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敷貼怎麼加工
A. 中葯外用膏葯如何製作
膏劑是復將葯物用水或植物制油煎熬濃縮而成的劑型...
有內服和外用兩種...
內服膏通常又分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種...
外用膏有軟膏、硬膏兩種...
其中內服煎膏和外用軟膏是膏劑中常見的劑型。...
內服的煎膏又叫膏滋,是把葯物加水煎熬,濾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長期服用...常用於慢性疾病或身體虛弱者...
外用的軟膏稱油膏,一般葯膏,是把蜂蠟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熱熔化,乘熱加入應用的葯物細粉,不斷攪拌,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腦等容易揮發的葯,可在油膏冷後加入攪勻。外用葯膏一般用於外塗皮膚瘡瘍疥癬等...
B. 冬病夏治中葯貼敷 起泡怎麼辦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最佳時間。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在夏季不要過多陶醉於各種冷飲和低溫空調,應在夏季養陽增加抵抗力,可減少冬季發病的幾率和痛苦。 冬病夏治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為主,主要包括變異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在中葯貼敷的最佳時間,中國針灸學會聯合搜狐健康邀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劉保延教授,討論冬病夏治理論:「冬病夏治是來源於中醫理論的一種療法。冬病是在冬天容易發作或者容易加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緩解期進行治療,減少在冬天或者春天發作次數、緩解發作程度。」 冬病夏至理論可以追溯到早先的《內經》,「春夏養陽、冬秋養陰」,春夏由於天氣原因人們易喝冷水、吹空調,傷耗人體陽氣(所謂陽氣就是抵抗力,防病、抗病的能力)。如夏天開始儲存陽氣少消耗,當冬天陽氣下降時,儲備的陽氣就可以抵禦邪氣讓人體少發病。 冬病夏治理論在中醫里有很多治療方法,其中最常用最方便的是穴位貼敷療法,在穴位上貼一些葯物,通過這些葯物來顧護人體陽氣。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主任李國勤教授說:「中葯貼敷療法,就是在古人療法的基礎上對葯物進行研究、加工以後,貼敷在人體的穴位上,通過刺激人體的穴位經絡,調整陰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穴位貼敷起泡是因為葯物中有白芥子,對人的皮膚刺激大。貼敷時微癢一般不會有泡;稍微刺癢,可能有小泡,即使貼敷不到2小時也要趕快揭下來,用輕水輕輕沖掉上面散有的葯渣,注意不要弄破,盡量不抹太多東西,用碘酒塗即可。但如果起大泡,甚至發生潰爛,不要用肥皂水或者用涼水洗,不要擅自處理,要到醫院皮膚科就診,把泡裡面的液體抽出來,上局部外用葯,一般一周左右就可好。 《張世醫通》中介紹說,古人使用冬病夏治中葯貼敷,認為發泡越多療效越好。傳統的貼敷療法強調起泡,還有一種療法叫發泡灸,也叫天灸,通過起泡達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現代人不太喜歡起泡,起泡後有緊張心理,處理比較麻煩,女性貼敷還影響美觀,所以要求不發泡。在現代的貼敷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起泡且療效好的案例。 中葯貼敷以2歲以上人群為主,兒科運用的也比較廣泛,並且有專門診斷標准,和貼敷科室,效果較好。兒科和成人用葯、貼敷時間都不一樣,成人一般2到4個小時,兒童減至1到2小時即可。
C. 乳香怎麼用來做敷貼,葯店說不能打成粉,那要怎麼才能做成中葯敷貼呢怎麼才能融化乳香
乳香可以單獨打粉,也可以和別的葯混合打粉。
說不能打粉要麼打粉機不合適,要麼量太少不好打。
D. 如何用中葯做成中葯包貼敷驅寒需要打碎裝入袋子里嗎
問題分析:
你好!一般用中葯外用敷貼驅寒效果比較弱,效果不如艾灸或者拔罐。
意見建議:
常用的驅寒葯物有花椒、吳茱萸,不必打碎,可以炒熱後敷於肚臍。
E. 中葯熱敷的方法
你好,熱敷復是一種物制理治療方式,一般可利用熱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協助吸收汗水及減低灼傷的機會),直接敷治患處,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鍾。
熱敷療法在軟組織損傷疾病的治療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熱敷療法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有益於疾病的恢復。熱敷本身也可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葯物熱敷還可使葯物通過局部吸收,達到直達病所的目的,使治療更直接、更有效。
熱敷療法適合於各種閉合性損傷。熱源可採用熱毛巾、熱水袋、具有加熱作用的治療儀器及寒痛樂等熱敷葯,中葯熱敷法結合葯物與熱敷的雙重作用,療效明顯,是臨床中常用的熱療方法。
用濕熱手巾(有時加上葯劑)作外敷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環
F. 中葯貼的製作方法怎麼將葯物加在葯貼上
家裡用的話,用點煉蜜就行。就是用小火,很少的一點水加點蜂蜜炒制一下。
另外你是說加草葯還是加草葯的提取物啊。
單獨用草葯是不好的,
你用的是那種中葯啊
G. 求中葯敷貼劑製作方法
可以買醫用凡士林,將葯調成膏狀放在容器里就行了。
H. 跌打敷的中葯如何做成可敷的葯帖,
你首先:
1.要把各類配好的中葯打成葯粉,一般要達到60目以上,因為不夠細的葯回粉,葯效不答易出來。在低溫下放好。
2.去葯店買葯用的凡士林霜,或是煮些米糊,按中葯:糊5:1的比例調和。
3.也可以直接開些蜂密到葯粉上,以能和在一起為止,直接使用。
4.或是混純凈水後直接用於患處,不必再加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