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工中心 » 青茶如何加工

青茶如何加工

發布時間: 2021-01-11 16:49:10

1. 青茶的加工過程

青茶的加工從:採茶一:灘涼一加熱剎青一予制一二次攤涼一二次回鍋理條一烘乾一三次攤涼一分級一包裝入庫。

2. 烏龍茶加工中「做青」應注意哪些關鍵技術環節

做青是烏龍茶來品質形成自的特有工序,也是關鍵工序。它是搖青、晾青多次反復的工藝過程。做青要根據茶樹品種、鮮葉嫩度、萎凋程度、氣候條件等靈活掌握。一般鮮葉深綠色(芽葉紫紅、紫綠色),葉質厚軟,嫩梢含水量高,葉肉厚,柵欄組織層數多的品種(如鐵觀音)要「多搖長晾」;葉色黃綠,嫩莖細、含水量少,葉肉薄、柵欄組織層數少的品種(如黃棪)要「少搖輕搖」。春季,做青前期宜輕搖,並適當增加搖次,結合薄攤多晾,促進「走水」;做青後期,宜適當重搖結合厚攤,促進發酵。夏暑季節,宜輕搖、薄攤、短晾,防止發酵過度。秋季天高氣爽,宜厚攤、短晾,防止失水過速。

3. 茶葉一般加工經過哪些步驟,需不需要清洗

茶葉一般分六大類,加工工藝不同決定了茶葉屬於哪一類,所有六買菜葉加工都不需要清洗的。
加工步驟如下分述:
中國茶葉按商業劃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
1.綠茶不發酵的茶(發酵度為零):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乾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
2.黃茶微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20m)在制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
3.白茶輕度發酵的茶,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干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
4.青茶(烏龍茶)半發酵的茶(發酵度為30~60m)青茶又稱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青茶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5.紅茶全發酵的茶(發酵度為80~90m)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是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
6.黑茶後發酵的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
壓製成磚。

4. 青茶加工

神馬一絲

5. 綠茶白茶青茶紅茶以什麼依據劃分的

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分,具體如下:

一、分類不同

1、綠茶

綠茶是未經發酵回製成的茶。答

二、工藝不同

1、綠茶

是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

2、白茶

是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

3、青茶

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茶。

4、紅茶

是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

三、特點不同

1、綠茶

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

2、白茶

成茶滿披白毫、湯色清淡、味鮮醇、有毫香。

3、青茶

湯濃韻明不很香,其香氣濃郁,入口甘甜,湯水色澤相對清淡。

4、紅茶

紅茶因其干茶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6. 烏龍茶加工的設備有哪些、分別有什麼作用

烏龍茶加工藝:鮮葉——萎凋——做青——殺青——揉捻——乾燥。
以上為烏龍茶的基本加工專工藝,其中做青是屬烏龍茶最關鍵的工藝,也是形成烏龍茶品質特徵的關鍵。現在各種茶類的加工方法分得很細,同一種茶類,不同形狀,不同香型等加工工藝都有很大差別,因此茶葉的加工不能全搬模式,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合理配置。
烏龍茶主要設備有:
萎凋室:讓茶葉鮮葉適度失水,有利於低沸點物質的散失,有利於茶葉物質成分的轉化;
做青機:是茶葉適度破損,並在做青過程中,酶發生反應,達到物質成分的適度轉化;
殺青機(多種多樣):用的最多的還是滾筒殺青機;
揉捻機:做形,適當揉出茶汁,有利於茶汁的滲出。鐵觀音有包揉機,才能形成其特有的性狀;
烘乾機:茶葉烘乾
另外還有一些輔助設備:結塊機、提升機等。..................簡單的介紹!

7. 茶是怎麼做的

以上只是烏龍茶的加工方法,讓我來補充一下其他茶類的加工:
六大茶類的製造工藝簡介:

(一)綠茶製造工藝

綠茶的加工,簡單分為殺青、揉捻和乾燥三個步驟,其中關鍵在於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殺青。鮮葉通過殺青,酶的活性鈍化,內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基本上是在沒有酶影響的條件下,由熱力作用進行物理化學變化,從而形成了綠茶的品質特徵。

(1)殺青
殺青對綠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紅變;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造條件。隨著水分的蒸發,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從而是茶葉香氣得到改善。
除特種茶外,該過程均在殺青機中進行。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殺青溫度、投葉量、殺青機種類、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制約。

