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參怎麼加工的
❶ 成熟的紅參從地理挖出來不加工多少錢1斤
紅參是熟制的,一般是白參加工出來的。
基本上不太會從地里直接挖出來。
直接出來的都是白參。
❷ 紅參是人參嗎
紅參是人參的一種,紅參為五加科人參的栽培品經過蒸制後的乾燥根及根莖,於秋季採挖,洗凈蒸制後,乾燥。紅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
紅參分布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現吉林、遼寧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種。蘇聯、朝鮮也有分布;朝鮮和日本也多栽培。
傳統的人參炮製產品有生曬參、糖參、紅參。將紅參進一步分類,就可分為普通紅參、黑參和紫紅參。普通紅參則是由鮮人參經過浸潤、清洗、分選、蒸制、晾曬、烘乾炮製而成。黑參炮製方法主要是將紅參經過反復高溫加熱,也稱「九蒸九制」炮製方法。
(2)紅參怎麼加工的擴展閱讀:
選購紅參的注意事項
1、認准年限. 紅參一定要選擇6年根紅參.長成6年的紅參, 能夠將紅參的功效發揮至極致.
2、認准產地--長白山紅參為上品.一般來源自於吉林長白山附近的紅參才是優質紅參. 這是由於長白山生態寶地,海拔450~1200米,海拔450~1200米,是世界極其罕見的黃金產參帶。
3、認准正宗,在人參通過洗滌,挑選,蒸曬,乾燥等眾多嚴謹苛刻的環節下,10公斤的6年生人參僅能生成1公斤紅參,篩選比例嚴苛至10:1,所得成品可謂如珍寶般稀罕與矜貴,所以紅參屬貴價滋補品之一,購買紅參時決不能貪便宜。
❸ 朋友給了幾株紅參苗,可百度上說,紅參不能直接種植出來,是人參加工出來的,然後又查到還有紅參果又叫紅
不一樣,紅參是人參的一種,人參蒸制後的產品就叫紅參,而紅參果這個真沒咋聽過,如果需要紅參的話,河北安國衛康公司的挺不錯的。
純手打,望採納。
❹ 紅參加工中常出現哪些問題怎樣防止
(1)根裂
蒸參時人參主根或支根開裂,稱為根裂,俗稱「破肚子」,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參根漿氣足 漿足的參根,在蒸參過程中,如果溫度急劇升高,外層細胞及其所含澱粉,先受熱熟化,細胞定形,當繼續受熱,根內部細胞和澱粉受熱膨脹,而使主根或支根受內膨力影響而開裂。
②蒸參前參根用水浸泡時間過長。
③下須時表皮被拉傷。
④洗刷時,表皮被刷傷或局部刷得過重。
⑤蒸參時火大氣足,溫度急劇升高。
⑥開罐過早,出參過急,罐內外壓力和溫差大。
(2)防止方法
蒸參溫度的急劇變化是主要因素。為防止根裂發生,必須根據實際綜合考慮。
①漿足的水參,加工前放置兩天,待散失部分水分後再加工。
②下須洗刷鮮參時,注意不要拉傷表皮,防止局部擦刷過度,不應用水浸泡時間過長。
③蒸參時,要小火(鍋灶蒸)小汽(氣罐蒸),逐漸大火大汽達到無汽(98~100℃),改用小火或中小汽恆溫時,不得驟然加大,使溫度急劇上升。
④停氣後待罐內壓力降至接近大汽壓力,溫度降至50℃以下開罐為宜,罐門打開後不要急忙拉出平車,要冷涼一段時間,再拉出平車取參。
⑤烘乾時溫度要緩慢上升,防止驟然達到80℃以上,造成外干內不幹的現象。
(3)成品參產生酸味
標准人參成品應具有特殊的人參香氣味,近年有些單位由於忽視質量,管理不善、操作技術不嚴、各項加工環節不能很好銜接,使成品參帶有酸味。
防止方法:人參成品變酸,應該認為主要是人為造成。所以,必須加強責任心,每個環節嚴格按規程要求操作。
①採取邊收獲邊加工,先進庫的水參先加工,防止水參在庫內貯存時間過長。
②鮮參貯存庫要通風良好,庫內乾燥,保持5~10℃,水參要單層或長條小堆存放,防止堆成大堆。設專人管理,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③出屜的人參要及時晾曬,參盤不得摞堆時間過長。烘乾過程要適時進行排潮,室內溫度不得低於40℃。
④不用生冷水打潮,打潮後的人參不要悶捂時間過長,不幹的貨不能堆放或裝箱。
⑤使用的工具(參盤、木箱、蓋布等)要注意衛生,洗刷干凈再用。
(4)紅參綿軟不堅
鮮參採收季節過晚,較多的澱粉轉化成糖類,或在庫內貯存時間過長,由於根的呼吸作用部分糖類被消耗(跑漿),這樣的水參加工出來的紅參質量差,抽溝嚴重,質不堅實,雨季保管條件不好,就會吸潮變軟。
解決方法:
①適時收獲加工(9月上、中旬),邊采邊加工,防止庫存時間過長。
②鮮參保存在5~lO℃的乾燥庫房中,單層或長條小堆存放,防止發熱。
③蒸參時逐漸給汽增溫,緩汽保持恆溫,防止根裂,使根中澱粉充分糊化,提高加工成品質量。
④烘乾時要逐漸增溫,防止突然高溫,避免出現外干內濕現象,採用50~60℃溫度逐漸乾燥方法,使參根有充分乾燥時間,達到乾燥為止。
⑤成品要採用防潮包裝置陰涼乾燥通風的庫房貯藏。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發現異常,進行通風晾曬或再次烘乾,滅菌殺蟲防止霉變。
