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加工成紅參後為什麼價格還便宜了
Ⅰ 紅參和人參有什麼不一樣
紅參是復參的熟製品制,所以人參的鮮參是可以用來製成紅參的。紅參的加工過程包括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乾等。紅參在蒸制過程中,因為熱處理會發生化學反應,成份上發生變化。會生成水參及白參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紅參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質G-Rh2,Panaxytriol,maltol等。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細胞增長的作用,maltol俱有抗氧化作用。乾燥後的紅參顏色紅潤,氣味濃香。紅參較高麗參的鮮參相比組織緻密、堅固、儲藏性良好。紅參的功效與人參沒有嚴格的區別,但在補虛方面一般認為紅參強於人參製成的白參。久服紅參可以提高免疫力、抗疲勞、抗輻射、抑制腫瘤、調整內分泌系統。紅參適合於老人、久病體虛者,紅參具有火大、勁足、功效強之特點,是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國產紅參比較好的應該是恩珍源,他們家的壓模紅參品質很不錯,原料是用長白山的人參。
制參工藝也是傳承自韓國116年的制參工藝。
Ⅱ 為什麼說紅參的功效要大於一般人參
紅參來屬於韓國高麗參,是韓源國高麗參後期加工而形成的,紅參是精挑細選水參後,在不去其外皮(網狀組織)的狀態下,以蒸氣蒸並曬干之,製成顯現淡黃色或褐色的人參。由於加工程序的不同,也加工出了不同的人參產品,比如黑參,黑參是精選之後的水參,以蒸氣或其他方法將水參蒸干,並反復進行九次,帶有黑褐色或茶褐色的人參。由於黑參加工程序的不同,使得黑參比其他人參的價值要高,黑參需要反復進行9次,叫做九蒸九曬,而且加工時長也需要60天,在這加工的過程中使得人參降低了燥性,不會讓人吃起來上火,在這期間更是產生了一般人參不具有的人參皂苷,使黑參在人參當中有了好的品質,更適用女性的服用。現在也出現了黑參液,比如玉錦記的黑參精就是用黑參加工而成的。
Ⅲ 紅參是人參嗎
紅參是人參的一種,紅參為五加科人參的栽培品經過蒸制後的乾燥根及根莖,於秋季採挖,洗凈蒸制後,乾燥。紅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
紅參分布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現吉林、遼寧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種。蘇聯、朝鮮也有分布;朝鮮和日本也多栽培。
傳統的人參炮製產品有生曬參、糖參、紅參。將紅參進一步分類,就可分為普通紅參、黑參和紫紅參。普通紅參則是由鮮人參經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乾炮製而成。黑參炮製方法主要是將紅參經過反復高溫加熱,也稱「九蒸九制」炮製方法。
(3)人參加工成紅參後為什麼價格還便宜了擴展閱讀:
選購紅參的注意事項
1、認准年限. 紅參一定要選擇6年根紅參.長成6年的紅參, 能夠將紅參的功效發揮至極致.
2、認准產地--長白山紅參為上品.一般來源自於吉林長白山附近的紅參才是優質紅參. 這是由於長白山生態寶地,海拔450~1200米,海拔450~1200米,是世界極其罕見的黃金產參帶。
3、認准正宗,在人參通過洗滌,挑選,蒸曬,乾燥等眾多嚴謹苛刻的環節下,10公斤的6年生人參僅能生成1公斤紅參,篩選比例嚴苛至10:1,所得成品可謂如珍寶般稀罕與矜貴,所以紅參屬貴價滋補品之一,購買紅參時決不能貪便宜。
