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如何選擇適合的刀具
用YW系列的最好,2把刀,開粗的前角小點3~6度都可以後角10度左右。
精車的前角大點10~15度後腳也可以相應大3~5度左右
這樣粗糙度好點
⑵ 數控機床加工工件 如何正確選用刀具 對所選的刀具有什麼要求
數控刀具的分類有多種方法
a.根據刀具結構可分為
(1)整體式;
(2)鑲嵌式,採用焊接或機夾式聯接,機夾式又可分為不轉位和可轉位兩種;
(3)特殊型式,如復合式刀具、減震式刀具等。
b.根據製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為:
(1)高速鋼刀具;
(2)硬質合金刀具;
(3)金剛石刀具;
(4)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c.從切削工藝上可分為:
(1)車削刀具,分外圓、內孔、螺紋、切割刀具等多種;
(2)鑽削刀具,包括鑽頭、鉸刀、絲錐等;
(3)鏜削刀具;
(4)銑削刀具等。
為了適應數控機床對刀具耐用、穩定、易調、可換等的要求,近幾年機夾式可轉位刀具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數量上達到整個數控刀具的30%一40%,金屬切除量占總數的80%~90%。 2.2數控刀具與普通機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許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點:
(1)剛性好(尤其是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熱變形小;互換性好,便於快速換刀;
(2)壽命高,切削性能穩定、可靠;
(3)刀具的尺寸便於調整,以減少換刀調整時間;
(4)刀具應能可靠地斷屑或卷屑,以利於切屑的排除;
(5)系列化標准化以利於編程和刀具管理。
3.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
刀具的選擇是在數控編程的人機交互狀態下進行的。應根據機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科的性能、加
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關因素正確選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選擇總的原則是:安裝調整方便、剛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剛性。
(1) 選取刀具時,要使刀具的尺寸與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適應。生產中,平面零件周邊輪廓的加工,常採用立銑刀;銑削平面時,應選硬質合金刀片銑刀,加工凸台、凹槽時,選高速鋼立銑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時,可選取鑲硬質合金刀片的玉米銑刀;對一些立體型面和變斜角輪廓外形的加工,常採用球頭銑刀、環形銑刀、錐形銑刀和盤形銑刀。
(2)在進行自由曲面(模具)加工時,由於球頭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為零,因此,為保證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採用頂端密距,故球頭常用於曲面的精加工。而平頭刀具在表面加工質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優於球頭刀,因此,只要在保證不過切的前提下,無論是曲面的粗加工還是精加工,都應優先選擇平頭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與刀具價格關系極大,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選擇好的刀具雖然增加了刀具成本,但由此帶來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則可以使整個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3) 在加工中心上,各種刀具分別裝在刀庫上,按程序規定隨時進行選刀和按刀動作。因此必須採用標准刀柄,以便使鑽、鏜、擴、銑削等工序用的標准刀具迅速、准確地裝到機床主軸或刀庫上去。編程人員應了解機床上所用刀柄的結構尺寸、調整方法以及調整范圍,以便在編程時確定刀具的徑向和軸向尺寸。目前我國的加工中心採用TSG工具系統,其刀柄有直柄(3種規格)和錐柄(4種規格)2種,共包括1 6種不同用途的刀柄。 (4) 在經濟型數控機床的加工過程中,由於刀具的刃磨、測量和更換多為人工手動進行,佔用輔助時間較長,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順序。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盡量減少刀具數量;②一把刀具裝夾後,應完成其所能進行的所有加工步驟;粗精加工的刀具應分開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規格的刀具;④先銑後鑽;⑤先進行曲面精加工,後進行二維輪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功能,以提高生產效率等。
