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工中心 » 傳統加工企業怎麼利用

傳統加工企業怎麼利用

發布時間: 2021-02-22 19:31:28

『壹』 如何做好國有傳統加工製造業老企業的轉型升級

雖然很多來傳統加工企業都將數自字化轉型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但根據鎊鎊天工的工業4.0指數評測和一些權威的數字化企業評估工具(將企業數字化成熟度以「數字化企業指數」的形式評估)的結果顯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最大痛點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缺錢」,而是企業管理、組織架構與職能設置無法有效推進相關工作,不知如何有效結合業務制定相關的戰略與路線圖,以及早期缺乏系統的規劃導致後續項目需要不斷返工。目標的清醒和緊迫與過程的迷茫和探索,在數字化轉型中如影隨形。

『貳』 以製造業為例,分析我國企業傳統製造模式如何實現再造

製造企業生產再造:
面對新形勢,我國製造企業應更新再造。採用先進的生產方式。構造出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生產模式,「跳越」過「第一次生產方式革命」的階段,迎接「第二次生產方式革命」及現代生產方式的挑戰。那麼,我國的製造業必然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騰飛。
1.生產組織方面,「以產品為中心」組織生產轉變為「以零件為中心」組織生產。 「以產品為中心」組織生產,是指在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中。各生產階段之間的「物流」和「信息流」都是以產品為單位流動和傳遞的。該生產方式因為各生產階段之間和各生產階段內部的單位口徑的不一致,便表現出了傳統生產管理模式的特性。「以零件為中心」組織生產,是指整個生產過程中,從工藝設計、計劃、編制,生產組織實施等各個環節,都以零件為單位組織安排。該生產方式在各生產階段內部和各生產階段之間,「物流」和「信息流」的單位是統一的,它克服了「以產品為中心」方式由於其單位口徑不一致造成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割裂和脫節,使生產計劃和生產作業計劃之問的信息傳遞無障礙,從而使各生產階段之間及其內部的「物流」和「信息流」都能受控於統一的控制中心。
2.生產管理手段上,由手工管理轉變為計算機管理。
近二十年來,計算機技術已經給我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包括生產管理在內的企業管理帶來了驚人的變化,這是有目共睹的。CAD、CAPP、CAM、MRPⅡ、ERP以及現代生產系統中出現柔性製造技術(FMS)等技術在企業生產管理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和管理的自動化水平和勞動生產率。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技術,使企業的經營計劃、產品開發、產品設計、生產製造以及營銷等一系列活動有可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系統,更加靈活地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要求。但是,這種技術的巨大潛力在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下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建立現代生產運作系統,並進一步朝著經營與生產一體化、製造與管理一體化的高度集成方向發展。
3.生產方式上,以精益求精生產的要求組織生產。
按照精益求精生產的要求,企業在圍繞市場需求來組織生產,其具體形式是「拉動式」生產。即企業的生產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准時地組織各環節的生產,下環拉動上環,消除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一切鬆弛點,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過程的有效性和經濟性。「拉動式」生產徹底地改變了過去那種各環節都按自己的計劃組織生產,靠大量的在製品儲備保任務、保均衡的做法,做到市場需要產品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出來,減少儲存。最終做到生產與市場需要相同步。
4.品種結構方面,由少品種、大批量生產,轉變為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生產。
「以產品為中心」組織生產,「以調度為中心」控制進度的管理方式,是與少品種、大批量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當今,一方面,在市場需求多樣化面前。這種生產方式逐漸顯露出其缺乏柔性,不能靈活適應市場需求的弱點;另一方面,飛速發展的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從生產工藝技術以及生產方式的轉換成為可能。而當今的企業必須面向用戶,適應市場,並依據市場和用戶的需求變化進行不斷地優化產品結構,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對產品品種、質量、價格與個性化服務的需求。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大量生產方式正逐漸喪失其優勢,而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生產方式將成為主流。
5.生產管理制度方面,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標准化。
我國製造企業的管理基礎丁作是一個薄弱環節,生產管理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非標准化是我國傳統製造業生產管理模式的特徵之一。它反映在管理業務、管理方法、生產操作、生產過程、報表文件、數據資料等各個方面。生產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標准化是科學管理的基礎,現代生產管理要求的是科學化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完全按照各種規章制度、作業標准、條例等執行,一切都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按制度辦事,按作業標准操作,按程序管理。

