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莖怎麼加工
『壹』 芡實的可食用部位屬於莖嗎
芡實是水生植物,可食用的是它的果實,切實也是一味中葯,是健脾利濕的。
『貳』 怎樣進行芡實的採收
一般自8月上旬開始採收,宜分期分批進行,每7天採收一批,整個生育期共收回10批左右。前一批果實要待後答一批果實花開後回落到葉底下時方可採收,一般花開回落後在葉面上都留有洞口。
速凍芡實宜採收較嫩的果實,干芡實宜採收中度成熟的果實,判斷果實的成熟度一般採取一看、二聽、三摸的方法。較嫩的果實,果皮呈淺紅帶白,花蒂仍呈張開狀,手摸有平坦感,手一捏「咔」的一聲會響,莖輕輕一拉易起來;中度成熟的果實,果皮呈紅色,花蒂緊閉,手摸有凹凸感,手一捏皮內種子往邊上滑。
芡實的採收
採收工人宜穿上田襪,帶上皮手套,先用自製的竹片刀(20厘米長)從根基部挖開一個洞,洞直徑約30厘米,然後將可採摘的果實拉出水面,最後用竹片刀從果實基部割斷。保鮮速凍的果實採收後應及時置放於陰涼處,避免烈日下曝曬,並在常溫下24小時內進行加工處理。
『叄』 干芡實怎麼吃
干芡實可以用自來做芡實南瓜粥。
主料:南瓜250克、芡實100克、大米80克
調料:水適量
做法步驟:
1、芡實洗干凈用冷水浸泡1個小時
『肆』 茨實的栽培技術
芡實別名紅蓮子,為1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葯食兩用葯材,以種仁入葯,具有益腎澀精、補脾止瀉、安神等功效,主治糖尿病、脾虛水腫等症。種仁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脂肪油、維生素C及鈣、鐵、磷微量元素等物質,營養十分豐富,可製成食療保健品。由於其野生資源逐年減少,上市商品不足,市場供求出現缺口,價格不斷上升,且後市看好。因此,人工種植茨實前景廣闊,有條件的葯農可因地制宜發展生產。芡實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貴州、四川、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及東北各省,我國各地均適合栽培。現將其人工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種子直播:可分春播和秋播。春播於3~4月,秋播於9~10月,以秋季採用鮮籽播種為好。播種時,如果泥土稍干,可將種子直接撒於土中;如果池塘水多,種子不能播種均勻,可用濕潤的泥土捏成小土團,每團摻入種子2~3粒,然後按行株距120×150cm播入水中,種子隨土團沉入水底,便可出苗生長。
(2)幼芽移栽:頭年種過芡實的地方第二年不能再播種。但因其果實成熟後會自然裂開,有部分種子散落在塘內,次年便可萌芽生長,當葉子浮出水面且直徑在15~20cm時即可移栽。 (1)勻苗:幼苗浮出水面後,如果稀密不均,應適當勻苗,將過密的苗移栽到缺苗的地方。移苗時,用腳夾住根部壓入泥內,切莫折傷嫩莖。結合勻苗將塘中雜草拔除,有利茨苗生長。
(2)調節水量:茨實豐產的關鍵是適時調節水位。根據生產經驗,調水的原則是「春淺、夏深、秋放、冬蓄」,春季水淺,能受到陽光照射,可提高團溫,利於幼苗生長;夏季水深,可足進葉柄伸長;秋季適當放水,能促進果實成熟;冬季蓄水,可使種子在水底安全越冬。為提高經濟效益,種茨實的水塘可同時養魚,但必須選擇對茨實無損害的魚種,如鰱魚、鱅魚等。向塘內投放的魚飼料以及魚的排泄物,均能作為茨實的肥料,不必另外施肥。
(3)防病蟲:在5~6月有蚜蟲危害葉片,使其變黃蜷縮,嚴重時全株枯死。
採收加工 春種當年、秋種次年採收。一般於9~10月間,當果皮呈紅褐色時便可分批采割。果實採回後,用木棒等物錘擊帶刺的果皮,取出種子,除去硬殼,曬干。也可將果實堆放在地上,待果皮腐爛後,洗凈曬干,然後再除去果殼,把茨實仁曬干即可。一般畝產干種子120~150kg,干種出仁率為70%左右。質量以無殼、無碎粒、粒大飽滿、色鮮者為佳。
『伍』 芡實梗怎麼庫存
芡實梗庫存應該溫度適中存放。
『陸』 芡實是如何生長的,有什麼吃法有什麼營養價值
芡實的生長: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兩面無刺;葉柄無刺;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盾狀,有或無彎缺,全緣,下面帶紫色,有短柔毛,兩面在葉脈分枝處有銳刺;葉柄及花梗粗壯,花長約5厘米;萼片披針形,內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彎硬刺;花瓣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紫紅色,成數輪排列,向內漸變成雄蕊;無花柱,柱頭紅色,成凹入的柱頭盤。
芡實吃法以及實營養價值:
一、採集加工:秋末冬初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洗凈,再除去硬殼(外種皮),曬干。
二、炮製方法
麩炒芡實:取凈芡實,照麩炒法炒至微黃色。本品形如芡實,表面黃色或微黃色。味淡、微酸。
入葯部位:乾燥成熟種仁。
性味:味甘、澀,性平。
歸經:歸脾、腎經。
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主治: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柒』 哪裡產的芡實好
芡實是一種多年生浮葉型水生草本植物,植株較大,具刺。有白色須根,根狀莖不明顯。葉有沉水葉和浮水葉兩種,初生葉較小,沉水,箭形或下部開裂的橢圓形,無刺。芡實哪裡的最好?