(2)揉捻
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之分。所謂冷揉,即殺青葉經過攤涼後揉捻;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於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於條索緊結,減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綠茶的揉捻作業已實現機械化。

(3)乾燥
乾燥的目的,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
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和曬干三種形式。綠茶的乾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乾,然後再進行炒干。因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會在炒干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乾,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二)紅茶製造工藝

我國紅茶包括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其製法大同小異,都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個工序。各種紅茶的品質特點都是紅湯紅葉,色香味的形成都有類似的化學變化過程,只是變化的條件、程度上存在差異而已。下文以工夫紅茶為例,簡介紅茶的製造工藝。

(1)萎凋
萎凋是指鮮葉經過一段時間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葉成萎蔫凋謝狀況的過程,是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經過萎凋,可適當蒸發水分,葉片柔軟,韌性增強,便於造形。此外,這一過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葉清香欲現,是形成紅茶香氣的重要加工階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兩種。自然萎凋即將茶葉薄攤在室內或室外陽光不太強處,擱放一定的時間。萎凋槽萎凋是將鮮葉置於通氣槽體中,通以熱空氣,以加速萎凋過程,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2)揉捻

紅茶揉捻的目的,與綠茶相同,茶葉在揉捻過程中成形並增進色香味濃度,同時,由於葉細胞被破壞,便於在酶的作用下進行必要的氧化,利於發酵的順利進行。

(3)發酵
發酵是紅茶製作的獨特階段,經過發酵,葉色由綠變紅,形成紅茶紅葉紅湯的品質特點。其機理是葉子在揉捻作用下,組織細胞膜結構收到破壞,透性增大,使多酚類物質與氧化酶充分接觸,在酶促作用下產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學成分亦相應發生深刻變化,使綠色的茶葉產生紅變,形成紅茶的色香味品質。目前普遍使用發酵機控制溫度和時間進行發酵。發酵適度,嫩葉色澤紅勻,老葉紅里泛青,青草氣消失,具有熟果香。

(4)乾燥
乾燥是將發酵好的茶坯,採用高溫烘焙,迅速蒸發水分,達到保質干度的過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溫迅速鈍化酶的活性,停止發酵;蒸發水分,縮小體積,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變;散發大部分低沸點青草氣味,激化並保留高沸點芳香物質,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

(三)烏龍茶的製作工藝

烏龍茶的製造,其工序概括起來可分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其中做青是形成烏龍茶特有品質特徵的關鍵工序,是奠定烏龍茶香氣和滋味的基礎。

(1)萎凋
萎凋即是烏龍茶區所指的涼青、曬青。通過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提高葉子韌性,便於後續工序進行;同時伴隨著失水過程,酶的活性增強,散發部分青草氣,利於香氣透露。
烏龍茶萎凋的特殊性,區別於紅茶製造的萎凋。紅茶萎凋不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發酵工序分開進行,而烏龍茶的萎凋和發酵工序不分開,兩者相互配合進行。通過萎凋,以水分的變化,控制葉片內物質適度轉化,達到適宜的發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種:涼青(室內自然萎凋)、曬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溫萎凋)、人控條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烏龍茶製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氣和綠葉紅鑲邊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後的茶葉置於搖青機中搖動,葉片互相碰撞,擦傷葉緣細胞,從而促進酶促氧化作用。搖動後,葉片由軟變硬。再靜置一段時間,氧化作用相對減緩,使葉柄葉脈中的水分慢慢擴散至葉片,此時鮮葉又逐漸膨脹,恢復彈性,葉子變軟。經過如此有規律的熟悉動與靜的過程,茶葉發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葉緣細胞的破壞,發生輕度氧化,葉片邊緣呈現紅色。葉片中央部分,葉色由暗綠轉變為黃綠,即所謂的「綠葉紅鑲邊」;同時水分的蒸發和運轉,有利於香氣、滋味的發展。

(3)炒青
烏龍茶的內質已在做青階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啟下的轉折工序,它象綠茶的殺青一樣,主要是抑制鮮葉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進程,防止葉子繼續紅變,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質。其次,是低沸點青草氣揮發和轉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時通過濕熱作用破壞部分葉綠素,使葉片黃綠而亮。此外,還可揮發一部分水分,使葉子柔軟,便於揉捻。

