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是怎麼加工形成的
Ⅰ 菩提子是如何加工成佛珠
我是在網上菩提問道他們家看到了,借花獻佛給你說下哈,別誤入歧途,
1,菩提子喜歡油脂,回所以,答如果你是油性皮膚,那就恭喜你了。
2,平時不帶的時候,最好將佛珠置於密封的小袋之中,以免風干而開裂。
3,人的手會分泌汗液和脂肪類物質,經常盤摸可以使表面顏色均衡的變成深紅色,行內人稱之為「包漿」,此後,就會越晚越有光澤,逐漸呈現半透明狀,給人一種玲瓏剔透的感覺。
4,如果手串臟了,可以找一把柔軟的小刷子,蘸著橄欖油輕輕的擦拭,單油量切不可多,油量過多,積在深凹處的油不擦掉,日後會形成一個個深褐色的「花點」使手串變得難看了。
注。菩提子是天然植物籽種,新珠不宜與水接觸,等用一段時間,質地更加堅硬,方可碰水。(建議不要浸於水中。佛教靈性之物,拒絕進入浴室)。浸水會導致脫皮,褪色,開裂,發漲,等嚴重後果沾水後它很容易裂開,出現變化,天然籽都會有這種現象。
阿彌陀佛,用他人的方法借花獻佛,幫助人也是一種結緣吧。
Ⅱ 請教做佛珠怎麼做
1.在佛珠料上畫出圓心,新手沒把握,所以可能麻煩了一些。
2.佛珠刀上台鑽,買的佛珠刀分為三部分,銑刀、鑽頭、上台鑽的軸,銑刀和軸用外六角套筒扳手組裝,鑽頭用內六角扳手,新手木友網購同時也要考慮安裝工具,鑽頭我用的1.8mm的,感覺串珠時候同時穿兩根彈力線還挺費勁的,三通佛珠和佛塔都擴了孔後來。感覺緊螺絲時候一使勁鑽頭就偏,安裝了好幾次,也不是很完美,就湊合用了,最終感覺下次還是需要弄得更標准一些。
3.在一個廢板上試了一下就開始做了,下面墊了一塊兒廢木板,我是用左手壓著佛珠料,右手控制台鑽下降速度。感覺鑽通了以後,銑刀一接觸有時候壓不住會偏移,請教有什麼好辦法嗎?
4.剛開始速度很慢,後來推得快了一些,感覺快點慢點還都是可以的,憑感覺就好了,銑到半球以後又憑感覺往下壓了一點點,看木紋的變化可以看出來是否已經是半球了。
5.將木料翻面,因鑽頭有點歪,所以還得稍微調整一下,這點比較麻煩,所以建議新手木友還是把鑽頭盡量調正吧,順著之前鑽頭開的洞再銑另外半個球,直接推到球體分離木料,有木頭斷裂的聲音,很好判斷,關設備,將佛珠取下。
6.調整位置反復,一根料開了13個球,本來20的珠子12個就夠了,但有兩個沒調整好位置,兩個半球偏差較大,再次感覺需要提前調好鑽頭,盡量同心比較好。其中一個偏差最大的打算用來做佛塔。
7.網購了幾根白鋼六角,自己磨頂針,頂針磨成錐體,因六角本身很長,又有點彎曲,所以磨了很長,大概穿過佛珠還能露出來1公分吧。
8.頂針我上在吊磨上,用台鉗固定水平於桌面,先將佛珠插在頂針上,然後啟動吊磨,轉起來以後再往裡推緊佛珠,20的佛珠修圓就用22的開孔器。因為買的六角本身是有點彎,磨的時候也沒磨回來,也一樣不同心,也懶得弄了,就用開孔器頂住珠子讓它在一個點轉,好像效果也還行,但提醒新手木友,修圓時候如果佛珠沒上緊有可能往外滑,我做的時候有一顆飛出去了,打到旁邊櫃子上,注意安全。後來鬆了就用開孔器頂住不然它滑出來。
