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人員考什麼加工資待遇
㈠ 事業單位幹部編,想漲工資應該考什麼證呢
漲工資跟考什麼證沒關系。
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啟動是在2011年,標志性的政策性文件是國務院頒布的《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實施指導意見》。按照國務院的部署,2015年要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到2020年,則要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其中,建立工資正常機制是整個事業單位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人社部等方面在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同時,已經開始著手推進對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改革。預計在明後兩年,人社部將制定並出台專門針對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政策性文件。
對於《條例》中提出的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人社部方面對外的解釋是,《條例》的實施,並不意味著就已經開始給事業單位人員漲工資。
是外界對《條例》的誤讀、誤傳,但前述人社部專家給出的分析是,事業單位漲工資已經有了法規保障,只是漲工資的時間要等到更具體的政策出台之後。
事實上,去年年底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部署2014年主要任務時,就提出要改革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優化工資結構。
這也表明,人社部開始醞釀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改革,此外,人社部2014年在評價人才方面,全面實施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際上也是推進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前奏。
未來事業單位的工資改革,將主要針對分類改革中留下來的事業單位人員。中編辦已經對外公開,全國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為3153萬。在事業單位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建立後,所有在編的事業單位人員將都有望享受漲工資的好處,其外,人社部、中編辦等方面,也會妥善處理事業單位編外人員。
前述人社部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由於種種原因,許多事業單位存在著不少編外人員,未來事業單位改革中,將逐步縮小編外人員與編內人員的待遇差別,解決編外人員面臨的多種問題。
(1)事業單位人員考什麼加工資待遇擴展閱讀:
此外,對於「用財政的錢繳納職業年金會造成制度上新的不公平」的觀點,胡曉義回應稱,建立職業年金是從兩個角度考慮的,一方面從上世紀90年代。
國務院決定改革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就提出了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的方向,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了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胡曉義指出,在實踐中,企業補充的養老保險以企業年金的形式正在發展,企業年金現在有2200多萬職工參加,積累了7400多億資金。
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就制度而言這是起步。這次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如果只是改基本的制度還是不完整的,所以這次統籌考慮了基本制度改革和多層次體系建設,這樣就把職業年金的設計引入到改革內容中。
在2015年5月12日召開的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
隨著這一時間表的明確,中國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工資,將在今年6月底得以調整。
在此前舉行的2014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透露,這次調整基本工資標准,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同步進行。
增加的基本工資大部分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的改革成本。考慮這些因素,實際增資幅度並不大。按全國平均水平計算,月人均實際增資300元左右。
㈡ 事業單位一般正式公職人員再考入公務員工資待遇怎麼計算
按照考入公務員的級別和年限來計算工資待遇。
事業單位是按職稱來決定你的工資職級。公務員是按你的行政級別來確定工資。二者參加工作的年限不變。
(2)事業單位人員考什麼加工資待遇擴展閱讀
針對公務員范圍的各種不同意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反復研究認為,幹部管理制度正處在改革過程中,公務員的范圍需要同民主政治發展進程相適應,同我國現階段幹部管理體制相符合,公務員草案的規定符合實際情況,建議維持草案規定的范圍;同時,建議對關於公務員定義的表述作修改完善,以符合所要規范的公務員范圍。最後,立法機關接受了這個建議。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依法履行公職
即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憲法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因此,政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不同方式參與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決策及實施的活動也是一種履行公職行為。
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僅以履行公職為標准,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並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對於「編制」一詞,實踐中有多種用法,除使用行政編制外,還有政法編制、國家編制、機關編制等。這里的「編制」系指各種納入國家編制管理機關管理的機構序列及人員,不僅限於行政機關編制。
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這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於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但並不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於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
參考資料
公務員-網路
㈢ 在事業單位管理崗位,除了陞官漲工資,怎麼樣還能漲工資。工資與職稱是否掛鉤,能考什麼職稱
事業單位抄的工作人員的工資與崗位和職稱相關聯的。事業單位一般有三類崗位系列:一是管理崗位系列,工資與職務直接掛鉤;二是專業技術崗位,工資與職稱直接掛鉤;三是職工崗位,工資與職員職稱或級別掛鉤。
具有大學以上專業學歷的人,如果在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兩類崗位都可以選擇。選擇了那一類崗位,工資的晉升就按照那一類崗位的規定執行。沒有從事管理工作,則只能是專業技術崗位,工資與職稱掛鉤。如果專業方面的競爭力強,能夠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單純從工資角度講,選擇專業技術崗位工資比較合算。
㈣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的獎勵是可以加一級工資,請問是什麼工資崗位工資還是薪級工資
作人抄員的工資分為三襲類:專業技術、管理崗位、工人
專業技術是要評職稱,講究是評聘結合,也就是說如果你評上中級職稱後,如果單位有職數,那麼你就可以被評為中級,那麼工資就晉級了。
管理崗位:屬於領導崗位,如果你被提拔為二把手或者一把手,那麼工資會晉級,比如股級,科級待遇等等
