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加工財務怎麼監管
❶ 財務問題 用友委託加工業務怎麼做
業務類型:委託加工發出材料,支付運費,支付加工費,加工材料入庫。
會計處理
(專1)借:委託屬加工材料
6120
貸:原材料
6000
材料成本差異
120
(2)借:委託加工材料
300
貸:現金
300
(3)借:委託加工材料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4)借:委託加工材料
400
貸:銀行存款
400
(5)借:原材料
8000
貸:委託加工材料
7820
材料成本差異
180
系統處理解決方案
1.進入庫存管理系統,錄入其他出庫單,將材料成本轉入委託加工材料。
2.進入存貨核算系統生成憑證(如分錄1)。
3.進入采購管理系統,在【供應商往來】中錄入付款單並返核算系統制單(如分錄2)。
4.進入采購管理系統錄入費用發票(加工費及運輸費等)並現付處理。
5.進入核算系統,對現付款單據生成憑證(如分錄2、3)。
6.進入庫存管理系統,錄入其他入庫單,將委託加工材料成本轉入原材料(如分錄4)。
❷ 委託其他單位加工會計怎麼處理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會計實務中存貨那個章節所要知道的內容。 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其在會計處理上主要包括撥付加工物資、支付加工費用和稅金、收回加工物資和剩餘物資等幾個環節。1. 購買入庫 借 原材料
應繳稅費 (進項)
貸 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發出 借 委託加工物資
貸 原材料
3.支付加工費 其他的費用 繼續加工 借 委託加工物資
應繳稅費 (進項)
貸 現金/銀行存款
4.直接銷售 借 庫存商品
貸 委託加工物資
繼續加工和直接銷售是有區別的 你自己再看看會計實務的書就明白了 我在這里就不一一說明了
❸ 來料加工委託加工賬務處理的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一、來料加工企業的會計處理
(一)收入的核算
首先,根據財政部1998年頒布的收入確認原則,來料加工企業在報關出口後就應確認收入。因為此時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外方,加工企業對商品已不擁有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不再對已出口的商品實施控制,同時與交易相關的加工費收入已轉入企業,相關的收入和成本已能夠可靠地計量。
其次,對內外加工業務收入應分別核算。目前,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往往採取多種經營方式,可能既做進出口貿易,又做生產、加工業務。這就要求企業要分清業務的主次,主營業務在「營業收入」中核算,而兼營業務則在「其他業務收入」中核算。來料加工企業也有類似問題,比如來料加工企業為了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既從事對外加工業務,又搞國內加工,這時就應分別核算對內、對外加工業務。外加工費收入免徵增值稅,而內加工費收入則要征稅,如果劃分不清,就不能享受免稅待遇。另外,企業出售廢料的收入,應在「營業外收入」中核算,因為它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
第三,境外委託方代支的費用應如實計入收入。目前,國內來料加工企業加工費收入定得普遍較低,境外委託方往往與國內來料加工企業簽訂某些協議,代支部分費用(如廠租、報關費等大額支出),例如某制衣廠,1997、1998年兩年虧損總額高達899萬元,其中1998年的加工費收入為72萬元,費用成本總額為445萬元,收入僅占費用的16%,而僅工資一項開支就達312萬元。該廠付出312萬元的工資卻只取得72萬元的收入,且該廠成立10年來,一直處於這種狀況,卻能經營下去。究其原因,原來境外委託方經常付給該廠現金(是人民幣而非外匯)以供日常開支,這部分現金則掛在「其他應付款」賬上,而不在收入科目中反映,這就變相轉移了企業加工費收入,從而轉移利潤,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同時由於加工費收入過低,也減少了國家外匯收入。對於外商代支的此類費用可理解為價外補貼收入,應並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費用的核算
首先,費用核算應細化。一般地,大的來料加工企業可將費用分為「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用於生產方面的費用計入「製造費用」,用於辦公管理方面的費用計入「管理費用」,而對於小的來料加工企業來講,也可將所有費用都計入「管理費用」。對於出口方面的費用,如監管費、商檢費、衛檢費、打單費、場檢費、招待費、補助費等,大部分企業都把它們放入「報關費」。其實,這樣做不利於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最好的辦法是分項單列。比如說,有的來料加工企業每月報關費有幾十萬元,但具體是什麼開支卻不清楚,而分開列記就不存在上述問題。同時,衛檢費、場檢費等是按車次收取的,監管費、商檢費是按材料價值來計算的,如果實際支出金額偏差較大,就可檢查是否有不正常開支,從而促進企業做好財務分析。
其次,購進原材料和輔料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而應單獨核算並計入成本費用。來料加工企業主要原材料和大部分輔料是通過海關進口的,也有小部分輔料是從國內采購的。在國內采購的材料,即使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其進項稅額也不能抵扣,而只能計入成本費用。這是因為,按照現行稅收政策,來料加工復出口的貨物,一律實行「出口免稅」管理辦法,即進項稅額(包括進口料件和國產料件的進項稅額)不予抵扣,最後生產加工環節不征稅,出口也不退稅。這與進料加工貿易不同,進料加工企業使用的國產料件可辦理出口退稅(必須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對從事來料加工復出口業務的出口企業,為生產或加工復出口的免稅貨物而購進的已稅原材料、輔料等,其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和辦理退稅,而應單獨核算並轉入來料加工經營成本中。若不能單獨核算應稅和非應稅項目的進項稅額的,按銷售比例分攤其耗用原材料的進項稅額。
