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奶油
❶ 黃油常見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刮球,切片,擠制,溶化,調醬
❷ 我是加工麵包的,怎樣使麵包中的奶油味更濃
三樓正解!
很多西點給人的感覺就是特別濃郁,而且濃郁得有點過分。其實內沒別的,容都是添加劑或者是香精。
不要過分去追求所謂的濃郁,其實好西點整體口感才是最重要的。奶油做法越土越安全越好。
做食品同樣也是在做人!
❸ 買來的黃奶油怎麼怎麼不甜怎麼加工成甜的
把
黃奶油
放到鍋里加熱成
奶汁
在加點
綿白糖
一起燒熱以後就可以了~切忌要注意火候~!!嘿嘿
❹ 碧根果的奶油味是怎麼做的,謝謝
碧根果的奶油味是經過後期加工添加上的。
將碧根果用清水洗凈,再取飽和鹽回水,溶解糖精進答去,洗凈的碧根果倒入砂鍋中,倒入鹽糖水,用慢火炒到熟,出鍋前在噴灑上奶油香精,製成的碧根果就帶有甜味。
(4)如何加工奶油擴展閱讀:
碧根果的主要產地在澳洲,在我國的新疆也有碧根果的產區。碧根果是山核桃的一種,既有核桃的營養價值,但是在營養成分以及含量方面也有所不同。
我國的堅果的加工做得很好,經過加工處理之後的碧根果帶有奶油味,和本土的核桃有明顯的區別,更好銷售,這也是為什麼碧根果有奶油味的原因。
奶油味的碧根果加工時食用的雖然是食用香精,但畢竟屬於添加劑,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證明說食用過多香精對身體無害,因此,最好還是少吃這類碧根果;另外,碧根果營養豐富,也不宜多吃,吃多了也吸收不完全,反而還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❺ 奶油加工過程
乳脂離心分離後所得的稀奶油,經成熟、攪拌、壓煉而製成的乳製品稱奶油(黃油)。奶油的生產工藝流程為:
攪拌→排出酪乳及水洗→加鹽及壓煉→成型→包裝奶油的生產要點為:
(1)稀奶油的標准化和中和 稀奶油的標准化是指調整稀奶油中的脂肪含量(30%~35%),以保證產品的質量。稀奶油中和之目的是降低稀奶油的酸度,防止在殺菌過程中酪蛋白變性凝固。通常用石灰或碳酸鈉作中和劑。
(2)稀奶油的冷卻與物理成熟及色素的添加 為了使攪拌操作能順利進行,保證奶油質量並防止乳脂損失,在攪拌前必須將稀奶油成分冷卻成熟,使脂肪盡最大可能變成固體狀態。
為了使奶油顏色全年一致,當稀奶油顏色太淡時,即需添加色素。最常用的是安那妥(Annatto),它是天然的植物色素,其用量為稀奶油的0.01%左右。
(3)攪拌與洗滌 將稀奶油置於攪拌器中,利用機械的沖擊力使脂肪球膜破壞而形成脂肪顆粒,攪拌時分離出來的液體稱為酪乳。
攪拌時先將稀奶油用篩或過濾器進行過濾以溶去不溶性的固形物,稀奶油加至攪拌器容量的1/2~1/3後,把蓋密閉後開始旋轉攪拌,反復進行2~3次。然後關閉排氣孔繼續旋轉形成大豆粒大小的奶油粒時,攪拌結束。攪拌結束後,經開關排出酪乳,並且通過紗布或過濾器將酪乳放入接受槽內,以便擋住被酪乳帶走的小顆粒。
排出酪乳後,對奶油粒用質量較好的水進行洗滌以除去奶油粒表面的酪乳,並通過水洗調整奶油粒的硬度,水溫一般在3~10℃范圍內,奶油粒較軟時,水溫可較低一些;奶油粒較硬時,水溫可稍高一些。
(4)奶油的加鹽與壓煉 奶油加鹽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風味,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增加保存性。奶油成品中的食鹽含量大致為2%左右,由於在壓煉時部分食鹽會流失,因此添加時,按2.5%的量加入。加入前需將食鹽在120~130℃的保溫箱中烤烘3~5分鍾,然後過篩應用。
壓煉的目的是使奶油粒變為組織緻密的奶油層,使水滴分布均勻,並使食鹽全部溶解,均勻分布於奶油中。同時調節水分含量,即在水分過多時排除多餘的水分,水分不足時加入適量的水分並使其均勻吸收。
奶油在洗滌後應立即進行壓煉,並盡可能地除去洗滌水,然後關上旋塞和奶油製造器的孔蓋,在慢滿旋轉攪拌桶的同時開動壓榨軋輥,將奶油粒壓成奶油層。
奶油壓煉後,即可分裝於木桶、木箱或內補聚乙烯薄膜的紙箱中,也可分裝於鋁箔袋內。奶油包裝後,送入冷庫中貯存。下圖為奶油製造生產線示意圖。
奶油製造生產線示意圖
❻ 做蛋糕怎樣加黃油
做蛋糕加入黃油的方法:
1、注意黃油的狀態,將黃油在室溫狀態下軟化回。答
2、一定要分次加入。
