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加工屬於什麼行業
⑴ 農副產品加工業屬於什麼行業,工業還是農業
這個當然是屬於工業的范疇了。
⑵ 我國水產加工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用先進技術和手段提高水產加工品的鮮度,逐步將液氮、乾冰等先進製冷媒介和超導超低溫等先進製冷設備推廣應用到水產品精深加工的不同保鮮環節,使企業與漁船、養殖戶等進行合作,通過實施船頭初加工、到岸即時初加工等辦法,大幅度提高水產加工品的鮮度,從而進一步提高精深加工產品的檔次。
2.4 提高水產品質量 質量是水產品的重要因素,水產品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質量必須過硬。目前,我國水產加工企業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盡力完善自身的質量保證體系,生產出更加安全的水產品。原料來源實現有效監控,加強與原料供應商之間的合作,確定相對固定的原料供應商,使生產原料的質量得到有效監控,從而在源頭上保證水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企業只有根據市場的要求不斷提高產品的安全質量,才能更好地開拓市場,有效抵禦風險。要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加工出口企業開展HACCP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從而使其成為中國最大的農副產品出口創匯產業,這樣不僅可促使中國水產品加工業整體水平的提高,而且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2.5 強化品牌意識 當今世界進入了信息化社會,隨著水產品市場供應豐富,消費者從不重視品牌轉為購買品牌,特別是在大中城市,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甚至出現了只買品牌的消費群體。超市交易方式的迅速發展為品牌水產品特別是名牌水產品提供了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同時也排斥了無品牌水產品的市場准入。因此只有樹立品牌意識,企業才能獲得長遠發展。新的水產品研製開發出來以(上接第802頁)
到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服務農民、讓農民受益的組織,加大組織和宣傳的力度,促進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市場規律從事經營活動,通過市場的檢驗,充分讓農民認識到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給他們帶來的實惠,調動農民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性,自願組織起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和農業產業特色優勢,推出特色品牌,推進農產品營銷。
3.2 加強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自身建設,健全管理機制 在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管理方面應該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0的原則,把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真正辦成服務農民、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利益的組織。在內部管理上,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並以購銷合同等具有法律效用的形式將各方的權、責、利明確下來;在決策機制上,採取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則,始終將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收益分配上,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按勞動力、資金、資源、技術、經營成果等多種不同形式的分配方式,但要體現公平的原則,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成一個合理的利益共同體,在增加和保護農戶利益的基礎上,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3.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加強各級政府對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明確其發展方向,協調各部門的關系,簡化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成立、登記的相關手續;在市場信息收集,農業
後,企業應摸清形勢,抓住有利時機,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積極開拓市場,搞好促銷及宣傳,保證產品盡快佔領市場;同時應積極創造品牌,迅速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樹立良好
的品牌形象,加大名牌產品培植力度,實施品牌營銷戰略,促進企業自身快速發展。