⑶ 機械加工中如何選用刀具
選擇刀具一要看加工的材料是什麼材料的,特殊材料的硬質合金還是普通的高碳鋼、低碳鋼等內等,二是要看經容過了什麼樣的熱處理,是調制的還是淬火後的;三是要看圖紙給出的加工工藝的公差,我是選用精度高的還是精度低的;四要看加工的批量,是大批生產還是小批量生產,要考慮成本問題;五還要看機床如何,機床具不具備使用該道具的精度或者說能力
⑷ 數控加工刀具應該如何選用
數控刀具是機械製造中用於切削加工的工具,在選擇刀具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性質(粗、精加工)等,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數控加工刀具必須適應數控機床高速、高效和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一般應包括通用刀具、通用連接刀柄。刀柄要聯接刀具並裝在機床動力頭上,因此已逐漸標准化和系列化。下面簡單介紹下數控加工刀具選購時的注意事項:
一、數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種類
(1)數控刀具根據刀具結構可分為:①整體式;②鑲嵌式。
(2)根據製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為:①高速鋼刀具;②硬質合金刀具;③金剛石刀具;④陶瓷刀具等。
(3)從切削工藝上可分為:①銑削刀具;②鑽削刀具;③鏜削刀具;④車削刀具等。
二、數控刀具應具備的性能
(1)高硬度刀具材料的硬度應高於工件的硬度;
(2)足夠的韌性承受切削力、振動和沖擊;
(3)高耐磨性耐磨性是材料抵抗磨損的能力;
(4)高耐熱性刀具材料在高溫下保持硬度、耐磨性、強度和韌性的能力;
(5)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不會在加工過程中與切削油以及工件發生化學反應。
三、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
刀具的選擇應根據機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關因素正確選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選擇總的原則是:安裝調整方便,剛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選取刀具時,要使刀具的尺寸與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適應。
(1)平面輪廓的加工,常採用立銑刀;
(2)銑削平面時,應選鑲硬質合金刀片面銑刀;
(3)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時,可選取鑲硬質合金刀片的銑刀;
(4)對一些立體型面和變斜角輪廓外形的加工,常採用球頭銑刀、環形銑刀、錐形銑刀和梯形銑刀等。
四、刀具的切削排序問題
在數控加工中由於刀具的刃磨、測量和更換多為人工手動進行,佔用輔助時間較長,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順序。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盡量減少刀具數量;②一把刀具裝夾後,應完成其所能進行的所有加工部位;③粗精加工的刀具應分開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規格的刀具;④先面後孔;⑤先進行曲面精加工,後進行二維輪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功能,以提高生產效率等。
五、數控加工切削用量的確定
合理選擇切削用量的原則是:粗加工時一般以提高生產率為主;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應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兼顧切削效率、經濟性和加工成本。具體數值應根據機床性能、切削用量手冊,並結合經驗面定。同時,使主軸轉速、切削深度及進給速度三者相互適應,以形成最佳切削用量。
以上就是數控刀具的選用方法,編程人員必須熟悉刀具的選擇方法和切削用量的確定原則,從而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充分發揮數控機床的優點。
⑸ 數控刀具怎麼選擇才重要
刀具選用在機加工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學會選擇刀具能幫助工作起來得心應手,所以,刀具選用的15條軍規必須得重視!
