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滾齒加工效率
⑴ 提高軸齒輪滾齒加工有哪些方法
軸齒輪是變速箱中最主要的零件,其加工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變速箱的整體質量。目前我們採用的輪齒齒部加工方法是滾齒一剃齒法。要通過滾、剃齒工藝製造出高精度齒輪,就必須把滾、剃工藝水平發揮到最好。而剃齒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鞍滾齒精度,所以滾齒中的一些誤差項目必須嚴格控制,才能製造出高質量齒輪。滾齒是一種常用的齒輪加工方法,在精度很高的滾齒機上,採用精密滾刀,可以加工出45級精度的輪齒。在普通級滾齒機上,用普通精度滾刀,只能加工出8級精度輪齒。變速箱軸齒輪齒部要求的精度為877級,而且滾齒加工時主要是以兩中心孔和端面做定位基準,因此分析滾齒的誤差來源,掌握保證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非常重要。 步驟/方法軸齒精度主要和運動精度、平穩性精度、接觸精度有關。滾齒加工中用控制公法線長度和齒圈徑跳來保證運動精度,用控制齒形誤差和基節偏差來保證工作平穩性精度,用控制齒向誤差來保證接觸精度。下面對滾齒加工中易出現的幾種誤差原因進行分析: 齒圈徑向跳動誤差(即幾何偏心) 齒圈徑向跳動是指在齒輪一轉范圍內,測頭在齒槽內或輪齒上,與齒高中部雙面接觸,測頭相對於輪齒軸線的最大變動量。也是輪齒齒圈相對於軸中心線的偏心,這種偏心是由於在安裝零件時,零件的兩中心孔與工作台的回轉中心安裝不重合或偏差太大而引起。或因頂尖和頂尖孔製造不良,使定位面接觸不好造成偏心,所以齒圈徑跳主要應從以上原因分析解決。 公法線長度誤差(即運動偏心) 滾齒是用展成法原理加工齒輪的,從刀具到齒坯間的分齒傳動鏈要按一定的傳動比關系保持運動的精確性。但是這些傳動鏈是由一系列傳動元件組成的。 它們的製造和裝配誤差在傳遞運動過程中必然要集中反映到傳動鏈的末端零件上,產生相對運動的不均勻性,影響輪齒的加工精度。公法線長度變動是反映齒輪牙齒分布不均勻的最大誤差,這個誤差主要是滾齒機工作台蝸輪副回轉精度不均勻造成的,還有滾齒機工作台圓形導軌磨損、分度蝸輪與工作台圓形導軌不同軸造成,再者分齒掛輪齒面有嚴重磕碰或掛輪時咬合太松或太緊也會影響公法線變動超差。 齒形誤差分析 齒形誤差是指在齒形工作部分內,包容實際齒形廓線的兩理想齒形(漸開線)廓線間的法向距離。在實際加工過程中不可能獲得完全正確的漸開線齒形,總是存在各種誤差,從而影響傳動的平穩性。齒輪的基圓是決定漸開線齒形的惟一參數,如果在滾齒加工時基圓產生誤差,齒形勢必也會有誤差。基圓半徑R= 滾刀移動速度/工作台回轉角速度xcosao(ao為滾刀原始齒形角),在滾齒加工過程中漸開線齒形主要靠滾刀與齒坯之間保持一定速比的分齒來保證,由此可見,齒形誤差主要是滾刀齒形誤差決定的,滾刀刃磨質量不好很容易出現齒形誤差。同時滾刀在安裝中產生的徑向跳動、軸向竄動(即安裝誤差)也對齒形誤差有影響。常見的齒形誤差有不對稱、齒形角誤差(齒頂變肥或變厚)、產生周期誤差等。 齒向誤差分析 齒向誤差是在分度圓柱面上,全齒寬范圍內,包容實際齒向線的兩條設計齒向線的端面距離。引起齒向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機床、刀架的垂直進給方向與零件軸線有偏移,或上尾座頂尖中心與工作台回轉中心不一致,還有滾切斜齒輪時,差動掛輪計算誤差大,差動傳動鏈齒輪製造和調整誤差太大。另外夾具和齒坯製造、安裝、調整精度低也會引起齒向誤差。 齒面粗糙度分析 齒面粗糙度不好一般有幾種現象:發紋、啃齒、魚磷、撕裂。 引起齒面粗糙度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機床、刀具、工件系統整體剛性不足、間隙大;滾刀和工件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滾刀刃磨不當、零件材質不均勻;切削參數選擇不合適等。參考資料正本齒輪
⑵ 怎麼加工齒輪效率最高
使用滾齒機加工齒輪效率高。
⑶ 如何提高車床加工精度
一、提高切削質量的途徑
切削加工質量主要是指工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幾何形狀和各表面間相互位置)和表面質量(包括表面粗糙度、殘余應力和表面硬化)。隨著技術的進步,切削加工的質量不斷提高。18世紀後期,切削加工精度以毫米計;20世紀初,切削加工精度最高已達0.01毫米;至50年代,切削加工精度最高已達微米級;70年代,切削加工精度又提高到0.1微米。影響切削加工質量的主要因素有機床、刀具、夾具、工件毛坯、工藝方法和加工環境等方面。要提高切削加工質量,必須對上述各方面採取適當措施,如減小機床工作誤差、正確選用切削工具、提高毛坯質量、合理安排工藝、改善環境條件等。
二、減小機床工作誤差
通常採用的方法有:①選用具有足夠精度和剛度的機床。②必要時可以採取補償校正的方法,如在螺紋磨床或滾齒機上,根據事先測得的機床傳動鏈誤差加裝誤差校正裝置,以校正機床的傳動系統誤差。③採用機床夾具來保證加工精度,如利用鏜模加工箱體上的孔系,使孔距精度由鏜模決定而不受機床定位誤差的影響。④防止機床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⑤消除機床內部振源和採取隔振措施,以減少振動對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影響。⑥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如採用主動測量或自動控制系統,以減少加工過程中的人為誤差。
