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加工設計
A. 機加工行業的朋友們,請問如何設計加工工藝方案
1、做好工藝方案設計,確定每一種零件的工藝路線
2、備料下料,給定材料定額內、材料類型、規格等;容
3、機加工,加工人員根據圖紙和料,加工工件,這個過程設計熱處理等其他工序,需要焊接的還要焊接等
4、裝配
5、塗裝
B. 【高分求助】現代設計與加工方案 這是什麼東西
為了回答大家普遍關注的大型機床精確度和機床設置問題,我們必須研究一台大型模具加工中心必要的幾個設計特徵。
(1)鑄鐵床身和帶熱處理功能的主軸
任何一台用來加工大型部件的機床的首要設計就要有大型的鑄鐵床身和帶熱處理功能的主軸。鑄鐵仍是製作床身的最穩定的材料,能夠增加機床剛性和散熱性能。
至於主軸,則必須採用內部技術來冷卻與軸承摩擦帶來的熱量,以確保主軸瓦不會燒壞或者由於熱膨脹產生誤差。
這些特徵都很重要因為大型模具加工需要的時間要比小型模具加工時間長,而且增加了對模具所受的應力和熱量。沒有好的機床構造,機床就會因為以上兩個因素而不能製造出高質量的模具。因此要限制機床震動和處理熱積累問題。為了使大型模具的表面達到最好的質量要求,你需要購置一台勝任的機床和刀具,這樣就可以大幅減少二次放電加工和手工拋光的時間。
大多受大型模具加工通常都需要幾天時間,這意味著由於在加工的時候,外部條件會發生變化,要達到想要的精確度,就必須考慮到這些變化。一台不是 用來切削大型模具的機床在環境溫度為10 攝氏度的情況下機床立柱溫度會改變 6 度,也會導致軸心角平面發生 0.070毫米的變化。
(2)熱量穩定技術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應用了熱量穩定技術,相同的環境變化只會讓機床立柱發生3 度的變化,或者使軸心角平面改變 0.030毫米 。因此,機床設計要考慮到環境熱量影響,避免外部空氣影響零件的加工。如果選擇的機床熱穩定性能良好,就會減少零件表面加工問題,從而減少手工拋光的需 要。
(3)主軸轉速
需要考慮的第二個特徵就是主軸轉速。主軸轉速應該至少 20,000轉/分,金屬除去速度應該至少為 30英寸/分。例如,一台大型模具的加工中心的橫向和切削進給速率應為 787英寸/分。
(4)精度
如果想要在同一台機床上完成大型模具的拋光和粗加工,精度是很重要的。選擇的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和可重復精度都要同小型機床類似。
使用一台大型模具加工中心,其定位精度為± 0.000060 英寸(± 0.0015 毫米),可重復精度為± 0.000040 英寸 ( ± 0.001 毫米) 。還需要記住的就是的螺距精確度也是很重要的,必須保證在 5 微米之內。
(5)反饋解析度
為了測量加工的精確度,必須留意機床的反饋解析度。以1 微米的反饋解析度做標准,誤差是很常見的。當反饋解析度為 0.050 微米的時候,此時的拋光是近乎完美的。控制解析度、光柵反饋解析度和,細螺距的滾珠絲杠都能夠改進表面拋光。
(6)主軸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機床設計問題就是主軸。大型模具機床的主軸應該能夠進行預先毛坯加工,半精加工和高質量精加工。作為一個基準,表面拋光的誤差 應該在 2 微米左右。這種高質量精加工特徵對合模沿口和生成分型線尤為重要,許多模具廠家為了彌補機床加工的誤差而不得不進行手工拋光。由於大型機器要更加昂貴,購 買多台機床來完成這三個任務是不太現實的。可變幾何形狀卧式機床,可用於大型復雜模具的2+3 加工。具有極高的精確度和免人工表面拋光功能。
除此之外,主軸震動和增長應該最小來實現刀具壽命的最大化,這樣才能滿足大型模具加工要求的超長銑削時間。例如,正在用大型模具加工中心加工大 型儀錶板模具,使用直徑為16毫米的CBN刀刃以314英寸/分的經給速率加工,表面拋光效果為0.336微米Ra,3.02 微米 Rmax,你的刀具壽命應該大於30小時。在加工大型模具的時候,刀具的成本飛速增加,使用能延長刀具壽命的機床每加工一個模具能夠節省數千美元的刀具成 本。
(7)可移動多軸頭
在加工模具,尤其是復雜大型模具時,可移動多軸頭是最好的特性。一個可變幾何形狀的軸頭設計能夠進行三軸聯動加工,能夠銑削深型腔和冷卻洞,而 且可以在一次裝夾後進行其他很多切削組合。因為工件的尺寸和重量都帶來很長的機床設置時間,運用三軸加工功能來減少設置次數能夠大幅度提高加工大型模具的 能力而不影響精確度。並且多軸頭的設計能夠進行斜孔加工,通過把主軸傾斜到最佳角度就可以讓刀具更容易的接近銑削點。
