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位置精度怎麼計算
『壹』 如何判斷一台加工中心的精度
加工中心的精度影響著加工質量,所以關於加工中心的精度問題,業界也一直在研究著減少以至於解除誤差的方法。那麼如何判斷一台加工中心的精度呢?下面我們來說說4個方面。
1.立式加工中心試件的定位:試件應位於X行程的中間位置,並沿Y和Z軸在適合於試件和夾具定位及刀具長度的適當位置處放置。當對試件的定位位置有特殊要求時,應在製造廠和用戶的協議中規定。
2.試件的固定:試件應在專用的夾具上方便安裝,以達到刀具和夾具的最大穩定性。夾具和試件的安裝面應平直。
應檢驗試件安裝表面與夾具夾持面的平行度。應使用合適的夾持方法以便使刀具能貫穿和加工中心孔的全長。建議使用埋頭螺釘固定試件,以避免刀具與螺釘發生干涉,也可選用其他等效的方法。試件的總高度取決於所選用的固定方法。
3.試件的材料、刀其和切削參數:試件的材料和切削刀具及切削參數按照製造廠與用戶間的協議選取,並應記錄下來,推薦的切削參數如下:
1)切削速度:鑄鐵件約為50m/min;鋁件約為300m/min.
2)進給量:約為(0.05~0.10)mm/齒。
3)切削深度:所有銑削工序在徑向切深應為0.2mm.
4.試件的尺寸:如果試件切削了數次,外形尺寸減少,孔徑增大,當用於驗收檢驗時,建議選用最終的輪廓加工試件尺寸與本標准中規定的一致,以便如實反映加工中心的切削精度。試件可以在切削試驗中反復使用,其規格應保持在本標准所給出的特徵尺寸的士10%以內。當試件再次使用時,在進行新的精切試驗前,應進行一次薄層切削,以清理所有的表面,再進行測試。
『貳』 加工中心鑽孔位置度偏差
按正常來講,用鑽頭鑽孔偏心超過0.1MM屬於正常范圍。
如果位置要求有0.08MM的要求,就必須進行精加工了。
首先,你得確認是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位置偏移。
我們先考慮加工中心主軸。用千分表測一下主軸在旋轉時的顫動是多少,按正常來講,如果超過0.02MM,這台加工中心就不適宜進行精加工了。
其次,考慮鑽夾的偏移量。有的一些夾鑽頭的鑽夾在旋轉時也超過了這個精度。那就要考慮換鑽夾了。有的時候,主軸內部積蓄了大量灰塵和鐵削殘渣也會造成,主軸和鑽夾的結合部有縫隙,造成旋轉時,顫動過大。
如果鑽夾沒有問題,就要考慮裝夾。比如鑽頭的總長度是90MM,而你需要鑽孔的深度是70MM,你只裝夾了15MM左右在鑽夾里,突出的鑽頭部分太大,也會造成顫動過大的問題。那就要考慮換一個更長的鑽頭,比如110MM長的鑽頭了,保證被夾部分有足夠的吃力點。
最後,如果上述的問題都沒有,排除掉加工中心主軸,鑽夾,鑽頭長度,裝夾方式的問題。那隻能考慮加工方式和工件本身的問題了。
按照樓主的敘述,表面上看,加工方式還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工件本身找正或垂直度的問題造成偏移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真是很棘手啊。
比如說圖紙要求兩個孔的位置精度是0.08MM之內,那麼這兩個孔的精度不能超過0.1MM。如果圖紙這么標,就說明制圖的人不懂得加工。屬於腦殘標注。
最後再回到測量上去,如果加工2個孔的位置精度是0.05MM,而孔本身的精度是0.1的公差。拿9MM的孔為例,加工者加工的孔1是8.9MM,孔2是9.1MM,兩個孔都不超差。如果測量時並沒有按照孔的中心來找正的話,而是按照工件最外圍分中找正,再加上,平行度和垂直度的偏差,那麼,你測量時,測量的結果肯定不準確,兩個孔的位置公差肯定超過要求的0.05MM。但是如果按照孔來找中心的話,因為孔的精度沒有達到0.05,而是兩個孔被加工成了8.9和9.1的兩個不規則的圓,那麼你無論如何測量都無法找到孔的中心,所以結果顯而易見! 所以我們要討論的是圖紙標注的問題。
純手打,有用請加分。
『叄』 判斷一台加工中心的精度都有哪些方面
加工中心的精度影響著加工質量,所以關於加工中心的精度問題,業界也一直在研究著減少以至於解除誤差的方法。那麼如何判斷一台加工中心的精度呢?下面我們來說說4個方面。
1、立式加工中心試件的定位:試件應位於X行程的中間位置,並沿Y和Z軸在適合於試件和夾具定位及刀具長度的適當位置處放置。當對試件的定位位置有特殊要求時,應在製造廠和用戶的協議中規定。