我國製造企業生產再造更新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我國企業生產技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不少企業也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方法,但當前我國製造企業的生產管理總體水平還不夠高,企業之間的生產水平差別比較大。因此,在生產管理模式更新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明確生產管理各個組成系統的關系。
生產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生產准備系統;二是生產操作系統;三是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處理好生產管理系統的各個組成系統的關系,使各個系統相互服從,相互協調,及時有效地運行,提高企業生產管理系統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促進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強大,從而有利於加速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的更新。
2.正確處理企業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三者之間的關系。
我國現階段處於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時期,過於重視企業制度創新,忽視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必然會影響我國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的更新。因此。企業必須正確處理企業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三者之間的關系,堅持三者緊密相結合,在制度創新的基礎上以及管理創新的組織保證前提下,通過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來適應市場的需求,或者通過技術創新來創造出新的生產方法。
3.企業在引進中注意消化吸收和創新。
引進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式一定要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實行單件生產方式的企業以及資金雄厚,管理水平高,有一定計算機管理基礎的企業,引進MRPⅡ或ERP模式較為適宜;對於我國目前大多數加工裝配型製造企業而言,首先引進准時生產(JIT)思想一般更有適應性。待企業有了一定發展後再進行「二次引進開發創新」,推行ERP模式。無論精益生產(LP)模式還ERP模式,對我國大多數企業都有其不適應方面。LP模式強調生產管理中消滅一切浪費,但在目前我國生產環境下是難以實現的;ERP雖可以使企業庫存大幅度降低,生產效率顯著提高,卻要有先進的計算機系統支持,需要較大的投資。我國的企業應積極地吸取兩種先進模式的思想精華,探索二者結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逐步推行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生產管理新模式。

『叄』 傳統加工製造行業為什麼資金周轉率不高如何提升資金周轉率

傳統加工製造業,資金佔用量大,周轉速率慢,周轉率不高。
建議增加銀行貸款,或者借款來擴大生產,提高資金利用率。

『肆』 傳統服裝加工企業如何壯大

個人覺得現在服裝的市場很窄,
但是店家又很多。

一定要為自己的店創造特色,才能打響自己的企業。

中華資本網ziben5裡面有很多企業創業的資訊。
去看看大家都是怎樣賺錢的,

肯定會對你有幫助的~

『伍』 怎麼樣才能在家裡辦個小型加工廠賺錢

現如今產品深加工是提高收入致富的一個關鍵,那麼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選什麼最好賺錢呢?下面小豬就來為您介紹24個當下最火的小型加工廠項目,告訴您現選什麼最好賺錢!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小磨香油加工 用小磨加工的香油、香油皮,具有色澤好、香味佳的特點,倍受城鄉居民的青睞。開設香油加小加工,是個本小利大的好項目,經營得好,每月能收入幾百至數千元。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掛面加工 手工製作的掛面,口感好、拉力大、深受城鄉居民的喜愛。所以,開設掛面加工,運用傳統手藝加工,定能暢銷。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手工鉤織小掛件 該項目是用開司米絨線鉤織各種配件,然後拼裝成各種動物小掛件等工藝飾品,純手工操作,可家庭作業,不需租房,初期投入2萬元以下。適合下崗失業婦女選擇,前景很好,尤其是出口訂單較多。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加工合成人造板 成本和環保似乎是天生的矛盾,隨著環保意識和撫育法力度加大,伐木量進一步減少。伐木量減少,同人們裝飾對木才的需求形成新的矛盾。因此,以下腳料、邊料及木質纖維為原料的人造板製造業將大有前途。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有機肥料加工 自然肥是農家有機肥的統稱,自然肥除了提高質量外,還要針對市場需求「綠色化」,這是市場對農產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自然肥產業也是城市垃圾的最終歸宿,自然肥生產完全可以人工化、工廠化、產業化。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辣椒加工 辣椒是「健胃劑」。可加工製成泡紅椒、紅辣椒、辣椒醬、芝麻辣醬、豆瓣辣椒醬、辣椒油、辣椒面等,這些也是人們喜愛的食品。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小腌菜加工 據市場調查,用食鹽、糖、醋腌制的黃瓜、豆角、大蒜、蘿卜、辣椒等小菜,一直走俏大中城市和鄉村市場。如能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辦個小菜腌制加工,一樣能致富奔小康。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米面加工加工 現在有些地方的農民存在著磨米磨面難的問題。有專長的農民可以開辦個米面加工加工,既能方便當地農民,又能利用冬春農閑致富。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來料加工 通過和鄉鎮企業、私營企業掛鉤、利用來料加工、來料組裝、來料生產的經營方式,從事各種加工經營。一不用資金投入,二不用擔市場風險,是無本取利的好門路。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粗糧營養早餐加工 在小區,學校等人口較為密集地區租一間門面,經營各種粗糧,雜糧等為主的稀飯,面點,如小米,玉米,高梁,花生,黃豆等,要求環境衛生,干凈,品種齊全,口味豐富。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豆製品加工 加工水豆腐、豆絲、豆片,投資少,技術簡便,一學便會。 我想辦個小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項目:工藝鮮花等