2.6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產業政策是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目標而對產業的形成和發展進行干預的各種政策的總和。產業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彌補市場缺陷,有效配置資源、保護幼小產業的成長、熨平經濟震盪、發揮後發優勢、增強適應能力。政府部門應把發展水產品加工業作為深化漁業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提高漁業產值、增加漁民收入、加快漁(農)村城鎮化改造的重要工作。利用各種產業政策,積極規劃、引導、促進、調整、保護和扶持水產品加工業。另外,在現有的財政能力和WTO框架下,解決補貼總量不足的問題,加大補貼額度。我國漁業補貼總額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應逐漸增加對漁業的補貼額度,以增強我國水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⑶ 水產品加工的發展
我國是世界上從事水產養殖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養殖經驗豐富,養殖技術普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漁業調整了發展重點,確立了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水產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產業布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養殖生產國,水產品產量一直保持持續增長。2011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5611萬噸。農業部提出,2012年,我國將繼續加強安全監管,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確保水產品總量達到5800萬噸以上,漁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達到8%以上,同時確保水產品產地合格率在98%以上。
由於傳統捕撈漁業已達到最大產量水平,發展水產養殖成為填補水產品供需缺口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發展水產品加工也是延續我國漁業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
水產品加工包括以魚、蝦、蟹、貝、藻等的可食用部分製成冷凍品、腌製品、干製品、罐頭製品和熟食品等的食品加工業和以食用價值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產動植物以及食品加工的廢棄物等為原料,加工成魚粉、魚油、魚肝油、水解蛋白、魚膠、藻膠、碘、甲殼質等的非食品加工業。
水產加工和綜合利用的發展,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的附加值,而且還安置了漁區大量的剩餘勞動力,並且帶動了一批相關行業如加工機械、包裝材料和調味品等的發展,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水產加工業經過20餘年的發展,其加工體系已基本形成,一個包括漁業製冷、冷凍品、魚糜、罐頭、熟食品、干製品、腌熏品、魚粉、藻類食品、醫葯化工和保健品等產品系列的加工體系已經形成。在我國沿海地區,水產加工業處於較發達階段。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水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837家,行業銷售收入達到3601.31億元,同比增長28.37%,工業產值達3762.54億元,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水產品加工業的重要地位
水產品加工和綜合利用是漁業生產的延續,所謂「加工活,則流通活,流通活,則生產興」,搞活了加工,貨暢其流,無形給養殖生產開辟了一個永久性的高速通道。因此,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於整個漁業的發展起著橋梁紐帶的作用,不僅是我國當前加快發展現代漁業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優化漁業結構、實現產業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徑。
1、水產品加工業是提升漁業產業高度的重要力量
產業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表明,如果二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快於第一產業的增長速度,則表明該產業的產業高度有所提高。而在我國第二產業內部以水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因此水產品加工業增長速度高低則影響我國漁業產業高度化的進程。
近年來我國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較大進展,水產品加工業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2、水產品加工業是加強產業協調度的有效途徑
水產品加工業上接水產養殖業,下連水產品物流業,是實現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高效發展的重要關聯產業。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如果與優勢水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流通市場建設緊密結合,實行加工帶基地、流通促加工,這樣深層次、多系列的水產品精深加工,不僅能夠加快初級水產品轉化,拉動水產養殖業的深度發展,優化水產品區域布局,而且通過提高水產品的綜合利用、提高增值水平,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營銷產品,延伸漁業產業鏈條,有助於漁業產業結構的優化整合。