二、來料加工企業的稅收優惠
根據《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的規定,出口企業以「來料加工」貿易方式免稅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後,憑海關核簽的來料加工進口貨物報關單和來料加工登記手冊向主管其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辦理「來料加工免稅證明」,持此證明向主管其征稅的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免徵其加工或委託加工貨物及其工繳費的增值稅、消費稅。貨物出口後,出口企業應憑來料加工出口報關單和海關已核銷的來料加工登記手冊、收匯憑證向主管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辦理核銷手續,對逾期未核銷的,主管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將會同海關和主管征稅的稅務機關及時予以補稅和處罰。
從以上規定我們知道,承接來料加工業務的出口企業在料件進口後,可憑海關核簽的來料加工進口報關單和來料加工登記手冊向主管其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辦理「來料加工免稅證明」,而無須等來料加工手冊核銷後再辦理「來料加工免稅證明」。
來料加工企業辦理免稅證明須報送的資料有:加工貿易業務合同批准證、對外加工裝配合同、進口料件申請備案清單、出口成品申請備案清單、出口製成品及對應進口料消耗備案清單、合同基本情況(含封面)、稅務登記副本復印件、申請免稅報告、上一批貨物的合同銷案申請表。
委託加工物資企業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各種材料、商品等物資的實際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加工合同、受託加工單位以及加工物資的品種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委託加工物資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發給外單位加工的物資,按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還應同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二)支付加工費、運雜費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託加工物資,由受託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借記本科目(收回後用於直接銷售的)或「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科目(收回後用於繼續加工的),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物資和剩餘的物資,按加工收回物資的實際成本和剩餘物資的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按計劃成本或售價,借記「原材料」 或「庫存商品」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或售價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或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也可以採用上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或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尚未完成物資的實際成本。
❹ 委託加工財務怎麼處理
稅務查來的時候首先看是不是自符合關聯方交易,如果不屬於關聯方交易,符合實質性的銷售,那按正常的銷售、購進處理。
即工廠賣原材料開實際金額(10萬)的發票,A工廠將產品賣給我工廠也開實際金額(110萬)的發票。
但生活中可以會稍簡單些,按委託加工處理。
❺ 委託加工物資的財務如何處理
1.委託加工物資概述
委託加工物資是指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各種材料、商品等物資。
企業委託外單位加工物資的成本包括:
(1)加工中實際耗用物資的成本;(2)支付的加工費用及應負擔的運雜費等;(3)支付的稅金,包括委託加工物資所應負擔的消費稅(指屬於消費稅應稅范圍的加工物資)等。
【提示】隨同加工費所支付的增值稅
(1)對於符合抵扣條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委託方)應記入「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而不計入委託加工物資的成本。
(2)對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委託方),則應將隨同加工費所支付的增值稅計入委託加工物資的成本。
2.委託加工物資的賬務處理
(1)發給外單位加工的物資
借:委託加工物資(按實際成本)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2)支付加工費用、應負擔的運雜費等