1、加工中最重要的是刀具
任何一把刀具停止工作,都意味著生產出現停頓。但並不意味著每把刀具都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切削加工時間最長的刀具對生產周期的影響更大,因此同等前提下,應當給予這把刀具更多關注。此外,還應該注意加工關鍵部件及加工公差范圍要求最嚴格的刀具。另外,對切屑控制相對差的刀具,如鑽頭、切槽刀、螺紋加工刀具也應重點關注。因為切屑控制不佳可引起停機。
2、與機床相匹配
刀具分右手刀及左手刀,因此選擇正確的刀具非常重要。通常,右手刀具適合於逆時針旋轉(CCW)的機床(沿主軸方向看);左手刀具適合於順時針旋轉(CW)的機床。如果有幾台車床,一些夾持左手刀具,其的左右手兼容,那麼請選擇左手刀具。而對於銑削而言,人們通常傾向於選擇通用性更強的刀具。但是盡管此類刀具涵蓋的加工范圍更大,也令即刻損失了刀具的剛性,增大了刀具撓曲變形,降低了切削參數,同時更容易引起加工振動。另外,機床更換刀具的機械手對刀具的尺寸及重量也有所限制。若購買的是主軸帶內冷卻通孔的機床,也請選擇帶內冷卻通孔的刀具。
3、與被加工材料相匹配
碳鋼是機械加工中最常見的被加工材料,因此大多數刀具基於優化碳鋼加工設計。刀片牌號需依據被加工材料進行選擇。刀具製造商提供一系列的刀體及相配合的刀片用於加工諸如高溫合金、鈦合金、鋁、復合材料、塑料及純金屬等非鐵材料。當需要加工上述材料時,請選擇相匹配材質的刀具。絕大多數品牌都有各種系列刀具,標明適合加工什麼材料。如DaElement的3PP系列就主要用來加工鋁合金、86P系列專門來加工不銹鋼、6P系列專門來加工高硬鋼。
4、刀具規格
常見的錯誤是所選的車刀規格太小,銑刀規格太大。大規格的車刀剛性更佳;而大規格的銑刀不僅價格更高,且空切時間更長。總體而言,大規格的刀具價格高於小規格刀具。
5、選擇可換刀片式還是重新修磨式刀具
遵循的原則很簡單:盡量避免修磨刀具。除了少數鑽頭和端面銑刀外,條件允許下,盡量選擇可換刀片式或可換刀頭式刀具。這會為節省勞動力開支,同時獲得穩定的加工效果。
6、刀具材料及牌號
刀具材料及牌號的選擇與被加工材料性能,機床最大速度及進給率密切相關。為被加工材料組選擇更通用的刀具牌號,通常會選擇塗層合金牌號。參考刀具供應商提供的「牌號應用推薦圖表」。在實際應用中,常見的錯誤是用替換其刀具廠家類似的材料牌號試圖解決刀具壽命問題。如果現有的刀具不理想,那麼改選接近的其廠家牌號很可能帶來類似結果。要解決問題,必須明確刀具失效原因。
7、功率要求
指導原則是物盡其用。如購買了功率為20hp的銑床,那麼,在工件及夾具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合適刀具和加工參數,使其能實現機床80%的功率運用。需特別留意機床用戶手冊中的功率/轉速表,依據機床功率的有效功率范圍選擇可實現更佳切削應用的刀具。
8、切削刃數
原則是,多多益善。購買帶兩倍切削刃的車刀並不意味著支付兩倍的費用。在過去的十年,先進的設計,使得切槽刀、切斷刀以及一些銑刀片的切削刃數目也實現了翻番。以先進的帶有16個切削刃的刀片的銑刀替換原來的僅帶4個切削刃的刀片的銑刀並不少見。而增加有效切削刃數還直接影響到工作台進給及生產率。
9、選擇整體式刀具還是模塊式刀具
小規格刀具更適合整體式設計;大規格刀具更適合模塊式設計。對大規格刀具而言,當刀具失效,用戶往往希望僅僅更換小而且價格不高的部件就可重獲新刀具。對於切槽刀及鏜刀,尤其如此。
10、選擇單一刀具還是多功能刀具
工件越小往往越適用復合刀具。例如,一把多功能刀具,可復合鑽削、車削、內孔加工、螺紋加工和倒角加工。當然越復雜的工件也越適用於多功能刀具。機床只有在切削的時候才能為帶來收益,而不是在停機的時候。
11、選擇標准刀具還是非標特製刀具
隨著數控加工中心(CNC)的普及,大家普遍認為可通過編程來實現工件形狀,而不是依靠刀具,因此,不再需要非標特製刀具。而事實上,今天非標刀具仍占總刀具銷售數量的15%。為什麼?採用專用刀具可滿足精密的工件尺寸要求,減少工序並縮短加工周期。對於大批量生產而言,非標特製刀具可很好地縮短加工周期、降低成本。
12、切屑控制
請記住,的目的是加工出工件而不是切屑,但切屑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刀具的切削狀態。總體而言,人們對切屑存在成見,因大多數人並未接受解讀切屑的訓練。記住以下原則:好的切屑不會破壞加工,不好的切屑正相反。
刀片多設計有斷屑槽,而斷屑槽是依據進給率來設計的,無論是輕切削的精加工還是重切削的粗加工。
切屑越小,越難以折斷。對於難加工材料而言,切屑控制是一大難題。盡管不能更換被加工材料,但可以更新刀具,調整切削速度、進給率、切削深度、刀尖圓角半徑等等。優化切屑,優化加工是一個綜合選擇的結果。
13、編程
面對刀具、工件及數控加工機床,往往需要定義刀具路徑。理想的情況是,了解基本的機器代碼,有先進的CAM軟體包。刀具路徑,必須考慮到刀具特徵,如坡走銑角度,旋轉方向,進給,切削速度等。每種刀具都有相應的編程技術以縮短加工周期,改進切屑,降低切削力。好的CAM軟體包可節省勞動力,提升生產率。
14、選擇革新的刀具還是常規成熟刀具