(5)乾薑參和白皮參
乾薑參的產生,不是由加工技術不妥造成,主要因鮮參漿氣不足所致。參根漿氣不足原因很多:
當年沒有出苗生長的人參。
因病蟲害影響,致使地上部早期枯萎的植株。
土壤乾旱,不能保證正常生育的人參。
人為作業碰折撞斷的植株。
根腐病嚴重的參根。
收獲過早或過晚的水參。
貯存時間過長,跑漿的鮮參。
連年留種或加工當年留種的參根等等,致使鮮參漿氣不足,加工中輕者白皮,重者抽溝乾薑。
防止方法:
①做好各項田間管理,調陽調水,防治病蟲,確保植株正常生育。
②人參在移植的3年中,最好只留一次種,不要連年留種,作貨當年不留種。
③適時收獲及時加工,防止鮮參貯存時間過長。
④漿不足的參根,用水浸泡數小時再蒸,蒸參時間要長點,使參根徹底熟化,可減輕白皮和乾薑程度。
❺ 紅參如何分辨好與差
你好!我可以從白參和紅參的加工方面介紹,這樣你就更清楚了。老東北人參加工大致有兩種方法:一種為生曬即為白參,另一種為熟制即為紅參。
一、老東北人參的生曬加工方式:把鮮參洗凈,置於陽光下暴曬,然後再晾曬,人參生曬平均周期為四周(28天)左右。現在的加工方式主要以烘乾為主,有2個原因:縮短周期;保持人參的外表紋理、皮色、形態。但是烘乾對人參的內在品質和氣味影響較大。
二、老東北人參的熟制加工方式:鮮人參洗凈放入籠屜上隔水蒸,不能浸水,不能加糖,人參要保持原形,然後經過晾曬即為老東北紅參。目前市場上所常見的熟制人參——紅參,在品質、形狀和色澤上,相比老東北紅參來講,都不是很理想。
三、現代加工紅參的工藝和傳統的老東北紅參加工工藝相比較,有以下三點區別:
1、紅參的選材:老東北紅參以6年生的人參為原料,目前市場上的紅參基本上以3-4年生的園參為主;
2、紅參的形狀:老東北紅參保持人參的自然形態,而現在市場上加工的紅參以壓制方塊形為主。
3、紅參的味道:老東北紅參比生曬參濃厚,初嘗微苦,咀嚼後產生人參固有的自然的微甜;市場上的紅參普遍加糖,其原因是:改善參口味,延長保質期,增加參重量。加了糖可導致兩個問題:1、無法判斷此參是水煮還是水蒸,水煮以後,參的功效降低;2、加糖以後對糖尿病、高血壓等食用者有明顯的副作用。 購買紅參要注意其中的含糖量,含糖量高的紅參皮色比較紅亮,天熱的時候會很軟,粘手,含糖量高,除了會加量重量以外,糖尿病病人是不適合服用的.含糖量低的紅參雖然吸潮的時候,也會發軟,但不會出現粘手的情況,糖尿病人是可以適量長期服用的.不含糖的紅參是幾乎見不到的,製作成本太高,一般只有提前訂購才會製作,很難流於市面上.所以購買的時候,能買到含糖量較低不粘手的已經不錯了.你明白了嗎?我的回答你滿意嗎?再見!
❻ 紅參是怎麼製作的
紅參製作:
把人參洗凈、曬干就製成了「生曬參」,如果將人參蒸熟後晾乾就稱內為「紅參容」,如果將人參刺成蜂窩狀後用糖水浸泡,晾乾後就稱為「糖參」或「白參」。
❼ 紅參、生嗮參的加工成本分別是多少
人參根據來加工方法大體分為紅自參和白參(及生曬參)。白參是直接將水參(生參)乾燥製成。紅參是將水參(水分75%)或者白參(水分12%),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蒸制而成。紅參與白參相比較內容組織緻密、堅固,儲藏性良好。紅參一般有效期限10年,白參2年左右。
從古代開始,人參就應用於補氣、滋陰、益血、生津等方面;俱有強心、健胃、鎮靜等作用。這些作用紅參與白參沒有嚴格的區別,但在補虛方面一般認為紅參強於白參。
❽ 加工的紅參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加工的紅參來屬於商標分類第29類2902群組;自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加工的紅參的商標達8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加工的黑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2.選擇注冊(冷藏的黑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3.選擇注冊(冷藏的紅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4.選擇注冊(非冷藏的加工過的黑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5.選擇注冊(非冷藏的加工過的紅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6.選擇注冊(加工過的人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7.選擇注冊(冷藏的人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8.選擇注冊(非冷藏的加工過的人參,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