3、一定要充分攪拌均勻。
拓展資料
黃有蛋糕的做法
1.將黃油放至軟化,這時的黃油比較容易打發。
2.分兩次加入糖,打至體積蓬發,顏色略微發白。
5.麵糊倒入模具後輕輕震動幾下。
6.預熱烤箱160度30-40分鍾即可。
❼ 鮮奶油是從什麼中加工精製而成的
奶油(Cream)或稱淇淋、激凌、克林姆,是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黃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體食回品答。它是由未均質化之前的生牛乳頂層的牛奶脂肪含量較高的一層製得的乳製品。
因為生牛乳靜置一段時間之後,密度較低的脂肪便會浮升到頂層。在工業化製作程序中,這一步驟通常通被分離器離心機完成。在許多國家,奶油都是根據其脂肪含量的不同分為不同的等級。而國內市場上常見的淡奶油、鮮奶油其實是指動物性奶油,即從天然牛奶中提煉的奶油。
飼養於天然牧場的奶牛所食用的牧草通常含有一些類胡蘿卜素類色素,這使得產自它們的奶油由一些淡淡的黃色,味道和質感都比較濃,而用途主要是作為蛋糕的裝飾、或成為麵包的餡料(見奶油包)。另有一種主要飼喂穀物的圈養奶牛所產的奶油通常是白色的,味道較淡而且質地較松軟,通常用來加在飲品中,亦有用作蛋糕的裝飾。在香港,奶油通常用來稱呼前一種,而後者習慣稱作忌廉(Cream),雖然兩者在英文中都是Cream。奶油也是製造冰激凌的主要原料。
❽ 奶油是如何加工的
乳脂離心分離後所得的稀奶油,經成熟、攪拌、壓煉而製成的乳製品稱奶油(黃油)。奶油的生產工藝流程為:
攪拌→排出酪乳及水洗→加鹽及壓煉→成型→包裝
奶油的生產要點為:
(1)稀奶油的標准化和中和 稀奶油的標准化是指調整稀奶油中的脂肪含量(30%~35%),以保證產品的質量。稀奶油中和之目的是降低稀奶油的酸度,防止在殺菌過程中酪蛋白變性凝固。通常用石灰或碳酸鈉作中和劑。
(2)稀奶油的冷卻與物理成熟及色素的添加 為了使攪拌操作能順利進行,保證奶油質量並防止乳脂損失,在攪拌前必須將稀奶油成分冷卻成熟,使脂肪盡最大可能變成固體狀態。
為了使奶油顏色全年一致,當稀奶油顏色太淡時,即需添加色素。最常用的是安那妥(Annatto),它是天然的植物色素,其用量為稀奶油的0.01%左右。
(3)攪拌與洗滌 將稀奶油置於攪拌器中,利用機械的沖擊力使脂肪球膜破壞而形成脂肪顆粒,攪拌時分離出來的液體稱為酪乳。
攪拌時先將稀奶油用篩或過濾器進行過濾以溶去不溶性的固形物,稀奶油加至攪拌器容量的1/2~1/3後,把蓋密閉後開始旋轉攪拌,反復進行2~3次。然後關閉排氣孔繼續旋轉形成大豆粒大小的奶油粒時,攪拌結束。攪拌結束後,經開關排出酪乳,並且通過紗布或過濾器將酪乳放入接受槽內,以便擋住被酪乳帶走的小顆粒。
排出酪乳後,對奶油粒用質量較好的水進行洗滌以除去奶油粒表面的酪乳,並通過水洗調整奶油粒的硬度,水溫一般在3~10℃范圍內,奶油粒較軟時,水溫可較低一些;奶油粒較硬時,水溫可稍高一些。
(4)奶油的加鹽與壓煉 奶油加鹽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風味,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增加保存性。奶油成品中的食鹽含量大致為2%左右,由於在壓煉時部分食鹽會流失,因此添加時,按2.5%的量加入。加入前需將食鹽在120~130℃的保溫箱中烤烘3~5分鍾,然後過篩應用。
壓煉的目的是使奶油粒變為組織緻密的奶油層,使水滴分布均勻,並使食鹽全部溶解,均勻分布於奶油中。同時調節水分含量,即在水分過多時排除多餘的水分,水分不足時加入適量的水分並使其均勻吸收。
奶油在洗滌後應立即進行壓煉,並盡可能地除去洗滌水,然後關上旋塞和奶油製造器的孔蓋,在慢滿旋轉攪拌桶的同時開動壓榨軋輥,將奶油粒壓成奶油層。
奶油壓煉後,即可分裝於木桶、木箱或內補聚乙烯薄膜的紙箱中,也可分裝於鋁箔袋內。奶油包裝後,送入冷庫中貯存。下圖為奶油製造生產線示意圖。
奶油製造生產線示意圖
❾ 黃油是什麼油它是怎麼加工的
黃 油
奶食品之冠是黃油