3、水產品加工業實現了漁業產業化與特色產業的良性互動
中國漁業資源豐富。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不只是經濟總量的簡單擴張,而是在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加工品種、技術不斷演化的基礎上實現的由量變到質變,由低級向高級的升華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以水產品加工園區為依託,以產業化經營為基本路徑,以合理開發利用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為著力點,形成了「龍頭帶基地、基地促龍頭」的良性循環格局。通過對特色漁業資源的精深加工和標准化加工,不僅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而且豐富市場供給,滿足不同層次、品味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有利地提高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水產加工業正處於成長期
2013年中國水產加工業發展空間仍較大。就行業周期來講,水產品加工業處於行業成長期。可以預見,隨著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品種的優化和消費理念的轉型,我國水產品消費將會迎來長期增長,水產加工業正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水產加工行業處於成長期,出口潛力很大。原料采購有一定區位優勢,但銷售端客戶訂單是關鍵。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競爭激烈,加工毛利率僅在10%左右,只能以規模取勝。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家的惠農政策仍會持續,水產品加工率的提升也是必然趨勢,水產加工企業追逐高毛利率品種的驅動因素不會減弱,因此,未來水產加工行業的高景氣度將得以持續,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是可以期待的。
三、國內水產加工業發展成就總結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WTO後,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改善和國內市場的快速成長,我國水產品加工業充分利用我國充足、廉價勞動力和成本優勢迅速發展壯大,逐步完成了由傳統手工加工業向現代加工業的歷史性轉變,一舉成為漁業產業中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一大批水產品加工企業活躍在國際水產品加工與貿易的舞台,積極地參與國際水產品市場競爭,使我國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水產品加工與貿易大國。
多年來,我國漁業及漁業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水產品人均佔有量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吃魚難」早已成為歷史,漁業生產正持續、快速發展,水產品產量以年均15.5%的速度遞增。漁業工作重心由數量增加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水產品加工業取得長足的發展,整體實力明顯提高,加工技術水平不斷上升,質量衛生意識大大增強,一批龍頭加工企業與名牌相繼涌現,品種結構合理,產品多樣化,並已成為水產品出口的主導產品。自1990年以來,我國的漁業產量一直名列世界首位,2000年達到4279.0萬噸,人均佔有量33.8kg。2006年,我國水產品總量為5290萬噸,同比增長3.7%,已連續多年名列世界首位,2012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5907.68萬噸,比上年增長5.43%,水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經歷2011年南方主產區嚴重乾旱災情後,各省加強了漁業防災減災和水產健康養殖能力建設,漁業生產得到有效恢復。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14個漁業主產省,水產品產量增幅達到5.21%,為漁業生產的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其中甲殼類水產品的增長速率較快,海水產品增長速度趨於平穩。我國目前已形成了冷凍冷藏、腌熏、罐藏、調味休閑食品、魚糜製品、魚粉、魚油、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葯物、魚皮製革及化妝品和工藝品等十多個門類,有的產品生產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推動我國漁業生產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成為漁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產品出口占據出口農產品首位,在農產品出口及外貿出口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水產品加工業作為一種以水產捕撈和養殖的產品為原料,進行保鮮、貯藏或加工成各種形式的食品或其他產品的生產部門,產品主要有魚、蝦、蟹、貝、藻類等經濟水產動植物的冷凍、冰鮮、腌制、熏制、干制、罐裝和熟食品等水產食品,以及魚粉、魚油、魚肝油、魚革、水解魚蛋白、魚膠、藻膠、碘、甲殼質等飼料、葯品和工業原料。由於漁業生產的季節性和地區性很強,所以水產品加工業大多分布在漁區。對水產品進行加工,特別是進行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不僅可以解決水產品易於變質而又集中上市的矛盾,使水產品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從而大大提高水產品的價值。
