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在加工中心怎麼加工的
『壹』 加工中心攻絲深空怎麼攻
G84加Q,但有個別系統不認Q只能一刀下到底。
『貳』 加工中心編程如何加工整個圓弧槽
圓弧插補指令:
1、G02順時針圓弧插補:沿著刀具進給路徑,圓弧段為順時針。
2、G03逆時針圓弧插補:沿著刀具進給路徑,圓弧段位逆時針。
圓弧半徑編程。zd格式:G02/G03X_Y_Z_R_F; 移到圓弧初始點;
3,G02/G03+圓弧終點坐標版+R圓弧半徑。(圓弧<或=半圓用+R;大於半圓(180度)小於整圓(360度)用-R。圓弧半徑R編程不能用於整圓加工。)
4、用I、J、K編程(整圓加工)。格式:G02G03X_Y_Z_I_J_K_F_;
5、I、J、K分別表示XY方向相對於圓心之間的距離,X方向用I表示,Y方向用J表示,z方向用K表示(G17平面K為0)。
正負判斷方法:刀具停留在軸的負方向,往正方向進給,也就是與坐標軸同向,那麼就取正值,反之為負。
(2)深空在加工中心怎麼加工的擴展閱讀
具體步驟
數控手工編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過程、數學處理、編寫程序清單、程序檢查、輸入程序和工件試切。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處理
首先根據圖紙對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明確加工內容,決定加工方案、加工順序,設計夾具,選擇刀具、確定合理的走刀路線和切削用量等。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數控系統的性能,正確選擇對刀點及進刀方式,盡量減少加工輔助時間。
2、數學處理
(1)編程前根據零件的幾何特徵,建立一個工件坐標系,根據圖紙要求制定加工路線,在工件坐標繫上計算出刀具的運動軌跡。對於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只需計算出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
(2)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數控系統的插補功能不能滿足零件的幾何形狀時,必須計算出曲面或曲線上一定數量的離散點,點與點之間用直線或圓弧逼近,根據要求的精度計算出節點間的距離。
3、編寫零件程序單
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確定以後,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編寫零件程序。
4、程序輸入
以前的數控機床的程序輸入一般使用穿孔紙帶,穿孔紙帶上的程序代碼通過紙帶閱讀裝置送入數控系統。現代數控機床主要利用鍵盤將程序輸入計算機中;通信控制的數控機床,程序可以由計算機介面傳送。
5、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1)程序清單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切才能正式使用。校驗的方法是將程序內容輸入到數控裝置中,機床空刀運轉,若是平面工件,可以用筆代刀,以坐標紙代替工件,畫出加工路線,以檢查機床的運動軌跡是否正確。若數控機床有圖形顯示功能,可以採用模擬刀具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
(2)但這些過程只能檢驗出運動是否正確,不能檢查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因此必須進行零件的首件試切。首次試切時,應該以單程序段的運行方式進行加工,監視加工狀況,調整切削參數和狀態。
『叄』 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
一.加工中心教案主軸功能及主軸的正、反轉;主軸功能又叫S功能,其代碼由地址符S和其後的數字;主軸正、反轉及停止指令M03、M04、M05;M03表示主軸正轉(順時針方向旋轉);M04表示主軸反轉(逆時針方向旋轉);M05為主軸停轉;如主軸以每分鍾2500轉的速度正轉,其指令為:M;二.刀具功能及換刀;刀具功能又叫T功能,其代碼由地址符T和其後的數字;如需換取
一. 加工中心教案 主軸功能及主軸的正、反轉
主軸功能又叫S功能,其代碼由地址符S和其後的數字組成。用於指定主軸轉速,單位為r/min,例如,S250表示主軸轉速為250r/min.
