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蜂蜜是怎麼加工的
㈠ 原生的蜂蜜和加工過的有什麼區別
原生的蜂蜜和加工過的區別為:來源不同、優點不同、缺點不同。
一、來源不同
1、原生的蜂蜜內:從巢脾里直接容分離出來的不經過任何加工出售。
2、加工過的蜂蜜:直接或間接在流蜜期從蜂場收購原蜂蜜,之後經過加工出售。
二、優點不同
1、原生的蜂蜜:原蜜營養豐富,不含其它添加劑,保持了蜂蜜原生態的品質。
2、加工過的蜂蜜:加工過的蜂蜜衛生有保障,農葯不會超標,各種檢驗通過。
三、缺點不同
1、原生的蜂蜜:沒有經過各項檢測,養蜂人魚龍混雜,消費者無法知道蜂蜜的真實情況。
2、加工過的蜂蜜:蜂蜜是不能經過高溫的,經過高溫處理的蜂蜜營養成分會損失掉,而且加工過的蜂蜜中一些蜂蜜加入了其它糖類,相對來說營養成分沒有原蜜那麼高。
㈡ 蜂蜜的加工方法
蜂蜜一般加來工技術的工藝流程是自:(1)原料檢驗;(2)選料配料;(3)預熱;(4)低熱融蜜解晶;(5)粗濾;(6)沉澱浮渣;(7)中濾;(8)升溫;(9)精濾;(10)減壓濃縮;(11)冷卻;(12)成品檢驗;(13)分裝。
㈢ 蜂蜜是怎樣生產出來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采蜜蜂使用喙將花蜜吸入蜜囊中,歸來後分給釀蜜蜂,經過蔗糖轉化和水分回蒸發,蜂蜜成熟。人們答將貯藏蜂蜜的巢穴(脾)提取出來,送入分蜜機中,開動馬達,使巢脾在分蜜機中旋轉起來,利用離心力將蜂蜜甩出來,過濾後即可包裝上市。蜂蜜的生產工序如圖2所示。
㈣ 原生蜂蜜如何加工除雜
一、原料蜜驗收
原料蜜的質量直接影響加工後的蜂蜜質量。因此,必須對原料蜜的色澤、氣味、水分含量、蜜種、澱粉酶值(鮮度指標)、農葯殘留等指標逐一進行嚴格檢測。其中澱粉酶值一般要求在8以上。
二、融化
將原料蜜在60~65攝氏度溫度下加熱30分鍾,加熱時應不時攪拌,使蜂蜜在受熱熱均勻的條件下融化。
三、過濾
將加熱後蜂蜜的溫度保持在40攝氏度左右,以便能順利通過多道過濾,去除雜質和少量的較大顆粒晶體。並應盡量在密封裝置中進行加壓過濾,以縮短加熱時間,減少風味損失。
四、真空濃縮
選擇合適的真空濃縮設備,在真空度720毫米汞柱、蒸發溫度40~50攝氏度條件下濃縮蜂蜜,這樣可以使損失降至最低程度。在濃縮時,應用香味回收裝置回收芳香揮發性物質,並將其再溶入成品蜜中,以保持蜂蜜特有的香味。
五、冷卻
將濃縮後的蜂蜜盡快降溫以保持蜂蜜品質。為了加快冷卻,最好能進行強制循環和攪拌冷卻。加工後的蜂蜜所含水分應穩定在17.5~18%的范圍內。蜂蜜貯存時應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還要經常注意乾燥通風,不能把有異味物品與其一同存放
㈤ 蜂蜜是怎樣加工出來的
蜂蜜的生產過程很簡單,當蜂房中的蜂蜜裝滿後,養蜂人就把蜂蜜取出來。養蜂人用腕力把蜂脾上的蜜蜂抖掉,然後放在搖蜜機中用慣性把蜂蜜搖出來。
取出蜂脾
搖蜜
搖出來的蜂蜜只須簡單過慮出蜜蜂.蜂蠟就可直接食用了。但搖出的蜂蜜的濃度有高.有低。濃度越高,儲放的時間越長,但養蜂場生產的成本也越高!
