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棗片
㈠ 紅棗怎樣加工成干貨
一顆顆綠如翡翠或赤如瑪瑙的各種棗,平均每100克含有維生素C600~900毫克。於是,棗便有了百果之首、天然維生素之王的美譽。
棗有很強的抗氧化、抗自由基的功效,有抗衰老、預防癌症的作用。另外,棗含維生素C較多,能夠使膽固醇變成膽汁酸,從而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因為造成膽結石的原因是膽固醇多,一旦膽固醇溶於膽汁了,就不會造成結石。棗對心臟也有益處,它裡面含有蘆丁,蘆丁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物質,可以降膽固醇、降血壓,對高脂血症和高血壓病人十分有益。民間有「新鮮紅棗和鮮芹菜根同煎熬」的配方,服用後,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療效。
肝病和肝硬化病人也可以多食用一些棗,因為棗可以促成肝臟的合成白蛋白,所含維生素C能減少葯物對肝臟的損害。而患有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心血管病以及過敏性體質的人,更應該經常吃棗,因為棗里含有的豐富的鈣與維生素C,有抗過敏的作用。干棗還可以防止便秘,是很好的排毒食物。棗屬於天然食品,比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葯片更容易吸收,也沒有副作用。但是,食用時不要用水煎煮,因為溫度超過80℃,棗裡面的維生素C就被破壞了。用清水洗凈後,生吃是最有營養的,每天堅持吃5~8枚大棗,對身體非常有益。
食用棗後,不要馬上吃高蛋白食品,如海鮮和奶製品。因為維C會使這兩種食品中的蛋白質凝成塊不容易吸收,所以要在吃棗1~2個小時後,再吃高蛋白食品。
㈡ 新鮮大棗怎樣加工成干棗
紅棗是由充分成熟的鮮棗製成的,是我國棗加工量最大,方法最為簡單,用途最廣的干製品。
1、 干制方法主要有晾乾法、曬干法、烘烤法和干制機乾燥法。另外,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冷凍升華乾燥法、微波乾燥法、遠紅外線乾燥法、太陽能乾燥法等。無論哪種方法,所用鮮棗都應充分成熟後採收,並加以分級。為提高品質,可在干制前在沸水中燙漂5~10分鍾。
2、 晾乾法:將鮮棗攤晾在陰晾乾燥通風的地方,每隔1~3天翻動1次,使棗逐漸散失水分而成為干棗。此法適用於採收期陰雨天多的地區和果肉薄而質地粗松的品種。此法製得的紅棗色澤鮮艷,外形比較飽滿,皺紋少而淺,比較美觀。
3、 曬干法:選乾燥、平坦、通風的地方設置曬場,用高梁稈鋪在磚砘上,支離地面20cm左右,作為棗鋪。將棗鋪成高低瓦壟狀,均勻地攤放在棗鋪上曝曬,厚度6~10cm,每平方米鋪面攤曬30~50kg,每隔1小時左右翻動1次,使上下乾燥均勻。夜間堆集在鋪中間,用席蓋好,以防露水和雨水。若天氣晴朗,10來天即可曬成。
4、 烘烤法:一般要建有以煤等為原料的專用烤房。各種形式的烤房均由升溫系統、通風排濕系統和裝載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㈢ 脆棗是怎樣加工而成的