三、正確選用切削工具
應採用耐磨性好的刀具,合理選用刀具幾何參數,並仔細地研磨刃口,使其光滑而鋒利。例如用磨具加工,一般選用較細、較硬磨粒的磨具,砂輪要正確和及時地修整。
四、提高毛坯質量
工件毛坯要具有均勻的材質和加工餘量,同時採用適當的熱處理,如時效處理、退火、正火、調質等措施以消減內應力,並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五、合理安排工藝
採用合理的工藝程序;正確選用切削用量,以減小切削力和切削熱的影響,並防止產生自激振動;嚴格選用經過長期檢測的切削油配方,使切削油對切削區進行充分冷卻和潤滑;選擇工件的安裝定位基準和夾緊方式時,注意減小安裝誤差和工件變形。
六、改善環境條件
保持加工環境清潔;對外部振源和熱源採取隔離措施;精密加工在恆溫、恆濕和防塵的條件下進行。
⑷ 影響滾齒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因素
在齒輪的加工過程中,齒坯的加工誤差,滾刀的製造、刃磨和安裝誤差,齒坯的找正誤差,機床自身精度誤差等因素都會影響齒輪的加工精度,造成齒輪的加工誤差。
加工誤差的分類
齒輪的加工誤差又可以細分為:分度誤差、基節誤差、齒形誤差、齒面波度、齒圈徑向跳動、齒向誤差。
滾刀安裝誤差對齒輪精度的影響
滾刀安裝誤差是指滾刀安裝後的徑向跳動、軸向跳動、滾刀軸線偏斜等三個方面的因素所致。
提高齒輪加工精度的措施
(1) 提高齒坯本身的加工質量。
(2)採取誤差防止和誤差補償措施。
⑸ 如何提高切削加工的精度
一、提高切削質量的途徑
切削加工質量主要是指工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幾何形狀和各表面間相互位置)和表面質量(包括表面粗糙度、殘余應力和表面硬化)。隨著技術的進步,切削加工的質量不斷提高。18世紀後期,切削加工精度以毫米計;20世紀初,切削加工精度最高已達0.01毫米;至50年代,切削加工精度最高已達微米級;70年代,切削加工精度又提高到0.1微米。影響切削加工質量的主要因素有機床、刀具、夾具、工件毛坯、工藝方法和加工環境等方面。要提高切削加工質量,必須對上述各方面採取適當措施,如減小機床工作誤差、正確選用切削工具、提高毛坯質量、合理安排工藝、改善環境條件等。
二、減小機床工作誤差
通常採用的方法有:①選用具有足夠精度和剛度的機床。②必要時可以採取補償校正的方法,如在螺紋磨床或滾齒機上,根據事先測得的機床傳動鏈誤差加裝誤差校正裝置,以校正機床的傳動系統誤差。③採用機床夾具來保證加工精度,如利用鏜模加工箱體上的孔系,使孔距精度由鏜模決定而不受機床定位誤差的影響。④防止機床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⑤消除機床內部振源和採取隔振措施,以減少振動對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影響。⑥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如採用主動測量或自動控制系統,以減少加工過程中的人為誤差。
三、正確選用切削工具
應採用耐磨性好的刀具,合理選用刀具幾何參數,並仔細地研磨刃口,使其光滑而鋒利。例如用磨具加工,一般選用較細、較硬磨粒的磨具,砂輪要正確和及時地修整。
四、提高毛坯質量
工件毛坯要具有均勻的材質和加工餘量,同時採用適當的熱處理,如時效處理、退火、正火、調質等措施以消減內應力,並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五、合理安排工藝
採用合理的工藝程序;正確選用切削用量,以減小切削力和切削熱的影響,並防止產生自激振動;嚴格選用經過長期檢測的切削油配方,使切削油對切削區進行充分冷卻和潤滑;選擇工件的安裝定位基準和夾緊方式時,注意減小安裝誤差和工件變形。
六、改善環境條件
保持加工環境清潔;對外部振源和熱源採取隔離措施;精密加工在恆溫、恆濕和防塵的條件下進行。
⑹ 大大們,請問如何調節滾齒機的滾刀轉速和進刀量來提高齒輪的精度和生產效率。機床可承受范圍內。麻煩了
要看加工 什麼材料 模數 以及什麼機床 齒輪精度等級 等等
⑺ 用什麼方法加工齒輪效率和精度都較高
能滿足齒輪精度要求,加工成本低廉的加工方法,就好。
機械加工法,有滾、插、剃,等范成加工方法,適於高精度、大批量加工;有仿形銑齒加工,精度低、效率低,適合單件加工。
冷擠壓適合大批量加工小模數齒輪。
熱鍛成型加工齒輪,適合大批量、低精度齒輪加工。
線切割齒輪,適合單件加工。
⑻ 如何有效的提高滾齒機的齒輪加工精度
對於設備自身剛性差引起的加工精度不好:調整切削參數,採取降低切削專進給量,增加多次切屬削行程(粗滾,精滾)
對於夾具剛性不好:採取降低切削進給量,增加多次切削行程(粗滾,精滾),重新設計傢具結構
由於設備使用年限長,主軸磨損之類的引起的降低精度,可以採取更換備件的方法。
當然最省時省力的方法是更換高精度機床,當然費用肯定會上升。
⑼ 請比較滾齒與插齒的優缺點
滾齒:分齒精度高,切削效率高(沒有讓刀運動,減少不必要空走刀消耗的時間)傳動精度好。
插齒:齒形精度好,表面粗糙度好。傳動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