一、芡實的產地在哪?
1、南芡:南芡產於江蘇太湖地區,成齡植株除葉背面有刺外,葉柄、果梗和果實外面都無刺。芡米圓整,不光滑,玉白色,糯性,品質佳,適應性不及北芡。
2、北芡:北芡產於我國洪澤湖地區,為野生或半野生狀態。全株密被剛刺,果實小,芡米圓,不整齊,色白,光滑,品質差,適應性強。
二、芡實哪裡的最好?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芡實之鄉」,為國內芡實種植面積最大、加工科技含量最高的縣,全縣芡實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種植歷史從文字記載來看已有1200多年,實際開始芡實種植的歷史當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惜乎已無文字可考。余干芡實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遠銷海外,葯用價值更是眾所周知,成為健脾益腎綠色保健的特色產品。
所以,選擇芡實首先要注意它的來源產地,芡實葯用價值很高,適合滋補養生,其次要注意它的外觀色澤,優質的芡實色澤白亮,大小均勻,無油粒、破粒、雜質、蟲蛀、霉變干度好等現象。我買過很多家的芡實,其中只有意康德的芡實綜合品質最好,性價比較高,吃的東西,品質和效果要放在第一位。
三、芡實營養價值有哪些?
1、芡實有補脾止瀉、固腎澀精之功,為健脾止瀉、益腎固精之良葯。
2、芡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微量元素,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
3、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卜素濃度。
四、芡實的選購方法
1、色澤:芡實色澤白亮一般質地比較糯,外觀色白但光澤不足的質地梗性,色帶黃則可能是陳貨。
2、形狀:芡實的形狀要顆粒圓整、大小均勻。
3、口咬:芡實要選乾燥的,否則易霉變,以用口咬來堅定,齒咬鬆脆易碎的乾燥,略帶韌性的潮。
4、鼻聞:芡實要聞有無異味,如有硫磺味,可能蟲蛀後再加工的。
『捌』 怎麼加工葯材
中葯材為什麼要加工呢?主要目的是:1,除去雜質和非葯用部分,保持葯材純凈;2,使葯材乾燥;3,通過加工,分出規格等級,便於按質論價;4,形成一定商品性狀。加工葯材一般都要達到形體完整,身干無雜,色澤好,不變氣、味,有效成分破壞少等。所以,葯材加工對中葯材商品形成、中葯飲片、中成葯以及市場流通和臨床使用都有重要意義。
中葯材常用加工方法:
洗滌與挑選。洗滌主要是洗除葯材泥沙和污垢,多用於根及根莖類葯材。直接曬干或陰乾的葯材、具有芳香氣味的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挑選主要是清除雜質和非葯用部分,同時初步分級,利於分別加工和乾燥。
修整切制。運用修剪、切削、整形等方法,去除非葯用部分和不合規格的部分,試葯材整齊,利於包裝,如剪去蘆頭、須根,進行切片、切瓣、截短等。目前,葯材多在產地趁鮮加工切制,這樣易切制,片形好,乾燥快,減少一些工序,成本低。
去皮、殼。對果實種子或根及根莖類葯材以及皮類葯材去除表皮或外殼,使葯材表面光潔,有利於乾燥和儲藏。對果實種子類葯材,一般採收後曬干去殼,去除種子;或先去殼去除種子,而後曬干。
蒸、煮、燙。對某些葯材經蒸、煮、或燙後進行乾燥。含黏液汁、澱粉、或糖分多的葯材,不易乾燥,經蒸、煮或燙處理後,則乾燥快,不易生蟲。加熱時間長短及採取何種加熱方法,視葯材性質而定,葯材加熱處理後,不僅容易乾燥,而且利於刮皮抽芯。
熏硫。是在葯材乾燥前後用硫磺熏制。有些葯材,為使表面色澤潔白,防止霉爛,常用硫磺熏制。目前在基層此方法常用,其效果好、成本低、運用歷史悠久。但二氧化硫殘留高,往往出口受限,應引起重視。新版葯典已對部分葯材進行二氧化硫殘留限量規定。
