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鉤的倒須怎麼加工
A. 有倒刺的魚鉤魚脫勾的方法
用止血鉗,醫用的那種,直頭的,葯店有買
B. 釣魚鉤的倒刺兒是怎麼做出來的
魚鉤的倒刺是熱處理前鏟出來的。製作魚鉤的材料是20號鋼,過程是:1、下專料,2、煨環,屬3、制尖,4、鏟刺,5、成形,6、滲碳,7、淬火,8、表面處理。這是傳統工藝。
現代工藝才用彈簧鋼在高溫環境下用自動設備,進去是鋼絲出來是魚鉤。
C. 魚鉤倒鉤做法
魚鉤的倒刺是熱處理前鏟出來的。
製作魚鉤的材料是20號鋼,
過程是:1、下料,2、煨環,3、制尖,4、鏟刺,5、成形,6、滲碳,7、淬火,8、表面處理
D. 魚具燈光網做蝦籠倒須用的
061 活釣蝦釣鯉魚
活蝦是釣鯉魚的好釣餌,用於手竿和海竿,使用手竿應用長線(如用與竿相同長度的線),裝餌時,鉤尖應從頭部穿入,從蝦的尾部表皮穿出。
062 誘捕清虱魚
用臭雞蛋、桂枝粉、羊油、阿魏全部沖爛放入田螺裡面,再將田螺放入魚籠,放到塘里,塘虱魚聞後就會入籠。
063 葯功捕魚絕招
一、配方:麻雀7隻、木蘭、丁香、肉桂各16克。
二、製法:將麻雀去毛去內臟,用小磨香油(芝麻油)炸酥,與三味中葯共研成細末混勻,裝入瓶內備用。
三、用法:用口中唾液拌成泥狀,然後擦在雙腳上,再到0.5-1米深水塘里走一圈,魚聞味後既隨在身後游來,你再走到水深浸你腰處,這時魚即圍在腳部相撞,直至攪不動了即浮在水面,這時魚已麻醉了便可捕撈。
064 釣魚小經驗三則
細雨陰天,夏天清晨、傍晚和雨過天晴時下釣,魚最易上鉤。
在塘堰、湖泊、河岸邊的草叢中,樹陰、岩石等陰處和人稀僻靜處魚最易上鉤。
在浪花、水泡冒出和水略混濁的地方,幾天後隱現出岩石、水草的地方下鉤魚也容易上鉤。
065 捕無鱗魚法
用羊骨2兩磨成粉,炒香蘭素0.2克,開水溶化生粉5錢煮成糊,三種混合,用紋帳包好成珠形,放進有倒須的籠里,放在池塘岸邊中等深的地方,魚聞到香味便會入籠。
附註:香蘭素化工門市部有售。
066 聚捕泥鰍絕招
聚捕泥鰍巧方是經過多年實踐的可靠技術,不知道感到奇怪,明白其原理就很清楚,所以我首先將其原理告訴你:
農村常用茶枯毒泥鰍,泥鰍都毒死了,所以聚捕的方法是將茶枯減少三分之一,這樣泥鰍就不會死。由於茶枯的葯性對泥鰍有刺激,泥鰍便會在田裡亂竄,迫使它進入你預先准備好的泥堆里,即可圍而捕之,下面介紹具體作法。
1、葯的用量及製法:關於葯(即茶枯)用水的多少、泥田的深淺、葯的新陳都有關系。水深比水淺的田裡葯量要多些,泥深比泥淺要多些,新的茶枯比陳年的茶枯用量要多些,所以在用量上很難說個准數。一般每畝十至十五斤,還會有多有少,你在施葯時注意一下,葯多了,泥鰍就死也不會進你的泥堆,葯少泥鰍不出來,都是只要能刺激它出來亂竄,這就是最好的效果,稍有多有少關系不大,捕回的泥鰍條條活鮮,可養殖。葯的製法將茶枯置於柴火上燒,反復翻動,燒到兩面冒煙即可,這樣就有香味,也燒去包草,便於粉碎,放在桶里,用沸水泡一小時即可。
2、田裡的准備工作。田裡的泥面要求平整,即將水再灌入後不允許有泥堆露出水面,更不能淺灘,然後在泥田邊每隔兩丈遠作一小泥堆,露出水面三寸左右,不如臉盆,這樣田裡的准備工作就完成了。
3、施葯。施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撒播,沸水浸泡的茶枯已將水基本吸干,只要傍晚把葯撒播到田裡即行。第二種灑播,將葯水拔灑在田裡,前者操作簡單,後者效果更好,也少要葯。