2、試件的固定:試件應在專用的夾具上方便安裝,以達到刀具和夾具的最大穩定性。夾具和試件的安裝面應平直。
應檢驗試件安裝表面與夾具夾持面的平行度。應使用合適的夾持方法以便使刀具能貫穿和加工中心孔的全長。建議使用埋頭螺釘固定試件,以避免刀具與螺釘發生干涉,也可選用其他等效的方法。試件的總高度取決於所選用的固定方法。
3、試件的材料、刀其和切削參數:試件的材料和切削刀具及切削參數按照製造廠與用戶間的協議選取,並應記錄下來,推薦的切削參數如下:
1)切削速度:鑄鐵件約為50m/min;鋁件約為300m/min。2)進給量:約為(0.05~0.10)mm/齒。
3)切削深度:所有銑削工序在徑向切深應為0.2mm。4、試件的尺寸:如果試件切削了數次,外形尺寸減少,孔徑增大,當用於驗收檢驗時,建議選用最終的輪廓加工試件尺寸與本標准中規定的一致,以便如實反映加工中心的切削精度。試件可以在切削試驗中反復使用,其規格應保持在本標准所給出的特徵尺寸的士10%以內。當試件再次使用時,在進行新的精切試驗前,應進行一次薄層切削,以清理所有的表面,再進行測試。
『肆』 請問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多少為合格
90年代初國內產的加工中心定位精度300mm長是小於等於0.025mm,750mm長是小於等於0.05mm為合格。重復精內度是小於等於0.02mm為合格。現在容是說不清了,要看機床的自己的性能了,一般機床使用說明書上有介紹,不同的機床有不同的精度,國外好點的機床可達微米級了。
『伍』 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的檢測有哪些
數控機床的定位精度,是指所測機床運動部件在數控系統控制下內運動時所能達到的容位置精度。該精度與機床的幾何精度一樣,會對機床切削精度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會影響到孔隙加工時的孔距誤差。目前通常採用的數控機床位置精度標準是ISO230-2標准和國標GB10931-89。
測量直線運動的檢測工具有:標准長度刻線尺、成組塊規、測微儀、光學讀數顯微鏡及雙頻激光干涉儀等。標准長度測量以雙頻激光干涉儀的測量結果為准。回轉運動檢測工具有360齒精密分度的標准轉台或角度多面體、高精度圓光柵和平行光管等。目前通用的檢測儀為雙頻激光干涉儀。
『陸』 加工中心定位精度是怎麼測量的
可以用千分表或者用激光干涉儀進行測量,用激光干涉儀測量出的值要准確很多!
『柒』 什麼是加工中心尺寸精度
加工中心是指備有刀庫,具有自動換刀功能,對工件一次裝夾後進行多工序加版工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是高度機權電一體化的產品,工件裝夾後,數控系統能控制機床按不同工序自動選擇、更換刀具,自動對刀、自動改變主軸轉速、進給量等,可連續完成鑽、鏜、銑、鉸、攻絲等多種工序。因而大大減少了工件裝夾時間,測量和機床調整等輔助工序時間,對加工形狀比較復雜,精度要求較高,品種更換頻繁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果。
加工中心通常以主軸與工作台相對位置分類,分為卧式、立式和萬能加工中心。
(1)卧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軸軸線與工作台平行設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適用於加工箱體類零件。
(2)立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軸軸線與工作台垂直設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適用於加工板類、盤類、模具及小型殼體類復雜零件。
(3)萬能加工中心(又稱多軸聯動型加工中心):是指通過加工主軸軸線與工作台回轉軸線的角度可控制聯動變化,完成復雜空間曲面加工的加工中心。適用於具有復雜空間曲面的葉輪轉子、模具、刃具等工件的加工。
『捌』 怎麼檢測加工中心精度
是新設備還是舊的設備,
有些精度可以自己檢測出來,
有些精度需要專業工具。
『玖』 加工中心加工兩孔中心距的精度
那得看什麼機床了,一般都可以在0.01MM,不過有的進口機床可以達到0。005MM!
