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如何加工
⑴ 玉米可以怎麼深加工/
玉米的皮可以做成飼料,玉米中間的黃色的可以做成澱粉,玉米底部白色可以提取版酒精,甲醇,還可權以做成玉米植物油、可以提取木糖醇,做玉米飲料、做纖維素產品,造醋,手工藝品,玉米生產澱粉後的渣滓可以生產玉米肽,就是完美推銷的東東。玉米的澱粉是製造青黴素、鏈黴素等生物制葯的原料,是紡織化工的原料。玉米的胚芽可以制玉米油保健效果不錯、胚乳再做澱粉、磨玉米查。
玉米桿可以還田、沼氣、發電、籬笆、 做纖維板 ...做 門
⑵ 玉米種子怎麼加工
1.玉米種子加工的基本工藝。玉米種子以果穗方式收獲,且玉米種子子粒較大,因而決定了玉米種子加工工藝上具有許多獨特之處。在歐美國家,經營玉米種子等大田作物的種子公司,其規模都比較大,所配套的種子加工廠生產能力也很高,而且玉米種子加工的工藝各國都基本相同。典型的工藝流程如下:果穗入料—機械剝皮—選穗—烘乾—脫粒—預清—暫存—清選—分級—比重選—包衣—包裝—入庫。即:玉米種子由大型運輸車輛從產地運至加工廠,利用專門的接、卸料設備使果穗由皮帶輸送機均勻送至剝皮、選穗系統。通過果穗分配裝置,果穗進入剝皮機除去苞葉和絮毛,隨後進入選穗台。沒有剝凈的返回剝皮機,不合格的果穗被剔除。好果穗繼續送往烘乾係統,由專用布料輸送機分送各烘乾倉。烘乾後的果穗先脫粒,後預清,然後進入暫存倉。種子清選分級時,先由暫存倉輸送至風篩清選機,隨後由分級機分級,分級後的種子進入各自暫存倉。暫存倉後接重力式選種機(比重選)。重力選剔除輕籽後,好種子送包衣機包衣,再經計量、包裝、堆垛後入庫,整個加工工序完成。為保證加工質量,在某些工序之間還加裝隨機取樣裝置、在線計量設備等。
2.工藝特點。與其他大田作物種子相比,玉米種子加工中的剝皮、選穗、果穗烘乾、脫粒等工序顯然是其獨有的。尤其特別的是玉米種子的選穗工藝,在其它工藝都大量使用機械設備,主要工序都基本實現自動化的情況下,該工序的主要工作卻是依靠大量人工完成的。這是玉米種子加工中耗用人工最多的一道工序。通過人工剔除病穗、蟲蛀穗、未成熟穗、異形穗、未剝凈穗,可顯著提高種子的質量(包括種子純度),減輕後繼工序的作用難度;玉米種子果穗烘乾(一般不烘子粒)是國外玉米種子加工的另一個顯著特徵。玉米種子發育成熟,無論其水分含量多高,外界環境溫度多麼適宜,一律以果穗方式分批送進加工廠,盡快送入烘乾室烘乾。一般是用72小時左右的時間迅速使果穗從35%左右的含水量,降至12.5%~13%的安全貯藏水分。玉米種子脫粒在烘乾之後進行。歐美玉米種子烘乾從理論到實踐與我國都有一些差異。歐美同行認為,玉米種子脫粒時的破碎率與其水分含量呈正相關。在水分高於18%以前尤其如此,在水分高於12%以前也基本如此,只是在水分低於12%以後脫粒時的破碎率隨水分的減少而增加。理論上的差異有待於實踐結果最終澄清,但實驗所用脫粒機型式和脫粒機理不同,有可能使結果出現差異。但若把國外採用果穗一次烘乾工藝理解為不計能源消耗,簡化烘乾程序,似乎就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玉米種子分級級數多,也是一個顯著特點。究其原因,首先是分級之後種子外形尺寸十分接近,從而使重力選種機的使用效果更理想。其次,分級越細,使用圓盤播種機時效果越好,有利於保證播種精度。同時,分級越細,子粒越均勻,也就越有利於保證包裝作業時的精度。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種子分級之後,玉米田間生產更趨一致,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從而提高玉米單產。因此,國外玉米種子加工廠在分級上是不厭其多,分級數通常都在6級以上。另一個特點就是包裝。歐美公司在玉米種子的包裝中,已拋棄單純的重量計量法,而是以每袋的粒數為主,重量僅作為參考。一般玉米種子每袋8萬粒,大體為一公頃的用量;另外,從工藝設備上確保種子低破碎率是設計者貫徹如一的思想。從果穗進入料坑開始至包裝結束,從輸送到暫存,處處考慮如何減少破碎。如減少果穗進料坑(槽)的深度,大量採用皮帶輸送機、開式輸送機,果穗布料、籽料暫存均採用落料緩沖裝置等。
⑶ 玉米再加工
適合農民加工的玉米項目-小型玉米加工設備
農民要立足自己的土版地,搞一些投資少、見效快權,市場短缺的大眾化的產品。①鮮食玉米果穗生產。鮮食甜玉米、糯玉米果穗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城鄉市場需求量巨大,鮮玉米上市的時間一般只有半個多月,如果能夠因地制宜的利用現有的條件,搞甜玉米、糯玉米錯期播種,延長上市時間,或者搞冷凍或保鮮,堵市場淡季出售,效果不錯。②粗糧加工。選擇高蛋白、高澱粉的玉米品種,搞些玉米碴和玉米面粗糧加工,進入大中城市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銷售。③食品加工。糯玉米面加工豆包、年糕等食品也是不錯的選擇,農村剩餘勞動力資源豐富,農閑時利用自家現有的條件,不用什麼特殊設備就能加工,銷往城市農貿市場。④爆玉米花加工。自己種植爆玉米,買個小爆玉米花機,用爆玉米、食用油、可可粉、白糖等加工,銷往超市和食雜店。
