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哪裡有牛肉丸加工
1. 龍岩 哪裡買得到牛肉丸
牛肉丸還是永定下洋的經典
2. 想做撒尿牛肉丸 有沒有大神有具體的教程 看過百度里的教程 做出來一點都不筋道 還請大神請教
潮汕手捶牛肉丸,起源於客家。因廣東客家地區山地多,飼養黃牛、水牛較普遍,所以客家常以牛肉作為日常食用的肉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客家人逐漸摸索出,將牛肉製成牛肉丸來食用這種形式。
在清末及民國初期,便有許多客家人挑著小擔,在汕頭走街串巷,叫賣牛肉丸湯。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吸取其優點,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以此將它移植過來。
如客家人捶打牛肉丸,用菜刀的刀背,效果差且力度不夠,影響打出的肉漿質量,潮汕人便改用兩根特製的鐵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雙手輪流捶打,左右開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漿。
又如客家人煮肉丸是用清水,一向講究原汁原味的潮汕人則改用牛肉、牛骨熬湯來煮牛肉丸,這樣就保證在煮牛肉丸時,肉丸的肉味不會滲透到湯水中,從而使牛肉丸更具濃郁的牛肉味,同時還增加用沙茶醬作醬碟吃。
由於潮汕人製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籌,更為精細考究,故潮汕製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成為一種最為大眾化的潮汕民間小食。時間一久,人們都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是起源於客家了。
當然,在民間還是有一些關於牛肉丸怎樣從客家傳到潮汕的民間傳說。例如有人說,民國初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土名叫和尚,真名叫葉燕青的潮汕人,經常幫助客家人,這客家人便把這牛肉丸的製法傳給葉燕青。葉燕青把這牛肉丸的製法不斷加以改進,所以他所賣的牛肉丸湯在潮汕特別有名,以後葉燕青一直在潮汕名店胡榮泉打工。
在潮汕,還有許多丸類的潮汕小食,如豬肉丸、豬肚丸、魚丸、墨斗丸、蝦丸等,它們都是從潮汕手捶牛肉丸的製法,舉一反三演變發展來的。
所需食材編輯
主料:牛肉(後腿)
輔料:肥膘肉
調料:蝦米、沙茶醬、胡椒粉、味精、香菜、香油、小麥麵粉、魚露
製作方法編輯
要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去除筋後切成塊,放在砧板上,用特製的方形錘刀兩把(重量3公斤左右),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漿,加入少量雪粉(食用鹼)、精鹽、上等魚露和味精,繼續再槌15分鍾,隨後用大缽(大盆子)盛裝,加入方魚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勻,然後用手使勁攪撻,至肉漿粘手不掉下為止,然後用手捻肉漿,握住拳頭控制從大拇指和食指成環狀中擠出丸,用羹匙掏下放到溫水盆里,再用文火煮丸約8分鍾,撈起牛肉丸。食時用原湯和牛肉丸下鍋煮至初沸,加入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番茄醬、沙茶醬或辣椒醬佐食。[3]
傳統製法
20世紀40年代的新興街一帶飲食攤檔甚多,以羅錦章製作的牛肉丸最具特色而聞名。以後又有外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鎮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攤檔均有經營。
傳統製法是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後切成塊,放在大砧板上,用特製的方形錘刀兩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醬,加入少量雪粉、精鹽、上等魚露和味精,繼續再槌15分鍾,隨後用大缽盛裝,加入方魚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勻,用手使勁攪撻,至肉漿粘手不掉下為止,然後用手抓肉漿,握緊拳擠成丸,用羹匙掏進溫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約8分鍾,撈起牛肉丸。[4]
廣西式
牛肉去筋,以木槌或石臼搗成肉醬(不用鐵器),加凋料拌和,制丸,經水煮,油氽(tǔn)。再配以蔥、姜、紅棗,湯煮而成。味道香滑,鮮嫩多汁,肉質細嫩,湯清味鮮。[5]
潮汕式
有兩種潮汕丸子菜在粵港兩地可說是家喻戶曉:一種是魚丸粿條,又稱魚蛋粉;另一種是牛肉丸。牛肉丸作為潮汕小食已有近百年歷史,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有嚼頭。
據說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的很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許能作此表演,由於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機器製作的要高。80年代初出現打丸機後,手打的傳統製作方式也便日漸稀少。
製作:不像製作普通肉餡那樣將肉料切碎後剁爛,而是整片用鈍器錘砸成泥,這樣能夠使肉漿保持較長的肌肉纖維,從而在成丸後產生強韌的彈性。這也是潮汕牛肉丸和其他所有肉丸的區別。[6]
潮州式
牛霖10斤,肥肉1斤8兩,魚露1斤,潮州薯粉6兩,蝦米6兩,金銀蒜2兩,沙茶醬2兩【可不用】,胡椒粉,麻油各適量。
製作:將牛肉,肥肉切小塊,蝦米洗凈發好,切碎,將所有原料倒入高速攪拌機中打成肉膠,即成丸狀,入70度開水中,慢火煮至水開,丸即熟,號稱牛肉丸之王!