Ⅳ 自製紅參液剩下的人參怎麼處理
可以泡酒
Ⅳ 人參製成紅參的方法
紅參是以優質鮮人參為原料,經刷洗、蒸制、烘乾而製成。模壓紅參是以優質紅參為原料,經過整形、軟化,利用特製模具壓制而成。紅參和模壓紅參在加工時因高溫蒸熟,使參根中的水解酶、澱粉酶、麥芽糖酶等均因受熱而變性,這樣既防止人參皂甙水解反應又阻止了參根中澱粉酶水解糖化,有利於營養成分的保持。乾燥後的紅參顏色紅潤,氣味濃香。紅參較白參相比組織緻密、堅固、儲藏性良好。紅參俱有補氣、滋陰、益血、生津、強心、健胃、鎮靜等作用。
有機紅參的加工步驟及功效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等功效。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的功效。有機鮮人參經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高溫烘乾、打潮、下須、低溫烘乾等步驟後,便可製成有機紅參。
有機紅參加工步驟:
浸潤:一種方法是將鮮參根裝入竹筐內,直接浸入清水半小時左右。此種方法浸潤均勻透徹,但時間較長,易損失有效成分。另一種方法是噴淋浸潤,即將鮮參放在參簾上,水通過管道、噴嘴形成人工雨,沖洗參根5-10分鍾。
清洗:洗去參根上的泥土,保持其他部位的完整,無損傷。可採用人工清洗、滾筒式洗參機、高壓雨水狀噴淋沖洗式洗參機、超聲波洗參機等方法。
分選:按照鮮參質量和商品要求進行分選
蒸制和晾曬:
1)鍋灶蒸參法:主要包括裝屜、蒸參和出屜。蒸制時間一般從上元氣開始計算到停火為止,參須和8-10年生大貨需3h左右,6-7年生一等貨需170rain,二等貨需160min,三等貨以下需150min。上屜蒸制時的溫度為80C,從上元氣開始,溫度升至95~99C,直到停火為止,溫度應保持99C。停火後,溫度逐漸下降,使參根慢慢冷卻到一定溫度,以防造成參根破裂。上元氣前用猛火,從上元氣開始到停火為止,用緩火保持溫度。不能隨便加火或撤火,以避免因溫度急劇上升或下降而造成參根破裂或熟化度欠佳。
2)蒸參機蒸製法:採用蒸參機蒸制人參,溫度和蒸汽壓力可以自動控制,使用方便,工作效率較高。蒸制過程由升溫升壓、恆溫恆壓和降溫降壓三個階段組成。
晾曬:將蒸制好的參根擺放於曬參簾上,置於日光下晾曬。晾曬時間不能少於4h。一般是白天晾曬,晚間烘乾。這樣可以加快人參乾燥速度,改善紅參色澤。
高溫烘乾:烘乾是影響紅參質量的關鍵工序。目前最理想的烘乾方法是遠紅外負壓烘乾法。一般高溫烘乾的最適溫度為70℃。高溫烘乾的時間一般為5h,如果因天氣不好未能晾曬或乾燥室濕度過低,可適當延長1h。經高溫烘乾後,參根大量失水,主根含水量約45%,芋須和中尾根含水量約30%,須根含水量僅達10%-13%。
打潮:經高溫烘乾的人參,支根及須根含水量較少,易折斷,不便於實施下道工序,因此必須打潮軟化。打潮方法:
1)噴霧狀溫水浸潤法:工作效率高,浸潤徹底,但因參根各部位含水量不一,易造成浸潤不均。
2)濕棉布覆蓋浸潤法:雖然浸潤均勻性較好,但因所需時問長,易使參根變酸、發霉。
3)蒸汽熏浸法:本法浸潤時間短,工作效率高,不會引起人參變質,值得推廣。
4)低溫水霧滲浸法:此法不易控制蒸汽通入量,浸潤時間較蒸汽熏浸法長。
下須:首先剪掉主體上的毛毛須。在修剪須根時,較細的須根應短留,較粗的須根應長留,一般要求須茬直徑為3mm為宜,這樣留下的須根雖然長短不一,但粗細勻稱適中。
剪下的須根,按長短、粗細分類放置,並且按商品要求捆成小把,以備加工各類紅參須。
低溫烘乾:將剪完須的參根,按大、中、小分別擺放於簾上,置於乾燥室內進行低溫烘乾。乾燥室內的溫度應控制在30-35℃范圍內。
分級:將加工完畢的紅參,根據商品要求,按照規格、等級標准,進行挑選配支,應做到規格合理,等級准確。