主軸正、反轉及停止指令M03、M04、M05
M03表示主軸正轉(順時針方向旋轉)。所謂主軸正轉,是從主軸往Z正方向看去,主軸處於順時針方向旋轉。
M04表示主軸反轉(逆時針方向旋轉)。所謂主軸反轉,是從主軸往Z正方向看去,主軸處於逆時針方向旋轉。
M05為主軸停轉。它是在該程序段其他指令執行完以後才執行的。
如主軸以每分鍾2500轉的速度正轉,其指令為:M03 S2500。
二. 刀具功能及換刀
刀具功能又叫T功能,其代碼由地址符T和其後的數字組成,用於數控系統進行選刀或換刀時指定刀具和刀具補償號。例如T0102表示採用1號刀具和2號刀補。
如需換取01號刀,其指令為:M06 T01。
三. 機床坐標系及工件坐標系
機床坐標系:用機床零點作為原點設置的坐標系稱為機床坐標系。
機床上的一個用作為加工基準的特定點稱為機床零點。機床製造廠對每台機床設置機床零點。機床坐標系一旦設定,就保持不變,直到電源關掉為止。
工件坐標系:加工工件時使用的坐標系稱作工件坐標系。工件坐標系由CNC預先設置。
一個加工程序可設置一個工件坐標系。工件坐標系可以通過移動原點來改變設置。
可以用下面三種方法設置工件坐標系:
(1) 用G92法
在程序中,在G92之後指定一個值來設定工件坐標系。
(2) 自動設置
預先將參數NO。1201#0(SPR)設為1,當執行手動返回參考點後,就自動設定了工件坐標系。
(3) 使用CRT/MDI面板輸入
使用CRT/MDI面板輸入可以設置6個工件坐標系。G54工件坐標系1、G55工件坐標系2、G56工件坐標系3、G57工件坐標系4、G58工件坐標系5、G59工件坐標系6。
工件坐標系選擇G54~
G59
說明:
G54~G59是系統預定的6個工作坐標系(如圖5.10.1),可根據需要任意選用。
這6個預定工件坐標系的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值(工件零點偏置值)可用MDI方式輸入,系統自動記憶。
工件坐標系一旦,後續程序段中絕對值編程時的指令值均為相對此工件坐標系原點的值。
G54~G59為模態功能,可相互注銷,G54為預設值。
例3. 如上圖所示,使用工件坐標系編程:要求刀具從當前點移動到A點,再從A點移動到B點。
注意:
使用該組指令前,先用MDI方式輸入各坐標系的坐標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坐標值。
使用CRT/MDI面板輸入設定工件坐標系的具體方法
1)將基準刀移動至所要設定的工件坐標系原點位置。
2)在MDI面板上選擇OFFSET「偏置」用軟鍵選擇「坐標系」,用游標移動鍵將游標移動到G54的X坐標上,用MDI上面板的鍵輸入0.0,按「測量」
,即設置X軸的工件坐標原點; 將游標移動到G54的Y坐標上,用MDI上面板的鍵輸入0.0,按「測量」 ,即設置Y軸的工件坐標原點;
將游標移動到G54的Z坐標上,用MDI上面板的鍵輸入0.0,按「測量」 ,即設置Z軸的工件坐標原點。
註:在輸入G54的坐標值時,所輸的數值後必須有小數點。
四. 對刀操作
1. X軸對刀
在進入系統時,根據提示機床回零,裝上尋邊器,裝上工件,用正向視圖,選擇手動方式,將X軸移動到工件外,下降Z軸,轉為手輪或單步方式,將尋邊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經到位」 記下此時機械坐標的「 X 」值暫記為(X=X1)。
(如圖5-2)
圖5-2
然後轉為手動方式提升Z軸,將尋邊器移動到X軸的反向,下降Z軸,轉為手輪或單步方式,將尋邊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經到位」 記下此時機械坐標的「 X 」值暫記為(X=X2)
計算:X1+X2/2=X3工件的中心點,即G54的X坐標(輸入到G54的X坐標)
2. Y軸對刀
對好X軸後,選擇手動方式,將Z軸提起,用左向視圖,將Y軸移動到工件外,下降Z軸,轉為手輪或單步方式,將尋邊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經到位」記下此時機械坐標的「
X 」值暫記為(Y=Y1)。(如圖4-1-3)
然後轉為手動方式提升Z軸,將尋邊器移動到Y軸的反向,下降Z軸,轉為手輪或單步方式,將尋邊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經到位」
記下此時機械坐標的「 X 」值暫記為(Y=Y2)
計算:Y1+Y2/2=Y3工件的中心點,即G54的X坐標(輸入到G54的Y坐標)
3.Z軸對刀
