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工中心 » 雲南米線怎麼加工的

雲南米線怎麼加工的

發布時間: 2021-01-11 17:10:01

㈠ 雲南過橋米線怎麼製作

原 料:
雞脯肉 、豬肚頭、豬腰子、烏魚肉、水發魷魚、油發魚肚、火腿、香菜、蔥頭、凈雞塊各20克 ,水發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蔥、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線200克。
製法:
1.把肉料分別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後漂涼裝盤;
2.其餘各料另鍋焯水,漂涼後切段裝盤;
3.香菜、蔥切碎和油辣椒及燙過的米線一同上桌;
4.雞油燒至7成熱時裝入碗中,倒入燒開的清湯,加調料上桌;
5.食時先將肉片燙至白色,下綠菜稍燙,再下米線,撒少許蔥花、香菜即成 。
再填補三種做法:
過橋米線的做法一
米線配料:
米線200克,雞脯肉 、豬肚頭、豬腰子、烏魚肉、水發魷魚、油發魚肚、火腿、香菜、蔥頭、凈雞塊各20克,水發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蔥、豆芽菜、蘑菇各50克。
製作過程:
1.把肉料分別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後漂涼裝盤;
2.其餘各料另鍋焯水,漂涼後切段裝盤;
3.香菜、蔥切碎和油辣椒及燙過的米線一同上桌;
4.雞油燒至7成熱時裝入碗中,倒入燒開的清湯,加調料上桌;
5.食時先將肉片燙至白色,下綠菜稍燙,再下米線,撒少許蔥花、香菜即成。
過橋米線的做法二
米線配料:
光肥母雞半隻(約750克),光老鴨半隻(約750克),豬筒子骨3根,豬脊肉、嫩雞脯肉、烏魚(黑魚)肉或水發魷魚各50克,豆腐皮1張,韭菜25克,蔥頭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豬油或雞鴨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鹽1.5克,優質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蔥花各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雞鴨去內臟洗凈,同洗凈的豬骨一起入開水鍋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後入鍋,加水2000克,燜燒3小時左右,至湯呈乳白色時,撈出雞鴨(雞鴨不宜煮得過爛,另作別用),取湯備用;
2.將生雞脯肉、豬脊肉分別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盤中,烏魚(或魷魚)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後取出裝盤,豆腐皮用冷水浸軟切成絲,在沸水中燙2分鍾後,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凈,用沸水燙熟,取出改刀待用,蔥頭、芫荽用水洗凈,切成0.5厘米長的小段,分別盛在小盤中;
3.稻米經浸泡、磨成細粉、蒸熟,壓成粉絲,再用沸水燙二三分鍾成形,最後用冷水漂洗米線,每碗用150克;
4.食用時,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雞鴨肉,並將鍋中滾湯舀入碗內,加鹽、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豬油或雞鴨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內保持較高的溫度,湯菜上桌後,先將雞肉、豬肉、魚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內,用筷子輕輕攪動即可燙熟,再將韭菜放入湯中,加蔥花、芫 荽,接著把米線陸續放入湯中,也可邊燙邊吃,各種肉片和韭菜可蘸著作料吃。
米線特點:
湯燙味美,肉片鮮嫩,口味清香,別具風味。
過橋米線的做法三
米線配料:
排骨300g,鮮雞1/2隻,鮮鴨1/2隻,雲南火腿100g,老薑1塊(50g),鹽2茶匙(10g),熟米線200g,鮮草魚80g,鮮豬裡脊80g,鵪鶉蛋1枚,韭菜30g,香蔥30g,榨菜30g,綠豆芽30g,鹽1茶匙(5g),白鬍椒粉1/2茶匙(3g)。
製作過程:
1.排骨、鮮雞、鮮鴨洗凈,斬成大塊,分別放入沸水,滾去血沫,撈出沖洗干凈;
2.把上面材料和拍散的姜塊、雲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壓鍋(或大砂鍋),加入約為固體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燒開,再轉為小火,煨制一小時以上;
3.調入鹽,最後成品應該是濃濃白白的湯汁,表面飄著一層明油;
4.將鮮草魚肉和鮮裡脊肉,分別切成極薄的肉片待用(為防表面變干,可以先碼好,蒙上保鮮膜);
5.將沸騰的濃湯盛入保溫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鮮魚肉片、鮮裡脊肉片、綠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鵪鶉蛋,放鹽和白鬍椒粉;
6.放置2分鍾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即可。
米線原料的製作方法
將大米倒入木桶,用涼水浸泡半小時,放掉水,控干,將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機將米粉碎成面。
將米面加涼水合成耙。水、面比例以和好後面耙表面能自然聚成平面為宜,面不成疙瘩,比和元宵面稀一些。
將和好的耙送入米線壓榨機(舊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龐大的壓米線器械)。
15分鍾後即成熟米線。將主線晾24小時,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開。
制湯方法
將豬排骨斬馬,大骨斬斷,與雞、鴨、火腿一同下鍋煮熟。先急火燒開,然後慢火煨煮,但不要把各種湯料煮化。火腿早些撈出,雞、鴨分別撈出,仍可作冷盤用料。大骨繼續煮熬,以敖出骨油,溶出鈣質。湯里可放胡椒粉、味精、鹽巴。也可只放鹽巴。
鮮料製法:遠用淡水魚,以嫩無腥氣者為佳,洗凈,片成極薄的生魚片,與片切得薄如紙的生鮮裡脊片同擺在大盤內,將豆腐皮、玉米片(或鮮筍片)、水發木耳都洗凈改刀放入盤內,香菜、蔥切花(如用其它鮮靈小料如豌豆苗等均切小花)、熟芝麻,撒入湯碗內。
吃時米線、湯碗、鮮料分裝在三件餐具內一劑上桌,把鮮料夾地熱湯碗(湯面必須有一層封面油,湯溫較高)燙熟,再夾進米線配鮮料吃。
(來源:網路)