了解蜂蜜首先知道花蜜。花蜜是開花植物在開花時花內蜜腺或花外蜜腺分泌甜性物質,其主要成分是以蔗糖為主糖類的水溶液,其水分含量在40%以上,有的高達60%以上。蜂蜜採回後並不是簡單加工,「蠶吐絲,蜂釀蜜」,蜜是蜂釀的,即當蜜蜂在採集花蜜時就分泌轉化酶和澱粉酶混入花蜜中,採回的花蜜被內勤蜂吮入蜜囊中,然後反回到口器中,反復多次後在將蜜汁移入巢房中,在反復的過程中,蜜蜂不斷地加入轉化酶和澱粉酶,並加以混勻,使蔗糖.糊精和澱粉轉化為單糖並除去花蜜中多餘水分,這樣便形成蜂蜜。天然成熟的蜂蜜是指蜜蜂將採集的花蜜經過釀造含水量在20%(即41.5度)以下的蜂蜜。
我國現行蜂蜜標准
:
合格品的含水量為24%,約為39.5波美度
優等品的含水量為20%以下,約為41.5波美度
蜜蜂採集回的花蜜含水量在40%以上(35波美度),經蜜蜂釀造二天後含水量為25%(39波美度),釀造3天後含水量20%以下(41波美度),5-6天形成巢蜜(43度即含水量18%以下,超市賣的蜂蜜濃度)。實際上蜂蜜在37-38度可保持一年不變質,39度可保持二年不變質,40度可保持三年以上,43度可保持數千年不變質。
我國現行的養蜂基本以家庭生產為單位,國家收購又基本以中間商為主。其蜂蜜品種不同而收購價不同。
我國蜂蜜的收購仍然採用80年代的收購方式即每提高1波美度加0.1元/公斤,有時略高於此,但基本不會超過1元/公斤。以二級蜜油菜蜜為例,在油菜開花時期,蜜蜂可在3-4個小時把花蜜采滿。如果一個蜂場一天採集花蜜500斤,兩天就可採集花蜜1000斤,如果要生產39度的天然蜂蜜,由於花蜜已經裝滿,沒地方裝,兩天只能生產500—600斤!再如,在紫雲英.洋槐等開花期,蜜蜂兩天就可采滿,可養蜂人為了增加產量,在第二天的下午就把蜜取出來了.因此,現在我國蜂蜜的收購的濃度一般在35度(早春)---39度(夏天)!優質不優價,產量差別那麼大,還有誰去生產高濃度的蜂蜜---天然蜂蜜?由於有人收購低濃度蜜,高濃度的蜜就沒有人生產了。即使因天氣原因,養蜂人收取高濃度蜜因其可貯藏也是自己銷售或者喂給蜜蜂吃。因此我國蜂蜜的收購基本以低濃度蜂蜜---即花蜜為主!
