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生產企業外貿怎麼做賬
Ⅰ 外貿企業采購原材料委託工廠加工為成品然後在國內銷售,請問如何做賬,具體的會計科目是什麼
將你公司庫存商品中的衣服要用的所有的面配料價款加上加工費即是你公司的內成品服裝成本。
簡單點:容
借:庫存商品-指加工後成品
貸:銀行存款-指加工費
貸:庫存商品-指衣服要用的所有的面配料
或者將庫存商品中的衣服要用的所有的面配料價款直接轉為庫存商品衣服,支付的加工費作為期間費用處理。
Ⅱ 外貿出口企業的賬務怎麼做
一、需要注意:
1、購進出口商品的進項,不能抵扣。 (營改增後,支付貨運代理國內費用部分增值稅 發票能否抵扣?全國各地處理方法不一,最好與當地稅局溝通後處理);
2、征退稅率差與生產企業一樣,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二、常見帳務處理:
1、購進商品准備用於出口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
貸:應付帳款 /銀行存款
2、根據購進商品對應的退稅率,計算出應收退稅額和轉成本額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供貨發票不含稅金額 *退稅率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3%(此筆憑證可以等出口退稅申報審核審批通過後,根據退稅申報匯總表來做 )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
3、出口單據收齊且信息齊全申報成功,稅局審核完畢,退回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2)加工生產企業外貿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1、外貿企業:是否納稅:根據《關於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第(二)款規定,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2、本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於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後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
3、因此,外貿商業企業收到的出口退稅款不繳企業所得稅。
Ⅲ 貿易公司委託加工如何做賬
公司收到受託加工的材料時,不用做賬。但應按合同價(或不記錄實際金額)版登記備權查簿,借記「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領用時作相應的附註說明。
1、對於加工過程中,所需材料的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材料——輔助材料
2、發生的加工人工、製造等費用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委託加工物資
貸:應付工資、製造費用等科目
3、完工入庫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
貸:生產成本——委託加工物資
4、收取加工費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等科目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結轉代製品成本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貸: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
(3)加工生產企業外貿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委託加工的注意事項
1、委託方提供的包裝袋、吊牌上標注的企業名稱、地址與營業執照登記的名稱、地址是否一致;以委託方名義同己方簽訂合同的人是否有權代表委託方。
2、對由加工方購買原料的來樣加工形式的委託加工業務,如數額巨大,還要衡量委託方的經濟能力和信用記錄。
Ⅳ 外貿公司代理生產企業出口外貿公司怎麼做賬
財務就會做賬。
Ⅳ 外貿企業會計實務如何做賬
外貿企業注意開增值稅發P,及關於增值稅發P的問題要弄精通,另外外貿基本都存在收專入滯後屬,成本在前的問題,注意進口關稅的成本結轉問題,然後是每個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填寫,注意留抵稅額和未開票收入的沖減。然後是運輸發票抵扣計算的問題。大致上這是幾個關鍵點。收入與成本配比,和貿易部門保持溝通,多了解。同時要注意印花稅,按合同0.03%繳納,進口和出口都是需要繳納的。
Ⅵ 外貿企業的會計賬務怎麼做
1、采購貨物
采購商品時:
借:商品采購
經營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稅額記帳)
貸: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
2、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
貸:商品采購
3、出口單據收齊且信息齊全申報成功,稅局審核完畢,退回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
(6)加工生產企業外貿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轉內銷處理如下:
1、退稅部門發現外貿企業需要出口轉內銷處理,應填制《關於出口貨物未按規定期限申報視同內銷征稅的通知》兩份(企業一份、徵收分局一份);企業自行發現出口轉內銷,應填制《出口貨物未按規定期限申報視同內銷征稅申報明細表》三份(退稅部門一份、企業收分局一份);
2、企業還應按「(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法定增值稅稅率)」計算填稅申報表的應稅貨物銷售額,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一」第4欄「未開具發票「欄藍字列,同時按「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在「附表一」第17欄用紅字沖減已申的「免稅貨物銷售額」。匯率出口當日的匯率計算。
3、企業按以上規定進行調整後,在辦理納稅申報時,提供帳務調整帳頁和記帳憑證復件,並加具「此件與原件相符」的意見並加蓋企業公章,同時填報《出口貨物未按規定期限申報視同內銷征稅申報明細表》一式三份給主管徵收分局,主管徵收經確認蓋章後自留份,退回兩份給企業,企業自留一份,另一份由企業辦理退稅申報時報送退稅部門;
4、對企業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其進項稅額可予以抵扣。若企業已辦理退稅貨物轉內銷征稅,將已退稅款返納後,該筆貨物原用於退稅的憑證不能退還企業,企業應填制《出口已退稅貨物轉內銷征稅進項稅額抵扣表》一式三份(徵收分局、企業、退稅部門各一份)
經退稅部門加具意見後,作為抵扣依據,並將表中所列專用發票復印加具「此件與原件符」意見後,加蓋企業公章。一張專用發票部分貨物需視同內銷征稅時,企業也應填制《出口已退稅貨物轉內銷征稅進項稅額抵扣表》處理。
Ⅶ 外貿會計做賬流程是怎樣
外貿公司會計處理流程,要重復考慮到外貿公司的特殊情況。如外貿公司會涉及到關稅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的退稅處理等相關會計處理業務。