㈡ 雲南米線是怎麼做的

米線,是選用優質大米經過發酵、磨漿、澄濾、蒸粉、擠壓、煮制等工序而成的內線狀。米線細長,容潔白,柔韌,吃法多樣。雲南米線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大米經過發酵後磨粉製成的,俗稱「酸漿米線」,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傳統的製作方法。另一類是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干漿米線曬干後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米線為一古老食物,古烹飪書《食次》之中,記米線為「粲」。《食次》一說即為《隋書》所記《食饌次第法》,南宋時散佚。「粲」本意為精米,引申義為「精製餐食」。齊民要術中謂「粲」之製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調至稀稠適中,灌入底部鑽孔之竹勺,粉漿流出為細線,再入鍋中,以膏油煮熟,即為米線。以精米磨成精粉,又以精粉製成精緻食品,因尊稱米線為「粲」。又因其流出煮熟,亂如線麻,糾集纏繞,又稱「亂積」。
至宋代,米線又稱「米纜」,已可干制,潔白光亮,細如絲線,可饋贈他人。陳造《江湖長翁詩鈔

㈢ 我想學雲南米線的製作方法!!!

雲南米線制來作,仍有兩法:自其一,取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其工藝復雜,生產費時,然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製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其曬干後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香不及酸漿米線。

㈣ 怎樣生產雲南水米線

製作米線有以下幾個步驟:泡米(將大米倒入木桶,用涼水浸泡半小時),磨面(放掉水,控干,將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機將米粉碎成面),制粑(將米面加涼水合成耙),壓線(將和好的耙送入米線壓榨機(舊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龐大的壓米線器械)。15分鍾後即成熟米線。),回生(將主線晾24小時,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開。),這樣大眾味美的米線就製作完成了。

昆明人的特點是米線里什麼都可以放,左邊這張圖不是典型的米線吃法,但應該很好吃,正如貼這張圖的博客妹妹說的「在我生病的時候,如果有人能給我做出一碗這樣的米線,我立馬跟他去民政局登記結婚去。。。呵呵。。。食來瘋,我怕誰?」 右邊這張是通常作為早點的大鍋牛肉米線。 這是大鍋腸旺米線。「米線系選用優質大米通過發酵、磨漿、澄濾、蒸粉、擠壓等工序而成線狀,再放入涼水中浸漬漂洗後即可烹制食用。米線細長、潔白、柔韌,加料烹調,涼熱皆宜,均極可口。雲南人把米線的吃法發揮到了極致:烹調方法有涼、燙、鹵、炒;配料更是數不勝數,大鍋米線還有燜肉、脆哨、三鮮、腸旺、炸醬、鱔魚、豆花等。」

㈤ 雲南米線怎麼做

米線,是選用優質大米經過發酵、磨漿、澄濾、蒸粉、擠壓、煮制等工序而成的線狀。米線細長,潔白,柔韌,吃法多樣。雲南米線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大米經過發酵後磨粉製成的,俗稱「酸漿米線」,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傳統的製作方法。另一類是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干漿米線曬干後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米線為一古老食物,古烹飪書《食次》之中,記米線為「粲」。《食次》一說即為《隋書》所記《食饌次第法》,南宋時散佚。「粲」本意為精米,引申義為「精製餐食」。齊民要術中謂「粲」之製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調至稀稠適中,灌入底部鑽孔之竹勺,粉漿流出為細線,再入鍋中,以膏油煮熟,即為米線。以精米磨成精粉,又以精粉製成精緻食品,因尊稱米線為「粲」。又因其流出煮熟,亂如線麻,糾集纏繞,又稱「亂積」。