包裝:按紅參規格、等級分別進行包裝。粗加工製品都是大包裝,有條件的廠家可進行精加工,採用小包裝,以提高紅參經濟效益。
紅參俱有補氣、滋陰、益血、生津、強心、健胃、鎮靜等功效。這些作用紅參與白參沒有嚴格的區別,但在補虛方面一般認為紅參強於白參。久服紅參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疲勞、抗輻射、抑制腫瘤、調整人體內分泌系統。紅參適合於老人、久病體虛者,紅參具有火大、勁足、功效強之特點,是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醫葯上治療虛脫或強補多用紅參。
Ⅵ 什麼是紅參怎麼加工成的
紅參是商品人參中的一個主要品種。鮮人參經過蒸熟,參根中的水解酶、澱粉酶、氫氧化酶、麥芽糖酶均因受熱而被破壞,既防止人參皂苷的水解,又阻止了澱粉水解糖化。人參根中的豐富澱粉,在加工中遇熱糊化轉變為紅糊精,使人參顏色變紅,質地堅硬,角質透明,既隔絕了水,又隔絕了空氣。對人參皂甙具有保護作用,有利於商品人參貯存。
加工紅參首先要有固定的加工廠,並備好曬參、蒸參、烤參的場所和用具,如參刷、條筐、水槽、大盆、排針、剪刀、木箱、溫度表、濕度表等。
加工紅參的主要工藝流程是:選參、洗參、刷參、蒸參、曬參、烘乾、打潮、下須、第二次烘乾、分級、包裝等。
(1)選參加工紅參要求選擇體長、形美、漿足的鮮參,漿氣不足的鮮參不能加工成紅參。(2)洗參可將選好的鮮參裝入筐內,浸入水中,輕輕左右擺動使參根相互沖撞,把泥土洗凈,有條件的可用洗參機洗參,速度快,效率高。(3)刷參經過人工或機械沖洗的人參,參根上泥土基本洗凈,但蘆碗、病疤和支根分叉處還有泥土,需人工補刷,刮除病疤,刷凈泥土,使參根達到潔白為度,洗刷好的參根,按大、中、小分別放置,以備分別裝屜蒸制。(4)蒸參①鍋灶蒸參這是傳統的方法,量小時可採用。按參根大、小分別裝屜,先鋪好屜布,然後一把一把地頭朝下,須朝上,挨著擺滿參根為止。將大鍋裝滿水,上面距屜底25厘米,先將水燒開,再把屜抬到鍋上,蓋嚴,開始猛火約30分鍾上元氣,然後緩火保持元氣2.5小時到3小時,停火半小時到1小時即可出屜,用鍋灶蒸制3小時左右,六七年生人參大貨(頭路)蒸2小時50分鍾,中貨(2路貨)、小貨(3路貨)蒸2小時30分鍾。其次要掌握好溫度,鍋內的水要先燒開再上屜,上屜時溫度約80℃,上元氣達95~99T:,元氣到停火保持99C左右,從停火到下屜使溫度逐漸下降。在蒸參過程中要避免火勢忽大忽小、溫度急劇變化,以避免參根裂口、破肚、跑漿,影響紅參質量。
停火後讓參在屜內悶30分鍾,待屜內溫度和氣壓下降,將屜從大鍋上撤下來,放在准備好的屜板上,避免冷空氣從屜底下鑽上來,以防屜內溫度迅速降低,也不要忙於打開屜布,需停20分鍾以後才打開屜蓋,再停10分鍾後才揭開屜布向外取參。取參要輕拿,輕放,一支支擺在參盤上,日曬或烘乾。②蒸參罐蒸參法是目前國內的一種較為先進的蒸參方法,有的用電腦控制溫度、壓力、時間,衛生條件好,勞動強度小,加工量大,是大加工廠採用的方法。一般加工廠是不採用的。蒸參罐分為兩種,一種是水泥蒸參罐,另一種是金屬蒸參罐,兩者性能相近,效果相同。
首先要裝好盤,按鮮參等級分別裝盤,先在盤子一端橫卧放一行,然後把鮮參蘆頭朝下,參須朝上挨著擺,擺的角度近似45°,一直擺滿為止。邊裝邊將參須理順,嚴防橫躺豎卧,松緊要適當,太松影響每罐蒸參數量,易折艼斷腿;過緊透氣性差,蒸不均勻,易出白皮。裝盤之後,碼入蒸參車架上,每個盤子上要苫一塊白布,以便收取蒸參油。每罐可裝13~15盤,大約每罐蒸制鮮人參750~1000千克。
其次把蒸參車架推入蒸參罐內,關好罐門,封閉,打開供氣閥,使高壓蒸汽通入罐內,開始要緩緩升溫,30分鍾左右使罐溫達到90℃,然後給大汽,使罐內溫度達到98~100℃,然後改給小汽,維持溫度98~100℃,並保持100~120分鍾後停止供汽,再維持30分鍾,共需150~180分鍾。當溫度緩緩下降,減少內外溫差後再開罐門排汽,稍停10~20分鍾拉出蒸參車,擺盤晾曬。