發汗。將葯材曬或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後,堆置起來發熱,使其內部水分散發的方法習稱「發汗」,可根據情況反復多次,有利於乾燥,可使葯材變軟、變色、增加香味或減少刺激等。
乾燥。除去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發霉、蟲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被壞,利於貯藏,保證葯材質量。除少數鮮用的葯材外,均需要乾燥。常用的有以下方法:1)曬干。利用陽光直接曬干,是一種最簡便、經濟的方法。多數葯材用此方法乾燥。需注意:①含揮發油的葯材不宜採用此法,以避免揮發油散失。②葯材的色澤和有效成分受日光照射後易變色者,不宜用此法。③有些葯材在烈日下曬後易爆裂。④葯材曬干後,葯涼透才可以包裝,否則將因內部溫度高而發酵,或因部分水分未散盡而造成局部水分過多而發霉等。2)烘乾。利用加溫的方法使葯材乾燥。一般溫度以50~60℃為宜,此溫度對一般葯材的成分沒有大的破壞作用,同時抑制了酶的活性。對含維生素C的多汁果實葯材可用70~90℃的溫度以利乾燥。含揮發油或需保留酶活性的葯材,不宜用此法。富含澱粉的葯材如需保持粉性,烘乾溫度應緩緩升高,以免新鮮葯材遇高熱澱粉發生糊化。3)陰干。將葯材放置或懸掛在通風的室內或蔭棚下,避免陽光直射,利用水分在空氣中自然蒸發而乾燥。主要適用於含揮發性成分的花類、葉類及草類葯材。有的葯材在乾燥過程中易與皮肉分離或空枯,因此必須進行揉搓。有的葯材在乾燥過程中葯進行打光。4)焙乾。與烘乾方法相似,只是溫度稍高,且置於瓦、陶器上加熱。多用於某些動物葯材的乾燥或研粉。
8
挑選分等。對加工後的葯材劃分規格等級的方法,是產地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葯材的規格等級是葯材的質量標准,應注重實用而合理。
『玖』 芡實是用什麼做的
一年生水生草本,全株有多數肉質刺,具白色須根及不明顯的莖,根莖短而粗,初生葉沉水,箭形;後生葉浮在水面,葉丙長,中空,盾狀著生,葉狀橢圓狀腎形或圓形。直徑65---130CM,上面深綠色,多皺,背面深紫色,葉脈隆起,有絨毛。花單生,花梗多刺,伸出水面,花紫色,花期六至九月,果期七至十月。生於池沼湖泊中。其果實叫芡實。如大豌豆大小,外有硬殼。內有白米,可食用,可入葯芡實,又名雞頭、雞頭實、水雞頭等,為睡蓮科植物芡實的種仁。
據史料,芡實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
《本草綱目》認為芡實能「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
芡實性味:甘、平澀、無毒。歸經:入心、腎、脾、胃。功效:健脾除濕,固腎益精。主治:久瀉不止,小便不禁,腰膝痛,濕痹,男子淋濁遺精,女子赤白帶下。 禁忌:1、大小便不利者勿用。2、嬰兒慎用。(芡實雖有健脾除濕之功,但其味澀,性質收斂,難於消化,多食易傷脾胃,壅氣及易傷嬰兒胃氣。)
現代研究表明,芡實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如蛋白質、鈣、磷、鐵、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C、粗纖維、胡蘿卜素等,並且容易消化。
中葯房能買到
『拾』 雞頭米的莖怎樣做好吃
食材明細
主料
雞頭蓮莖1把
輔料
蔥適量
鹽適量
蒜適量
辣椒適專量
雞精適量
料屬酒適量
配料
砂糖30克
素炒雞頭蓮莖的做法步驟
1. 雞頭蓮莖
2. 洗凈折斷
3. 切好辣椒,蒜蓉,小蔥
4. 熱鍋冷油,炒香辣椒,蒜蓉
5. 下雞頭蓮莖翻炒,炒至出水,加人鹽,雞精,料酒繼續翻炒入味即可,最後加入小蔥拌勻裝盤
6. 炒好了,來嘗一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