在對好X、Y軸後,提升Z坐標,卸去尋邊器安裝銑刀,啟動主軸旋轉,下降Z軸到工件表面,轉為手輪或單步方式,用局部放大,慢慢將銑刀移到工件表面,記下此時機械坐標的「 Z 」值,(如圖5-3)
圖5-3
4. (G54~G59)的坐標輸入:
在MDI面板上選擇OFFSET「偏置」用軟鍵選擇「坐標系」,用游標移動鍵將游標移動到G54的X坐標上,用MDI上面板的鍵輸入(
X3 )按「輸入鍵INPUT」 ,輸入Y值( Y3 )按「輸入鍵INPUT」 ,輸入Z值(Z***)按「輸入鍵INPUT」 。
註:在輸入G54的坐標值時,所輸的數值後必須有小數點。
五.刀具補償功能
1.刀具半徑補償(G40 G41 G42)
刀具半徑補償G40,G41,G42
格式:
說明:
G40:取消刀具半徑補償;
G41左刀補(在刀具前進方向左側補償),如圖6-3(a);
G42:右刀補(在刀具前進方向右側補償),如圖6-3(b);
G17:刀具半徑補償平面為XY平面;
G18:刀具半徑補償平面為ZX平面;
G19:刀具半徑補償平面為YZ平面;
X,Y,Z:G00/G01的參數,即刀補建立或取消的終點(註:投影到補償平面上
的刀具軌跡受到補償);
D:G41/G42的參數,即刀補號碼(D00~D99),它代表了刀補表中對應的半徑補償值。
G40、G41、G42都是模態代碼,可相互注銷。
注意:刀具半徑補償平面的切換必須在補償取消方式下進行;
刀具半徑補償的建立與取消只能用G00或G01指令,不得是G02或G03。
例1:考慮刀具半徑補償,編制圖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建立如圖所示的工件坐標系,按箭頭所指示的路徑進行加工,設加工開始時刀具距離工件上表面50mm,切削深度為10mm。
『肆』 加工中心怎麼加工一個圓錐
要用到宏程序
『伍』 加工中心是怎樣加工零件的
兄弟為什麼不用擠銷式絲維,攻上一天都不會斷。
擠銷式絲維:鑽孔要比一般絲錐要大,回m3就要鑽2。7mm,因為答不是切銷,是擠壓出牙來的,絲錐沒有排銷槽,所以絲維比其它的鋼性好得多,這類絲維最合適小孔攻牙,鋁合金材料效果最明顯,但不適用非金屬。孔被擠壓出牙來後會小到2.4---2,5之間(鋁合金)
買來試試,不行找我。。。。。。。。
『陸』 cnc加工中心怎樣操作
主軸定位: 沒什麼說的就是定位
ZER: 應該是回原點模式
HANDLE: 手輪模式
JOG/RRD:點動進給模式
AUTO:自動模式
MDI:MDI方式,由MDI面板輸入的程序運行
EDIT TAPE PRESET:這應該是紙帶形式編輯,就是編輯功能
RAPID OVERRIDE:快速進給倍率,G00倍率。
FEEDRATE OVERRIDE JOG FEEDRATE: 進給倍率/點動進給倍率,G01倍率
SPINDLE OVERRIDE: 主軸倍率
OP,OP2,OP3,OP4: 機床廠家自定義的幾種操作方式。
CYCLE START: 循環啟動
FEED HOLD: 進給保持
MIRROR: 鏡像功能
GEAF: 這個還真沒見過,應該是機床廠家的一個自定義。
ALARM:報警
GEAR:應該是換檔,主軸應該有兩組以上齒輪比.
緊急釋放: 撞急停限位的時候一般會有急停報警,機床無法動,這時候按這個鍵可以臨時解除急停報警,手動恢復位置後松開此按鈕即可。
主軸定位: 主軸定位一般是為了配合刀庫,就是定位是主軸定位鍵的位置永遠一致。在重復剛性功絲時加定位可以保證不亂牙,另外鏜孔時定位後可以安全推刀,等等吧用法挺多的。
主軸是不是鎖了一般是梯形圖做的,如果沒有報警正常情況是看不出來的,要觀察PLC狀態才可以看得出來,信號G70.4\G70.5這兩個信號有一個就應該能轉起來,做保護的話也是在這兩個信號前加條件。
氣壓電源的問題,系統監測的氣壓信號一般是氣壓壓力開關,很少能看到有帶電源的,帶電源的是那種有數顯的壓力開關,這種比較貴很少有人用。
『柒』 數控加工中心的方法
在數控加工中心,當今編程方法通常有兩種:①簡單輪廓——直線、圓弧組成的輪廓,直接用數控系統的G代碼編程。②復雜輪廓——三維曲面輪廓,在計算機中用自動編程軟體(CAD/CAM)畫出三維圖形,根據曲面類型設定各種相應的參數,自動生成數控加工程序。以上兩種編程方法基本上能滿足數控加工的要求。但加工函數方程曲線輪廓時就很困難,因為早期的銑床數控系統不具備函數運算功能,直接用G代碼不能編制出函數方程曲線的加工程序,(版本較低的)CAD/CAM軟體通常也不具備直接由方程輸入圖形的功能。所以切削函數方程曲線輪廓,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根據圖紙要求,算出曲線上各點的坐標,再根據算出的坐標值用直線或圓弧指令代碼編製程序,手工輸入系統進行加工。 加工中心是高效、高精度數控機床,工件在一次裝夾中便可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同時還備有刀具庫,並且有自動換刀功能。加工中心所具有的這些豐富的功能,決定了加工中心程序編制的復雜性。