另一種是低溫長時間的蒸參方法,溫度由30℃→60℃→90℃→98℃→60℃出屜,蒸5~6小時。
按鮮人參等級把蒸參時間、溫度,按順序要求編成軟體程序,輸入計算機,在蒸參時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自動控制,這樣出來的紅參外觀色澤和質量能夠一致,不致於參差不齊。
揀參與晾曬:把蒸參車拉出後,稍微冷卻一下,將參盤子抬到室外放在晾參架上,開始「揀參」,又叫「倒盤子」。要按蒸參前裝參時的方向,先裝的後揀,後裝的先揀,按順序一層層輕輕地拿下,不準拉蘆扯腿,要拿住主根的上半部往後拿取,保護好參須,大支頭人參要用手托起拿出。拿下來的人參要一行行擺在另一個盤子里,擺時要須子壓根,不可根壓須,擺好後把盤子抬至晾曬架上,晴天晾曬6~8小時,使表皮水分蒸發。
人參露的收集:人參露是蒸參過程的副產物,蒸參露中含有揮發油,具有特異香氣,它們是高級滋補飲料的優良添加劑。收取參露的時間一般在給氣蒸參30~40分鍾時,此時溫度達70~80℃,收集參露約15分鍾左右,這樣的參露質量最好。
但是很多試驗證明收集參露,可使紅參減產5%~7%,若是蒸參罐元氣時收集7~8分鍾,每罐400千克水參,大支頭人參可收13~14千克的參露,參須可收15千克參露,這樣不但使紅參減產影響不大,而且參露質量也高。收取的參露要裝入經過消毒的容器內,置冷涼處存放,注意防止發酵變質。如果無限延長收人參露時間,不僅造成紅參減產,參露質量也明顯下降。
(5)烘乾也叫烤貨,目前國有參場都採用硬氣乾燥法,部分集體及個體經營的小參場仍然應用土法乾燥。
①土法乾燥主要利用火牆、火爐、炭火等加溫乾燥法,該法缺點衛生條件差,勞動強度大。但不需復雜設備,一般房稍加改建,就可做土法烘乾室。採用土法乾燥紅參,要注意溫度和排潮兩個環節。
溫度:第一次乾燥,也叫濕貨乾燥,前8小時溫度在65~70℃,以後保持50~60℃約4小時。第一次乾燥結束後要打潮下須,然後再第二次乾燥,前8小時溫度保持50~60℃,以後4小時保持40~50℃。
排潮:在乾燥過程中,每經2小時排潮一次即可。②硬氣乾燥法採用鍋爐供氣,通過管道通入排管,放出熱量進行乾燥。有既安全、衛生,又易於控制溫度的優點。
第一次乾燥。被蒸制後的人參經一天的晾曬,即可抬入烘乾室,為了防止人參發酵變酸,乾燥溫度要高些,烘乾室內溫度保持70~75℃,烘烤時間8~10小時,在烘烤的過程中每隔30分鍾排潮一次,每隔2小時左右,把參盤子上下調換一次位置,以使人參乾燥均勻,嚴防烤焦。如果烘烤過度,色發污無光澤,顏色變黑,同時易出空心,既減產又降低質量。
當主根達到半干,支根和須根全部干時,一般在第二天早晨,就應將參盤抬出乾燥室,放到晾曬場上放露,以增加人參的光澤。然後打潮下須。
下須主要目的是使乾燥了的支根和參須濕潤軟化,防止折斷支根,弄碎須根,便於下須整形。打潮通常有以下三種方法。
A.把盤子內的人參揀成小把,用雙手輕輕掐住主根上部,然後把參浸入溫水片刻,然後放入木箱中,當木箱裝滿後用潮濕的麻袋蓋在上面,悶潤10~12小時,使支根、須根達到軟化。
B.把參根蘆頭朝下斜擺在木箱底部,再在人參的上面輕輕擺一層參,然後用濕麻袋蓋好,放在室內經過18~24小時可悶潤達到軟化程度,這樣打潮紅參色澤好。
C.用噴霧器直接向參盤子上的人參噴灑溫水,噴水後把參盤子一層層疊落起來,待1~2小時,當參須不易折斷時,再將盤子中的人參盛入木箱中蓋上潮濕麻袋進行悶潤。此法簡單,易於操作,損失也較小。
打潮後,還需「下剪子」又稱下紅須或下中尾。按規格要求,把軟化後紅參的毛毛須全部剪掉。剪支根時,較粗的支根可留長一些,細的支根留短一些,要考慮參形勻稱美觀,靈活掌握下掉的須根按大小分別存放,須根長度夠8厘米以上者,要整齊堆放捆成直徑4厘米左右的小把,做紅直須,剩下的碎須、毛須做紅混須或紅參須。