多年來,雖然我國水產品加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水產品加工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加工企業發展迅速,加工產品的種類和產量快速增長,加工技術及裝備建設成效明顯,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有很多不足,主要體現在水產品的加工資源嚴重衰退、基礎研究薄弱、加工與綜合利用率比較低、加工產品品種少附加值低、裝備落後、標准體系不健全、產品質量不高等方面。
⑷ 水產品加工 是 第幾產業
第三產業吧!
⑸ 水產品加工廠是什麼主導區位工業類型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產地 鋼鐵廠、甜菜製糖廠、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采內掘業 原料容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原料運輸成本高、產品運輸成本低的產業
市場指向型 接近消費市場 啤酒廠、汽水廠、傢具廠、印刷廠、汽車製造廠、石油加工廠、食品廠 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產品運輸成本高、原料運輸成本低的產業
運輸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鐵路樞紐等交通便利的地區 美國東海岸的鋼鐵工業、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地帶、加拿大煉鋁工業、上海寶鋼 影響一個地區資源的開發程度;高效率運輸系統使原料地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減弱
技術指向型 接近勞動者素質高的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生產技術要求較高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 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製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須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動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應地(火電廠或水電站) 冶金(煉鋁或煉銅廠)、化學等重工業、電鍍廠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業
環境指向型 注重經濟和生態效益 感光器材、電子廠、電影工業、慕尼黑 好的環境會吸引某些特定的工業
⑹ 水產加工行業里,「單凍」和「塊凍」的區別是什麼
水產加工行業里,「單凍」和「塊凍」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意思不同:
單凍就是就是一個一個物品凍起來,塊凍一般是和水一起凍起來。例如:單凍就是一條魚,整個凍起來,能分出每條魚的。如蝦仁,塊凍就是排列在一個鐵盒子里加上水,然後凍起來,很難分開的,如帶魚。
2、組成不同:
單凍是單個物體,塊凍一般是物體和水,但與有和其他物品時,總之塊凍是混合物。
(6)水產品加工屬於什麼行業擴展閱讀:
水產加工行業里,「單凍」和「塊凍」的加工方法:
一、甲殼類動物
1、琵琶蝦尾 琵琶蝦在東海較深海區有相當的產量,此蝦以往未被重視和利用,有時當垃圾倒掉,實際上這種蝦尾價值很高,可出口至加拿大、美國等國,能代替龍蝦食用,故又稱假龍蝦。琵琶蝦尾即為除頭、除內臟,帶殼的加工品。
蝦尾腹、背必須洗刷干凈,不帶泥沙,個別分開排列於凍盤上,排滿後在蝦體上襯墊一層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再鋪排一層蝦尾。
然後以吹風凍結法施行個別快速冷結(或稱單體快速凍結)、待蝦體中心溫度達到-24℃時,出凍脫盤,把蝦尾浸入2~3℃的清水中施行包冰衣,然後分等級,裝入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內,冷藏於-20℃的冷庫中。
2、凍整隻仿對蝦 哈氏仿對蝦在東海近海有相當的產量,是經濟價值高的品種之一,內銷和出口均很需要。工藝流程 蝦體洗凈→分級→裝盤→加清水冷結→脫盤→包冰衣→包裝→冷藏。
冷凍時以分散裝盤,裝盤為1公斤、2公斤。在-24℃時,於盤中加滿清水覆蓋蝦體表面時移往凍結。凍畢連凍盤浸入青水中脫盤,同時使蝦體表面附著冰衣,以聚乙烯薄膜袋為內包裝,再用瓦楞紙箱為外包裝進行冷藏。
3、凍梭子蟹肉段 梭子蟹盛產東、黃海,分布廣、產量高,是潛力較大可供利用的水產資源,該蟹極易腐敗變質,冰藏保險期只有3~4天,故冰藏魚船難以把整個航次捕獲的攜帶回港口,只能加工蟹肉乾或捕而復棄。
捕獲的蟹用海水沖洗附在蟹體上的泥沙污物,除去蓋、螯、內臟後,切成兩段,用海水洗滌干凈,瀝干,裝入凍盤,裝入凍盤的量分為1公斤、2公斤、3公斤,待蟹體溫度達到-24℃時即可脫盤,包冰衣後裝入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內,在-20℃冷庫中冷藏。
梭子蟹肉段的成品率為鮮蟹總重量的40~45%。由於該蟹的非食用部分佔總重量的55~60%,冷藏時要佔用較大的艙容和冷量,因此加工成蟹段既經濟又食用方便。