廣式
先腌後打:牛肉10斤,鹽味糖3:3:7兩,鹼水1- 2兩,食粉1兩,生粉20兩,馬蹄粉20兩,生油20兩,肥肉5斤,水7斤,生抽大半碗仔,胡椒粉,麻油,陳皮香菜,馬蹄,蔥花各適量。
製作:將牛肉加鹼水食粉,水3斤腌制好3小時,然後,再加入剩下的,在高速攪拌機中打好,即可製作牛肉丸,陳皮香菜,馬蹄在製作牛丸時加入。[7]
福建式
著名僑鄉永定下洋鎮流傳這樣的順口溜(看初溪土樓,觀虎豹別墅,洗僑鄉溫泉,嘗下洋肉丸。)下洋的美食真多,如老鼠粄、馬頭圈、燜狗肉等,而最負盛名的當數下洋牛肉丸。聞名遐邇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韌、松爽、味香的獨特風味躋身於客家美食之林,可謂閩西一絕!
下洋牛肉丸,相
下洋牛肉丸
傳由廣東興寧人傳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如今,牛肉丸攤店已發展到三十多家,產品銷往福州、廈門、深圳及臨近縣鄉。下洋牛肉丸各家的製作大同小異,風味卻大相徑庭。[8]
製作過程:選取新鮮牛臂肉,去筋膜肥油,均勻切成一厘米厚的層肉,用干布汲干水分;然後剁碎並反復拍打,使肉色轉為鮮紅柔韌,加入適量鹽、薯粉,反復揉搓,捏成一粒粒拇指大的肉丸;然後放入冷水盆中漂洗半小時,撈起,放入盛有骨湯的沙鍋中,用木炭火文煮;待肉丸蓬鬆脹大,加入少量胡椒、味精、蔥花等調味品即可食用。
紫金式
紫金縣有中國最大的牛丸。每個有網球般大小,據說這樣大的牛肉丸,外脆里嫩,吃起來相當過癮。20世紀40年代的新興街一帶飲食攤檔甚多,以羅錦章製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聞名。
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之後切成塊,然後放在大砧板上,用特製的方形錘刀兩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漿,加入少量雪粉、精鹽、上等魚露和味精,繼續再槌15分鍾,隨後用大碗盛裝,加入方魚末、白肉粒以及味精,攪拌均勻,用手使勁攪撻,至肉漿粘手不掉下為止。[9]
福建龍岩式
正宗龍岩牛肉丸,其製作工藝是非常講究的,從選料、加工到具體操作要求是比較高的。首先必須選擇當天宰殺的無注水的上等牛肉,然後用兩把鐵制專用錘刀在肉墩上將牛肉砸成肉泥,在砸肉過程中,要不時地觀察肉泥的變化情況,砸成的肉泥要能粘刀,有韌性,無肉粒,呈粉紅色,把砸好的肉泥放入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澱粉和鹽水,用手順時針攪拌,邊攪邊提邊拍打邊加水,直到肉泥表面光滑、細膩、有黏性、有氣泡出現時,即可用手擠成丸子,放入涼水盆中,能浮在水面上的,不破不沉,才是佳品。煮熟後用手掐有彈性,吃起來有韌性,香脆可口,才是正宗的牛肉丸。
牛肉丸傳入龍岩已有70年歷史了,它是由新羅區龍門鎮湖坑村戴德秀(綽號「老鼠牯」,已於1973年去世)在1937年秋傳入龍岩的。戴德秀在12歲那年,由於家境貧困跟戲班學戲流落到廣東潮州一帶。成年後脫離戲班,娶親安家,定居潮州。為養家糊口,在當地學做牛肉丸生意。抗戰爆發後,他被迫帶著妻子兒女回到龍岩老家——湖坑村,當時他37歲。不久戴德秀在龍門墟上擺攤經營潮州牛肉丸,在經營過程中根據龍岩人的口味,不斷地加以改良、創新,使之成為獨特風味的龍岩牛肉丸,深受龍門附近群眾和趕墟人的喜愛。1937年底他來到龍岩城區,在西門牛糞巷(後又稱五彩巷)附近設有固定攤點,生意非常紅火,當時在龍岩城獨一無二,成了當地人們喜歡的風味小吃——「老鼠牯」的龍岩牛肉丸。
製作方法
原料:鮮精牛肉5000克 干澱粉750克 精鹽120克 雞精50克 味精50克 白糖200克 食粉10克 胡椒粉25克陳皮末7克
精牛肉洗凈後剔凈筋膜,用絞肉機絞三遍,納盆,加入精鹽、食粉、味精、雞精、白糖、胡椒粉,並攪打至起膠。
3..干澱粉用1200克清水調勻,然後分數次倒入牛肉盆中攪勻,接著攪打至起膠且用手摸到有彈性時,加蓋放入冰箱中冷藏一夜。
4.將冷藏的牛肉糝取出來,加入陳皮末拌勻,然後用手擠成重約15克的丸子,放入清水盆中浸15分鍾。炒鍋上火並摻入清水,下入浸好的牛肉丸,以小火煮至成熟再撈出,放入清水盆中浸涼後,撈出瀝水即成。
加工好的牛肉丸可以用來烹制各種菜餚。
技術要領