『陸』 作為一個傳統的製造企業是如何實行電子商務戰略

傳統的製造型企業:
生存能力→市場定位→市場需求→消費群體→群體電子商務平台
淺析回:傳統的製造型企業,先明細自己所處的企業具備的製造能力,所涉及的需求產品、行業狀態,消費主體,消費主體決定了企業的電子商務平台是否可行。
你企業的生存優勢:規模化的優質生產運作決定了你可以從事ODM/OEM類品牌加工或者自主品牌建設;中小型企業:生答存能力建立特性產品,通過品牌策劃建立效應和個性需求滿足能力的產品線,劍走邊鋒。

『柒』 一個傳統的製造型企業,它是如何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的

傳統的製造型企業:
生存能力→市場定位→市場需求→消費群體→群體電子回商務平台答
淺析:傳統的製造型企業,先明細自己所處的企業具備的製造能力,所涉及的需求產品、行業狀態,消費主體,消費主體決定了企業的電子商務平台是否可行。
你企業的生存優勢:規模化的優質生產運作決定了你可以從事ODM/OEM類品牌加工或者自主品牌建設;中小型企業:生存能力建立特性產品,通過品牌策劃建立效應和個性需求滿足能力的產品線,劍走邊鋒。
一個企業戰略,首先戰略制定而言,必須是經過市場考量,固化消費主體來衡量是否可行的。
戰略制定本身就要考慮到目標實現的資源和方式,不然戰略就是空的;如何實施電子商務戰略,是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的一種方式,這種投入小沒有影響力,投入打入不敷出。
具體操作:公司網站,公司的個性能力(市場定位、產品特色、服務保障)網路平台推廣等。

『捌』 傳統製造業怎麼結合互聯網+發展

不久前官方發布了2015上半年的進出口數據,出口僅增0.9%,增速創新低,搞得廣大的出口製造企業們都對外貿前景缺乏信心。製造業的外貿企業也確實有悲觀彷徨的理由——眼看著訂單越來越少越來越小,工人流失越來越多,偌大的廠房空置著,怎麼能不心焦?

所以,我們看到有一些老闆乾脆關門不幹了,轉而去炒股炒房賺些輕松的快錢。但更多的企業家們還是在用心思考如何擺脫困境。這個時候從上到下颳起的「互聯網+」旋風似乎成了一劑良葯,「土老闆」們紛紛重拾學習熱情,來一探究竟。

然後大家發現,最主要落地的就是電商,現在「跨境電商」突然成了搜索熱詞,過去的訂單是一個櫃一個櫃出去,現在是一個一個小包裹出去。這該怎麼玩兒?工廠可不是小賣店,幾十上百口的人等著幹活等著吃飯,你這一個一個地賣,什麼時候是個頭?

很多外貿企業了解實情之後,彷彿被澆了一盆冷水,還是老老實實回到原路上來。

當然,也有些勇於嘗試的老闆,不管三七二十一,招幾個小年輕就上網開賣,但往往是錢花了,卻好幾個月也沒賣出多少貨,選品、拍攝、運營等等還有一個個的檻要跨過,工廠老闆對這些沒有概念啊!

看來這個「互聯網+」不是那麼好「加」的,轉型不是那麼容易的。但不轉是等死,怎麼辦?