把大棗洗干凈。拿去核器從大棗根部插到大棗的一半在拔出來,在從大棗的另一邊在插進去,大棗核就去掉了。把去了核的大棗放到烘乾機網片上放入烘乾機里,90度6個小時,嘎嘣脆的脆棗完成了。
㈣ 買回來的紅棗,怎麼加工成紅棗酥脆片
應該洗干凈再吃,不過有些紅棗事先處理過又裝袋的可直接食用(看說明、就象有的大米是免淘的)。剛買回的紅棗(乾的)不要洗,但最好攤開晾一兩天後裝在通氣的容器中保存,用時再洗凈。
㈤ 棗子怎樣加工成干棗
把剛摘下來的棗用水洗干凈,在太陽底下把水分曬干之後,還要再放在陰涼的地方風干(這個時間可能會長點兒)。
㈥ 紅棗如何加工乾燥
紅棗干風味甜潤,營養豐富,維生素C和糖分的含量都很高,一直都是民間滋補品。紅棗中含有蘆丁,是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成分。
加工紅棗乾的操作要點如下:
(1)原料選擇:選擇新鮮成熟、果大核小、皮薄、肉質肥厚緻密、糖分高的原料進行加工。適宜干制加工的棗品種有金絲小棗、雞心棗、圓鈴棗、相棗、贊皇大棗、木棗等。加工制乾的紅棗要在完全成熟時採收,此時的棗皮色紫紅、富有光澤、富有彈性、含水量低、制干率高;如果釆收偏早的話,因為果實沒有充分成熟,制乾的紅棗表面光澤度差,肉質硬瘦。由於棗果皮薄、肉脆,很容易在採摘及運輸中形成內傷,因此在採收時不要敲打、搖樹,要盡量用手摘,做到輕摘、輕放。
(2)挑選、分級:要挑選剔除遭受病蟲害的棗、破棗和風落棗等。按照棗果的大小、成熟度進行分級。
(3)熱燙:將鮮棗裝到筐子內,先在沸水中燙漂5~10分鍾,等果皮稍軟後立即用冷水迅速冷卻。
(4)乾燥處理:乾燥處理有曬制和人工乾燥兩種。曬制多在棗園的空曠地搭設木架,上邊鋪以葦席,將棗鋪在葦席上曬制。由於棗多於秋季9月底左右,這樣在曬制過程中白天要用木棍翻動,晚上把棗收成堆,蓋上葦席[來源:www.cyonE.com.cn/],防止露水打濕紅棗,若遇雨,則要對紅棗進行遮蓋,以防紅棗腐爛。曝曬5~10天,即可製成干棗。人工乾燥是將經過燙漂的紅棗送入烘乾室逐步加溫乾燥,首先使棗果加溫到35℃~40℃,約需6~8小時,這時用力壓棗果時,棗果表面會出現皺紋;繼續升溫使乾燥溫度達55℃~60℃,保持6~10小時,水分大量蒸發;再使乾燥溫度達65℃~70℃,再緩慢下降至50℃左右,保持6~8小時,即完成乾燥。乾燥溫度切忌超過70℃,溫度過高會使紅棗中糖分和其他有機物因高溫而出現分解、焦化、味道變苦等變化。人工乾燥後的棗果必須進行通風散熱,等冷卻後才能堆積。否則可能使棗帶有酸味,嚴重時會腐敗變質。
(5)回軟:剛乾燥的紅棗干製品內外水分不均勻,需要堆放15~20天回軟,使水分平衡。回軟的方法是在倉庫內將紅棗堆高1米左右,每平方米豎一束秸稈,以利於散熱通氣。回軟時應注意檢查,以防發熱、發酵、蟲鼠危害。必要時應進行倒翻。
(6)分級包裝:通常採用目測和手測的方法進行分級。同一個包裝內應當大小均勻,色澤一致,無破損傷殘,然後根據需要裝入一定大小的塑料袋內。
㈦ 紅棗加工過程是怎樣的
地珍坊紅棗,加工過程分為 1 分級 。具體是 把剛從地里收回來的紅棗版 晾曬幾天,然後進入權分級機進行分級。可以分為6個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等外級、皮皮棗。2 清洗。把分好級的棗進行清洗,要清洗4次 才可以。3 烘乾。洗好的棗放到烤箱烘乾。按照干濕度比例 不同,烘乾的時間也不同。4 挑選。把爛棗、皮皮棗、鳥啄的棗 挑選出來。反復在操作台上要挑選3次,才能挑選干凈。5 裝箱。
㈧ 紅棗是怎麼加工的
