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蝸桿
T01 為35度左右粗車刀 (白剛刀或硬質合金)
T02 為35左右精車刀(硬質合金)
最快不到10分鍾
要是用白剛刀粗車
不到20分鍾
M08
M03S100T0101 白剛刀給速(硬質合金為300)
G00X40Z20
#1=36 公稱直徑
#2=2.2 留0.4
#3=-50 加工長度
#4=3.14*2.5 為M=2.5
#5=0.5 初始切削直徑
#6=1. 這個值跟刀寬差不多,即可
WHILE[#1GT25]DO1 當#1大於25時,循環
#7=#2
N10G00Z[5-#7]
G92X#1Z#3F#4
G00Z[5+#7]
G92X#1Z#3F#4
#7=#7-#6
IF[#7GT0]GOTO10
#1=#1-#5
#2=#2-#5/2*0.364
IF[#1LT27] THEN#6=0.3
END1
G00X100Z5
M09
M00換2號刀,對刀
M03S300T0202
M08
G00X40Z20
#1=36
#2=2.4
#3=-50
#4=3.14*2.5
#5=0.2 這個值與光潔度有關,可達3.2以上
WHILE[#1GT25]DO1
G00Z[5-#2]
G92X#1Z#3F#4
G00Z[5+#2]
G92X#1Z#3F#4
#1=#1-#5
#2=#2-#5/2*0.364
END1
G00X100Z5
M30
2. 求助,怎樣在車床上加工蝸桿
換掛輪,保證導程與螺距的比,新搭配的掛輪比與某螺距的掛輪比的比是對應的比例關系就行了。 特別注意的是,要知道模數是法向的還是軸向的。可能要轉化一下。
3. 蝸桿軸是怎麼加工的
蝸桿軸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圓表面,也還有常見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針對各種精度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經濟精度選擇加工方法。對普通精度的蝸桿軸加工,其典型的工藝路線如下:
毛坯及其熱處理—預加工—車削外圓—銑鍵槽—(花鍵槽、溝槽)—熱處理—磨削—終檢。
(1)蝸桿軸的預加工
軸類零件的預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備工序,即車削外圓之前的工藝。
校直:毛坯在製造、運輸和保管過程中,常會發生彎曲變形,為保證加工餘量均勻及裝夾可靠,一般冷態下在各種壓力機或校值機上進行校直。
(2)蝸桿軸加工的定位基準和裝夾
①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在軸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圓表面,錐孔、螺紋表面的同軸度,端面對旋轉軸線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項目,這些表面的設計基準一般都是軸的中心線,若用兩中心孔定位,符合基準重合的原則。中心孔不僅是車削時的定為基準,也是其加工工序的定位基準和檢驗基準,又符合基準統一原則。當採用兩中心孔定位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出多個外圓和端面。
②以外圓和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一夾一頂)用兩中心孔定位雖然定心精度高,但剛性差,尤其是加工較重的工件時不夠穩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時,為了提高零件的剛度,可採用軸的外圓表面和一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來加工。這種定位方法能承受較大的切削力矩,是軸類零件最常見的一種定位方法。
③以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內孔時,(例如:機床上莫氏錐度的內孔加工),不能採用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可用軸的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當工件是機床主軸時,常以兩支撐軸頸(裝配基準)為定位基準,可保證錐孔相對支撐軸頸的同軸度要求,消除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誤差。
④以帶有中心孔的錐堵作為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外圓表面時,往往還採用代中心孔的錐堵或錐套心軸作為定位基準。
4. 如何加工蝸桿
一般大多用車床車,再進行磨齒面。大批量也可以用滾齒機加工,效率也可以。最後,可以銑削加工,但是效率比較低,而且多頭的蝸桿,分頭比較麻煩,而且不是很准。
5. 請問大師!機械車床加工蝸桿要怎麼加工,要注意什麼
首先看懂圖紙,選對車床螺距,准備好刀具。先粗挑後精加工。多頭蝸桿注意分頭要准確。
6. 6140車床怎麼加工蝸桿
蝸桿加工需要吃多深(齒高)。一般(單邊)是模數×2.2
刀尖寬可用三角計算。
7. 如何車削這個蝸桿!
用成型刀具在數控車床上面加工,只要螺距和壓力角輸入正確,刀架角度要調整好,就可以加工。另外,粗車時候蝸桿的類型並不重要,只要螺旋角正確,留有足夠的餘量,在蝸桿磨上都可以磨出所需要的蝸桿類型。
8. 6140車床怎麼加工蝸桿
雙導程蝸桿因其嚙合間隙可調整較小,傳動精度高,目前在要求連續精確版分度的結構權中被採用。但因雙導程蝸桿導程較大,基準齒左右兩側齒面的導程不相等,且大都為繁瑣的小數,在加工過程中存在掛輪計算和操作兩大困難。加工時,將機床各手柄扳向銘牌中Pn=12mm所示檔位,雙導程蝸桿參數測量方法機床修理時,往往會遇到更換成對蝸桿副或其中一件,以恢復蝸桿副的嚙合精度和傳動精度。
這就必須對其蝸桿副的嚙合參數,如蝸桿軸向模數m、壓力角α和軸向齒距Pz或導程Px作一精密的測量。通常測量軸向齒距Pz和壓力角α均需在萬能顯微鏡或其他專用儀器上進行,但有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由於蝸桿的磨損,再加上測量上的誤差,若用簡單量具(如卡尺等)進行測量無法得到准確的數據,特別是對於雙導程(漸厚)蝸桿更是如此。為提高測量精度,採用坐標鏜床對一台滾齒機的雙導程分度蝸桿的齒距Pz和壓力角α進行測量,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結果,其誤差在10μm以下,這樣做既簡便又精確。
9. 蝸桿在數控車床上怎麼加工
您可以使用宏編程。讓我給你一個傳真號碼。螺紋底徑#5#6#7刃寬極成#8#9螺紋長角量第1的點間距(Pitch
*頭)號#2#3#4大直徑螺紋直徑
希望多你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