借:委託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3)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直接用於銷售的,應將受託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計入委託加工物資成本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應付賬款
銀行存款等
(4)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的物資,按規定準予抵扣的,按受託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
借:應交稅費一應交消費稅
貸:應付賬款
銀行存款等
(5)收到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物資和剩餘物資
借:原材料
庫存商品等(按實際成本)
貸:委託加工物資
❻ 來料加工和委託別的公司加工賬目分別應該怎麼處理
受託加工抄的賬務處理步驟:
收到受託加工材料物資時: 可不作會計處理,但對收到的受託加工物資要在備查簿中進行登記,記錄其收到、投入加工等材料增減。
將受託的材料發到生產車間加工後,將人工、輔助材料等,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等
加工完成入庫時,結轉本批加工成本
借:庫存商品—受託加工產品
貸:生產成本
將加工完成的產品交付,並開出發票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
在備查簿上登記受託加工材料物資收付情況,並結轉庫存商品:
借:營業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受託加工產品
委託加工的賬務處理 步驟如下:
轉材料到加工單位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
計算支付加工費
借:委託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如果加工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
貸:應付賬款
收回加工完成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委託加工物資(包括材料及加工費)
❼ 我公司幫其他單位委託加工會計如何處理
1、收到委託加工鋼結構件的原料,應當設置備查簿進行登記。
2、為其專他單位加工鋼結構件屬發生的成本,會計處理:
借:生產成本-xx加工件貸:原材料貸:應付職工薪酬
貸:製造費用(分攤的製造費用)
3、加工鋼結構件完成加工任務,檢驗合格,移交委託單位:
借:銀行存款、應收帳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接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成產成本
❽ 委託加工的稅務如何處理呀
委託加工有委託主和受託方,委託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託方只版收取加工費和代墊部權分輔料加工。
如果受託方提供原料,或受託方將原料賣給委託方再接受加工,或受託方以委託方名義購進原材料進行生產則不能稱為委託加工,而要視為自製產品進行繳稅。
這里對委託方購原材料繳增稅等不進行陳述,只對接受委託加工業務的受託方進行說明:
受託方根據加工修理的勞務繳增值稅,以開具給委託方發票時即繳增稅;如委託加工的是應稅消費品,受託方則是委託加工的消費品法定的代收代繳義務人。受託方在交貨時代收代繳消費稅
❾ 委託加工業務會計如何處理
在委託加工業務中,受託方收到委託方發來的用於加工的材料物資,只需在按表外科目專設的「代管商品特資」或「受託加工物資」備查簿中加以登記。備查簿的登記一般採用單式記賬法,收到代管物資時的借記「受託加工物資」,退回時貸記該賬戶即可,無湎考慮對應賬戶問題。該備查簿只作為日後存查的備份。實際領用受託加工物資進行加工時,並不考慮所領用物資的金額,不計入生產成本、也不列入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中。受託方對於加工中實際耗用的由受託方提供的工、料、費(即耗用的輔料、生產工人的工資福利費、分配的製造費用等),應通過「生產成本」賬戶核算。受託加工物資製造完成,如不需入庫保管,可不通過「庫存商品」賬戶核算,直接在結轉發出成本時,自「生產成本」賬戶的貸方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
受託方的會計核算一般是:
一、收到受託加工的材料時,按合同價(或不記錄實際金額)登記備查簿,借記「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領用時作相應的附註說明。
二、發生相關費用時: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輔助材料
應付工資
應付福利費
製造費用
三、加工完成按合同規定發給委託方時:
1.確認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加工費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稅收――應交消費稅(如果加工的產品屬於消費稅應稅產品的,受託方應該履行代收代繳消費稅義務,這里的計稅價格一般參照受託方同類產品的價格或組成計稅價格)
2.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生產成本
3.在備查簿中將受託加工物資注銷,貸記「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
四、受託方上交消費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