⑷ 玉米如何加工成為工業酒精
1,整個生產來過程包括原料粉源碎、蒸煮、糖化劑制備、糖化、酒母制備、發酵及蒸餾等工序。玉米在微生物作用下將澱粉水解為葡萄糖,再進一步發酵生成酒精。
2,制酒的原理和工藝制酒原理和釀酒微生物
制酒精是藉助微生物所產生的酶的作用,使子粒中的澱粉轉化為糖繼而產生酒精的過程。微生物主要是藉助於 霉和酵母菌。整個釀酒過程的。環境和工藝條件,都應適合所用微生物的代謝特點,促使它們活力強、·作用大,將澱粉充分分解為糖,再將糖轉化為酒精。 霉和酵母靠 料培養和攜帶,因此,培養並攜帶黴菌、酵母菌的 料的好壞與高粱灑的質量關系極為密切。 用於糖化的 霉,主要有黑 霉類和白 霉類。 澱粉即是生產酒精的主要原料,也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主要熱源。
⑸ 玉米深加工可以做哪些東西
玉米深加工可以做那些東西,如做酒,做定粉,工業上能做什麼,請回答?
⑹ 玉米加工成什麼掙錢
1.食用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糧之一,特別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現今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以玉米籽粒作為主要食糧,其中亞洲人的食物組成中玉米佔50%,多者達90%以上,非洲佔25%,拉丁美洲占 40%。玉米的營養成分優於稻米、薯類等,缺點是顆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隨著玉米加工工業的發展,玉米的食用品質不斷改善。形成了種類多樣的玉米食品。
(1)特製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較高,在貯藏過程中會因脂肪氧化作用產生不良味道。經加工而成的特製玉米粉,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質,粒度較細。適於與小麥(1875,5,0.27%)麵粉摻和作各種麵食。由於富含蛋白質和較多的維生素,添加製成的食品營養價值高,是兒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70年代以來興起而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鬆多孔、結構均勻、質地柔軟的特點,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營養價值和食品消化率。
(3)玉米片:是一種快餐食品,便於攜帶,保存時間長,既可直接食用,又可製作其他食品,還可採用不同佐料製成各種風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湯沖泡即可食用。
(4)甜玉米:可用來充當蔬菜或鮮食,加工產品包括整穗速凍、籽粒速凍、罐頭三種。
(5)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質含量與稻米接近而低於大麥、澱粉含量與稻米接近而高於大麥,故為比較理想的啤酒生產原料。
2.飼用
世界上大約65%的玉米都用作飼料,發達國家高達80%,是畜牧業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
(1)玉米籽粒:玉米籽粒,特別是黃粒玉米是良好的飼料,可直接作為豬、牛、馬、雞、鵝等畜禽飼料;特別適用於肥豬、肉牛、奶牛、肉雞。隨著飼料工業的發展,濃縮飼料和配合飼料廣泛應用,單純用玉米作飼料的量已大為減少。
(2)玉米秸稈:也是良好飼料,特別是牛的高能飼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玉米秸稈的缺點是含蛋白質和鈣少,因此需要加以補充。秸稈青貯不僅可以保持莖葉鮮嫩多汁,而且在青貯過程中經微生物作用產生乳酸等物質,增強了適口性。
(3)玉米加工副產品的飼料應用:玉米濕磨、干磨、澱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過程中生產的胚、麩皮、漿液等副產品,也是重要的飼料資源,在美國占飼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3.工業加工