以目前先進技術的發展速度,切削刀具的生產率,每10年就能翻番。對比10年前推薦的刀具切削參數,會發現,現今的刀具可令加工效率翻倍,切削功率卻降低了30%。新刀具合金基體更強固,韌性更高,可實現更高切削速度,更低切削力。斷屑槽及牌號對應用的專一性更低,通用性更廣。同時,現代刀具還增加了多功能性及模塊化,這兩者共同降低了庫存,拓展了刀具應用。刀具發展還帶動了新的產品設計和加工理念,如兼具車削和切槽功能的霸王刀、大進給銑刀,推動了高速加工、微量潤滑冷卻(MQL)加工及硬車技術等。基於以上因素及其的原因,也需要跟進最優選的加工方式,獲悉最新的先進刀具技術,否則就有落後的危險。
15、價格
刀具價格固然重要,卻比不上因刀具而付出的生產成本的重要性。雖然刀具有其相應價格,但刀具的真正價值在於為生產率所履行的職責。通常,價格最低的刀具是造成生產成本最高的刀具。切削刀具的價格僅佔零件成本的3%。因此請關注刀具的生產率,而不是其購買價格。
⑹ 如何合理選擇加工刀具
刀具的選擇是在數控編程的人機交互狀態下進行的。應根據機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關因素正確選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選擇總的原則是:安裝調整方便,剛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剛性。
選取刀具時,要使刀具的尺寸與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適應。生產中,平面零件周邊輪廓的加工,常採用立銑刀;銑削平面時,應選硬質合金刀片銑刀;加工凸台、凹槽時,選高速鋼立銑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時,可選取鑲硬質合金刀片的玉米銑刀;對一些立體型面和變斜角輪廓外形的加工,常採用球頭銑刀、環形銑刀、錐形銑刀和盤形銑刀。
在進行自由曲面加工時,由於球頭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為零,因此,為保證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取得很能密,故球頭常用於曲面的精加工。而平頭刀具在表面加工質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優於球頭刀,因此,只要在保證不過切的前提下,無論是曲面的粗加工還是精加工,都應優先選擇平頭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與刀具價格關系極大,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選擇好的刀具雖然增加了刀具成本,但由此帶來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則可以使整個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在加工中心上,各種刀具分別裝在刀庫上,按程序規定隨時進行選刀和換刀動作。因此必須採用標准刀柄,以便使鑽、鏜、擴、銑削等工序用的標准刀具,迅速、准確地裝到機床主軸或刀庫上去。編程人員應了解機床上所用刀柄的結構尺寸、調整方法以及調整范圍,以便在編程時確定刀具的徑向和軸向尺寸。目前我國的加工中心採用TSG工具系統,其刀柄有直柄(三種規格)和錐柄(四種規格)兩種,共包括16種不同用途的刀柄。
在經濟型數控加工中,由於刀具的刃磨、測量和更換多為人工手動進行,佔用輔助時間較長,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順序。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盡量減少刀具數量;②一把刀具裝夾後,應完成其所能進行的所有加工部位;③粗精加工的刀具應分開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規格的刀具;④先銑後鑽;⑤先進行曲面精加工,後進行二維輪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功能,以提高生產效率等。
⑺ 機加工刀具的選擇
由於數控加工與來傳統加自工的方法與工藝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刀具的選擇上也有很大不同。數控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是高速切削,而傳統加工中使用的是速度切削,在這一點上有很大優勢,高速切削在加工質量、效率上有很大提高,切削變形情況小,提高加工周期,因此,在加工製造中,應該對高速切削進行適當的增加。目前,使用較多的還有干切削,此方式只需要加入少量的切削液或者是不加切削液,只是刀具要有超高的耐熱性。數控加工與傳統加工相比,對刀具的要求更高。另外,刀具製造商的地位發生轉變,使得刀具行業的作用和地位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往只是單獨進行刀具生產與供應,而現在,不僅對刀具進行生產,而且還對切削工藝進行開發與創新,並製造出相應的配套產品與技術;從原來的刀具供應商提升到企業生產製造提高效率、提高質量的重要合作夥伴。
⑻ 機械加工刀具的選擇基本流程是怎樣的啊有沒有什麼手冊依據
多看一下品牌刀具的樣本就明白了!