4、捕捉。葯入田後,泥鰍因不安到處亂竄,只有露出水面的泥堆才是它們避難處,進入泥堆即不出來,而且一定會進泥堆,次日早晨將田裡的水排干,逐個泥堆翻捕即得大量活鮮泥鰍,帶回多換幾次水還可養殖。
其它事宜:1、要選擇好有泥鰍的田。早晚經過田邊時,用腳踏田埂,如有動靜則泥鰍好多,如無動靜則泥鰍太少。2、用過的一次葯水,排出後對下一丘仍有用,只要增加少量葯就行。3、此法對黃鱔無作用,田裡面有作物也不宜進行。4、多試幾次經驗就豐富了。
067 誘捕泥鰍之一
用具:取一件大口器皿(如臉盆、大缽子甚至罐頭瓶多用幾個都可以),再為每件器皿找兩塊面積比器皿直徑寬3-4寸的干凈布,在中央開直徑一寸口子。另外用布縫兩寸長小布筒,布筒大小吻合中央開的口子,三塊一起縫合在中央使泥鰍能從中央開口進入並穿過布筒,關閉在器皿里。還找個很小的扁形豬肝,滴入十滴花露水或香精加清水裝滿。三層紗布封好口子,香氣慢慢散出,還要用一些骨頭,油菜籽炒香,和蚯蚓動物內臟煮熟作成混合誘餌將誘餌放在兩層布的中間,中央開的口子周圍、布筒向內將布蒙在器皿口上,用繩子扎緊即完成了准備工作。
在有泥鰍黃鱔的田裡和塘里,挖個器皿大小的泥坑,將器皿埋入泥坑,在塘里,上口布要高於原來泥面,淺水田要低於泥面,周圍泥面抹平即可。
施放時間宜晚上進行,次晨取回。此方法對泥鰍、黃鱔及小雜魚都有聚捕作用,但冬天不宜採用,效果也不如迫聚可靠。
068 誘捕泥鰍之二
辣椒粉、米糠混合炒香後泥漿拌和裝進臉盆里,晚上將臉盆埋在塘泥里,次日泥鰍鑽滿盆。
069 誘捕泥鰍之三
用帶節巴的竹筒一根(粗點、楠竹最好),在每個節巴上頭挖個大手指頭粗的小孔,竹筒長1.5米,放入廁所內浸八天左右取出置在田間順風頭上,孔的下端一定要與泥巴平行。
070 誘捕泥鰍之四
在盆里放一些煮熟的豬、羊骨頭用布蓋嚴盆後,將繩子沿盆邊扎緊系牢,再在蓋布的中間部位開一個泥鰍粗細的小孔,傍晚時把盆子安放在池塘的泥中,使盆口與塘底面一樣平,泥鰍聞到香味後,就順孔鑽入盆內。
071 誘捕泥鰍之五
把米糠麥麩或其它餌料炒香,用塑料袋裝著(袋上要些孔)放在網具或籠里,然後放在池塘中,每隔一段時間捕撈一次,餌料的香味散失後,重新裝上。
072 水中法捕泥鰍
將魚具輔在靠近水口的地方,然後就從進水放水進池,泥鰍受到微流水刺激後,逆水上游,自動群聚到進口處附近,此時將預先埋伏踩魚具提起,便可將它捕獲。
073干捕捉泥鰍
入秋後,水溫漸漸降低,泥鰍鑽入池塘底之中,只能排干水捕捉。若將池塘泥土劃分成若干塊,中間挖排水溝,泥鰍會集中到排水溝內,就容易捕捉了。
074 鬧洞捕黃鱔法
該技術適用於稻田埂、溝渠、海邊等地方,這樣捕黃鱔既不需要鉤具,也不需要誘餌,完全憑捕者手腳上的功夫。
黃鱔喜歡在稻田埂、小溝渠、河湖等處打洞做穴,捕捉者沿著這些地方仔細尋找,發現洞穴之後,找到前洞和後洞(兩洞口相距1米左右)捕者對著洞口將清水弄得渾濁,黃鱔洞穴經受不住水刺激而慢慢從另一洞溜出來,溜出二分之一時,迅速用手捕住,然後裝簍中,熟練者一天可捕捉到十多斤。
075 引鱔吞鉤法
鉤上掛蚯蚓伸到田坎邊鱔洞口處,以指彈水引鱔沖出猛吞鉤而捕之。
076 放針鉤鱔魚法
運用放針鉤法捕鱔魚,適於湖泊、河汊、溝渠、塘堰等有黃鱔魚的水域,其優點是一次放針可大量捕捉,並且比較輕松。