『拾』 怎麼檢測加工中心定位精度
數控加工中心定位精度,是指機床各坐標軸在數控裝置控制下運動所能達到的位置精度。數控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又可以理解為機床的運動精度。普通機床由手動進給,定位精度主要決定於讀數誤差,而數控機床的移動是靠數字程序指令實現的,故定位精度決定於數控系統和機械傳動誤差。機床各運動部件的運動是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完成的,各運動部件在程序指令控制下所能達到的精度直接反映加工零件所能達到的精度,所以,定位精度是一項很重要的檢測內容。
1、直線運動定位精度檢測
直線運動定位精度一般都在機床和工作台空載條件下進行。按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化組織的規定(ISO標准),對數控機床的檢測,應以激光測量為准。在沒有激光干涉儀的情況下,對於一般用戶來說也可以用標准刻度尺,配以光學讀數顯微鏡進行比較測量。但是,測量儀器精度必須比被測的精度高1~2個等級。
為了反映出多次定位中的全部誤差,ISO標准規定每一個定位點按五次測量數據算平均值和散差-3散差帶構成的定位點散差帶。
2、直線運動重復定位精度檢測
檢測用的儀器與檢測定位精度所用的相同。一般檢測方法是在靠近各坐標行程中點及兩端的任意三個位置進行測量,每個位置用快速移動定位,在相同條件下重復7次定位,測出停止位置數值並求出讀數最大差值。以三個位置中最大一個差值的二分之一,附上正負符號,作為該坐標的重復定位精度,它是反映軸運動精度穩定性的最基本指標。
3、直線運動的原點返回精度檢測
原點返回精度,實質上是該坐標軸上一個特殊點的重復定位精度,因此它的檢測方法完全與重復定位精度相同。
4、直線運動的反向誤差檢測
直線運動的反向誤差,也叫失動量,它包括該坐標軸進給傳動鏈上驅動部位(如伺服電動機、伺趿液壓馬達和步進電動機等)的反向死區,各機械運動傳動副的反向間隙和彈性變形等誤差的綜合反映。誤差越大,則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也越低。
反向誤差的檢測方法是在所測坐標軸的行程內,預先向正向或反向移動一個距離並以此停止位置為基準,再在同一方向給予一定移動指令值,使之移動一段距離,然後再往相反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測量停止位置與基準位置之差。在靠近行程的中點及兩端的三個位置分別進行多次測定(一般為7次),求出各個位置上的平均值,以所得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為反向誤差值。
5、回轉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檢測
測量工具有標准轉台、角度多面體、圓光柵及平行光管(準直儀)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測量方法是使工作台正向(或反向)轉一個角度並停止、鎖緊、定位,以此位置作為基準,然後向同方向快速轉動工作台,每隔30鎖緊定位,進行測量。正向轉和反向轉各測量一周,各定位位置的實際轉角與理論值(指令值)之差的最大值為分度誤差。如果是數控回轉工作台,應以每30為一個目標位置,對於每個目標位置從正、反兩個方向進行快速定位7次,實際達到位置與目標位置之差即位置偏差,再按GB10931-89《數字控制機床位置精度的評定方法》規定的方法計算出平均位置偏差和標准偏差,所有平均位置偏差與標准偏差的最大值和與所有平均位置偏差與標准偏差的最小值的和之差值,就是數控回轉工作台的定位精度誤差。
考慮乾式變壓器到實際使用要求,一般對0、90、180、270等幾個直角等分點進行重點測量,要求這些點的精度較其他角度位置提高一個等級。
6、回轉工作台的重復分度精度檢測
測量方法是在回轉工作台的一周內任選三個位置重復定位3次,分別在正、反方向轉動下進行檢測。所有讀數值中與相應位置的理論值之差的最大值分度精度。如果是數控回轉工作台,要以每30取一個測量點作為目標位置,分別對各目標位置從正、反兩個方向進行5次快速定位,測出實際到達的位置與目標位置之差值,即位置偏差,再按GB10931-89規定的方法計算出標准偏差,各測量點的標准偏差中最大值的6倍,就是數控回轉工作台的重復分度精度。
7、回轉工作台的原點復歸精度檢測
測量方法是從7個任意位置分別進行一次原點復歸,測定其停止位置,以讀出的最大差值作為原點復歸精度。
應當指出,現有定位精度的檢測是在快速、定位的情況下測量的,對某些進給系統風度不太好的數控機床,採用不同進給速度定位時,會得到不同的定位精度值。另外,定位精度的測定結果與環境溫度和該坐標軸的工作狀態有關,目前大部分數控機床採用半閉環系統,位置檢測元件大多安裝在驅動電動機上,在1m行程內產生0.01~0.02mm的誤差是不奇怪的。這是熱伸長產生的誤差,有些機床便採用預拉伸(預緊)的方法來減少影響。
每個坐標軸的重復定位精度是反映該軸的最基本精度指標,它反映了該軸運動精度的穩定性,不能設想精度差的機床能穩定地用於生產。目前,由於數控系統功能越來越多,對每個坐噴射器標運動精度的系統誤差如螺距積累誤差、反向間隙誤差等都可以進行系統補償,只有隨機誤差沒法補償,而重復定位精度正是反映了進給驅動機構的綜合隨機誤差,它無法用數控系統補償來修正,當發現它超差時,只有對進給傳動鏈進行精調修正。因此,如果允許對機床進行選擇,則應選擇重復定位精度高的機床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