9.修圓以後我都取下卡尺卡一下,經常打孔的兩頭有點長,成了棗核型,用砂紙大概打磨一下,然後再把珠子上到頂針上。
10.開始打磨,各種目的砂紙順序上,然後羊毛輪拋光,這里我有點疑問,我用的綠檀的木料,經常打磨以後有一些地方感覺像沒磨過一樣,看上去還是修圓以後的顏色和質感,我打磨的方法是砂紙彎成半圓,頂到頂針上,吊磨轉起來砂紙左右晃動,不知道這種情況是打磨的問題還是木料的問題?請教各位前輩。因為都是用邊緣磨,磨一個珠子就把砂紙折起來一條或者剪下一條,尤其是高目的砂紙,磨一個感覺那條就不能用了。高目的砂紙我磨的時間比較短,感覺600以上磨時間長了木料就出油,然後就把木屑都粘在珠子上了,不知道我這樣對不對,磨得時間短。
11.重復將12個珠子都磨好,用偏差大的做佛塔,同樣上到頂針上,轉起來用刻刀修造型,修完型砂紙都過一遍打磨佛塔。
Ⅲ 佛珠是怎麼加工製作
1.木料鋸成薄板;抄
2.根據模板厚度尺寸為最大致敬,用線切割床切出一個個小圓柱體;
3.將小圓柱體固定在帶凹槽的車床刀具下刀位置,有多個一起加工的;
4.將初步成球的木球放在球磨機里打磨掉毛刺;
5.一個個鑽眼就行了。
Ⅳ 佛珠的圓是怎麼加工出來的
做佛珠的主要工具是一種專門打磨珠子的車床,有切割的,有磨圓的,有打孔的,有拋光的
做佛珠的主要材料有:各種菩提子,各種天然寶石,各種木質類材料(如紫檀、檀香、黃花梨、沉香等等)
Ⅳ 耶帝佛珠怎樣做出來的
也想木珠一樣,中間鑽眼,然後打磨、拋光,因為椰蒂不是很大的材料,所以,車床是不能加工的。
Ⅵ 佛珠是什麼做的
常見的佛珠有木頭的,(桃木、檀木等)、植物種子的(草珠子、菩提子)、石頭的(水晶、瑪瑙)、琥珀蜜蠟等。
菩提子又有上百種,看自己喜歡吧。
Ⅶ 小葉紫檀佛珠加工過程是怎樣的
1、買木料的時候就要按照木料的體積、重量、密度等等算下木頭是否有空。一個立方的木頭重量會有一個大概的重量范圍,低於這個重量就會有空,這對於最後這根木頭能出多少手串有很大關系的。空心的料子車出的珠子會少很多,再遇到大塊黑筋黑斑,基本上就談不到投入產出比了。但如果運氣好,能車出傳說中的金星、雞血紅、水波紋、留疤之類的好料的話,就要番幾番。
2、鋸片也要盡量選擇很薄的那種,因為太厚的鋸片會消耗太多的木料,「吃肉」太多,切片的時候按照要做的珠子的尺寸切片,做2.0的就切2.2的片,一般就是珠子尺寸加上2就行了。
3、貼圓片。這步就是要在切片上規劃出珠子的尺寸,一般來說想要做2.0的珠子,要畫出2.2的圈,目的一個是避免開出的珠子有裂痕、白皮。另一個原因是為了保證質量以及每個原片之間留一定的間距,這個是為了一會鋸切片坯子的時候為了方便鋸片留下來的空間。
珠子圈不能畫的太小,這樣以後加工打磨會容易傷到珠子,導致出珠率很低,但是圈也不能太大,太大會浪費紫檀,不能合理利用就可惜了,所以按照經驗來說都是比想做的珠子大0.1-02。這樣既能最大化利用木料,又能避免珠子加工過程中的殘損消耗。
4、車出珠胚。這一步很關鍵,要很小心,注意力集中,因為鋸齒很鋒利,一不小心就會傷到珠胚,導致殘損,降低出珠率,更要注意自己的手指,要是傷到手指就麻煩大了,所以要全神貫注。