黃油,蒙古語稱「希日陶蘇」,其味道獨特純香,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牧民招待賓客的佳品。黃油可以從奶皮子里提,可以從白油中提,也可以從鮮奶凝結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從奶皮子中提取,則要在奶皮子攢多以後,經過一夏天晾乾,然後將其放入鍋中煮,慢慢攪動,漸漸地就可以看見鍋中分離出上下兩層:上層黃色,下層白色,黃色的油脂便是黃油了。白色的叫酸油。若從白油中提取,則要將白油倒入鍋中加熱來煉取。將白油倒入鍋中,用溫火慢慢熬煉,用勺頻頻翻動,當水汽沒有了,色澤呈微黃時,即製成。為防止煉得過火會帶有煳味,在煉的過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蘇(什錦粥)一起煉,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煉過的阿木蘇稱為黃油渣。由於其油性大,酸度濃,可加茶飲用。若從鮮奶凝結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還是要用剛擠的鮮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層,然後倒進鍋里,用溫火加熱同時攪動。待燒開後,黃油便會浮出,渣滓下沉,將黃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黃油渣,不過這種黃油渣非常的酸。
黃油營養極為豐富,是奶食品之冠,因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黃油,足見其珍貴。為食用方便,牧民常把黃油裝在器皿或牛羊胃囊內。黃油具有增添熱力、延年益壽之功能。寒冬季節人畜受寒凍僵時,常用罐飲黃油茶、黃油酒來解救。時至八月,人們把黃油裝進羊小肚子將其保存起來,待食用時開啟,由於不與空氣接觸,所以一塵不染,依然是新鮮滋潤、綿甜可口
豪達」乳酪的製作方法,這種乳酪的特點相信大家已經稍有了解。它成熟的時間比較短、口味清淡,非常適合國人的口味。
基本材料:
牛奶:20升
發酵劑:4克
凝乳酶:4克
溫度進行第一階段:32度期間
1、 溫熱牛奶
2、 加入發酵劑、
3、 切割凝乳
溫度進行第二階段:40度期間
4、 凝乳酶
5、 加壓力
溫度進行第三階段:常溫
6、 成型
7、 加壓
8、 加鹽
9、 成熟——5攝氏度
詳細步驟解釋:
一、 溫熱牛奶,將牛奶放入雙層加熱鍋,並緩慢加熱到32攝氏度,加入用牛奶融化後的發酵劑,並攪拌5分鍾,充分均勻。然後靜置一個半小時,再加入用純凈水溶解的凝乳酶稍加溫到40度,再靜置30分鍾。本階段有個中間加熱的環節,希望大家不要忘記。
二、 切割凝乳,牛奶經過發酵劑的發酵產酸、凝乳酶的凝結作用,這時候的牛奶已經成塊了,就要准備切割凝乳,有一個把握切割時機的方法,那就是用手插入凝結的牛奶塊中,緩緩向上撈起,牛奶塊呈現北方豆腐腦攪動的破裂形狀。這時候你就要抓緊時間了。
切割凝乳,並不是用菜刀來進行的,而是U型刀,工廠用切割柵。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你可以想任何辦法,把凝乳切割成2厘米見方的凝塊,在這種狀態下置放10分鍾。至於用什麼方法,開動腦筋去吧!古代的乳酪製造者,可沒有什麼現代工具。記住,是2厘米見方的凝乳塊。
三、凝乳攪拌加溫
靜置10分鍾後,你需要輕輕攪拌,是攪拌而不是攪碎!用勺子背,朝一個方向慢慢攪拌10分鍾,半透明的乳清,就會迅速排出。放入一個金屬網籃(目的是隔開凝乳,方便舀乳清)把鍋內乳清舀出1/3。拿出金屬籃,慢慢添加熱水,一邊添加一邊攪拌。用5分鍾左右時間,將溫度上升到40攝氏度,然後置放20分鍾,再次攪拌,直到粉碎,就像渣狀。
四、加壓
把這些凝乳碎塊,放到紗布中過濾,並且輕輕擠壓,排除乳清。凝乳連帶紗布,放入盆中,上面壓一塊干凈的重物,可以是加工後的石塊。靜置30分鍾,等待乳塊進一步發酵。
五、成型
取出變硬的凝乳塊,切割成3-4厘米的長方形,一起放入帶孔的模具,帶孔是為了方便繼續排出乳清。上方套入一個小的同形模具,放上石塊繼續加壓。因為這次石塊不能直接壓到凝乳塊上了。這次的加壓,需要1小時。
六、加鹽
取出凝乳塊,正反倒置後重新包裹加壓6-8小時。你是否看到成功的曙光呢?取出凝乳表面噴霧一些醫用酒精消毒,然後在乳塊表面灑上食鹽,這樣可以防止雜菌。但食鹽一定要衛生新鮮的。
七、成熟乾燥
這時候,你要把乳酪常溫下(25攝氏度)乾燥3天,再用酒精噴灑一便消毒。繼續存放3-4天。並把乳酪完全密封,存放在5攝氏度冰箱內2-3周,等待最後成熟。
回答者:首爾SS - 魔法師 五級 6-4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