多軸頭設計也讓用戶能夠運用更短的刀具。短刀具通常都會更堅硬,更精確,也能夠防止主軸和刀具與工作台發生碰撞。最後,多軸頭設計能夠運用刀刃來替代刀頭加工以改進表面拋光。
(8)切屑管理
切屑管理是加工大型模具的一個嚴重的問題。一些大型模具加工中心在檯面下有 18 個排屑孔, 為的是更可靠的接住切屑,但是這樣就忽視了工作台位置。4 條內置鏈狀傳送帶朝著機器的前端高速傾泄碎片。機床和立柱都有罩子覆蓋著,以避免新切割好的滾燙的切屑和冷卻劑直接接觸機床的鑄鐵表面。立柱和機床以及機 床下面周圍的部分都是相互隔離的,這樣就能消除由於車間溫度變化和震動而引起的鑄鐵機床的溫度變化。
如果沒有有效的切屑管理體系,大型模具機器就必然會出現故障或熱積累問題。
(9)高壓冷卻功能
選擇一個大型模具加工中心的最後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高壓冷卻劑。例如,用 2+3 的方法鑽有角度的孔,需要 壓力為1000帕的冷卻劑來保證有效的切屑排放和更精確的切割。如果沒有高壓冷卻劑,刀具就會阻擋切屑出孔,碎片就會被多次切削。如果能夠有效的加工有角 度的孔就能夠消除設置時間,也不再需要多餘的機床來進行槍鑽加工,因為槍鑽最適合用來加工帶角度的孔。
大型模具加工實例
(1)圓形、菱形和正方形
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在多重地點中展示銑削加工。用於機械製造中的零件常常被要求在不同的地點都可以實現加工的精度化。
在所有的機床控制器中,刀路往往會被記錄成簡單而常規的圓形(順時針方向 GO2 和逆時針方向 G03 )。這樣就使得機床可以型芯來進行高精度加工而且不受其他編程軟體的影響。這也展示了機床使用多重進給率來進行高精度加工的能力。
通常情況下機床被限制使用單一進給速率來進行精度加工。
側間隙和補償被用來使單一進給率達到最大化,而這種進給率可能會被使用得最普遍。這樣我們可以預見,如果使用單一的進給率來進行生產,其產生的錯誤馬上就會暴露出來。
(2)成角度的鑽孔例子
這一例子的目的就是顯示當鑽大型孔時所使用的 2 + 3 的硬度。一個標準的、成型的高速鋼鑽孔機常常被用於材料的鑽孔。
一個標準的、成型的高速鋼鑽常常被用於材料的鑽孔。對於買家來說,他們不希望他們花錢買大型硬質合金鑽刀時出任何差錯。因為這種規模的硬質合金鑽刀價格太昂貴了。
高速鑽刀不能達到硬質合金鑽刀的加工水平,但對很多生產廠家都是可以使用這種鑽刀。
(3)儀錶板加工實例
這個例子是一個關於大型模具加工中心加工能力的測試。目的就是測試一次設置下使用所有的軸頭功能進行加工。這個加工要求一次設置、一台機床。
這種情況下的零件需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利用一台三軸加工機床進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高質量精加工。顯然這有些困難。多軸加工用於要傾斜工具角度 來縮短加工長度的加工領域。不使用多軸加工機床來完成全部工作的原因是設備的堅硬程度以及不具備這樣多的功能。所以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要使用多台多軸加 工機床來完成整個加工工作。
上面這些不同的例子以及是否有多軸加工機床的參與使得每個例子的決定因素都不相同。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來,在所有案例中有一個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在使用更小直徑的時候更高的軸轉速與更簡短的加工工序的結合都是必需的。
多軸加工機床可以取代單軸加工機床來完成更復雜難度更高的加工工作。這僅僅需要花費整個加工時間的5%到10%。當零件的加工由一個三軸加工機床轉移到多軸加工機床時,零件的加工時間也會隨之大幅增加。
總結
現在的工藝就可以成功地加工現在和未來的大型模具,前提是你要知道大型模具加工中的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機床設計特徵,這樣大型模具的加工就和小型模具的加工非常相似了。
不知道是不是啊
要是再沒人回答
能選我么
C. 什麼叫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設計步驟及要求:
⑴生產類型大批;