工人,走的是技術工人路線,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
所以考核連續三年優秀,與晉級工資沒有半點毛關系。
㈤ 省直事業單位的工資標准怎麼漲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
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㈥ 關於事業單位人員通過考試增加工資的科目有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事業單位工作一般包括:薪級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津貼和補貼等,每個事業單位是不一樣的,您可以打相關招考部門電話咨詢一下。更多事業單位招考信息請關注中公山西事業單位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㈦ 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待遇和晉升怎麼算
1、參公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其與行政機版關和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權聯系。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原則上,我國公共部門根據不同的編制類型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編制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制度,事業編制人員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2、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是納入《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編制上使用事業編制,身份上屬於公家公務員,參公管理事業單位人員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才能進入,福利待遇與同級行政單位一模一樣,享受的權利也與同級行政單位一模一樣,參公管理的事業編制人員可以與行政單位進行人員交流,調入行政單位即獲得行政編制,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內部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使用行政編制,副處級以下領導幹部和非領導幹部使用事業編制。
3、參公管理事業單位人員的晉升使用行政單位晉升等級(即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局級→正廳局級),參公管理事業單位人員不使用普通事業單位人員晉升標准(即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參公管理事業單位人員具有公家公務員身份,可以參加省市級選調幹部考試。
㈧ 我是事業編制是管理崗位,考上了初級職稱,可以加工資嗎
加工資與考職稱無關。
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啟動是在2011年,標志性的政策性文件是國務院頒布的《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實施指導意見》。按照國務院的部署,2015年要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到2020年,則要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其中,建立工資正常機制是整個事業單位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人社部等方面在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同時,已經開始著手推進對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改革。預計在明後兩年,人社部將制定並出台專門針對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政策性文件。
對於《條例》中提出的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人社部方面對外的解釋是,《條例》的實施,並不意味著就已經開始給事業單位人員漲工資。
是外界對《條例》的誤讀、誤傳,但前述人社部專家給出的分析是,事業單位漲工資已經有了法規保障,只是漲工資的時間要等到更具體的政策出台之後。
事實上,去年年底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部署2014年主要任務時,就提出要改革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優化工資結構。
這也表明,人社部開始醞釀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改革,此外,人社部2014年在評價人才方面,全面實施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際上也是推進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前奏。
未來事業單位的工資改革,將主要針對分類改革中留下來的事業單位人員。中編辦已經對外公開,全國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為3153萬。在事業單位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建立後,所有在編的事業單位人員將都有望享受漲工資的好處,其外,人社部、中編辦等方面,也會妥善處理事業單位編外人員。
前述人社部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由於種種原因,許多事業單位存在著不少編外人員,未來事業單位改革中,將逐步縮小編外人員與編內人員的待遇差別,解決編外人員面臨的多種問題。
(8)事業單位人員考什麼加工資待遇擴展閱讀
(一九八九年九月三十日國務院批准 一九九○年一月一日國家統計局令第一號發布)
第二章 工資總額的組成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第三章 工資總額不包括的項目
第十一條 下列各項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
(一)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規定頒發的發明創造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
(二)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
(三)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四)勞動保護的各項支出;
(五)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六)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七)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八)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九)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十)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等;
(十一)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或管理費;
(十二)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十三)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十四)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
第十二條 前條所列各項按照國家規定另行統計。
㈨ 事業單位一般編制的工作人員待遇怎麼樣
相對來說來政治前途遜於公務源員,因為有許多上級機關面向公務員的選調考試事業編制人員沒有資格參加,而且事業單位領導職數一般較少,提拔難度大。好處是事業單位職稱比較容易上去,工資待遇也就跟著提上去了,所以一般情況下事業編制人員平均工資待遇高於同資歷的公務員,這在一些基層單位尤為明顯(當然一些地區公務員工資遠高於事業編制職工,這是受地方財力限制或是地方政策影響,最終兩者還是要大致相當的)。自己衡量吧,就算不滿意,你也可以在職報考公務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