4、凍蟹子蟹肉糜 蟹肉麋系把船上捕獲的鮮活蟹或速凍蟹經如下工序加工製成:蟹肉麋是取自蟹體的一種淡黃色或白色的肉糜,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食用的小包裝冷凍食品。
二、頭足類動物 1.凍整隻烏賊、魷魚
烏賊的墨囊含有多量的墨汁,如墨汁污染了胴體肉,質量將會下降,為了防止墨汁的污染,可用塑料夾或用粗棉沙線把墨囊口夾住或結扎,它能有效地封住墨囊口。封口後的烏賊再用海水沖洗魚體時墨汁不會噴濺而被污染胴體肉。
洗凈的烏賊排列於冷盤中進行單體或塊狀凍結,待魚體中心溫度達到-24℃時,出凍脫盤,再套上聚乙烯薄膜袋進冷庫凍藏。凍整隻魷魚也可以按上述方法加工處理和凍結。一般浙東沿海生產的烏賊(150~200克/只)可施行塊狀凍結,每塊10公斤裝。
2、凍墨魚肉、頭、翼
墨魚肉、頭、翼的速凍速度為-24℃,冷藏溫度為-20℃。頭部要求加入占頭重量10%的食鹽,攪拌,待觸手和觸須發硬翻出為止。其成品率分別占魚體總重的45%、20%和10%左右。而內臟和骨約占總重量25%。
三、棘皮動物椇5毓?我國東海區海地瓜(俗稱香參)資源豐富,至今尚未開發利用。目前全世界約有40多種可供食用的海參,香參也屬其中海味珍品之一,它是一種高蛋白、重鐵質、低脂質的營養滋補品,也是酒筵上的佳餚。
目前,上海漁業公司在漁輪上把捕獲的海地瓜製成香參干品供應市場。工藝流程 海地瓜→剖腹除內臟→洗凈→冷卻硬化→分級裝盤→塊狀凍結→塑袋包裝→冷藏裝盤重量分為0.5公斤和1公斤二種,其凍結和冷藏溫度與墨魚肉加工相同。
以清水替換全部混濁水,第二次煮沸10分鍾,在水中保持70~100℃溫度施行脹發一晝夜後,以清水替換全部混濁水,第三次煮沸後再保濕一晝夜,此時香參已漲發成肉層厚、富有彈性的水發香參,一般用手指甲能嵌入參體為度,
如有指甲不能嵌入者,則要適當延長漲發時間,同時要防止水發過度而發生香參軟爛狀態。脹發好的香參經過洗凈即可烹調食用。
如有指甲不能嵌入者,則要適當延長漲發時間,同時要防止水發過度而發生香參軟爛狀態。脹發好的香參經過洗凈即可烹調食用。
⑺ 農副產品加工業屬於什麼行業代碼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 4754-2011) 農副產品加工業屬於製造業。也就是工業 C門類 ,13大類農副食品加工業 下面的中類及小類明細如下 : 中類 小類 名稱 131 1310 穀物磨製 132 1320 飼料加工 133 植物油加工 1331 食用植物油加工 1332 非食用植物油加工 134 1340 製糖業 135 屠宰及肉類加工 1351 牲畜屠宰 1352 禽類屠宰 1353 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 136 水產品加工 1361 水產品冷凍加工 1362 魚糜製品及水產品干腌制加工 1363 水產飼料製造 1364 魚油提取及製品製造 1369 其他水產品加工 137 蔬菜、水果和堅果加工 1371 蔬菜加工 1372 水果和堅果加工 139 其他農副食品加工 1391 澱粉及澱粉製品製造 1392 豆製品製造 1393 蛋品加工 1399 其他未列明農副食品加工
⑻ 水產品加工行業現狀如何
我國是全球水產業大國,2012年中國水產品產量為5906萬噸,佔全球總量的37.67%。隨著城鄉居民糧食消費量不斷下降,消費由溫飽型逐漸向營養型轉變,水產品消費在食物消費中的地位逐漸提高。
2012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水產品加工行業企業數量為1,936家,水產品加工行業資產合計217,867,217.00千元,同比增加15.31%;實現銷售收入432,891,387.00千元,同比增加19.97%;完成利潤總額23,607,532.00千元,同比增加25.56%;水產品加工行業整體從業人數516,675.00人,同比增長8.5%。
雖然我國是一個水產品生產大國,水產品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年人均消費水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水產品貿易的發展,可以預見到,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的水產品市場仍將是需求旺盛。
「十二五」期間,我國水產品加工業的重點任務是積極發展精深加工,生產營養、方便、即食、優質的水產加工品;挖掘海洋產品資源,加大水產品和加工副產物的開發利用力度。利用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發展精深加工水產品,加快開發包括冷凍或冷藏分割、冷凍調理、魚糜製品、罐頭等即食、小包裝和各類新型水產功能食品。預計到2017年,我國水產品加工總產量達到8000萬噸以上,水產品加工率提高到45%以上,冷凍調理食品和分割小包裝食品的比例占水產冷凍加工品的比例達到30%以上;培育形成年產值超20億元、具有明顯區域帶動作用的水產品加工大型企業20家以上。
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水產品加工市場監測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紹了中國水產品加工行業的概念,接著分析了中國水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環境,然後對中國水產品加工產業運行情況進行了重點分析,最後分析了中國水產品加工產業面臨的機遇及發展前景,提出了發展動水產品加工產業面臨的風險及建議,內容翔實,數據准確,觀點深刻。您若想對水產品加工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該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參考:http://www.chinairr.org/report/R07/R0705/201307/31-139886.html
⑼ 冷凍品加工及水產品加業屬於什麼行業
你問的我有點不明白~你所說的冷凍加工是加工所有能加工的還是只加工水產品?
水產品冷凍行業
冷凍加工是
水產品加工
都是加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