選擇3號或4號縫針十枚,用1.5-20.5米尼龍線或索線一端系在中間部分,一端系在竹製或木製的插樁上,這就是放針鉤。
黃鱔晝伏夜出,晚上覓食活躍,根據其特點,傍晚時開始放針效果最佳,運用放針法鉤捕黃鱔所用的餌料是比較大的蚯蚓(顏色不限)為宜,也可用螺螄肉、蚌肉,小魚是針尖不能外露,以免黃鱔吃餌時負傷吐針。
黃鱔吃餌料時豎著將針全部吞下,吞下後,一旦黃鱔活動時馬上被拉橫,這樣黃鱔就不能跑多遠了。放針時要讓針緩緩沉入水底,千萬不可掛在水中,這時將木樁牢牢地插入岸邊並做好記號,放針的距離間隔5-8米,針放完後約2小時巡察一次,此時就可以捕捉一些黃鱔了,因為黃鱔吞針後是不易逃脫的。
應用放針法捕鱔的最大缺點是黃鱔吞針取針較困難,而將針取出黃鱔負傷重不能存放過長,更不能飼養。
077 誘捕黃鱔入籠法
黃鱔籠又稱鱔魚籠子,是竹蔑或鐵絲編織而成的捕捉鱔魚的園形裝置。鱔魚籠集貿易市場有售,也可自製。黃鱔籠長2尺左右,直徑8-9寸不等,籠的兩端有口,一端為進口,一端為蓋口,進口處一定要象喇叭形狀,易進難出,同時黃鱔籠也可兩端進口,中間為連接處根據鱔魚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選擇有黃鱔活動的湖泊、塘堰、河汊等水域放籠,籠中裝一些家禽內臟、蛋殼、蚌肉、蚯蚓等誘捕,有充裕的時間,還可捕捉一些螢火蟲裝在其中放入鱔魚籠里,這樣捕黃鱔的效果好。黃鱔籠裝好誘餌後晚上5-6點鍾沿著有黃鱔出入的水域放,放時要將整個黃鱔籠橫放在離岸邊一米以外的水中,靠近臨水的樹根旁石縫邊,涵洞里以及有水草的地方。籠放入水中後有一部分露出水面,約占黃鱔籠的四分之一,然後在露出水面的黃鱔籠上蓋些水草,這樣,鱔魚晚間四處覓食就會進入籠內,第二天早晨4-6小時收籠,就可捕捉到很多的黃鱔,一般一隻黃鱔籠一夜可捕捉數十餘條。
078 鉤釣黃鱔法
釣鱔的主要釣具是鋼絲鉤,軟鉤,引鉤,這些鉤具都可以自己製作。
鋼絲鉤:用一根1.5-2毫米粗細,2尺來長的細鋼絲,一頭磨尖再用尖嘴鉗彎成一般魚鉤大小即可。
軟鉤:鉤頭同鋼絲鉤一樣,但鉤柄較短以4厘米為宜,並在尾部繫上棉綸細繩,在接頭處套細橡皮管(自行車氣門用的橡皮管也可)使用時用一根細竹梢插於皮管尾部上,鉤一拖竹梢就脫落,然後可用細繩將鱔拖出,軟鉤的最大特點是不易脫鉤。
引鉤:用一根長細竹,竹頭縛上銅絲穿上蚯蚓即可,此鉤一般用於草茂密,鋼絲鉤釣不到的地方。用它引鱔出洞,再用鋼絲鉤釣要為方便,使用得法者可以直接引用鉤將鱔魚釣上來。
用鋼絲鉤釣鱔的時候,必須注意鉤頭朝下,輕輕晃動深入鱔洞,碰到大黃鱔咬鉤時,須將鉤子穩住待鱔魚耗盡力氣再往外拉一半時,可用手捏住鱔身,連同鉤子一起扔到岸上即可。如果碰到砸沫黃鱔時,用一般的方法是不會上鉤的,此時須動作大些使黃鱔感到威脅才會上鉤。砸沫黃鱔多在白泡沫堆下,產期一般很少進食。 鉤鱔最頭痛的是算黃梅期的黃鱔。這一時期,鱔的食慾驟減。如果鱔還能吮食,可先將其引頭出洞,取小一些但比較銳利的鋼絲鉤在鱔吮食時迅速塞入鱔口,必須注意鉤頭「豎進橫出」可將鱔鉤出。有時還會碰到大黃鱔,只隔幾分鍾將頭伸出水面換口氣,繼而又鑽進水裡,碰到這種情況,可取一不銳的在鉤,看準黃鱔頭部方向,待其伸出水面時猛地向喉部扎去,連同鉤子一起甩向岸上,動作須迅速且准,筆者曾試過幾次頗為有效。
079 單鉤釣黃鱔法
這種辦法適用於稻田埂、小溝渠、湖塘岸邊鉤捕潛藏在洞穴中的黃鱔。