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產二、三百種產品。初加工產品和副產品可作為基礎原料進一步加工利用,在食品、化工、發酵、醫葯、紡織、造紙等工業生產中製造種類繁多的產品,穗軸可生產糠醛。
另外,玉米秸稈和穗軸可以培養生產食用菌,苞葉可編織提籃、地毯、坐毯等手工藝品,行銷國內外。
(1)玉米澱粉:玉米在澱粉生產中佔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澱粉是用玉米生產的。美國等一些國家則完全以玉米為原料。為適應對玉米澱粉量與質的要求,玉米澱粉的加工工藝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發展。特別是在發達國家,玉米澱粉加工已形成重要的工業生產行業。
(2)玉米的發酵加工:玉米為發酵工業提供了豐富而經濟的碳水化合物。通過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發酵工業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產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漿等都可用於發酵工業生產酒精、啤酒等許多種產品。
(3)玉米製糖:隨著科技發展,以澱粉為原料的製糖工業正在興起,品種、產量和應用范圍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為原料的製糖工業尤為引人注目。專家預計,未來玉米糖將占甜味市場的 50%,玉米在下一世紀將成為主要的製糖原料。
(4)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製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其中亞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是構成人體細胞的組成部分,在人體內可與膽固醇相結合,呈流動性和正常代謝,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富含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乾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氣管擴張等多種功能,並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於玉米油的上述特點,且還因其營養價值高,味覺好,不易變質,因而深受人們歡迎。
⑺ 如何加工玉米產品
玉米為高產作物,含有大量澱粉、蛋白粉、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能深加工生產出許多產品。首先生產出玉米澱粉,澱粉是諸多工業生產都離不開的主要原料,它廣泛用於醫葯、食品、紡織、印染、化工、造紙、包裝等領域,目前生產降解塑料用澱粉量亦較大,同時將玉米進一步深加工,又可生產出許多高附加值產品如:黃原膠、麥芽糊精、醫葯澱粉、工業一級澱粉、蛋白粉、玉米油等。
玉米加工副產品製作飼料技術
1.玉米皮渣
玉米皮渣是玉米澱粉加工廠的副產品,主要是玉米種皮。因加工方法不同,其營養成分略有差異,含粗蛋白質7%~14%,粗纖維6%~16%,有效能值與小麥麩相近。可以代替小麥麩作飼料用。
2. 玉米胚粉飼料
加工澱粉或濕磨玉米過程中產生的胚芽,經磨細可製成胚粉,胚粉含蛋白質22.6%,脂肪1.9%(油已提出),澱粉24%,粗纖維9.5,灰分3.8%,水分10%(美國的數據)。這種胚粉可作為蛋白飼料,也可作為賴氨酸和蛋氨酸的添加劑。
3. 玉米油餅飼料
玉米油餅是玉米胚提取油後的下腳料,它的蛋白質含量並不高,不能列為蛋白質飼料。含代謝能35.96千焦耳/千克,可作為熱能飼料,特別適用於牛的育肥。因玉米油富含亞油酸,故可提高蛋雞的產蛋率和蛋的重量,促進肉雞的增重,且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4. 玉米麩料
玉米麩料是製造過程中的纖維質外皮、玉米浸漬液、玉米胚芽粕等副產品,經過乾燥,混合而成。混合時比例依加工條件和市場情況而變化,一般為40%~60%左右的纖維質外皮,15%~25%左右的玉米蛋白粉以及25%~40%的玉米浸漬液固體物,屬於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之間的過渡型飼料。
5.玉米胚芽可用於榨油或生產玉米高蛋白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