蜂蜜的濃度,除了蜂蜜的收購優質不優價,蜂農不願意生產高濃度的主要原因外,還有以下幾點:
(1)氣候天氣乾燥,蜂蜜的濃度就高些,反之,就低。
(2)地域北方由於氣候較為乾燥,蜜蜂採集回來的花蜜的濃度就很高,因此一般要比南方蜂蜜的濃度要高。
(3)早上蜜蜂沒出工取出的蜂蜜比下午取出的蜂蜜的濃度要高。
(4)生產蜂王漿的蜂場,蜂蜜的濃度一般較高。
我國蜂蜜的收購一般由中間商----收購部門,收購部門收購後進廠加工濃縮後(即濃縮蜜)再投放市場.(其濃度似巢蜜的濃度即43波美度),低濃度蜂蜜在濃縮加工前的保存過程中由於放置時間較長,常因發酵變質,而使羥甲基糠醛.丙三醇等含量增加,導致出口蜂蜜的質量事件時有發生,對我國出口蜂蜜的國際聲譽帶來惡劣的影響。(這些蜂蜜在加工過程中,除了糖以外,其它營養成分所剩無幾,且任何品種的蜂蜜只有一個味道。由於過濾.澄清可導致維生素減少33-50%;同時加熱滅菌可使維生素.酶和生理活性物質完全損失;蜂蜜失去抗菌的作用。)
現在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濃縮蜜,只有極少數部分是純自然蜂蜜。濃縮蜜的濃度為43度即我們養蜂人說的巢蜜的濃度,而巢蜜的生產成本都在20-40元以上,其銷售的價格都在40-60元/斤以上!您可以想一下,40-60元/斤以上的巢蜜怎能賣10-20元/斤?那些蜜只能是人為的濃縮!國家收購的主要是以花蜜為主的低度蜜,100斤花蜜含水25-60斤要變成100斤含水18斤左右的濃縮蜜,多餘的水分那去?哪個加工廠願意把水排出去?那隻能添加東西如白糖.果糖.澱粉糖.增稠劑等添加劑。
現在雖有新規定的出台,但這些只爭對蜂產品的最後的流通環節,而蜂產品質量的源頭---蜂農卻沒有涉及.沒有哪一家蜂產品公司和中間商會讓利於蜂農!類似於農民種糧。優質不優價,蜂農就不會生產好的產品!即使有好產品蜂農也不會賣給收購人員!呵呵市場經濟這只無形之手力量無窮啊!
㈥ 生蜂蜜怎麼加工成熟蜂蜜
蜂蜜沒有「生」、「熟」之分,只有「成熟蜜」和「未成熟蜜」之分。回
所謂成熟蜜是指答蜜蜂採集花蜜後,加進其唾液腺分泌物裝到巢房中,經過充分釀造、排出水分,使含水量在20%以下,並使蔗糖充分轉化為單糖,使葡萄糖和果糖總的含量達70%以上。
而蜜蜂採回不久的花蜜未經充分釀造,含水量在21%以上,蔗糖也未得到充分轉化,就稱為「未成熟蜜」。蜂蜜不能像其他食品一樣,用煎、煮、熬的方法進行熟化。
從科學角度講,在蜂箱里蜜蜂自己釀造成熟的蜂蜜,營養價值最高,保質期最長,只需經過過濾,濾除蠟渣和幼蟲等雜物後便可直接食用,不需任何加工。實際上,成熟的蜂蜜從蜂巢中取出,經過過濾分裝後就可直接上市。
㈦ 蜂蜜怎樣加工的
蜂蜜的加工工藝: 1.原料蜜驗收。沒有好的原蜜就不可能加工出優質的濃縮蜜。因此,必須對原料蜜的色澤、氣味、水分含量、蜜種、澱粉酶值(鮮度指標)和採集時間的長短及有否農葯殘毒等逐一進行嚴格檢測。一般澱粉值在8°以下,就不能用於濃縮加工,下降到接近於0°就絕對不能收購。 2.選配。根據訂貨的要求將收購的優質蜂蜜拼配蜂蜜小樣,根據小樣的訂貨要求指標,再進行大量蜂蜜的加工生產。 3.融化。融化蜜的目的是通過加熱以防止發酵和破壞晶體,延緩蜂蜜結晶。通常在60℃~65℃溫度下加熱30分鍾 ,加熱時應不時攪拌使蜂蜜受熱均勻並加快融化。 4.過濾。加熱後的蜂蜜溫度保持在40℃左右,使蜂蜜成最佳流動狀態,以便能順利通過多道過濾,去除雜質和少量的較大顆粒晶體。應盡量在密封裝置中進行加壓過濾,以縮短加熱時間,減少風味損失。 5.真空濃縮。選擇合適的真空濃縮設備,在真空度0.09Mpa,溫度40℃~50℃進行蒸發濃縮,對蜂蜜的色、香、味影響可以降低至最小程度。