一、外貿會計的特點
1、外貿基本都存在收入滯後,成本在前的問題,注意進口關稅的成本結轉問題。
2、印花稅問題,按合同0.03%繳納,進口和出口都是需要繳納的。
3、出口退稅。增值稅與消費稅在我國對出口行業實行零稅率,出口的企業需要按月或按次到稅務機關申報。
二、外貿會計做賬流程(自營出口)
1、國內采購(或生產貨物)
國內采購或加工生產貨物其賬務處理程序和一般企業會計處理程序基本一致。
1)采購貨物
采購商品時:
借:商品采購
經營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稅額記帳)
貸:銀行存款或其他貨幣資金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
貸:商品采購
2、商品出口時會計處理程序
1)商品托運出口
A、出庫待運時,
出口企業儲運及業務部門根據分工按出口合約或信用證規定,做好包裝等工作,並備妥發票、裝箱單以及其他出口單證後,應即開具出庫單交由對外運輸單位,辦理出口待運手續。財會部門應根據出庫憑證,作會計分錄。
借:待運和發出商品-鬃商品
貸:庫存商品
B、出口交單時,
出口商品已經裝船裝車並取得已裝船提單或鐵路運單時,儲運部門應即根據信用證或出口合同規定,將全套出口單證向銀行辦理交單手續,同時將出口發票註明交單日期,送財會部門據以作銷售處理。
借:應收外匯帳款-有(無)證出口-美元
-人民幣
貸:自營出口銷售收入-人民幣
C、結轉銷售進價,
對已裝運出口的商品在向銀行交單轉銷售收入時,應即結轉銷售進價。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鬃商品類別
貸:庫存商品
D、出口收匯時,
銀行收到出口企業全套出口單證經審核無誤後,即按規定向國外銀行辦理收匯或托收手續。銀行在收妥外匯後,即按當日現匯買入價折人民幣,開具結匯水單將人民幣轉入出口企業帳戶,出口企業據以作會計分錄。 借:匯兌損益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外匯帳款-有(無)證出口-美元-人民幣
2)支付國外費用
A、國外運費
商品裝運出口後,出口企業收到對外運輸單位收取外幣運費單據時,應向外匯銀行申請外匯劃撥收款單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銀行存款
B、國外保險費
出口企業收到保險公司送來出口運輸保險單或發票以及保險費結算清單時,即應作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銀行存款
C、國外傭金
國外傭金是根據出口合同規定的傭金率為付佣方式進行支付的。付佣方式一般有三種:
a.明佣。它是根據成交的價格在出口發票上註明的內扣傭金。在會計上可按出口發票所列貨款的凈額作「自營出口收入」
b.暗佣。它又稱發票外傭金,是指不走出口發票上列明的傭金,而是在買賣合同中規定傭金率和支付方法。這種傭金一般是支付給中間商或代理商的。支付方法有兩種,一是議付傭金,另一種是出口方收妥全部貨款後,將傭金另行匯往國外。財會部門收到業務部門送交的有關單據時,分別支付方法,作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採用議付傭金的,由於銀行已代扣應付傭金,在收匯時已將議付的傭金在「應收外匯帳款」中直接扣減,當時收匯時作會計分錄,
借:匯兌損益
銀行存款
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貸:應收外匯帳款-有(無)證出口
採用匯付傭金的,在收妥貨款後對外支付,並作會計分錄,
借: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貸:銀行存款
c.累計傭金。它是指出口企業對包銷、代理客戶簽訂合約,規定在一定時間內推銷一定數量(或金額)以上的某種商品後,按其累計銷貨金額和傭金率支付給客戶的傭金。支付時,作會計分錄:
借:經營費用-累計傭金
貸:銀行存款
d、預估國外費用
季度預估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應付外匯帳款-應付傭金
其他應付款-預估國外運保費
季度預估後,次季實際支付運保費時,可先沖轉原分錄,再按以上規定作會計分錄。
3)支付國內費用
出口商品在托運以後,發生的出倉運輸、裝船等費用,包括有關商品自所在地發運至邊境、口岸的各項運雜費,均應憑各項原始單據支付,並按費用不同性質,分別以有關經營費用、管理費用科目處理,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經營費用
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3)、出口銷售退回
商品出口銷售後,如因各種原因,經雙方協商同意,退回原貨或另換新貨,或退貨後轉內銷處理,出口企業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財務處理:
a、對已同意全部退回的商品,業務部門在收到對方裝運提單時,應即交由儲運部門辦理接貨及驗收、入庫等手續,財會部門應憑退貨通知單,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收入(或貸方用紅字記帳)
貸:應收外匯帳款
或 貸:應付外匯帳款
同時沖銷原銷售進價,即作:
借:庫存商品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已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到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補交應退稅款。補交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消費稅)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按征退稅率之差計算)
銀行存款
b、如退回調換商品,不論部分或全部,除應先按上述①作沖轉銷售成本分錄外,在重新發貨時,應按自營出口同樣作銷售收入及成本的帳務處理。有時如調換的出口貨物不變更品種、數量,對原銷售進價影響不大,也可以簡化帳務處理。
對已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到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補交應退稅款,會計分錄同上。更換的貨物重新報關出口後,再按規定辦理申報退稅手續。
c、如退回的出口貨物轉作內銷處理,出口企業除按①作沖轉銷售成本分錄外,對已申報退稅的應按規定持有關證明到其主管的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補交應退稅款,同時申請《出口轉內銷證明單》。作如下會計分錄:
補交應退的稅款時,會計分錄同上。
出口企業取得《出口轉內銷證明單》後,按有關金額計算內銷貨物的進項稅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收出口退稅 (按退稅率計算)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按征退稅率之差計算)
3、出口貨物退(免)稅的帳務處理
出口企業將出口貨物的退稅憑證(主要有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發票、收匯核銷單、增值稅專用發票、出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專用繳款書等,下同)收齊,並按要求裝訂成冊,填列《出口貨物退(免)稅申報表》後,按期向其主管的稅務機關申報退稅。
