料加工手冊嗎
從你進料加工手冊報進物流園區 再從物流園區轉到來料加工手冊 上海找我
⑸ 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的區別
來料抄加工與進料加工有以下區別:
1. 來料加工是對方來料,我方按其規定的花色品種、數量進行加工,我方向對方收取約定的加工費用;進料加工是自營的業務,自行進料,自定品種花色,自行加工,自負盈虧。
2. 進料加工,進是一筆買賣,加工再出口又是一筆買賣,在進出口的合同上沒有聯系;來料加工原料進口和成品出口往往是一筆買賣,或是兩筆相關的買賣,原料的供應往往是成品承受人。
3. 來料加工的雙方,一般是委託加工關系,部分來料加工,雖然包括我方的一部分原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買賣關系,但一般我方為了保證產品的及時出口,都訂有對方承購這些產品的協議,進料加工再出口,從貿易對象來講,沒有必然的聯系,進歸進,出歸出,我和對方都是商品買賣關系,不是加工關系。
⑹ 怎樣理解來料加工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有什麼不同在賬務和稅務處理上應怎麼處理
進料加工進料加工,是指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專為加工出口商品而用外匯進口原材料、輔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加工生產裝配成品或半成品,再出口的加工貿易方式。
進料加工企業在境外市場購進料件,生產的產品返銷國外市場;進口料件與加工成品或半成品的所有權均屬境內加工單位;對進料加工的進出口貨物准予全額保稅;進料加工合同項下的進出口貨物一律免徵進出口稅。
◆ 合同登記備案
凡經營企業單獨對外簽約,再組織加工企業進行生產的(包括合同與加工生產企業按購銷關系辦理的)進料加工,由經營企業向加工企業所在地主管海關申請合同備案;凡經營單位對外簽約後,採取異地分散加工的,由經營企業向其所在地海關申請合同備案。
海關經審核後,符合規定的,核發《登記手冊》,經營企業持憑《登記手冊》辦理有關進出口和核銷等手續。 來料加工來料加工,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輔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簡稱料、件),必要時還提供機器設備,由中方按外商要求進行生產加工裝配,成品交外商銷售,中方收取加工費的合作生產形式。
現時實際的運作模式,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進口(或轉廠)原材料、輔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簡稱料、件),不作價提供全部的機器設備和營運資金,由外商直接經營管理,成品全部交由外商出口或轉廠銷售,中方僅提供協作和必要的協助,按雙方商定的方式收取工繳費的合作生產模式。在生產和經營管理上,外商完全佔主導地位。
來料加工的進口料件不須支付外匯,出口貨物也僅收取工繳費;加工生產裝配的產品的所有權屬來料者,產品必須復運出口,來料加工項下的進出口貨物,不實行進出口許可管理和不徵收進出口稅。
◆ 合同登記備案
企業對外簽訂的來料加工合同,自審批部門批准之日起1個月內,持有關單證向海關申請辦理合同登記備案手續,經海關審核有關文件資料後,對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合同,海關發給加蓋「合同備案專用章」及編號的《對外加工裝配進出口貨物登記手冊》,報關員憑此辦理加工裝配合同項下料件、設備進口和加工成品出口的通關手續。
◆ 來料加工貨物的報關
-申報。
-接受查驗。根據海關查驗貨物的要求,接受海關的查驗。
-繳納稅費。
-接受放行。辦妥申報、接受查驗和繳納稅費手續,並領取了海關簽章的報關審核銷聯後,可將貨物運離海關監管現場。
-合同核銷。
◆ 來料加工內銷規定
-加工貿易製成品應復出口,不得滯留國內市場。確有特殊原因需轉內銷或轉用於生產內銷產品的,需報經原合同審批機構的上一級外經貿主管機構批准。由海關根據外經貿主管機構的批件,依照有關規定對進口料件徵收稅款並補征稅款利息,計息期限為料件申報進口之日起至補征稅之日止。
-進口料件屬於國家實行進口配額許可證或登記管理的商品,經營企業需向海關提交用於內銷或用於生產內銷產品的進口許可證或登記證明。
-未經批准和海關核准,來料加工企業不得擅自內銷,否則海關將作出處罰。
◆ 進料加工貨物的報關
-申報。
-接受查驗。根據海關查驗貨物的要求,接受海關的查驗