這是切割完成的珠胚,還需要在進行挑選,把殘損的,裂開的,有白皮的都剔除掉,只剩下優質的,符合標準的珠胚。還有一種圓弧刀口的旋轉切刀,可以直接一個旋出一個圓柱,減去了將圓柱磨成球的步驟和打孔兩個步驟。
5、打孔。珠胚做好了,這一步就是打孔了,打孔是個細致活,要全神貫注,不能給打歪了,歪孔的珠子就要作廢掉。
2.0手串現在做的比較多的孔是2.0mm和1.5mm的。一般2.0手串都是走兩根繩,2.0mm孔兩根繩子不會卡住,但1.5mm的就會比較困難。打孔這步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鑽穿,要兩個面各鑽一半,如果一次鑽穿的話,很可能出現在另外一面就無法保持在圓心了。
6、出圓珠。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對於最後的出成率也有很大影響。首先就是按照要加工的珠子的尺寸,換上尺寸不同的、刀刃為圓弧狀的旋刀。然後把小圓柱柱橫著固定在設備上,開動機器,使小圓柱柱按照一定的速度旋轉,旁邊的旋刀也會旋轉,將圓柱柱切削成圓珠珠。 需要注意的是,在切削的過程中,由於不管是珠子或者旋刀都在高速旋轉,所以兩者接觸必然產生熱量,這時就需要上面有根細管子滴出水滴,也沒必要直接很沖的水流沖上去。此舉的主要作用有兩點,一個是可以降低佛珠的溫度,另外一個就是補充水分,因為佛珠產生高溫會使木頭表面的水分蒸發,滴水上去可以補充木珠損失的水分,進而就不會使得木珠表面缺水內部含水,導致木珠內外密度應力不一產生開裂的現象。
7、
手工打磨。目前打磨分2種方法,一種是就只打磨到600目,是因為600目的時候金星和牛毛紋最明顯,很能體現小葉紫檀的特性。
另外一種是高拋,打磨到2000目-3000目,甚至更多高,這樣打磨出的珠子外觀非常漂亮,有些油性好的料子,剛高拋打磨成型,就非常的油潤亮澤,非常漂亮,賣相非常好,這樣的珠子牛毛紋和棕眼都被細砂紙打磨的非常細小,看起來非常的細膩圓潤,特別高的砂紙打磨還會出現鏡面效果,珠子看起來光光亮亮的。
打磨到2000相對於600目不容易出包漿,原因就是打磨的越精細,過程中就會讓柱子裡面的油脂析出更多,使得珠子外圈木頭油脂含量降低。600打磨析出的油脂少,後期盤玩更容易包漿。當然,2000目以上的打磨就更不推薦了,首先是高目數會出現鏡面效果,金星及牛毛紋變的不明顯,其次就是更不容易出包漿。
Ⅷ 在家怎麼加工佛珠
首先你得准備好工具:台磨/車床,車刀,砂紙,鋸子,電鑽,羊毛輪。。。。。。
然後你得有個內穩定的容進貨渠道,原料你得自己進貨。
選好原料就簡單了,
先選料
Ⅸ 佛珠手串加工!
你可以問問緣之源的那邊不在到哪裡加工的,佛珠的工藝都不錯,希望能採納!
Ⅹ 佛珠用什麼加工
我不知道你問的是做佛珠用什麼機器?還是做佛珠用什麼材料?
做佛珠的主要工具是回一種專門打磨珠子的車床,答有切割的,有磨圓的,有打孔的,有拋光的
做佛珠的主要材料有:各種菩提子,各種天然寶石,各種木質類材料(如紫檀、檀香、黃花梨、沉香等等)
預知更多------------凈善堂(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