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加工百合
1. 百合加工出口技術有哪些
(1)百合干。先復將百合鱗片剝開制、分級,分別盛裝,用清水洗干凈、瀝干。然後將剝開的鮮片放進鍋內,用沸水煮,水要淹沒鮮片,火力要均勻。嚴格掌握煮制時間,當撈出一隻鮮片,折斷,裡面只有一粒米大的生白心時,即可起鍋。將熟片撈出,輕倒在曬席上攤開晾曬。曬到六成干時,翻動一次,再曬,曬干為止。即可包裝上市。
(2)百合粉。①採回的鮮百合,剝開瓣片,使邊瓣和心瓣分開。②把百合瓣放進鍋中,加進清水和適量的草木灰,加熱用旺火燒開,立即撈出,放進清水中洗凈散熱。③將散熱後的百合放入打漿機中,加入清水磨漿,盡量磨細。④把打出的漿料放進布袋,置於缸中,向布袋內加清水沖洗,邊洗邊攪拌,直到把漿液濾出,渣中無白汁,濾液成清水為止。⑤將沖洗出來的漿液用清水漂洗一、二次,每天攪動1次。澄清後撇掉浮麵粉渣,潔白為止。⑥將沉澱後的百合粉裝進干凈的布袋,用繩吊起瀝水12小時。粉干後,掰成粉團,放到竹席上曬至半干。再掰成小塊,削成薄片狀。也可採用烘乾的方法。⑦成品裝入塑料袋,上市。
2. 百合是怎麼加工成干製品的
百合定植後的第二年秋季,地上部莖葉枯萎後,地下鱗莖完全成熟(長江流回域約在8月上、中旬,北方約答在9月中、下旬)時採收。選晴天採收,切除莖稈、須根,將小鱗莖選出作種栽,大鱗莖及時貯藏在通風陰涼處,以待加工,每667米2可產鮮鱗莖850~1500千克。加工程序可略分為以下步驟:(1)剝片。一般用手剝,或在鱗莖基部橫切一刀,使鱗片分離,剝下的鱗片不能混淆,要按外、中、內層分別盛裝,因在泡片時,鱗片著生部位不同、老嫩不一致,難以掌握泡片時間,影響產品質量。
(2)泡片。水沸後,將洗凈瀝乾的鱗片分類下鍋,每100千克水可放入鱗片20~30千克,以鱗片不出水面為度。在沸水中煮約5~10分鍾,當鱗片邊緣變軟,背面有微裂時,迅速撈起,置清水中漂洗去黏液,再撈出。每鍋水連續2~3次後,要換水,沸後再泡,混濁的水對色澤有影響,降低質量。
(3)曬片。將曬具打掃干凈,然後將漂洗的鱗片輕輕薄攤於曬具上,約達到六成干時,再行翻曬(否則易破碎),直至全乾。每100千克鱗片可加工干貨35千克左右。經過加工的百合,以竹簍或粗麻袋包裝,置乾燥通風處,防止受潮和蟲蛀。本品防蟲忌硫熏,因硫熏後內心硬化,影響質量。
3. 百合乾的加工要點
鮮百合鱗莖→選料→清洗→剝片護色→熱湯滅酶→冷水漂洗→瀝干表面水分→裝托裝車→熱風循環乾燥→挑選分級→包裝→封口→入庫→成品。
1、沸水燙煮。將洗凈的百合瓣分級下水沸水鍋中,用木板在鍋中緩緩攪動,以便燙煮均勻。燙煮時鍋內的蒸汽壓力以2公斤/平方厘米為宜。百合鱗片燙煮的適宜時間(以鮮料下鍋後計時)分別為:大片約40秒、中片約20秒、小片5秒。
2、攤盤。用竹條底、木框邊製成長方形專用攤盤,攤盤尺寸約為75×45×6(厘米、外徑),底部空隙要求密而均勻,以不漏原料為宜。將燙好的百合瓣從鍋中撈取後迅速平攤盤內(每盤攤放熟料約0.8-1千克),平攤時以不重疊為宜,以保證百合乾燥均勻迅速。
具體技術
1.選料清洗。選單顆重150克以上、個體肥大、新鮮、無變色、無蟲蛀、無破傷、品質優良的百合作原料。用清水洗去鱗莖表面的泥沙和雜質。
2.剝片護色。先去掉百合外圍枯老鱗片和莖底盤,再剝開鱗片,並按大小不同分級,然後及時投入護色液中護色,以免鱗片暴露在陽光下色澤變褐。