1.牛肉必須除凈筋膜,並用攪拌機絞三遍,因為這樣才能使牛肉的肌肉組織受到最大破壞,從而擴大肌肉中蛋白質與水的接觸面,增加持水量。
2.澱粉加熱後,會吸水糊化膨脹,黏度增大,這樣可增強牛肉蛋白的強度(便於丸子成型),並能增加牛肉丸的彈性。不過這里也要掌握好澱粉的用量,過少,則丸子的黏稠力不足,影響彈力;過多,則丸子又容易發硬,浮力小,入口不爽。
3.攪打牛肉糝時,一定要順一個方向,否則牛肉餡難以形成膠狀。
4.攪打好的牛肉糝至少要在冰箱中冷藏4小時以上,目的是使食粉、調味料有充足的時間發揮作用。
5.牛肉丸在加熱前,先用冷水泡一下,可增強其爽滑度;牛肉丸煮制時,宜用小火慢慢加熱;煮熟後,要放入冷水中浸泡,以增強其彈力。[10]
菜品特色編輯
製作細致,色澤紅潤,柔脆有彈性,鮮美馨香。[11]
食用須知編輯
1、食時用原湯和牛肉丸下鍋煮至初沸(煮時水不能太沸,否則牛肉丸不爽滑);
2、加入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醬或辣椒醬佐食。
3、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醬,不過還是蘸本地特產沙茶醬最為地道。
4、牛肉丸還可烤著吃,燒烤時把牛肉丸剖成兩半,抹上醬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營養成分
牛肉(肥瘦):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牛肉丸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12]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錳、磷脂等,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加記憶力和健腦作用。對於正在應付考試或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槨、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同時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一定作用。
3. 莆田哪裡有龍岩牛肉丸吃
莆田牛肉丸你問問當地老人,都知道,也可以問問開店的老闆這些他們都有可能知道哪裡有賣的
4. 龍岩牛肉丸店怎麼樣
一個復小店鋪,四五張制小桌子.牛肉丸做得很好,QQ的,口感很好,而且湯里加了墨魚干去煮,非常鮮美;另外就是牛肉粉,粉就是寧德普通的水粉,牛肉的質量挺好,分量也不少,經常吃到都有帶筋的牛肉片,加上老闆自己做的蒜頭醋,味道相當的好啊;還有拌米粉我也很喜歡.東西都屬於好吃不貴的,一個人十塊錢都吃不完.比較不好的是地板上經常都是用過的餐紙,看來財校的同學們不夠衛生,老闆也不夠勤快打掃.不過寧德這樣的地方,這樣的環境我們是見慣不怪啦,主要是東西好吃,我自己常去的,推薦一下給大家.
5. 龍岩牛肉丸湯的做法
肉丸湯,要放那原湯才好喝!原湯就是在肉丸做好葯弄熟的時候熬的湯。所以要版喝那湯必須權要先做肉丸。肉丸的做法比較麻煩!比如牛肉吧:牛肉買好了之後,弄的干凈了,放在砧板上一頓剁,直到成漿為止。粗糙一點也沒關系的……好了之後放點胡椒等配料,澱粉,煮好涼的米飯,揉好一大團之後,再弄的有勁道一點,所以要牛肉:米飯=8:2。然後就擠成團了。
擠好之後,就可以下鍋了,記住鍋里水不能多!煮好之後的湯就是原湯了。再按照上面的說的用原湯煮肉丸湯。
其實說起來簡單,實際比較麻煩,弄不好肉丸就散了,所以大家一般都直接購買,如果你要購買的話,記住叫他給你原湯,這樣煮的肉丸湯才會好喝。有原湯,煮時就方便了,直接原湯放下去,在肉丸放下去,加的白水,配料,撒上胡椒粉,起鍋時撒上點蔥花,恩……香!!!O(∩_∩)O~
龍岩肉丸,做的不地道,要吃的話下下洋鎮去,或者買的時候強調是要下洋肉丸!保證沒錯!
6. 浦城有賣龍岩牛肉丸嗎
幹得漂亮
7. 想知道: 龍岩市 老劉牛肉丸 在哪
在龍薰那,中山街好像也開了一家。
8. 福建龍岩有沒有鴨肉丸加工廠,感謝回復!
有的呀,那邊確實是有羊肉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