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葯片加工怎麼樣
1. 想做山葯深加工,加工成休閑食品大概需要投資多少錢
5、主要來原料及保證情況:現有自山葯種植面積5000畝,年產山葯15000噸,由於皮山縣特殊的地理環境及土壤結構,極其適宜山葯生長,所產山葯不盡塊大、而且肉質極其精細爽口,有清熱解毒、茲陰壯陽等功效。按照和田地委提出的「兩個加速一個突破」精神中把山葯種植做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我縣山葯種植面積正在逐年遞增,可提供充足的生產原料。
6、建設規模或產品方案:擬建一條年產量為10000噸的山葯粉、5000噸山葯保健飲品、2000噸的山葯澱粉及山葯片加工生產線
2. 收獲的山葯怎樣加工
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後,拆除支架,割下藤蔓,收集零餘子,每667米2可收專250~500千克。再從地屬的一端開始先挖一深50~70厘米的溝,然後依次小心將山葯挖出。切勿挖傷,盡量不要挖斷,挖出後去凈泥土,切下上部蘆頭作種,其餘加工。每667米2可收鮮山葯1200~2200千克。
先將山葯放水中泡1天,洗凈泥土,取出後用竹刀或瓦片颳去外皮。然後裝簍入熏炕中,用硫磺熏蒸(每100千克鮮山葯用硫磺0.5~0.8千克),熏20~30小時,待水分散失,山葯發軟後,取出日曬(或烘烤)。曬至外皮稍干硬時,停止日曬(或烘烤)置悶簍中堆放2~3天,再行日曬(烘烤),如此反復幾次,即可全乾。火烘時一定要嚴格控制溫度,以40~50℃為宜,以免烤焦或內部變紅和空心。南方雨水多,土壤濕度大,山葯含水量高,折干率低,一般6千克鮮山葯可加工干貨(稱毛條)1千克;北方3~4千克鮮山葯可得1千克毛條。一般單產毛條200~250千克,高產者可達350~400千克。以條粗質堅,粉性足,色白者為佳。
3. 山葯飲片的產地加工原因是什麼
河南產的。加工原因是:是達到等級的要求。若是炮製能起到增強補脾作用。
4. 山葯片干怎麼做
干山葯片就是吧山葯切成片然後曬干,看起來特別白,曬的又特別硬的東西.
干山版葯片一般都權用來熬粥的,做湯放點也行。
山葯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對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面黃肌瘦有一定的療效。
原料:干山葯片10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
將大米淘洗干凈,與干山葯片一起入鍋後加適量水熬成粥,再加入適量白糖即可。
可以研末後或切小塊後,與大米同熬。注意時間要長一點,等大米開花後再熬半小時左右。而且山葯干會有一點酸味,可以加一點飴糖同熬。
干山葯片就是吧山葯切成片然後曬干,看起來特別白,曬的又特別硬的東西.
5. 怎樣自己製作山葯片啊
山葯:揀去雜質,用水浸泡至山葯中心部軟化為度,撈出稍晾,切片曬干或烘乾。專炒屬山葯:先將麩皮均勻撒布於熱鍋內,俟煙起,加入山葯片拌炒至淡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山葯片100片,用麩皮10斤)。
不過山葯去皮時可戴個塑料手套,不然汁液沾在手上會很難受~
6. 山葯片好壞
怎樣辨別真假山葯來呢?
一、自看「心線」。山葯片中間沒有心線,而木薯片中間有心線,盡管心線很小,但只要認真觀察,就能看出來。有的木薯片因為削得薄,曬干後,心線往往會掉出去,不過,心線掉了,會留下一個小洞。如中間有小洞,一定是木薯片。
二、看邊緣。山葯的皮很薄,削片前都會被削干凈。而木薯皮比山葯皮厚許多。一些拇指般大的木薯,因為太小,剝皮困難,制假者往往不會花工夫去剝皮,所以,削成乾片後,邊上就會存留著厚皮。凡有厚皮者,必是假山葯。
三、手摸辨別真假。山葯乾片含澱粉很多,用手摸時,感覺比較細膩,會有較多的澱粉粘在手上。木薯雖然含澱粉量也很大,但它的粗纖維比山葯多,手摸感覺比山葯粗糙,留在手上的澱粉也比較少。
四、煮後辨別法。山葯一般容易煮爛,而木薯很難煮爛。煮後的山葯有一種爛、粉的口感,而木薯的口感比較硬
7. 那種山葯做山葯片出乾片好
河南的懷府鐵棍山葯
已經後蒸熟
不要去皮喲
皮營養成分很高的
直接粘白糖或者蜂蜜吃
8. 想做山葯片加工,銷路怎麼找到
山葯-可以當食品,也可入中葯,是中葯材的一種。
山葯含水量較多,不便長期貯運,深回加工後能使答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
一、山葯於11月上旬至次年4月初,均可採挖。採挖時要保持塊莖的完整性。塊莖運回後立即洗凈,泡在水中,用玻璃片颳去外皮,壓干水分。再把山葯平放在光滑的桌上搓圓,然後曬干即可。
二、選擇外形圓整、表面光滑、瘤少、無病蟲害、無凍傷的山葯塊莖,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鍾,除去泥土等雜質,用清水沖洗2~3次,輕輕颳去表皮,切成厚度為3~4毫米的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