3.熱燙滅酶。熱燙滅酶一般在可傾式不銹鋼開口鍋中進行,加水量為鱗片的4倍,百合鱗片的投量不宜過多,否則熱燙不均勻。先開大蒸氣把鍋中的水煮沸,再將鱗片投入,並拌勻,發現鍋中水第二次沸騰時,應立即撈出鱗片,以初熟不爛為准。熱燙滅酶的操作要掌握好,若熱燙溫度和時間達不到,鱗片就會在乾燥過程中氧化褐變;若熱燙過度,鱗片煮爛,乾燥後鱗片容易破裂或形成魚鱗片,色澤加深。
4.冷水漂洗。把熱燙好的鱗片立即投入流動的冷水中漂洗至冷,再撈出瀝干明水。
5.熱風乾燥。將瀝干明水的鱗片倒入烘盤中,攤均勻後,裝上烘車,推入烘乾設備中進行熱風循環乾燥。溫度控制在60~70℃,每小時翻動1次,乾燥至鱗片含水量為10%左右,手摸鱗片發脆為度。
6.冷卻分級。把烘乾的百合片冷卻至室溫後,人工選片分級。色澤潔白完整,大而厚的作為一級品;小片和碎片為三級品;其餘為二級品。
7.包裝入庫。分級後立即密封包裝,放置於通風涼爽的倉庫中,防止蟲蛀和霉變。
8.感官指標。白色或微黃色,肉質略呈透明;鱗片狀,乾爽,肉質略帶韌性;具有百合特有的滋味及氣味;水分不超過14%,雜質控制在0.5%以下,二氧化硫大於或等於30毫克/公斤,砷小於或等於0.5毫克/公斤,鉛小於1毫克/公斤。
4. 龍芽百合怎麼加工
龍牙百合為江西省宜春市萬載名產。
5. 百合的燙片加工法的過程是怎樣的
將鍋內抄水燒開,把洗凈的鱗片襲分類下鍋。投入鱗片的數量,以不出水面為宜,用木棒攪動,使上、下受熱均勻。剛投入鱗片時應用大火,鍋內水沸後轉小火。燙片時間一般外片、老片燙6~7分鍾;內片、嫩片燙4~5分鍾。當鱗片邊緣變軟,背面有微裂時迅速撈起,放入清水中漂洗,去除黏液,再撈出。每鍋水只可用2~3次,以免影響質量。
鱗片燙制應適度,一般以百合鱗片的顏色由乳白色轉黃最後變瓷白色,用指甲刮鱗片皮起粉狀,用口嘗鱗片不生脆,折斷鱗片的斷面色澤均勻,沒有白心,鍋內水未變糊為宜。
6. 百合剝片法有怎樣的加工過程
百合的外觀質量除與品種、採收季節、方法等有關外,產地加工方法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剝片:一般用手剝,或在鱗莖基部橫切一刀,使鱗片分離,先剝去外圍枯、老廢片和莖底盤等廢料,再將百合球的鱗片按外、中、內分別盛裝,洗凈,瀝干,以備燙片。
7. 百合怎樣進行收獲與加工
(1)採收 江蘇宜興在8月上中旬植株枯萎,鱗莖成熟時採收;蘭州在立冬前後採回挖。採收時選晴天答,挖起全株,除去莖稈,剪去莖基部須根。
(2)加工 洗凈泥土等雜物,剝下鱗片,不同品種剝片時不能混淆,同一品種也應按外鱗片、中鱗片和晶元分別盛裝,再洗凈瀝干。如混在一起,泡片時因老嫩不一,難以掌握泡片時間,再用開水泡(燙)蒸,當鱗莖片邊緣泡至柔軟而中間未熟、背面有極小的裂紋時取出。時間太短,鱗片干後容易捲曲,而且容易變成黑色;時間太長,鱗片過熟,變成糊狀,曬干後易破碎。每鍋開水,一般可連續泡片2~3次,如鍋內開水混濁,應換水燒開再用,以免影響百合片色澤,而降低質量。泡或蒸後立即用冷清水漂洗,洗去黏液。漂洗後攤開曝曬至完全乾燥。
一般單產鱗百合750~1000千克,折干率3.5~4.1。
商品按鱗片大小分大百合、米百合兩種,大百合長3~5厘米,米百合2~3厘米。統貨,以鱗片均勻肉厚,色黃白,質硬、脆,筋小,無黑片、油片的質量較好。
8. 干百合如何加工食用
多用於煮粥,把干百合洗凈,淘米,加入自己喜歡的雜糧,如燕麥,黑米,花生,及各種豆類,下鍋煮開,調至小火煮至粘稠即可,如加入豆類,須待豆類"開花"後加入干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