一般樣本依次會介紹,首先選刀具材質牌號的選擇,其次斷屑槽的選擇,再有就是刀具形狀的選擇,接著刀具型號的選擇。。。。。。
⑼ 如何選擇機械加工刀具的刀片
在網上搜到的,感覺很好,和大家分享
長期以來機械加工選擇刀具材料的方式以傳統的試切法和參照以往經驗為主。在用試切法加工某一新型材料時,往往需要使用多種刀具材料進行重復切削試驗,研究分析刀具的磨損、破損方式及其原因,通過比較從中選擇最佳的刀具材料。這種方法盲目性大,造成人力、財力、刀具和材料的大量浪費。而根據經驗選擇刀具,往往不能選擇到最佳刀具材料,造成切削加工生產率低下、切削加工成本增加、刀具材料資源(尤其是一些貴重的合金元素)浪費嚴重。每一品種的刀具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加工范圍,只能適應一定的工件材料相切削速度范圍。不同的刀具或同種刀具加工不同的工件材料時刀具壽命往往會存在很大的差別,每一品種的刀具持有其最佳加工對象,即存在切削刀具與加工合理匹配問題,兩者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的匹配,以獲得較長的刀具壽命和較高的切削加工生產率。結合筆者已進行的研究,下面對切削刀具與加工對象的合理匹配進行評述。
1 力學性能的匹配
切削刀具與加工對象的力學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與工件材料的強度、韌性及硬度等力學性能參數應相互匹配。不同力學性能的刀具(如高速鋼刀具、硬質合金刀具和超硬刀具等)所適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有所不同約材料有所不同。通常,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須高。通常,刀具材料的硬度,刀具硬度一般要求在60 HRC以上。高硬度的工件材料必須用更高硬度的刀具來加工,具體的刀具材料參數見表1。
為了提高切削加工生產率,一般採用高速切削加工。高速切削採用的切削速度比常規切削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切削溫度很高。可是刀具材料隨著溫度的升高,強度和硬度會下降。為此,高速切削時要求刀具材料不僅要有良好的室溫力學性能,還應具有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且其高溫力學性能比室溫力學性能更為重要。各種刀具材料的硬度隨溫度的變化見圖1。
2 物理性能的匹配
切削刀具與加工對象的物埋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與工件材料的熔點、彈性模量、導熱系數、熱膨脹系數相抗熱沖擊性能等物埋性能參數應相互匹配。具有不同物埋性能的刀具(如高導熱和低熔點的高速鋼刀具、高熔點和低熱脹的陶瓷刀具、高導熱和低熱脹的金剛石刀具等)所適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有所不同。加工導熱性差的工件時,應採用導熱性較好的刀具,以使切削熱可迅速傳出而降低切削溫度。
如金剛石的導熱系數為硬質合金的1.5 ~9 倍,為銅的2-6 倍,由於導熱系數及熱擴散率高,切削熱容易散出,故刀具切削部分溫度低。金剛石的熱膨脹系數比硬質合金小幾倍,約為高速鋼的1/10,因此金剛石刀具不會產生很大的熱變形,這對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精密加工刀具來說尤為重要。立萬氮化硼(CBN)的導熱性雖不及金剛石,但卻大大高於高速鋼和硬質合金。隨切削溫度的提高,CBN 刀具的導熱系數逐漸增加,可使刀尖處切削溫度降低,減少刀具的擴散磨損並有利於高速精加工時加工精度的提高。CBN 的耐熱性可達到1 400-1 500 C ,比金剛石的耐熱性(700-800 C)幾乎高一倍。