在濃縮時,應特別注意蜂蜜受熱後芳香揮發性物質的回收。一般設置香味回收裝置,將這些揮發性物質回收再溶入成品蜜中,以保持蜂蜜特有的香味。 6.冷卻。將濃縮後的蜂蜜盡快降低溫度,以避免較長時間保持在高溫下存放而降低蜂蜜質量。為了加快冷卻,最好能強制循環和攪拌冷卻,以使產品保持良好的外觀和內在質量。 7.檢驗和包裝。濃縮蜂蜜過程應隨機抽樣檢測,保持加工後的蜂蜜所含水分穩定在17.5%~18%的范圍內。包裝規格可以有多種,一般可分大包裝和小包裝兩類,大包裝以大鐵桶作容器盛裝,鐵桶內應塗有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特殊塗料,以避免蜂蜜中所含的酸性物質腐蝕鐵質造成污染。小包裝主要是瓶裝。灌裝前容器應清洗干凈並嚴格滅菌。 8.貯存。貯存倉庫應單獨隔開,並避免陽光直照和高溫環境,要經常注意乾燥通風和防止與有異味物質一同存放。
㈧ 蜂蜜是如何製造的
蜂蜜,是昆抄蟲蜜蜂從襲開花植物的花中採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蜜。蜜蜂從植物的花中採取含水量約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轉化酶的作用下經過30分鍾的發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內溫度經常保持在35℃左右,經過一段時間,水份蒸發,成為水分含量少於20%的蜂蜜,存貯到巢洞中,用蜂蠟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種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熱量。蜂蜜是糖的過飽和溶液,低溫時會產生結晶,生成結晶的是葡萄糖,不產生結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㈨ 蜂蜜是怎樣加工的加工流程分幾步
蜂蜜一般抄加工技術的工藝流程是襲:(1)原料檢驗;(2)選料配料;(3)預熱;(4)低熱融蜜解晶;(5)粗濾;(6)沉澱浮渣;(7)中濾;(8)升溫;(9)精濾;(10)減壓濃縮;(11)冷卻;(12)成品檢驗;(13)分裝。
㈩ 蜂蜜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在自然界中有85%的植物是蟲媒授粉。為了吸引昆蟲,這些植物在開花期,花蕊中會分泌出甜甜的花蜜。蜜蜂采蜜時用管狀的口器把花蜜吸入體內的蜜囊中,直至蜜囊裝滿。蜜蜂回巢後,就將蜜囊中的花蜜口對口的吐給內勤蜂,或者吐在空的蜂房裡。一部分內勤蜂將自己的口器和囊蜜變成了一個「小加工車間」,不停的將花蜜吸進又吐出,從一個蜂房倒入里一個蜂房,在這些機械的勞動過程中,蜜蜂將自己唾液腺中分泌的轉化酶與花蜜混合,利用酶的作用將花蜜中的蔗糖轉化成葡萄糖和果糖,以及其它種類的轉化糖。還有一部分內勤蜂不斷的振動翅膀,加速蜂巢內的空氣流動,促進花蜜中的水分蒸發。當花蜜中的雙糖基本上都轉化成單糖,水分降到20%以下,蜂蜜就釀好了。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蜜蜂將釀好的蜂蜜儲存在蜂房裡,並從蠟腺分泌出蜂蠟將蜂房蓋住。當一片巢脾的所有的蜂房都儲存滿了蜂蜜,養蜂人就將這片巢脾取出,用蠟刀將蜂蠟割掉然後放入搖機中里,轉動搖把,利用離心作用將巢脾里的蜂蜜甩出。蜂蜜就這樣生產出來,再送到加工廠進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