至宋代,米線又稱「米纜」,已可干制,潔白光亮,細如絲線,可饋贈他人。陳造《江湖長翁詩鈔•旅館三適》曰:「粉之且縷之,一縷百尺韁。勻細繭吐緒,潔潤鵝截肪。吳儂方法殊,楚產可倚牆。嗟此玉食品,納我蔬簌腸。七筋動輒空,滑膩仍甘芳。」時又有徐南卿《招飯》詩句「米纜絲作窩」,可見其時米線干品為鳥窩狀,與如今昆明所制干米線如出一轍。

明清之時,米線又稱作「米糷」。宋詡《宋氏養生部》曰:「米糷,音爛,謝疊山雲:『米線』。」其製法記有兩種。其一,「粳米甚潔,碓篩絕細粉,湯溲稍堅,置鍋中煮熟。雜生粉少許,擀使環節,折切細條,暴躁。入肥汁中煮,以胡椒、施椒、醬油、蔥調和。」其二,「粉中加米漿為糨,揉如索綠豆粉,入湯入釜中,取起。」

如今雲南米線製作,仍有兩法:其一,取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其工藝復雜,生產費時,然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製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其曬干後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香不及酸漿米線。

玉溪小鍋米線
最先把玉溪小鍋米線傳入昆明的是翟永安,玉溪金官營人,幼年喪父,家境極貧困,母親到昆明織布為生,改嫁一個四川賣餃擔擔的人,那四川人把一套做餃擔擔的謀生手藝傳給他。繼父死後,翟永安便沿街挑賣餃擔擔。20世紀20年代初,他把玉溪小鍋煮品的製作方法用上,傳到昆明,並不斷加以改進。1938年,翟永安到端士街去經營。端士街共有三家小鍋煮品店,口味俱佳,但總以翟永安為最突出,至今有些老昆明還念念不忘端士街的小鍋米線。

大鍋腸旺米線
「米線系選用優質大米通過發酵、磨漿、澄濾、蒸粉、擠壓等工序而成線狀,再放入涼水中浸漬漂洗後即可烹制食用。米線細長、潔白、柔韌,加料烹調,涼熱皆宜,均極可口。雲南人把米線的吃法發揮到了極致:烹調方法有涼、燙、鹵、炒;配料更是數不勝數,大鍋米線還有燜肉、脆哨、三鮮、腸旺、炸醬、鱔魚、豆花等。

豆花米線
煮過的水豆腐腦__豆花(煮過的好處是水豆腐會淋去水分,變成小陀小陀的,拌在米線里才有口感,而且也好看.) 先把米線用熱水燙過,放在一個土花碗里,然後在面頭舀進一大勺豆花,再依次放上所有調料,就可以享受了。

涼米線
米線又可涼拌而食,稱涼米線,在雲南十分風行。有民歌曰:「米線攤上最熱鬧,辣子酸醋加花椒。一堆阿妹吃米線,嘴巴辣得吹哨哨。」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參考資料:
1.網路知道過橋米線湯是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具有濃郁鮮香味的一類高湯,具體製作方法有兩種:
2.1、傳統方式:該湯選用雞鴨豬骨,豬爪,豬肘、豬肚等容易讓湯色泛白的原料,燉湯的時候,水要蓋過裡面的物料。滾水先燙過,再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文火慢滾至湯稠呈乳白色既可。
3.2、便捷方式:市面上有一種叫奶湯皇的濃縮骨湯賣,以前去餐廳吃米線的時候要了一點樣品回來自己做,效果還不錯,跟自己熬的骨湯差別不大,但操作就簡單便捷多了,按一定比例調兌即可、

㈥ 雲南過橋米線的米線是怎樣加工成的

大米磨成粉 經過機器做出 具體的我空間有

㈦ 雲南過橋米線怎麼加工

這種秘密 沒人會說的 想知道 去米線作坊打工~

㈧ 正宗的雲南米線怎麼做

先選肥的老母雞熬湯!
在准備底料!也就是下在雞湯裡面的!有雞脯肉 、豬專肚頭、豬腰子屬、烏魚肉、水發魷魚、油發魚肚、火腿、香菜、蔥頭、凈雞塊水發豆皮、白菜心、豌豆尖、蔥、豆芽菜、蘑菇,鵪鶉蛋(生的)等等!其實我個人覺得自己喜歡吃什麼都能下!因為過橋米線以清淡為主!
1.把肉料分別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後漂涼裝盤;
2.其餘各料另鍋焯水,漂涼後切段裝盤;
3.香菜(按照個人喜好來)、蔥切碎,和油及燙過的米線一同上桌;
4.雞湯雞油燒熱裝入碗中,倒入燙過的米線的清湯,加調料上桌;
5.吃前先將肉片燙至白色,下綠菜稍燙,再下米線,撒少許蔥花、香菜即成 。

我去昆明時特意為了過橋米線打車去吃的!那個碗大的啊!不過味道確實沒的話說!吃完都飽的不行!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