加工中心能實現三軸或三軸以上的聯動控制,以保證刀具進行復雜表面的加工。加工中心除具有直線插補和圓弧插補功能外,還具有各種加工固定循環、刀具半徑自動補償、刀具長度自動補償、加工過程圖形顯示、人機對話、故障自動診斷、離線編程等功能。
加工中心是從數控銑床發展而來的。與數控銑床的最大區別在於加工中心具有自動交換加工刀具的能力,通過在刀庫上安裝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裝夾中通過自動換刀裝置改變主軸上的加工刀具,實現多種加工功能。
加工中心從外觀上可分為立式、卧式和復合加工中心等。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軸垂直於工作台,主要適用於加工板材類、殼體類工件,也可用於模具加工。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軸軸線與工作台檯面平行,它的工作台大多為由伺服電動機控制的數控回轉台,在工件一次裝夾中,通過工作台旋轉可實現多個加工面的加工,適用於箱體類工件加工。復合加工中心主要是指在一台加工中心上有立、卧兩個主軸或主軸可90°改變角度,因而可在工件一次裝夾中實現五個面的加工。 故障一:數控加工中心串列編碼器通訊錯誤報警,原因:單元檢測到數控加工中心的電機編碼器斷線或通訊不良。檢查電機的編碼器反饋線與放大器的連接是否正確,是否牢固。如果反饋線正常,更換伺服電機(因為電機的編碼器與電機是一體,不能拆開),如果是α電機更換編碼器。如果是偶爾出現,可能是干擾引起,檢查電機反饋線的屏蔽線是否完好。故障二:數控加工中心編碼器脈沖計數錯誤報警(LED顯示6,系統的PMM畫面顯示303/304/305/308報警)原因分析:伺服電機的串列編碼器在運行中脈沖丟失,或不計數。關機再開,如果還有相同報警,更換電機(如果是α電機更換編碼器)或反饋電纜線。如果數控加工中心重新開機後報警消失,則必須重新返回參考點後再運行其他指令。如果系統的PMM是308報警,可能是干擾引起,關機再開。
『捌』 加工中心操作方法
機床在每次開機或機床按急停復位後,首先回機床參考零位(即回零),使機床對其以後的操作有一個基準位置。
裝夾工件。
工件裝夾前要先清潔好各表面,不能粘有油污、鐵屑和灰塵,並用銼刀(或油石)去掉工件表面的毛刺。
裝夾用的等高鐵一定要經磨床磨平各表面,使其光滑、平整。碼鐵、螺母一定要堅固,能可靠地夾緊工件,對一些難裝夾的小工件可直接夾緊在虎鉗上。
機床工作台應清潔干凈,無鐵屑、灰塵、油污。
墊鐵一般放在工件的四角,對跨度過大的工件須要在中間加放等高墊鐵。
根據圖紙的尺寸,使用拉尺檢查工件的長寬高是否合格。
裝夾工件時,根據編程作業指導書的裝夾擺放方式,要考慮避開加工的部位和在加工中刀頭可能碰到夾具的情況。
工件擺放在墊鐵上以後,就要根據圖紙要求對工件基準面進行拉表,工件長度方向誤差小於0.02mm,頂面X、Y方向水平誤差小於0.05mm。對於已經六面都磨好的工件要校檢其垂直度是否合格。
工件拉表完畢後一定要擰緊螺母,以防止裝夾不牢固而使工件在加工中移位的現象。
再拉表一次,確定夾緊好後誤差不超差。
『玖』 簡述加工中心的編程步驟
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抄:
一.工藝方案分析確定加工對象是否適合於數控加工(形狀較復雜,精度一致要求高),分析哪些部位需要拆銅公!確定碰穿面\擦穿面\分型面等!分析使用的刀具類型和刀具大小!毛坯的選擇(對同一批量的毛坯餘量和質量應有一定的要求)。工序的劃分(盡可能採用一次裝夾、集中工序的加工方法)。
二.工序詳細設計工件的定位與夾緊。工序劃分(先大刀後小刀,先粗後精,先主後次,盡量「少換刀」)。刀具選擇。確定使用什麼加工方法,設置好切削參數。工藝文件編制工序卡(即程序單),走刀路線示意圖。程序單包括:程序名稱,刀具型號,加工部位與尺寸,裝夾示意圖
三.編寫數控加工程序用UG設置編出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代碼(G,S,M)與程序格式。後處理程序,填寫程序單。拷貝程序傳送到機床, 程序校核與試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