(4)揉捻
其作用同於綠茶

(5)乾燥
乾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發水分和軟化葉子,並起熱化作用,消除苦澀味,促進滋味醇厚。

(四)白茶製造工藝

白茶是我國特產,主產於福建省。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質特徵的形成,一是採摘多毫的幼嫩芽葉製成,二是製法上採取不炒不揉的晾曬烘乾工藝。
目前白茶種類不多,有芽茶(白毫銀針)、葉茶(如貢眉)之分,製作工藝簡單。

白毫銀針製作工序為:茶芽、萎凋、烘焙、篩揀、復火、裝箱。
白牡丹、貢眉工藝為:鮮葉、萎凋、烘焙(或陰干)、揀剔(或篩揀)、復火、裝箱。

(五)黃茶製作工藝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製法特點主要是悶黃過程,利用高溫殺青破壞酶的活性,其後多酚物質的氧化作用則是由於濕熱作用引起,並產生一些有色物質。變色程度較輕的,是黃茶,程度重的,則形成了黑茶。
其典型工藝流程是殺青、悶黃、乾燥,揉捻不是黃茶必不可少的工藝。

(1)殺青
黃茶通過殺青,以破壞酶的活性,蒸發一部分水分,散發青草氣,對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悶黃
悶黃是黃茶類製造工藝的特點,是形成黃色黃湯的關鍵工序。從殺青到乾燥結束,都可以為茶葉的黃變創造適當的濕熱工藝條件,但作為一個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殺青後悶黃,有的則在毛火後悶黃,有的悶炒交替進行。針對不同茶葉品質,方法不一,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形成良好的黃色黃湯品質特徵。
影響悶黃的因素主要有茶葉的含水量和葉溫。含水量多,葉問愈高,則濕熱條件下的黃變過程也愈快。

(3)乾燥
黃茶的乾燥一般分幾次進行,溫度也比其它茶類偏低。

(六)黑茶的製造工藝

黑茶的製造工藝為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其中渥堆是黑茶製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1)殺青
由於黑茶採摘的葉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溫快炒,翻動快勻,呈暗綠色即可。

(2)揉捻
殺青葉出鍋後,立即趁熱揉捻,易於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與一般紅、綠茶相同。

(3)渥堆
揉捻後的葉子,堆方在篾墊上,厚15~25厘米,上蓋濕布,並加蓋物,以保濕保溫,進行渥堆過程。渥堆進行中,應根據堆溫變化,適時翻動1~2次。
關於渥堆的化學變化實質,目前尚未有定論,目前茶學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濕熱作用三種學說,但一般認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熱作用,與黃茶的悶黃過程類似。

(4)乾燥
有烘焙法、曬干法,以固定品質,防止變質。

8. 烏龍茶製作過程中,關鍵步驟是什麼

烏龍茶的製作過程

(一)萎凋:烏龍茶萎凋的特殊性,區別於紅茶製造的萎凋。回就是烏龍茶的答萎凋和發酵工序不分開,兩者相互配合進行。具體製法有四種:涼青、曬青、加溫萎凋和人控條件萎凋。 涼青:作用是散發葉子表面水分和葉溫,保持茶葉鮮度。 曬青:能促進酶的活化,形成烏龍茶的香氣。
二)搖青:是青茶做青的關鍵,經過4-5次不等的搖青過程,使其鮮葉發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學變化,有利於香氣、滋味的發展。

(三)炒青:同綠茶的殺青一樣,主要起到抑制鮮葉中的酶活性,控制多酚類的氧化進程,防止葉子繼續變紅。

四)揉捻:能使葉片由片狀而捲成條索,形成烏龍茶的外形結構
五)乾燥:即烘焙,有「燉火」作用,焙至茶梗手摺斷脆,氣味清純。

9. 烏龍茶的加工工藝

製造烏龍茶的特有工序是「做青」,烏龍茶的主要發酵過程,就是在做版青「搖青權」「晾青」這兩個工序中完成的。
搖青促進鮮葉中的水分蒸發,同時讓葉子邊緣受損而氧化;晾青中茶葉中的水分繼續蒸發和氧化。在搖青和晾青交替進行的做青過程中,茶葉逐漸萎凋,茶葉綠色消退,邊緣因氧化而呈現紅色的葉邊,茶葉散發出香氣。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