說到底,不要舍近求遠,不要喜新厭舊,要立足於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競爭優勢。要知道,已經被國際大企業教育了幾十年的中國出口製造業的產品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你想想,產業鏈完善的珠三角電子製造產業、長三角的紡織服裝、福建的陶瓷工藝品等等,是能夠輕易被其他國家和地區取代的嗎?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發揮這一你自己都還未發掘的潛力。

首先要承認,「互聯網+」時代的確到來了,不擁抱互聯網等新技術的企業必將被時代淘汰。但我們也要認識到,互聯網帶來的變化並非只是銷售渠道的改變,它是全方位的,包括你研發設計、接單、品牌營銷、企業組織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改進的空間。

接下來我們看這些方面可以該如何去發散思維、提高你的競爭力。

一是研發設計方面。

製造企業要轉型,一個是要從「製造企業」轉向「創新企業」。我們看到這兩年來活得很滋潤的企業不是那些雇了幾千上萬員工的大製造工廠,而是創新能力強、研發實力突出的企業,他們的關注點是研發創新,機械性生產可能自己也做,但很多是外包。這樣做的好處是攀向了價值鏈的更高層,掌握了核心技術,更有話語權。這些企業往往成為其他製造廠的「衣食父母」,江湖地位大增。

二是接單方面。

剛才說做電商零散的小單根本喂不飽企業,還是要有規模化的訂單。這個對製造企業來說沒有錯。但這樣的思路怎麼解決訂單越來越少的局面?現在,歐美經濟都在緩慢復甦,對中國製造產品的需求量不會低。實際上,訂單不是少了,而是訂單的流向變了。他們怎麼才能發現你?我想無非一條,將你的工廠信息更多地發散出去,別像過去一樣,只靠著幾個貿易公司活著,自己去各個平台發廣告、去參展,現在不都是流行O2O嗎?線上讓客戶搜索到你,線下讓客戶見到你,訂單自然能流向你。

三是品牌營銷。

品牌對很多製造企業來說可望不可及,但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信息獲取和傳播成本的空前降低,做品牌不再是夢!比如,現在很多中小訂單涌現,在和你談判的時候你往往是強勢,他們希望的MOQ越小越好,那麼這個時候何不推你的品牌呢?很多電商賣家也是願意賣帶品牌的產品的。只要你的產品足夠好,甚至沃爾瑪也願意在超市裡擺上你的品牌產品。

四是企業組織管理。

這個看起來虛,實際上是最根本的。過去強調大規模生產,信奉軍事化管理、一致性。這個法條對90後不再管用了,這一代不僅人數少了,而且自我意識更強,要像管理他們的父輩一樣去管理他們,實在是不明智。延續老方法,只會讓你的工廠暮氣沉沉。但換個「互聯網」的思路,實現網格化、扁平化的管理,充分發揮新生代敢闖敢拼、接觸新事物快的優點,他們可能變成企業成功轉型的先鋒隊!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路搜盈飛無限,登陸官網,您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中國製造業方面的最新資訊。

『玖』 傳統機械加工企業如何快速提升產品質量

(一)加強機械企業人員素質培訓
中小企業在日常的人員管理中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加大對企業內部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進入企業的門檻。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制定會計適用的考核機制,加大獎懲力度,做到賞罰分明,使得企業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受到有效的激勵,並且增強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的培訓以及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在職培訓,並不定期的進行基本從業技能的考核。所以,要在保證企業員工在完成工作的情況下,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以便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與自身的素質。
(二)保證加工材料的質量
中小型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把所生產的產品的質量放在第一位,在采購材料的時候應該保證原材料 的質量,而不能只看眼前的收益,為了減少加工成本而不顧材料的質量從而影響企業的信譽,應該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保證原材料的質量。
(三)通過提高某些零部件的加工質量來提高整體的質量
1、提高軸類零部件的加工技術
軸類零件的主要功能是對其他零部件起到支撐和傳遞的作用,首先是對軸承材料的選擇,要根據不同的承受力去選擇不同的鋼材,然後進行加熱處理,從而使鋼材內部的晶體顆粒變得細小一些,降低材料的硬度,以便更好的根據不同的要求去加工。在加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的控制工藝的加工流程,先加工比較粗的部分,然後在加工細的部分,按照粗加工、半徑精細加工和精加工的加工程序進行施工。其次要加強檢驗環節,根據所要生產軸承的不同的粗糙程度進入不同的車間進行檢驗,根據檢驗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免出現廢品。
2、提高箱體零部件的加工技術
箱體是機器的基礎零件,它將機器的各種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規律結合在一起,使之組成一個整體。箱體的零件加工經常選用灰鑄鐵作為主體材料,箱體的零件的相互之間的位置要求比較高,一般都集中在一道工序中進行,以減少裝夾的次數,從而減少安裝時的誤差,提高了精確度。同時也要對箱體的加工進行檢驗。
3、要選擇合理的切削參數
要保證零部件的加工質量首先要選擇合理的切削參數,這樣可以有效的抑制毛刺的形成,從而降低了零部件加工後的殘留面積的厚度,保證了零部件的表面質量。其次是要選擇合理的切削液,這是保證加工質量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從而減小了零部件與加工工具直接的摩擦系數,保證了零部件的質量。
4、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工藝加工流程
機械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是緊密聯系,息息相關的,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機械零部件的加工工藝能提高精加工效率,從而准確定位,使零部件都能和設定好的基準相符合,快速的送達指定位置。
(四)加強環境預測,降低環境損害程度
機械加工的環境對機械加工的質量影響非常大,因此中小型企業在進行機械加工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一個良好的加工環境,以便加工處理的機械零部件在自然的存儲過程中不會受到自然的腐蝕,從而影響了零件的質量。