由於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比常規切削時高幾倍甚至十幾倍,切削溫度很高,因此高速切削刀具的失效主耍取決於刀具材料的熱性能(包括刀具的熔點、耐熱性、抗氧化性、高溫力學性能和抗熱沖擊性能等)。高速干切削、高速硬切削和高速加工黑色金屬的最高切削速度主要受限於刀具材料的耐熱性,因此要求刀具材料的熔點高、導熱性好、氧化溫度高、耐熱性好及抗熱沖擊性強。如高速加工鋼和鑄鐵等黑色金屬時,最高切削速度只能達到加工鋁合金時的1/3-1/5 ,其原因是切削熱易使刀尖發生熱破損。在高速切削低導熱性及高硬度材料(如鈦合金和耐熱鎳基合金、高硬度合金鋼等)時,易形成鋸齒狀切屑,而高速銑削過程中則會產生厚度變化的斷續切屑,它們都會導致刀具內的熱應力發生高頻率的周期變化,從而加速刀具的磨損。
3 化學性能的匹配
刀具的磨損是機械磨損和化學磨損綜合作用的結果。機械磨損主要包括磨料磨損、粘著磨損、塑性磨損和微觀斷裂等。化學磨損主要是指在高溫下刀具材料的組分與工件材料發生的化學反應、化學溶解以及刀具與工件間元素的擴散等。已有的研究表明:刀具切削加工時的磨損與所加工的工件材料和切削條件密切相關,在不同的切削條件下加工不同的工件材料時,自主導地位的磨損機制有所不同。
如在低速切削時由於溫度較低,其磨損機制往往表現為磨料磨損;而在高速切削時高溫引起的化學反應、氧化磨損相擴散磨損則自主導地位。由於在高溫下工件材料硬度有所下降,圓而磨料磨損逐漸減小如圖2所示。
化學磨損與切削溫度T密切相關,其表達式為:
切削刀具與加工對象的化學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與工件材料的化學親和性、化學反應、擴散、粘著和溶解等化學性能參數應相互匹配。具有不同組分的刀具(如高速鋼刀具、硬質合金刀具相超硬刀具等)所適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有所不同。當刀具與工件中的元素化學親和性強(易產生化學反應、相互粘著或擴散)時,應設法迴避。如含有SIC顆粒或SIC晶須的刀具材料在加工鎳基合金時表現出優良的切削性能,但在加工鋼件時刀具材料卻發生急劇磨損。這是因為SIC 很容易在切削高溫作用下與工件材料中的鐵產生化學反應,其反應式為:4Fe+SIC→FeSi+Fe3c。
如陶瓷的化學惰性大於TIC和wC。即使在熔化溫度時,Ai2O3,與鋼也不起化學反應。因此,切削加工鋼件時,Ai2O3, 陶瓷刀具的擴散磨損很小。另外,Ai2O3,陶瓷中含有鋁元素,因此Ai2O3,陶瓷刀具在加工鋁及鋁合金時存在較大化學親和力,很容易出現較大的粘著磨損相擴散磨損。因此應避免用此類刀具加工鋁、鈦及其合金。
Si3N4 基陶瓷刀具高速切削碳鋼時主要發生化學磨損。化學磨損本身在陶瓷刀具的總磨損量中所由比例一般並不大,但化學磨損的重要作用在於它能大大加劇機械磨損,如化學溶解及擴散作用會引起陶瓷表面強度減弱,加劇刀具與工件間的粘著,從而導致嚴重的粘著磨損和微觀斷裂磨損。
金剛石刀具切削溫度達到800 C時就會失去其硬度;金剛石刀具不適合於加工鋼鐵類材料因為金剛石與鐵族元素之間有很強的化學親和力,在高溫下鐵原子容易與碳原子相互作用使其轉化為石墨結構,刀具極易損壞。
4 結束語
切削刀具與加工對象的力學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與工件材料的強度、韌性和硬度等力學性參數應相互匹配。切削刀具與加工對象的物理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與工件材料的熔點、彈性模量、導熱系數、熱膨脹系數及抗熱沖擊性能等物理性能參擻應相互匹配。切削刀具與加工對象的化學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與工件材料化學親和性、化學反應、擴散、粘著和溶解等化學性能參數應相互匹配。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所加工的工件材料選擇相互匹配的刀具料。
⑽ 機械加工的時候++怎樣選著刀具
1般看要加工的材料材料越硬=轉速越慢進給越慢刀具1般選擇粗加工類刀具(用了很久的舊刀)在回精加工答的時候1般是比較好的刀具耐磨很重要轉速1般也比較快但是進給是均速的。在加工比較軟體的材料時就能夠適當的修改刀具的角度增加吃刀量和進給速度,做就了你就會有經驗~1上手你就可以感覺材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