-辦理免稅或繳納稅費
-對貨物實行分類監管
-合同核銷
⑺ 來料加工與進料加工的區別
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
(1)進口料、件的來源不同:進料加工加工項下的所有進口料、件由我方用外匯購買。而來料加工加工項下的進口料、件則由外商無償提供。進料加工的風險比來料加工的風險大。
(2)進出口貨物的買賣方不同:進料加工由於各作各價,因此進口物料的外商不一定就是我成品出口的買方。而來料加工加工的進出口貨物買賣方必須是同一外商。
(3)外商的結算不同:進料加工項下的我方出口貨物,外商按一般貿易方式付款,我方收取外匯。而來料加工項下的我方出口貨物不作價,我方只按約收取工繳費。
(4)退稅的方式不同: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實行「先征後退」的方式;來料加工復出口貨物,實行「不征不退」的方式。
(7)怎麼將進料加工轉為來料加工擴展閱讀
進口料件的外匯來源必須是屬於進料加工專項外匯:
(1) 經貿部撥給專業進出口總公司,及總公司撥給分公司的進料加工用匯。
(2) 經貿部撥給省、市、自治區外貿局的進料加工用匯。
(3) 各省市自治區用地方外匯和留成外匯撥出專供進料加工用的原材料外匯。
(4) 出口機電產品,由經貿部撥給各有關部、局供進料加工用的原材料外匯。
(5) 中央下撥的出口商品包裝用匯。
(6) 工貿公司由主管部門批準的進料加工用匯。
全部來料來件的加工裝配。國外委託方提供全部原輔材料和元器件,由承接方企業加工後,將成品交國外委託方,製件和成品均不計價,承接方按合同收取工繳費。
部分來料來件的加工裝配。國外委託方要求加工裝配的成品中有部分料件需由承接方提供,承接方除收取工繳費外,還應收取所提供的料件的價款。
來料加工貿易和進料加工的這兩種加工貿易的共同之處在於原材料和元器件來自國外,加工後成品也銷往國外市場。但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進料加工貿易中,進口料件和出口成品是兩筆獨立的交易,進料加工的企業需自籌資金從國外購入料件,然後自行向國外市場銷售,而裝配加工貿易則進、出為一筆交易的兩個方面料件和成品的所有權均同委託方所有,承接方無需支付進口費用也不承擔銷售風險。
⑻ 一般貿易轉成進料加工需要怎麼做
進口材抄料需有申請進口許襲可以證後才能安排進口, 安排進口就如同出口一樣須辦理進口報關需拿國外供應商給你的文件到銀行付款電匯給供應商
你必需做好生產的管控,因為來料加工是免進口稅,所以海關會要求你出口同等的進口材料,你報出口關時需駐明每個產品使用的材料以便核銷你進口的原材料,若有短出,又在你無法證明沒有轉賣內銷, 在差額大時海關可能會要求你繳交短出部份的進口稅額
⑼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有什麼區別
樓主你好。
從字面上理解不難…進料加工表達的是自己進料進行加工製作。
而來料加工表達的是別人拿料來,你幫助加工的意思。
如果有用請採納。
⑽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有何異同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相同點:都屬於加工貿易,都需要辦理手冊進口,回進口時保稅即暫不繳納進口環節的答增值稅及關稅等。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進料加工是指用自有外匯在國際市場購買原材料、元器件或零部件,按自己的設計加工裝配成成品再行出口銷往國外市場。這種做法在中國又稱以進養出。
來料加工一般指來料加工貿易,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輔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必要時提供設備,由承接方加工單位按外商的要求進行加工裝配,成品交外商銷售,承接方收取工繳費,外商提供的作價設備價款,承接方用工繳費償還的業務。
2、行為不同
進料加工是采購行為,即需要支付貨款,貨權屬於進口商。來料加工屬於委託加工行為,是境外客戶把材料交給境內工廠按客戶要求加工,進口商不需要支付貨款,貨權屬於境外客戶。
3、政策不同
進料加工復出口享受退稅,即國內耗用的材料及設備、動力、燃料等進項可以退還;來料加工屬於免稅,國內耗用的材料等進項需要轉出。進料加工復出口時,客戶是進口商自行選擇的,即可以賣給任何國外客戶;來料加工復出口只能把產品出口給原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