『拾』 中國傳統製造業如何轉型

傳統製造業是中國私營企業內居於主導地位的產業,特別是沿海的浙江、廣東、福建省,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傳統製造業是改革開放後私營企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中國加入WTO後,製造業和加工工業中的紡織、服裝、鞋襪、中小型器械工具、食品加工等,成為私營企業出口創匯的主體,並獲得了快速增長。
現存的問題主要是以下方面:
其一,勞動者權益保護體制正在形成,工人工資的標准隨之上升,私企老闆已預知今後幾年工資成本的大幅上升;
其二,對傳統製造業和加工工業來講,對經過原始積累階段但缺乏現代公司運作知識的企業家們來講,創新就好像是葉公好龍,這也恰恰在中國企業家身上驗證了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句名言:「企業不創新是要死的,但創新可能死得更快」。這是因為,對傳統製造業和加工工業企業而言,創新不僅需要技術和資本,更需要新的企業管理制度和新的市場,創新需要超額利潤。在這點上,中小型私營企業在相當程度上會在「創新」競爭中,成為壟斷公司和大型專業公司口中的小魚,中小企業要想獲得超額潤,只有在同業大鱷們打盹的時候才能完成。
其三,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嚴重滯後,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業基金尚且不足,因此,對民營企業的創新資本更不要指望資本市場的支持。而傳統製造業和加工工業的現金流盡管在表面上看較為充分,但若轉型或在新的領域投入資本,將隨時可能發生舊產業資本的資本鏈扭曲,而新產業資本頭重腳輕的局面,甚至可能最終引發企業的資本鏈斷裂。
由此,我們就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看待中國企業的轉型,簡言之,我認為傳統產業的轉型不應是對舊產業的革命,而應是穩定存量並逐漸優化存量,在新興產業上下功夫,新興產業作為新的增量,可謀求其高開高走,力爭緊跟甚至超越國際市場步伐。
客觀認識中國國情後,我們將發現:
第一,中國作為世界的製造中心不是什麼壞事,這是中國的國情。中國有大量勞動力,有加工工業所需的資源,有能源的供給(盡管不充分),有可形成龐大產品生產能力的基礎,有為製造業和加工工業發展提供支持的配套產業,有提升製造業和加工工業產業升級的技術實力。這些,在其他國家、其他區域都很難匹配得如此齊全,所以,作為製造中心也是要有資格和條件的。對此,中國要當仁不讓。
第二,傳統製造業的轉型,決不是要削弱製造業的規模,也不是不再作世界的製造中心,而是在國家經濟整體發展上,重點發展新興產業及新興產業在整體產業中的規模。與此同時,提升傳統產業的製造能力、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在轉型內容上,科學把握供需市場的變動規律,逐步抬高在國際市場的產品價格平台。
也就是說,國家要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加以政策干預和引導。有效地控制傳統產業,主要是控制出口加工型產業的數量,抓出口總額、控制企業數量。因為,如果中國加工產品的出口總量下降10%,我估計全球加工產品的價格就會上升5%以上(當然,這還需要認真推算,我僅是估算),中國加工品出口總量減少30%,我估計全球加工品價格的升幅完全有可能上升30%以上。這種價格空間的變化,足以使中國的出口加工型企業完成一次次的優存劣汰。而政府要做的就是制定產業准入門坎,阻止或限制劣質公司的進入和生存,維護「Made in China」的全球價格。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