1)出口企業申報出口退稅時,應根據購進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或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金額和出口貨物的退稅率計算申報的應退增值稅,根據《出口貨物消費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稅款確定應退的消費稅後,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消費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指消費稅)
2)出口企業申報出口貨物退稅手續後,應根據出口貨物購進金額和出口貨物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計算出口貨物不得退稅的稅額,同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實際收到退稅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消費稅
4)對不符退稅規定、退稅憑證不全或其他原因造成無法退稅的,應調整出口銷售成本,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收出口退稅-消費稅
5)對已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實際收到出口退稅如與原申報退稅數不相符時,應調整差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自營出口銷售成本
貸:應收出口退稅-增值稅-消費稅
6)對已辦理申報退稅的出口貨物,如發生退關或退貨的,出口企業應按規定到其主管的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商品退運已補稅證明》,根據其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應補交稅款,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自營出口銷售成本(消費稅)
貸:自營出口銷售成本(不予退稅) (按征退稅率之差計算)
銀行存款
對出口企業尚未申報退稅的退關退貨,不應補交稅款,也不作上述會計分錄。
Ⅷ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賬務怎麼處理
目前,我國對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的增值稅一律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稅法上,對「免、抵、退」稅辦法有三步處理公式:
1、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售貨物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當期留抵稅額;
2、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
3、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會計上,實行「免、抵、退」政策的賬務處理也相應有三種處理辦法。
1、應納稅額為正數,即免抵後仍應繳納增值稅,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此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留抵稅額,對於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不做會計分錄;當留抵稅額大於「免、抵、退」稅額時,可全部退稅,免抵稅額為0。此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收補貼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留抵稅額,對於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不做會計分錄;當留抵稅額小於「免、抵、退」稅額時,可退稅額為留抵稅額,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留抵稅額。此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收補貼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8)加工生產企業外貿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我國提高出口退稅率,出口退稅並不是拿錢補貼國外
我國提高出口退稅率,具體為:目前出口退稅率為15%的貨物、部分13%的貨物,將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6%;目前出口退稅率為9%的貨物提高到10%、部分提高到13%;目前出口退稅率為5%的貨物提高到6%、部分提高到10%;高耗能、高污染、資源類等出口退稅率保持不變。
同時,將簡化出口退稅稅制,退稅率由原來的7檔減少到5檔,加快退稅辦理,將退稅辦理時間由目前的平均13個工作日減少到10個工作日。
目前我國面臨著嚴峻的國際貿易形勢和挑戰,這可以有效的減輕外貿企業的壓力。出口退稅是國家運用稅收杠桿獎勵出口的一種措施。一般分為兩種:
一是退還進口稅,即出口產品企業用進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製成產品出口時,退還其已納的進口稅;
二是退還已納的國內稅款,即企業在商品報關出口時,退還其生產該商品已納的國內稅金。
出口退稅,有利於增強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我國作為世界公認的「世界工廠」,出口退稅政策可以說起著重要的作用。
Ⅸ 生產型企業外貿做賬
1。當然折算為人民幣
2.人民幣,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外銷和內銷沒有什麼區別就做賬區別可以放一起,一樣編號
借:應收賬款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轉出部分)
外銷匯率當然是按照你當天結匯的匯率來算
Ⅹ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會計分錄如何做
1、結轉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版——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權轉出)
2、結轉當期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結轉當期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0)加工生產企業外貿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出口退稅是指國家運用稅收杠桿獎勵出口的一種措施;出口退稅,有利於增強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世界各國所採用。一般分為兩種:
1、退還進口稅,即出口產品企業用進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製成產品出口時,退還其已納的進口稅;
2、退還已納的國內稅款,即企業在商品報關出口時,退還其生產該商品已納的國內稅金。
擴展文件; 《會計分錄資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