第二次乾燥,下完須的紅參,按支頭大小分別擺在不同的盤子里,把捆好的紅直須也擺好,拿到晾曬場上晾曬,然後抬入乾燥室進行第二次乾燥,乾燥室溫度控制在40~50℃,直至干透為止,大約需48~72小時。
乾燥好的紅參,可放在通風良好的庫房中,紅直須可直接裝箱入庫。
(6)挑選分等按紅參規格等級標准進行挑選。
Ⅶ 人參好還是紅參好
人參或紅參各有各的療效。人參是一種五加科植物的根,按產地可分為中國人參、高麗參以及西洋參。其中,中國人參和高麗參的製作工藝大致相同,如果把人參洗凈、曬干就製成了「生曬參」,如果將人參蒸熟後晾乾就稱為「紅參」,如果將人參刺成蜂窩狀後用糖水浸泡,晾乾後就稱為「糖參」或「白參」。這三種參的用途各不相同。
紅參是以優質鮮人參為原料,經刷洗、蒸制、烘乾而製成。模壓紅參是以優質紅參為原料,經過整形、軟化,利用特製模具壓制而成。紅參和模壓紅參在加工時因高溫蒸熟,使參根中的水解酶、澱粉酶、麥芽糖酶等均因受熱而變性,這樣既防止人參皂甙水解反應又阻止了參根中澱粉酶水解糖化,有利於營養成分的保持。
無論是紅參或是生曬參在食用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過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節變化,一般來說,秋冬季節天氣涼爽,進食比較好。而夏季天氣炎熱,則不宜食用。總之,只要我們掌握了上述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小小的人參就可以使我們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紅參和人參的區別
紅參是人參的熟製品即經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乾等工序加工而成。紅參在蒸制過程中,因為熱處理會發生化學反應,成份上發生變化。乾燥後的紅參顏色紅潤,氣味濃香。簡言之,用高溫蒸汽把參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乾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即為紅參,紅參以外的參統稱白參。與普通人參相比,紅參經過高溫處理後,其人參皂苷、氨基酸等的含量降低,但精氨酸雙糖苷含量增高,新產生了麥芽酚等成分,因此抗氧化、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等作用更強。
人參多含有三醇型Rb單體皂甙,葯性溫熱,興奮調壓,具有補氣、固表、回陽、救逆等功效,是治療急性脫症(如虛脫、休克、大汗淋漓、重度腹瀉、嘔吐等)的良葯,在治療上與溫熱性葯配伍應用常能收到特殊的療效。人參性溫,因而適用於寒症。其中生曬參為清補之品,主要用於氣陰兩虛的癥候和症狀,如伴有疲勞的出虛汗、胃腸虛弱、食慾不振、心功能不全、口渴等。熱症的人如果用溫性的生曬人參,則會加強身體的興奮度,使炎症惡化。
Ⅷ 白參為什麼會變成紅參
紅參是商品人參中的一個主要品種。鮮人參經過蒸熟,參根中的水解酶、澱粉酶、氫回氧化酶、麥芽糖酶答均因受熱而被破壞,既防止人參皂苷的水解,又阻止了澱粉水解糖化。人參根中的豐富澱粉,在加工中遇熱糊化轉變為紅糊精,使人參顏色變紅,質地堅硬,角質透明,既隔絕了水,又隔絕了空氣。對人參皂甙具有保護作用,有利於商品人參貯存。
Ⅸ 朋友給了幾株紅參苗,可百度上說,紅參不能直接種植出來,是人參加工出來的,然後又查到還有紅參果又叫紅
不一樣,紅參是人參的一種,人參蒸制後的產品就叫紅參,而紅參果這個真沒咋聽過,如果需要紅參的話,河北安國衛康公司的挺不錯的。
純手打,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