一般市面上的干紅棗都是通過以下步驟製作加工而成的:
原料→檢質→燙漂→烘烤→通風換氣→倒屜→分級→包裝→成品
具體操作要點說明:
(1)原料:要求選用加工品種,如婆棗、樂陵小棗等。
(2)檢質:揀去傷、爛、病蟲棗。
(3)燙漂:將棗在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干,目的是減少氧化作用。
(4)預熱:逐步加溫,為水分大量蒸發作準備。在品溫達到55~60℃後保持6~10小時,裝棗後關閉通風窗口;當棗溫達35~40℃時,稍感燙手,待7~8小時後,用力壓棗時棗身會出現皺紋;棗溫達45~48℃時,棗表面會出現一層小水珠。
(5)蒸發:使棗內部的游離水大量蒸發,此時,必須加大火力,在8~12小時內使烘房內達到68~70℃,但切忌超過70℃。必須達到60℃以上,以利水分大量蒸發,並注意通風排濕,在每個班生產期開窗放氣5~10次。通風排濕後必須關閉進氣和排氣口,使室內溫度迅速升高,以便持續不停地蒸發水分。當棗果表面出現皺紋時,說明乾燥正常。但注意後期火不可太大,否則易烤焦或棗子干濕不勻。此時還必須對烘盤調換部位,並要不斷抖動,使每個烤盤上的棗溫度均一。
(6)乾燥:當棗內溫度均勻一致,在6個小時內可完成此階段工作。因為後期棗內水分已不多,應特別注意火候要勻,切勿過大,以50℃為佳。此時相對濕度也降了下來,如高於60%時可稍加排濕。隨著棗內水分逐漸平衡,也就達到乾燥目的了。注意把乾燥好的樣品及時卸出來。
(7)冷卻:烘出的棗必須注意通風散熱,待冷卻後方可堆積。如把剛從烘房卸下的紅棗堆放於庫內,由於紅棗本身含糖多,在熱的作用下,糖分很容易發酵變質,棗內的原果膠也會分解成果膠和果膠酸,必然使棗成為爛泥一攤,也會使棗內的糖變化,出現帶有酸味的細絲,使紅棗遭到破壞。因此,烘烤完畢,一定要徹底冷卻後,才能入貯。
㈨ 怎樣區別加工過的紅棗
1、看,棗在生長的過程中向陽一面的果皮會出現淺淺的的紅褐色,所以表皮的青紅色是呈現分散狀的,而」糖精棗「的青紅分界明顯而且顏色暗紅沒有光澤。
2、摸,正常鮮棗的表皮光滑而且比較堅硬,而糖精棗外皮摸起來有些黏,捏起來比較軟,用手捏開「糖精棗」,發現棗皮與棗肉有分離。
3、嘗,正常鮮棗嘗起來比較清甜,里外都甜。而糖精棗吃起來甜得發膩,連果皮都是甜的,甚至比果肉還甜,但是慢慢就會嘗到微微發苦的味道。
4、存,一般正常大棗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可以存放幾天,而糖精棗在燙泡過程中後極易腐爛。
半紅期棗中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都要高於全紅期的棗。所以無論是從營養角度還是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青里帶紅的棗才是最佳選擇。
(9)如何加工棗片擴展閱讀:
怎樣挑選鮮棗:
不要買外表又紅又亮的鮮棗,會發現這種鮮棗用水煮後水裡會有漂浮物,鍋上還有類似石灰的物質,這種紅棗中應該添加了福爾馬林,即甲醛。
商販們為了讓沒成熟的棗早些上市,賣相好,長時間保鮮,經常會用甲醛浸泡,但使用後,會對呼吸道、腎臟有損傷,還有可能致癌。要去正規超市購買紅棗,選棗時不要買外觀太鮮鮮亮的,要選有褶的,因為棗子在自然風乾的過程中,會形成褶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