⑵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採用新國標〕;
⑶確定毛坯的種類、形狀、尺寸和精度;
⑷擬定工藝路線。這是制定工藝規程的關鍵一步,其主要工作是:選擇定位基準,確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順序,確定工序集中與分散的程度,以及安排熱處理、檢驗及其它輔助工序。在擬定工藝路線時,一般是提出幾個可能的方案,進行分析比較,最後確定
一個最佳的方案;
⑸確定工序所採用的設備。選擇機床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①機床的加工尺寸范圍應與工件的外形尺寸相適應。
②機床的精度應與工序
要求的精度相適應。
③機床的生產率應與工件的生產類型相適應。如果工件尺寸太大、精度要求過高,沒有適當的設備可供選擇時,應考慮機床改裝或設計專用機床。這時需要根據具體工序提出機床改裝(或設計)任務書,任務書中應提出與工序加工有關的必要數據、資料。例如: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技術要求、工件的定位、夾壓方式,以及機床的總體布局、機床的生產率等;
⑹確定各工序所採用的工藝裝備。選擇工藝裝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①對夾具的選擇。
②對刀具的選擇:一般情況下應盡量
選用標准刀具。在組合機床上加工時,按工序集中原則組織生產,可採用專用的復合刀具。
③對量具的選擇
:量具主要是根據生產類型和所要求
檢驗的精度來選擇的。單件小批量生產中應採用通用夾具,大批量生產中,應採用極限量規、高生產率的檢驗夾具和檢驗儀器等;
⑺確定各工序的加工餘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⑻確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但對於大批量流水線生產,尤其是自動線生產,則各工序、工步都需要規定切削用量,以便計算各工序的生產節拍。
⑼確定時間定額;
⑽填寫工藝文件
D. 什麼是設計加工能力
有專業的設計隊伍,有龐大的生產線,自己有產品生產能力。
E. 什麼是「工藝設計」
一、工藝設計是指用機械加工的方法改變毛坯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和性質使其成為合格零件的全過程,加工工藝是工人進行加工的一個依據。
二、擬訂工藝路線是設計工藝規程最為關鍵的一步,選擇定位基準精基準的選擇原則:
1、基準重合原則
應盡可能選擇被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為精基準,這樣可以避免由於基準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誤差。
2、統一基準原則
應盡可能選擇用同一組精基準加工工件上盡可能多的加工表面,以保證各加工表面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例如,加工軸類零件時,一般都採用兩個頂尖孔作為統一精基準來加工軸類零件上的所有外圓表面和端面,這樣可以保證各外圓表面間的同軸度和端面對軸心線的垂直度。
3、互為基準原則
當工件上兩個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較高時,可以採用兩個加工表面互為基準反復加工的方法。例如,車床主軸前後支承軸頸與主軸錐孔間有嚴格的同軸度要求,常先以主軸錐孔為基準磨主軸前、後支承軸頸表面,然後再以前、後支承軸頸表面為基準磨主軸錐孔,最後達到圖紙上規定的同軸度要求。
4、自為基準原則
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餘量小而均勻,常以加工表面自身為基準圖示為在導軌磨床上磨床身導軌表面,被加工床身1通過楔鐵2支承在工作台上,縱向移動工作台時,輕壓在被加工導軌面上的百分表指針便給出了被加工導軌面相對於機床導軌的不平行度讀數,根據此讀數操作工人調整工件1底部的4個楔鐵,直至工作台帶動工件縱向移動時百分表指針基本不動為止,然後將工件1夾緊在工作台上進行磨削。
5、粗基準的選擇原則
保證零件加工表面相對於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則