單鉤製法:選用鉛筆芯粗細的鋼絲(可用自行車鋼絲)一端磨尖鉤,鉤的彎度要適宜,鉤不要求鋒利,鋼絲的另一端用細竹子穿入(象鉛筆芯的外包木,便於拿握),單鉤長一般1.2-2尺為宜,在有竹套的一端用2尺左右的索線穿一小方木做浮子(以便觀察黃鱔是否觸鉤)這樣黃鱔魚鉤就做好了。
黃鱔單鉤的使用方法:因為黃鱔喜歡在稻田埂、小溝、渠道旁河崦邊等水域的岸邊鑽洞做穴,而且白天黃鱔大都潛藏在洞穴中棲息,根據黃鱔這一生活習性,白天用單鉤就很容易鉤捕黃鱔魚。
黃鱔魚單鉤所用誘餌:一般都用粗蚯蚓,紅黑或其它顏色的均可,其次可用蚌肉、小青蛙、螺絲肉、小魚、小蝦等。鉤黃鱔時沿著黃鱔出入的水域岸邊或稻田埂、溝渠旁仔細巡查,發現洞穴便將穿好誘餌的鱔魚單鉤徐徐放入洞穴中,放到一定深度稍停片刻,如果洞穴中潛藏著黃鱔,那麼,黃鱔便馬上咬鉤吞食,這時黃鱔魚就會將鉤往裡拉,此刻鉤者就要輕輕向外拉,當黃鱔被拉出一段後,趁勢用另一隻手將黃鱔捉住,放入盛鱔魚的簍子里,簍中要放一些水草,防止黃鱔魚缺少水份而死亡,如果黃鱔魚咬鉤後向外拖時脫鉤,照樣可鉤到,但是,如果再三脫鉤,黃鱔魚咬鉤受傷重大,那麼它就不會吃鉤了。
080 挖洞捕黃鱔法
適用稻田埂、小渠溝、湖塘岸邊淺水或窄小的水域。為了捕到活鮮大又無外傷的黃鱔,不少人採用挖洞法。
採用挖洞法所用的工具變是一把鐵鍬,一把抄網就夠了:捕捉沿著稻田埂,小溝導找洞穴,發現洞穴,找出前洞和後洞,將抄網任攔一個洞口,然後用鐵鍬挖另一個洞口,挖洞的方位不要太大,只要對著洞口象淘洞一樣數鍬後黃鱔就會從另一頭逃出來,即進抄網中,有時也會從挖的洞口中逃出,這時就應迅速用手捕住,因為黃鱔群居,有時也許會同一洞里出現好幾條甚至更多的黃鱔。
應用鬧洞法和挖洞法捕捉的黃鱔,一般可作人工飼養的黃鱔種,由於捕捉的數量不會太大,所以捕鱔為業的人不採用此法,最好用幾種方法相結合而進行捕捉黃鱔。
E. 魚鉤倒刺怎麼去掉
釣魚分為黑坑和野釣,在魚鉤的使用上也分為兩派——有倒刺和無倒刺的。相信每一位釣魚人習慣一種魚鉤後就很難去換另一種。但是一些魚鉤確實是存在著一些弊端,今天咱們來聊聊倒刺鉤的優點和缺點。
首先來說說倒刺鉤的優點,也就是它存在的最直接的價值——魚鉤上有根倒刺。當魚吞鉤後,很難出現跑魚的現象,除非切線或斷竿。所以很多人為了上魚,保險起見就用上了倒刺鉤,你讓他換無倒刺他心裡反而覺得沒有安全感。還有一點就是掛一些活餌能很好的固定,不易造成活餌入水後掙扎脫鉤。
以上也就是倒刺鉤的唯一優點了,但是它的缺點卻有很多。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鉤手。釣魚人誰還沒有被魚鉤鉤住過,如果你被倒刺鉤鉤住了,取鉤十分麻煩,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你就必須去醫院做個取鉤小手術。之前看到一位釣友,被回彈回來的倒刺鉤鉤住了嘴,想想都覺得疼。
除了人受傷外,用倒刺鉤釣上來的魚,一般存活率不會太高,如果想釣上來的魚回家養的釣友就最好棄之不用了。除了魚鉤鉤住我們的軀體之外,相信大部分魚鉤都會鉤住衣服。小編上周末,穿著剛從某運動品牌購買的褲子,坐在河邊垂釣,一個掛底魚鉤回彈到褲子上,費了半天勁才把倒刺魚鉤從褲子上取下來,這時候發現新買的褲子上被拉出了一個洞,並拉出些許碎線頭。這要是被媳婦發現了,一頓搓衣板是少不了的。以後堅決不用倒刺魚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