被加工零件上如有不加工表面應選不加工面作粗基準,這樣可以保證不加工表面相對於加工表面具有較為精確的相對位置,表面為不加工表面,為保證鏜孔後零件的壁厚均勻,應選表面作粗基準鏜孔、車外圓、車端面。當零件上有幾個不加工表面時,應選擇與加工面相對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
6、合理分配加工餘量的原則
從保證重要表面加工餘量均勻考慮,應選擇重要表面作粗基準。在床身零件中,導軌面是最重要的表面,它不僅精度要求高,而且要求導軌面具有均勻的金相組織和較高的耐磨性。由於在鑄造床身時,導軌面是倒扣在砂箱的最底部澆鑄成型的,導軌面材料質地緻密,砂眼、氣孔相對較少,因此要求加工床身時,導軌面的實際切除量要盡可能地小而均勻,故應選導軌面作粗基準加工床身底面,然後再以加工過的床身底面作精基準加工導軌面,此時從導軌面上去除的加工餘量可較小而均勻。
F. PCBA加工組裝流程設計是什麼樣的
1,PCB空板經過SMT上件,再經過AI,以及DIP插件,在由錫爐焊接的整個製程,那麼這個一系列的工序就組成了PCBA生產工藝流程.
2,PCB是空板,而PCBA是經過組裝後的PCB板.
G. 零件車削加工設計
你是要數控編程,還是工藝設計,還是什麼
H. 機械設備設計和製作加工具體指的是什麼
我是做設備的:
做設備的人必須懂得鑄造工藝,機加工藝,板金工藝,熱處理工藝,裝配內工藝,最好自己能動手容做,精通CAD,SOLIDWORKES,精通高等數學,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快速繪制工程圖,.熟悉液壓,PLC編程,熟悉數控,還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豐富的見識,更重要的是比常人更有耐心,更懂得等待
機械設備設計和製作加工 就是廣,如果你哪天能做設備了那機械行業80%的職位都難不倒你,做設備的人非常牛.
行業都稱之為高工.
現在願意做普工的人越來越少,設備制動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我們國家的自動化設備很少,大有潛力,建議朝自動化控制方向精,祝你早日成為總工程師.
如果上述這些你都做到了回家等工作上門,不用自己跑人才市場了,設備方面精通製造與設計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因為這是個需要長時間積累的行業,在浮躁的社會里,有幾個人守得住寂寞?
I. 數控加工工藝設計的一般過程是什麼
數控加工工藝設計的一抄般過程
(1)選擇適合在該零件加工的數控機床,確定工序內容。
(2) 分析加工零件的圖紙,明確加工內容及技術要求,確定加工方案,制定數控加工路線,如工序的劃分、加工順序的安排、非數控加工工序的銜接等。設計數控加工工序,如工序的劃分、刀具的選擇、夾具的定位與安裝、切削用量的確定、走刀路線的確定等等。由於零件的多樣性,同時各零件的輪廓外形形狀各不相同,毛坯材料、大小也不盡相同。
因此,數控加工中的工藝設計決定了數控機床的使用效率、零件的加工質量、刀具數量和經濟性等問題,應盡量保證加工中工序集中、工藝路線最短和機床輔助時間最少。
J.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原則是什麼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原則有以下:
1)以保證零件加工質量,達到設計圖紙規定的各項技術要 求為前提。
2)工藝過程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和較低的成本。
3)充分考慮和利用現有生產條件,盡可能作到平衡生產。
4)盡量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保證安全生產,創造良好、文 明勞動條件。
5)積極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減少材料和能源消耗,並應
符合環保要求。
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勞動量、最低的費用,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圖樣要求的零件。即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選擇最經濟合理的加工方案。